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现代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及运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伟良 王永强 +1 位作者 张琪 陈雪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626-628,共3页
采用门禁系统、摄像监控系统监控、ZZSHUN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搭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实现了实验室管理有序化、规范化、体系化和高效化,提... 采用门禁系统、摄像监控系统监控、ZZSHUN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搭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实现了实验室管理有序化、规范化、体系化和高效化,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系统 构建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建设与发展
2
作者 郭伟良 周永灿 +7 位作者 章翔 周智 李二超 顾志峰 骆剑 王世锋 孙云 陈雪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278-282,共5页
依托海南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南海海洋资源,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在原标本室的基础上,建设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从标本来源、采集、制作、放置陈列、维护、数字化、共享、可持续发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 依托海南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南海海洋资源,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在原标本室的基础上,建设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从标本来源、采集、制作、放置陈列、维护、数字化、共享、可持续发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建设的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在教学、科研、科普、社会服务及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标本馆 南海特色 数字化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海洋生物数字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3
作者 郭伟良 周永灿 +5 位作者 孙云 王永强 李红 齐兴柱 王嫣 陈雪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264-266,269,共4页
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数字教学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海洋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南大学)开展数字化实验教学管理,将现有的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并融合创新,逐步地建设基础实验教... 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数字教学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海洋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南大学)开展数字化实验教学管理,将现有的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并融合创新,逐步地建设基础实验教学资源、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教程、实验操作教程和拓展性实验教学资料的数字化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通过中心网站进行应用与共享,提高中心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数字实验教学 海洋生物 实验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贞佐 逯家辉 +3 位作者 郭伟良 陈淑彦 韦韦 滕利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NIRS-PLS)建立白酒中乙醇含量定量分析数学模型。所建校正模型相关系数(Corr.Coeff.)达到0.99986,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0225,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137,模型通过交互验证检验,得出PL...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NIRS-PLS)建立白酒中乙醇含量定量分析数学模型。所建校正模型相关系数(Corr.Coeff.)达到0.99986,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0225,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137,模型通过交互验证检验,得出PLS因子数为4时预测残差平方和(PRESS)和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最小。用所建模型测定样品与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相对误差不大于0.81%。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稳定性好、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偏最小二乘法 交互验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堆囊菌发酵液中埃博霉素含量的HPLC法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孟凡欣 郭伟良 +3 位作者 逯家辉 杜林娜 李又欣 滕利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60-1964,共5页
采用反馈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BPANN-GA)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纤维堆囊菌(Sorangium cellulosum)代谢物中埃博霉素A(Epo A)和埃博霉素B(Epo B)含量的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均匀设计(U132)方案对流动相中乙腈的体积分数、色谱柱... 采用反馈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BPANN-GA)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纤维堆囊菌(Sorangium cellulosum)代谢物中埃博霉素A(Epo A)和埃博霉素B(Epo B)含量的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均匀设计(U132)方案对流动相中乙腈的体积分数、色谱柱温度和流动相的pH等3个因素进行实验设计;以色谱函数(COF)值为优化指标,运用双层反馈神经网络建立色谱优化函数(COF)值,考察因素间的预测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 backpropagation算法对所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逼近度(Da)为优化参数,选择预测模型的最适隐含层节点数.最优预测模型预测的COF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达到0.98165,采用遗传算法在实验考察范围内进行全局寻优,得到最优化的HPLC分析条件:流动相中乙腈体积分数为29.2%,色谱柱温度为34℃,流动相pH为4.23.在此最优条件下对纤维堆囊菌代谢产物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两种埃博霉素色谱峰均具有较好的分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神经网络(BPANN) 遗传算法(GA) 埃博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快速筛选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晓飞 郭伟良 +5 位作者 谢珍玉 王世锋 胡文婷 李富盛 王文慧 周永灿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60,共7页
