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5
1
作者 安健 汪明 +3 位作者 王黎霞 郝霖雨 郭睿 徐建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6,13,共3页
以玻璃纸做材料,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了分离,实验室单卵囊感染26只鸡,在感染后5~12d,用饱和盐水漂浮集卵法进行检测,其中10只鸡检出卵囊,结果表明,该单卵囊分离技术简单易行,单卵囊感染成功率达38%,单卵囊技术的关... 以玻璃纸做材料,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了分离,实验室单卵囊感染26只鸡,在感染后5~12d,用饱和盐水漂浮集卵法进行检测,其中10只鸡检出卵囊,结果表明,该单卵囊分离技术简单易行,单卵囊感染成功率达38%,单卵囊技术的关键步骤为:(1)滴管拉的尽量细,(2)滴液尽量小,(3)要耐心观察,(4)实验鸡在0~7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单卵囊 分离技术 饱和盐水漂浮集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声带切除术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先明 郝霖雨 张中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B08期20-22,共3页
犬声带切除术是目前小动物临床外科的常见手术,主要目的是消除或降低犬的吠叫声音。切除声带的手术途径有两种,即经口腔切除和经腹侧喉室切除。选取20只2岁左右的杂种犬,随机分成2组。第1组采用腹侧喉室声带切除术,术后半年的消声率为8... 犬声带切除术是目前小动物临床外科的常见手术,主要目的是消除或降低犬的吠叫声音。切除声带的手术途径有两种,即经口腔切除和经腹侧喉室切除。选取20只2岁左右的杂种犬,随机分成2组。第1组采用腹侧喉室声带切除术,术后半年的消声率为80%;第2组采用经口腔声带切除术,术后半年的消声率为40%。但采用经口腔声带切除术,手术比较简便和快捷,损伤小,恢复较快。因此,经口腔声带切除术是一种较好的犬声带切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切除术 腹侧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亢文华 赵凤龙 +1 位作者 郝霖雨 潘春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8期112-116,共5页
关键词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猫瘟热 细小病毒感染 传染性肠炎 virus DNA病毒 发热性 接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亢文华 赵凤龙 +1 位作者 郝霖雨 潘春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9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细小病毒感染 传染性肠炎 VIRUS 发病率 隐性感染 污染环境 冬春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亢文华 赵凤龙 +1 位作者 郝霖雨 潘春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0期89-92,共4页
从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呕吐、血样腹泻、脱水等症状的疑似猫泛自细胞减少症感染的病例采取粪样28份。从粪便样品中成功分离获得了7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JX-1、JX-2、JX-3、JX-4、JX-5、JX6和JX-7;应用F81细胞增毒,盲传至... 从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呕吐、血样腹泻、脱水等症状的疑似猫泛自细胞减少症感染的病例采取粪样28份。从粪便样品中成功分离获得了7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JX-1、JX-2、JX-3、JX-4、JX-5、JX6和JX-7;应用F81细胞增毒,盲传至3代时在F81细胞上产生细胞病变(脱落、变形、游离等);核酸型鉴定证明,FPV毒株的代谢可被5-IUDR所抑制,其核酸属于DNA型;所分离的病毒培养物能凝集猪的红细胞(凝集效价达2^4~2^8),并能被标准FPV阳性血清所抑制;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外观呈圆形或六边形,直径20-30nm;该病毒耐酸、耐热、耐乙醚;动物致病性试验,经口感染分离细胞培养毒1ml,试验组幼猫第7d发病,采集病猫粪样做HA试验为阳性反应,做HI试验,其凝集猪红细胞的能力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乙型脑炎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繁殖特性及其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伟 周建民 +2 位作者 郝霖雨 潘文 潘京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72-3578,共7页
试验旨在对猪乙型脑炎病毒(JEV,SA14-14-2株)在传代细胞上的繁殖培养特性及其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原性进行研究,确定猪JEV在细胞培养瓶中培养的关键技术参数及其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以Vero细胞培养病毒,通过接种时间、接毒量、吸附时间... 试验旨在对猪乙型脑炎病毒(JEV,SA14-14-2株)在传代细胞上的繁殖培养特性及其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原性进行研究,确定猪JEV在细胞培养瓶中培养的关键技术参数及其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以Vero细胞培养病毒,通过接种时间、接毒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维持液pH、维持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7个条件的优化,将繁殖的病毒液冻融一次,采用病毒蚀斑数测定方法测定病毒滴度。按照优化好的条件繁殖一批毒液,经β-丙内酯灭活,与双相佐剂混合,制备成猪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两次免疫(间隔14d)接种乙型脑炎抗体阴性仔猪,首次免疫前(0d)、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和抗体。二免后第28天进行乙型脑炎P3强毒的攻击,攻毒前(0d)、攻毒后第1、2、3、5、7、9天采集血浆,攻毒后第14天剖杀免疫猪,采集脑组织,检测血浆和脑组织中JEV。结果显示,用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将Vero细胞培养至48h进行病毒接种,接种量为1 000PFU/mL,病毒吸附温度为37℃,吸附时间为90min,吸附后用pH 7.6~8.8维持液继续培养,培养温度为35℃,培养96h后收获毒液,冻融一次,可获得较高滴度的病毒。仔猪免疫制备的灭活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迅速升高,血浆和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出JEV,免疫组试验猪能抵抗强毒攻击,可获得有效免疫保护。本试验结果为猪乙型脑炎疫苗的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JEV) VERO细胞 繁殖特性 病毒滴度 灭活疫苗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