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油厂恶臭废气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Ⅱ.装车装船逸散废气治理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兵兵 朴勇 +3 位作者 王新 戴金玲 刘洋 祝月全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研究了炼油厂装车装船排放气组成和排放规律,对装载场合废气收集方式、引气控制、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工业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装车装船逸散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随装卸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废气收集采用引气式压力控制能实现流量... 研究了炼油厂装车装船排放气组成和排放规律,对装载场合废气收集方式、引气控制、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工业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装车装船逸散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随装卸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废气收集采用引气式压力控制能实现流量自动控制;采用低温馏分油临界吸收-吸附技术对码头装船逸散废气进行回收治理,净化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6.1×10~3 mg/m^3,非甲烷烃总烃净化效率大于99.3%;采用低温馏分油临界吸收-催化氧化技术对装车栈台逸散废气进行回收净化治理,净化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不大于7.9mg/m^3,净化效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车装船 废气 引气控制 非甲烷总烃 低温馏分油 吸收 吸附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填料塔工艺净化恶臭废气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兵兵 何凤友 +1 位作者 牟桂芝 王毓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5-50,共6页
在实验室研究了生物填料塔工艺净化含有硫化氢和甲苯的恶臭废气的生物降解特性,考察了生物填料塔驯化期以及停留时间、pH值、喷淋量以及装置停运后的恢复等操作参数对净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性泥炭生物填料净化含有硫化氢... 在实验室研究了生物填料塔工艺净化含有硫化氢和甲苯的恶臭废气的生物降解特性,考察了生物填料塔驯化期以及停留时间、pH值、喷淋量以及装置停运后的恢复等操作参数对净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性泥炭生物填料净化含有硫化氢和甲苯的恶臭废气,降解硫化氢的微生物驯化期为16 d,降解甲苯的微生物驯化期为32 d.在停留时间为28 s,pH值为6~7,每立方米填料的喷淋水量为0.80~1.92 m3/d时,硫化氢去除率平均可达到97.9%以上,甲苯去除率平均达到91.3%.在该降解过程中,硫杆菌、假单孢菌和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填料 恶臭废气 去除率 净化 降解 优势菌种 硫化氢 甲苯 工艺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恶臭废气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Ⅰ.酸性水罐区和轻质油品中间罐区废气治理技术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兵兵 刘忠生 +1 位作者 王海波 华秀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101,共7页
监测和分析了某典型炼油厂酸性水储罐和油品中间罐排放气组成和排放规律,采用罐区减排和“低温馏分油临界吸收-脱硫”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罐区排放废气。结果表明:罐区排放的恶臭污染物主要为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二甲二硫、非甲... 监测和分析了某典型炼油厂酸性水储罐和油品中间罐排放气组成和排放规律,采用罐区减排和“低温馏分油临界吸收-脱硫”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罐区排放废气。结果表明:罐区排放的恶臭污染物主要为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二甲二硫、非甲烷烃等;酸性水罐排放废气中硫化氢浓度为100~4.21×10^4 mg/m3,有机硫化物浓度为112~1.39×10^3 mg/m3,非甲烷总烃浓度为(1.52~4.78)×10^5 mg/m3;油品中间罐区排放废气中硫化氢浓度为175~3.36×10^3 mg/m3,有机硫化物浓度为128~1.13×10^3 mg/m3,非甲烷总烃浓度为(2.67~4.40)×10^5 mg/m3;经过“低温馏分油临界吸收-脱硫”净化后,硫化氢浓度低于3.0 mg/m3,净化率大于99.9%,有机硫化物浓度低于0.6 mg/m3,净化率大于99.5%,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2.35×10^4 mg/m3,净化率大于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恶臭 臭味排放 硫化氢 有机硫化物 非甲烷总烃 低温馏分油吸收-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净化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恶臭废气的中型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兵兵 王毓仁 +1 位作者 何凤友 牟桂芝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70,共5页
采用生物法净化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曝气池逸散恶臭废气。中试结果表明,在恶臭废气中H2S入口平均浓度为4.34mg/m3,有机硫化物浓度为6.33mg/m3,苯系物浓度为300.0mg/m3的条件下,H2S、有机硫化物、苯系物浓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0%,95.6%,... 采用生物法净化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曝气池逸散恶臭废气。中试结果表明,在恶臭废气中H2S入口平均浓度为4.34mg/m3,有机硫化物浓度为6.33mg/m3,苯系物浓度为300.0mg/m3的条件下,H2S、有机硫化物、苯系物浓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0%,95.6%,97.2%,臭气的去除率为99.2%。