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振动电容传感技术的高压验电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古亮 郝鸿凯 +3 位作者 陈新岗 刘肖光 赵阿琴 刘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26-130,共5页
随着电网不断发展,对电力安全工具高压验电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给出一种非接触式高压振动电容验电方法,采用振动电容验电头,对输电线路进行可靠验电。利用Maxwell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电场计算,研究振动电容传感技术应用于高压... 随着电网不断发展,对电力安全工具高压验电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给出一种非接触式高压振动电容验电方法,采用振动电容验电头,对输电线路进行可靠验电。利用Maxwell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电场计算,研究振动电容传感技术应用于高压验电的可行性。当振动电容验电器置于高压电场环境下,振动电容极板可以检测出带电体的电场。结果表明,基于振动电容原理的验电方法,在高压电磁环境下能够检测输电线路的带电状态,该方法稳定、灵敏,交流、直流均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电容 高压 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对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分布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古亮 赵阿琴 +1 位作者 郝鸿凯 刘肖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74,共6页
电缆中间接头在制造或者安装的过程中易产生缺陷,导致局部温度上升而加速绝缘老化,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但实际中无法直接测量电缆接头内部的温度,因此有必要对电缆接头的内部温度分布进行仿真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电缆... 电缆中间接头在制造或者安装的过程中易产生缺陷,导致局部温度上升而加速绝缘老化,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但实际中无法直接测量电缆接头内部的温度,因此有必要对电缆接头的内部温度分布进行仿真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电缆中间接头以及其内部存在缺陷的二维、三维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温度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电缆中间接头不存在缺陷时,其温度沿径向自内向外逐渐降低,轴向温度自中心位置向两边逐渐降低;当电缆中间接头中的交联聚乙烯/硅橡胶界面存在气隙、水汽、导电颗粒时,接头内部局部温度受缺陷处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气隙的尺寸越大,对局部温度的影响越大,局部升温范围是气隙本身尺寸的5倍;气隙位置越靠近接头两侧,局部升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缺陷 温度仿真 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交联聚乙烯-硅橡胶界面电痕破坏碳化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峥峥 赵阿琴 +7 位作者 朱明正 王浩鸣 宋鹏先 李旭 陈新岗 尹泽龙 郝鸿凯 古亮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6,共5页
为了研究界面压力对电痕破坏的影响规律,以电缆专用交联聚乙烯-硅橡胶薄片叠压的复合界面为实验样品,建立了界面压力可调的电痕破坏实验平台,采集并分析了界面压力与复合界面电痕破坏碳化深度分布的数量关系,得到了界面压力对交联聚乙... 为了研究界面压力对电痕破坏的影响规律,以电缆专用交联聚乙烯-硅橡胶薄片叠压的复合界面为实验样品,建立了界面压力可调的电痕破坏实验平台,采集并分析了界面压力与复合界面电痕破坏碳化深度分布的数量关系,得到了界面压力对交联聚乙烯碳化分布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界面压力越小,复合界面上交联聚乙烯表面的碳分布面积越大,碳化深度越浅;界面压力越大,交联聚乙烯表面的破坏面积越小,碳化深度越深。这种结果可能是界面中存在微气隙,这些微气隙具有一定的绝缘自恢复性,且对压力敏感以及微气隙的绝缘强度比固体有机绝缘低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硅橡胶 复合界面 电痕破坏 碳化深度 界面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