采用离体外周血白细胞与中草药水提液共同孵育法,快速筛选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39种生药量浓度为100 mg/ml的中草药水提液及添加5.0 mg/ml酵母聚糖的中草药水提液分别与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孵育后,采用氮蓝四唑(NBT)还原法... 采用离体外周血白细胞与中草药水提液共同孵育法,快速筛选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39种生药量浓度为100 mg/ml的中草药水提液及添加5.0 mg/ml酵母聚糖的中草药水提液分别与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孵育后,采用氮蓝四唑(NBT)还原法检测各种中草药水提液对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再以吞噬乳胶微球法检测具有显著增强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效果的中草药对棕点石斑鱼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筛选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并将其拌料饲喂棕点石斑鱼,考察其对棕点石斑鱼外周血和头肾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9种中草药中有10种对棕点石斑鱼离体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显著提高15%以上,3种酵母聚糖添加组对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提高70%以上;筛选出可同时提高棕点石斑鱼离体白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和吞噬活性的3种中草药,它们分别为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拌料饲喂实验结果显示,饲喂1%的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可显著提高棕点石斑鱼体内外周血和头肾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点石斑鱼 中草药 免疫增强剂 氧呼吸爆发活性 吞噬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抗无乳链球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恒为 郭伟良 +4 位作者 孙晓飞 谢珍玉 王世锋 胡文婷 周永灿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40,共9页
在单因素提取工艺优化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浸润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丹参中抗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所得最佳提取... 在单因素提取工艺优化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浸润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丹参中抗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所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7.8:1.0(ml:g)、浸润时间104 min、提取温度86.7℃、提取时间182 min。响应面模型预测在该提取工艺下抗SA活性成分提取得率极值为25.95%,经4次平行验证实验的实际提取得率为(25.87±0.03)%,为优化前的2.59倍,表明优化方法高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丹参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逯家辉 李明明 +2 位作者 陈韵 郭伟良 滕利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61-564,共4页
在pH=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结晶紫在232.0nm光的激发下,于467.0nm处有一个荧光峰,其与硫酸软骨素(Chs)反应生成的缔合物在467.0nm处荧光强度增强,且荧光强度差值与Chs浓度在0.002-1.7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 在pH=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结晶紫在232.0nm光的激发下,于467.0nm处有一个荧光峰,其与硫酸软骨素(Chs)反应生成的缔合物在467.0nm处荧光强度增强,且荧光强度差值与Chs浓度在0.002-1.7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达到0.9997,回收率在99.73%~100.51%。该方法快速、灵敏和准确,可用于硫酸软骨素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 硫酸软骨素 荧光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在白酒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逯家富 全美兰 +4 位作者 郭伟良 年综潜 陈淑彦 韦韦 滕利荣 《酿酒》 CAS 2005年第5期75-77,共3页
应用短波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NIRS-PLS)建立白酒中乙醇含量定量分析数学模型,通过选取最佳波长范围和最适主因子数对模型进行优化。应用所建模型对预测集和实际白酒样品中乙醇含量进行预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方便快... 应用短波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NIRS-PLS)建立白酒中乙醇含量定量分析数学模型,通过选取最佳波长范围和最适主因子数对模型进行优化。应用所建模型对预测集和实际白酒样品中乙醇含量进行预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方便快捷、无污染、可在线检测,且重现性、稳定性均良好,可作为白酒原位质量检测和在线质量监控的方法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乙醇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二阶导数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职润 张娜 +2 位作者 王迪 郭伟良 孟庆繁 《酿酒》 CAS 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
根据近红外光谱的振动吸收强度与有机分子官能团含量的线性关系,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白酒的近红外光谱和其中的乙醇浓度建立相关模型。为了优化模型,我们对白酒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处理,选择最佳的波长范围和最适的因子数。然后用所... 根据近红外光谱的振动吸收强度与有机分子官能团含量的线性关系,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白酒的近红外光谱和其中的乙醇浓度建立相关模型。为了优化模型,我们对白酒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处理,选择最佳的波长范围和最适的因子数。然后用所建的模型对预测集和白酒样品进行预测,所得结果令人满意。有望成为白酒快捷而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快速分析白酒中乙醇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凌 刘佳音 +2 位作者 郭伟良 陈淑彦 任晓东 《酿酒》 CAS 2007年第4期77-79,共3页
