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市海口林场栎类林分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郭倩汝 许彦红 +4 位作者 杨旭 李子光 汤浩藩 李洁 彭明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3,共8页
为了研究昆明市海口林场栎类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为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型植被建设、水资源综合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区主要栎类林分中设置了9块典型样地,用样地调查法、环刀法、烘干法、浸泡法对各林分枯落物... 为了研究昆明市海口林场栎类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为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型植被建设、水资源综合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区主要栎类林分中设置了9块典型样地,用样地调查法、环刀法、烘干法、浸泡法对各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进行了水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栎类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各项指标都不同,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量范围为9.39~10.25 t/hm^(2);土壤层的有效蓄水量范围为323.60~440.60 t/hm^(2)。3种林分综合蓄水量最大的是滇青冈混交林449.99 t/hm^(2),滇石栎混交林次之415.92 t/hm^(2),最小的是锥连栎混交林333.85 t/hm^(2)。土壤是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主体,但枯落物也发挥着减缓地表径流,改善土壤结构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林 树种组成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森林生态站冬春季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洁 刘芝芹 +5 位作者 杨旭 李子光 彭明俊 黄靖涵 郭倩汝 汤浩藩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6,共9页
以滇中高原森林生态站辅站点昆明树木园的麻栎+栓皮栎混交林与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观测对林外和林内小气候,通过分析林内外空气温度及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风速5个气象因子,探讨区域内典型林分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麻... 以滇中高原森林生态站辅站点昆明树木园的麻栎+栓皮栎混交林与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观测对林外和林内小气候,通过分析林内外空气温度及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风速5个气象因子,探讨区域内典型林分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麻栎+栓皮栎混交林与云南松林对气象因子的影响是显著的,林内光照强度、土壤温度、风速明显低于林外;林内空气湿度显著高于林外;林内的月均气温、最低气温均高于林外,最高气温低于林外。林内外空气温度变化呈现早晚低、日间高的变化趋势;空气湿度变化规律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趋势;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均呈现倒"U"型曲线;土壤温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差值逐渐减小;风速变化呈现早晚低、日间高的趋势。无论是麻栎+栓皮栎混交林还是云南松林,空气温度与空气湿度的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冬春季 森林 小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面山锥连栎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及采伐优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汤浩藩 杨旭 +3 位作者 李子光 郭倩汝 彭明俊 许彦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6,共7页
以滇池面山锥连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研究其空间结构特征,并对空间结构参数与树高、胸径进行相关性分析,模拟采伐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林木大多数个体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林分整体分布格局为聚集分... 以滇池面山锥连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研究其空间结构特征,并对空间结构参数与树高、胸径进行相关性分析,模拟采伐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林木大多数个体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林分整体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分大小比数在各取值等级上分布较均匀,整体接近中庸状态;林木以零度混交为主,空间隔离程度较低;大小比数与混交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区域的锥连栎次生林林分结构不稳定,根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通过优化模拟,林分趋于随机分布,混交度有所提高,增强了林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连栎 次生林 空间结构 优化调整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