生物填料塔运行稳定,适应性强,有较强的耐H2S负荷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生物法 恶臭废气 污水处理场 净化方法 生物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在采矿工程教学中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兵兵 陈国祥 +1 位作者 王国际 郭军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7-219,共3页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和安全培训的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研究了煤矿虚拟现实技术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实现的功能,系统开发的步骤及工具,说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将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和安全培训中发挥重要的作...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和安全培训的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研究了煤矿虚拟现实技术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实现的功能,系统开发的步骤及工具,说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将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和安全培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开发应用 采矿工程教学 安全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岩土参数优化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兵兵 孙光中 +1 位作者 孙强 陈国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岩土参数是影响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论文介绍了目前参数确定的主要方法:试验法、经验类比法、公式估算法、岩体质量分类法、反演法,分析了影响参数确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个优化确定岩土参数数值的... 岩土参数是影响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论文介绍了目前参数确定的主要方法:试验法、经验类比法、公式估算法、岩体质量分类法、反演法,分析了影响参数确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个优化确定岩土参数数值的综合方法。在伊敏露天矿东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该方法确定东南帮边坡地层中泥岩的抗剪强度参数,得到较合理的参数值,获得了较准确可靠的稳定性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参数 优化方法 露天矿 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净化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恶臭废气现场小型试验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兵兵 刘丽 +1 位作者 王毓仁 黄永港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6,共5页
采用生物法净化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曝气池逸散恶臭废气,在处理气流量为0.6-1.8m3/h,空速为40-357h-1,生物填料床层温度为15-40℃,床层pH为4-7,入口废气H2S质量浓度为0-83.9mg/m3,有机硫化物质量浓度为0-38.3mg/m3,苯系物质量浓度为0-285... 采用生物法净化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曝气池逸散恶臭废气,在处理气流量为0.6-1.8m3/h,空速为40-357h-1,生物填料床层温度为15-40℃,床层pH为4-7,入口废气H2S质量浓度为0-83.9mg/m3,有机硫化物质量浓度为0-38.3mg/m3,苯系物质量浓度为0-285.3mg/m3的条件下,恶臭废气中H2S、有机硫化物、苯系物的去除率大于97.2%,87.2%,93.7%;对H2S、有机硫化物、苯系物污染物总净化能力可达126.2g/(m3·h)。该生物填料塔有很强的抗负荷冲击性,稳定运行期间,在污染物浓度波动108倍的情况下,污染物的去除率仍能保持在9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废气 污水处理场 生物法 生物填料 去除率 污染物 苯系物 有机硫化物 冲击性 小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VOCs治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42
8
作者 郭兵兵 刘忠生 +1 位作者 王新 王海波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1-7,9,共7页
随着国家VOCs排放的控制日益严格,石化企业对VOCs治理工作正在进一步加大力度。但由于石化企业逸散VOCs组成复杂,排放无规律,在治理过程中,难以选择恰当的治理技术。分析了国家标准对VOCs的治理要求,梳理了现有石化企业VOCs治理的成熟... 随着国家VOCs排放的控制日益严格,石化企业对VOCs治理工作正在进一步加大力度。但由于石化企业逸散VOCs组成复杂,排放无规律,在治理过程中,难以选择恰当的治理技术。分析了国家标准对VOCs的治理要求,梳理了现有石化企业VOCs治理的成熟技术、应用场合和效果,提出了VOCs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治理技术 石化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底板承压水突水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兵兵 刘长武 +2 位作者 刘德峰 高云瑞 王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区内众多煤矿皆受煤系底部奥陶系灰岩承压水威胁。针对当前煤矿巷道底板承压水突水评价方法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探索研究巷道底板承压水突水评价方法。现行评价方法岩梁法的理论计算前提...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区内众多煤矿皆受煤系底部奥陶系灰岩承压水威胁。针对当前煤矿巷道底板承压水突水评价方法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探索研究巷道底板承压水突水评价方法。现行评价方法岩梁法的理论计算前提主要包括:底板隔水层简化为两端固支梁;在岩梁弯矩最大处,底板隔水岩层承受的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岩层拉裂破坏;忽略孔隙水压力对岩石破坏的影响,计算隔水层厚度时抗拉强度取底板隔水层的平均值。事故数据及研究分析表明岩梁法计算假设存在不合理之处,与实际工况有较大偏差。基于对常见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的分析,结合巷道实际工况,摒弃底板隔水岩层弯拉破坏模式,提出隔水岩层剪切破坏模式,建立巷道底板承压水突水破坏岩柱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岩柱模型,利用极限平衡理论,综合考虑孔隙水压力对岩石破坏的影响,推导底板隔水层承受最大水压的计算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最大水压与隔水层厚度、隔水层平均容重、抗剪强度参数、孔隙水压力系数和巷道宽度直接相关,最大水压与隔水层厚度呈指数函数关系。文中所提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吻合,证明该方法合理有效。