研究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NIRS-PLS)快速测定白酒中的乙醇含量的可行性,应用NIRS-PLS所建的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9991,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0181,通过交互验证得出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0296,预测参差平方和(PRE... 研究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NIRS-PLS)快速测定白酒中的乙醇含量的可行性,应用NIRS-PLS所建的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9991,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0181,通过交互验证得出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0296,预测参差平方和(PRESS)为0.00016。用模型对预测集和白酒样品进行预测,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258,结果表明NIRS-PLS可用于白酒生产中的在线质量监控和白酒市场的快速质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白酒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无损定量分析吡嗪酰胺片
12
作者 孟庆繁 候欣彤 +3 位作者 魏广英 逯家辉 郭伟良 滕利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3-1156,共4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建立测定吡嗪酰胺片中吡嗪酰胺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留一交互验证法选定模型的最有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网络的最适拓扑结构参数和扩展常数,所建立的分析模型用于预测预测集样品中的吡嗪...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建立测定吡嗪酰胺片中吡嗪酰胺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留一交互验证法选定模型的最有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网络的最适拓扑结构参数和扩展常数,所建立的分析模型用于预测预测集样品中的吡嗪酰胺含量,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330。结果表明,方法方便快捷、无前期预处理和无污染,测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径向基神经网络 吡嗪酰胺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径向基神经网络在异烟肼片无损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南劲松 孟庆繁 +2 位作者 郭伟良 申斯乐 滕利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7-620,624,共5页
应用异烟肼片粉末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分别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用所建模型对预测集样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应用RBFNN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优于PLS模型,相关系数(r)值由0.99593提高到0... 应用异烟肼片粉末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分别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用所建模型对预测集样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应用RBFNN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优于PLS模型,相关系数(r)值由0.99593提高到0.99734,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值由0.00523下降到0.00423,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值由0.00614下降到0.00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径向基神经网络 异烟肼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分析乌梅和抗生素对哈维氏弧菌的协同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志鸿 王菲 +6 位作者 陈永贵 邓恒为 王世锋 孙云 陈雪芬 郭伟良 周永灿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8,共8页
为了给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疾病防治新手段的开发提供基础实验数据,筛选了协同抗哈维氏弧菌的乌梅(Fructus mume)水提液与抗生素复合物。首先绘制药物浓度对数对抑菌圈直径标准曲线,采用全组合法筛选与乌梅水提液具有协同抗菌活... 为了给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疾病防治新手段的开发提供基础实验数据,筛选了协同抗哈维氏弧菌的乌梅(Fructus mume)水提液与抗生素复合物。首先绘制药物浓度对数对抑菌圈直径标准曲线,采用全组合法筛选与乌梅水提液具有协同抗菌活性的抗生素,然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CCD)结合响应面法(RSM)分析乌梅水提液与筛出抗生素复合后两两药物间的交互作用,并确定最佳复合配比。全组合法筛出的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分别与乌梅水提液具有协同抗菌作用,RSM分析显示将这4种药物复合后,乌梅水提液与土霉素对哈维氏弧菌存在显著协同抗菌作用;土霉素分别与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存在交互抑制作用;乌梅水提液、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最佳复合配比为45∶0.12∶0.00∶0.00 (mg·mL^(–1))。模型预测最优复合物对哈维氏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8.54 mm,琼脂扩散法平行3次测得该复合物的抑菌圈直径为(19.03±0.07) mm,相对误差为2.6%,表明该方法结果可靠,为考察药物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乌梅 抗生素 响应面分析法 协同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养殖方斑东风螺暴发性疾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巧红 王世锋 +5 位作者 蔡岩 张晗 谢珍玉 郭伟良 冯永勤 周永灿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1,共8页
2011年4月,从海南工厂化养殖的患病方斑东风螺体内分离得到3株优势菌,经感染实验确定菌株DFL11-01为该暴发性疾病的致病菌,其对方斑东风螺注射感染的LD50为2.6×106CFU/g。采用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DFL11-01进行鉴定,并以1... 2011年4月,从海南工厂化养殖的患病方斑东风螺体内分离得到3株优势菌,经感染实验确定菌株DFL11-01为该暴发性疾病的致病菌,其对方斑东风螺注射感染的LD50为2.6×106CFU/g。采用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DFL11-01进行鉴定,并以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法对所有3株分离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FL11-01对阿洛西林、利福平等15种药物耐药;对头孢他啶、四环素等3种药物中介敏感;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头孢三嗪、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等5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哈氏弧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药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