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钢3200m^3高炉风口损坏原因及对策
1
作者 郭先燊 石国颉 杨双喜 《炼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5,共4页
对邯钢3200m^3高炉风口大量破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提高焦炭质量,改进休风装料制度和操作制度,风口烧坏数量大大减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风口 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钢8号高炉快速停炉降料面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世杰 杨占海 +1 位作者 侯健 郭先燊 《炼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0,共3页
对邯钢8号高炉快速停炉降料面的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控制合理的停炉操作参数和优化炉顶打水量,控制炉喉煤气中H_2和O_2含量,减少煤气爆震,延长了回收高炉煤气的时间,实现了安全、环保、快速停炉。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快速停炉 降料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钢8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会肖 郭先燊 侯健 《炼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4,共3页
对邯钢8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优化上部装料制度、提高风温、低硅冶炼、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与燃料比的不断降低。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燃料比 低硅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钢8号高炉炉役后期的护炉及强化冶炼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先燊 张杰 陈晓军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3,共4页
对邯钢8号高炉炉役后期的护炉及强化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根据8号高炉炉缸侧壁呈周期性“急性”侵蚀特征,在炉缸侧壁推算最薄处炭砖残余厚度仅401 mm的情况下,采取了强化冷却和监控、合理控制铁水硅钛含量、使用含钛炮泥、改善焦炭质量... 对邯钢8号高炉炉役后期的护炉及强化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根据8号高炉炉缸侧壁呈周期性“急性”侵蚀特征,在炉缸侧壁推算最薄处炭砖残余厚度仅401 mm的情况下,采取了强化冷却和监控、合理控制铁水硅钛含量、使用含钛炮泥、改善焦炭质量、调整出铁频次等常规护炉措施,在侧壁炭砖处于低温安全期时,仍然保持正常强化水平,甚至加风加氧进行强化冶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役后期 炭砖 护炉 强化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钢8号高炉铜冷却壁破损情况调查
5
作者 郭先燊 王长华 侯健 《炼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3,共4页
对邯钢8号高炉铜冷却壁的破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的一些措施。破损调查发现,从6段炉腹上部1/3到7段炉腰中下部2/3,高度约3 m的整个环带磨损都非常严重,该部位破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渣皮不稳,铜冷却壁经常受到炉料... 对邯钢8号高炉铜冷却壁的破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的一些措施。破损调查发现,从6段炉腹上部1/3到7段炉腰中下部2/3,高度约3 m的整个环带磨损都非常严重,该部位破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渣皮不稳,铜冷却壁经常受到炉料与气流磨损所致,而设计问题也是导致磨损的另一原因;9段炉身下部较完好,只有少量破损,此部位破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冷却壁变形,向炉内凸出导致的磨损。8号高炉实践表明,生产中及时安装微型冷却器与硬质压入是铜冷却壁破损后的有效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铜冷却壁 破损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钢8号高炉出铁倒场模式的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子波 郭先燊 +1 位作者 耿敬涛 张德仁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26,共4页
对邯钢8号高炉出铁倒场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总结。8号高炉采用对角铁口交替出铁、2用2备的传统出铁倒场模式,出铁倒场过程中不够安全、环保,且影响炉况顺行,产量损失也较大。优化后的出铁倒场模式,采用2个正常深度铁口带1个新铁口,并与预... 对邯钢8号高炉出铁倒场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总结。8号高炉采用对角铁口交替出铁、2用2备的传统出铁倒场模式,出铁倒场过程中不够安全、环保,且影响炉况顺行,产量损失也较大。优化后的出铁倒场模式,采用2个正常深度铁口带1个新铁口,并与预开铁口置换炮泥相结合,出铁倒场过程中安全、环保,且对炉况顺行的影响降低到零,对产量损失的影响也降低到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出铁倒场模式 铁口深度 铁口深度 泥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