所提方法也能为地下工程其他专业领域类似的承压水突水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水 底板突水 最大水压 隔水层厚度 岩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水平岩层边坡工程地质模型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兵兵 舒继森 +1 位作者 舒应秋 吕金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边坡工程地质模型是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计算的基础。说明了边坡工程地质模型的内容、露天矿层状边坡的基本工程地质模型、近水平岩层边坡的破坏模式。在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划分工程地质岩组,研究岩体结构和地下水影响,建立了... 边坡工程地质模型是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计算的基础。说明了边坡工程地质模型的内容、露天矿层状边坡的基本工程地质模型、近水平岩层边坡的破坏模式。在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划分工程地质岩组,研究岩体结构和地下水影响,建立了某露天矿东南帮边坡的工程地质模型,分析了可能的破坏模式是圆弧滑动和圆弧-顺层滑动,对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评价了16#煤开采前后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近水平岩层 边坡工程地质模型 边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复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兵兵 陈国祥 关鹏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7,91,共4页
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在豫西"三软"煤层矿区,进行煤层复采,回收残留煤炭。通过矿压观测与分析,获得了复采区工作面支柱工作阻力大于原始煤层区;工作面来压较明显;复采区工作面来压步距较短;复采工作面压力分布不均匀等矿压显现... 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在豫西"三软"煤层矿区,进行煤层复采,回收残留煤炭。通过矿压观测与分析,获得了复采区工作面支柱工作阻力大于原始煤层区;工作面来压较明显;复采区工作面来压步距较短;复采工作面压力分布不均匀等矿压显现的重要特征,为复采采场支护和工艺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不稳定厚煤层 复采工作面 矿压观测 矿压显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矿井漫游演示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兵兵 赵广兴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7,72,共5页
介绍了三维矿井漫游演示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主要开发工具以及关键技术步骤。用三维动画软件Maya建模和三维游戏软件Unity3D整合驱动完成的三维矿井漫游演示系统能够实现矿井工业广场、井下主要巷道和采掘工作面的实时漫游演示。该系... 介绍了三维矿井漫游演示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主要开发工具以及关键技术步骤。用三维动画软件Maya建模和三维游戏软件Unity3D整合驱动完成的三维矿井漫游演示系统能够实现矿井工业广场、井下主要巷道和采掘工作面的实时漫游演示。该系统对矿区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教育培训、安全培训以及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三维矿井 漫游演示系统 安全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气回收吸附剂HBY-1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兵兵 许谦 华秀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3,共5页
对新型油气回收吸附剂HBY-1的吸附、解吸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下,在甲苯浓度为10 000μL/L、空速为200~400 h^(-1)、解吸时间为2 h、解吸温度为22℃时,HBY-1对甲苯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8.0%,解吸速率为23.0 g/h,高于活性炭;... 对新型油气回收吸附剂HBY-1的吸附、解吸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下,在甲苯浓度为10 000μL/L、空速为200~400 h^(-1)、解吸时间为2 h、解吸温度为22℃时,HBY-1对甲苯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8.0%,解吸速率为23.0 g/h,高于活性炭;在油气浓度为140 000μL/L、解吸时间为2 h、解吸温度为22 ℃时,HYB-1的吸附热比活性炭低17.1 kJ/mol,而HYB-1的解吸速率为18.0 g/h,是活性炭解吸速率的1.5倍,说明HYB-1的安全性和回收性能均优于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 吸附剂 吸附解吸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水平露天矿层状边坡滑坡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兵兵 舒继森 潘洁晨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8期187-189,共3页
研究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破坏机理是滑坡有效治理的前提。以某露天矿东南帮近水平层状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东南帮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认为东南帮边坡滑动主要是由软弱层控制,可能的滑动模式有圆弧-顺层滑动模式和圆弧滑动模式,... 研究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破坏机理是滑坡有效治理的前提。以某露天矿东南帮近水平层状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东南帮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认为东南帮边坡滑动主要是由软弱层控制,可能的滑动模式有圆弧-顺层滑动模式和圆弧滑动模式,东南帮边坡坡脚尚未开采的16#煤的支挡作用不容忽视。研究结论为后期稳定性分析和边坡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近水平岩层 边坡稳定 影响因素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布置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兵兵 孙文标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0,共3页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时,下层煤回采巷道的位置至关重要。针对106煤矿7#煤回采巷道的布置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得出:当考虑11采区上山与7#煤回采巷道连接时,7#煤层11701工作面回采巷道应采用垂直布置;当考虑6#煤层采动影响时,1...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时,下层煤回采巷道的位置至关重要。针对106煤矿7#煤回采巷道的布置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得出:当考虑11采区上山与7#煤回采巷道连接时,7#煤层11701工作面回采巷道应采用垂直布置;当考虑6#煤层采动影响时,11701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应采用内错布置,11701的运输平巷由11601运输平巷向内平移15 m,11703的回风平巷由11603回风平巷向内平移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下层煤 巷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煤层炮放面矿压规律及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兵兵 郭军杰 +1 位作者 高新春 孙光中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郑州矿区受滑动地质构造的影响,使得二1煤层变软,属"三软"煤层。通过对教学三矿11011炮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底板移近量等矿压数据的观测与分析,揭示了工作面来压显现程度、来压步距、来压强度特征和支柱... 郑州矿区受滑动地质构造的影响,使得二1煤层变软,属"三软"煤层。通过对教学三矿11011炮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底板移近量等矿压数据的观测与分析,揭示了工作面来压显现程度、来压步距、来压强度特征和支柱受力特点。在此基础上,对11011工作面的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改进,经现场观测,工作面支撑体系整体刚度提高,顶板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炮采工作面 放顶煤工作面 矿压显现规律 支护参数优化 教学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兵兵 孙文标 陈国祥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163,共3页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露天矿边坡设计及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是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治理的基础工作。说明了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以某露天煤矿东南帮的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例,介绍了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露天矿边坡设计及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是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治理的基础工作。说明了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以某露天煤矿东南帮的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例,介绍了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对勘察成果做了分析,获得了东南帮边坡的地层情况,岩体结构情况,岩层软弱层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各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研究边坡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边坡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边坡 工程地质勘察 程序 内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小煤柱沿空掘巷合理时空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兵兵 孙光中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5,共3页
沿空掘巷技术的关键问题是掘巷位置和掘巷滞后时间,针对106煤矿的11采区沿空掘巷的具体问题,在分析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留设小煤柱宽度为5 m。根据部分矿井以往的经验数据,沿空掘巷滞后上区段回采的合理时间为6个月。
关键词 沿空掘巷 掘巷位置 侧向支承压力 滞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提取玉米须抗痛风活性组分的工艺研究
19
作者 郭兵兵 张燕 +3 位作者 赵文竹 于志鹏 安晓宁 刘静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19-224,共6页
为了优化玉米须中抗痛风活性组分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液料比为考察因素,以黄酮提取率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率为指标,优化微波萃取玉米须中抗痛风活性组分... 为了优化玉米须中抗痛风活性组分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液料比为考察因素,以黄酮提取率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率为指标,优化微波萃取玉米须中抗痛风活性组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乙醇浓度为70%,萃取时间10min,液料比20∶1(mL/g)。在此条件下测得酶抑制率为39%,黄酮提取率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痛风活性 玉米须 微波萃取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复采技术研究
20
作者 郭兵兵 韩红强 桑培淼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0,81,共4页
国投煤炭教学三矿三软煤层炮采后,采空区留有大量残煤。分析了复采残煤的方法,确定了采用双输送机悬移支架放顶煤机采工艺复采残煤。在研究复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的基础上,评价了悬移支架适应性。针对煤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采用动... 国投煤炭教学三矿三软煤层炮采后,采空区留有大量残煤。分析了复采残煤的方法,确定了采用双输送机悬移支架放顶煤机采工艺复采残煤。在研究复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的基础上,评价了悬移支架适应性。针对煤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采用动态放煤工艺参数。煤炭复采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不稳定厚煤层 煤炭复采 悬移支架机采工艺 放顶煤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