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免疫及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郝甜甜 王际英 +4 位作者 李宝山 张德瑞 孙建珍 孙永智 张利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8-347,共10页
为探讨糖萜素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免疫及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添加0,25,50,75,100,200 mg/kg 糖萜素制成6种试验饲料(即 D0,D25,D50,D75,D100,D200组),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5.0±0.2) g 的... 为探讨糖萜素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免疫及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添加0,25,50,75,100,200 mg/kg 糖萜素制成6种试验饲料(即 D0,D25,D50,D75,D100,D200组),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5.0±0.2) g 的大菱鲆幼鱼64 d,并于养殖试验结束时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试验.结果显示, D25,D50,D75组大菱鲆幼鱼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脾体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脏体比和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50组显著提高了试验鱼血清溶菌酶(lysozyme,LZM)活性(P 〈0.05);D75,D100,D200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显著高于 D0,D25,D50组(P 〈0.05);随着添加量的升高,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显著降低(P 〈0.05);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试验鱼血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200组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而其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中 ALT,AST 随糖萜素水平升高而显著降低(P 〈0.05).各组间肝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25组肝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显著低于 D100组(P 〈0.05),但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鳗弧菌感染48 h 后, D50组累计病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且 D50组免疫保护率(43.21%)高于 D25组(19.23%)和 D75组(15.39%).综合以上指标,在饲料中添加50~75 mg/kg 糖萜素时,可以促进大菱鲆幼鱼生长,提高其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萜素 大菱鲆 生长性 免疫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舒适度的LED背光显示器最优亮度控制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田会娟 刘欢 +1 位作者 郝甜甜 张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提高现有LED背光显示器亮度的视觉舒适度,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LED背光显示器视觉舒适度进行分析,建立了LED背光显示器最优亮度控制模型;根据环境亮度、显示器亮度、以及在最优视觉舒适度下LED显示器亮度调光等级(简... 为提高现有LED背光显示器亮度的视觉舒适度,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LED背光显示器视觉舒适度进行分析,建立了LED背光显示器最优亮度控制模型;根据环境亮度、显示器亮度、以及在最优视觉舒适度下LED显示器亮度调光等级(简称:最优视觉调光等级)的映射关系,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LED背光显示器亮度控制模型;以实测环境亮度和屏幕亮度为输入量,最优视觉调光等级为输出量,计算模型精度,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成功预测屏幕的最优视觉调光等级,神经网络训练结果相关系数为99.97%,检验组误差小于1.84%;同时基于该模型建立了LED背光控制系统,经测试该系统最大误差为0.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LED背光显示器 调光等级 视觉舒适度 亮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李文启 牛健敏 郝甜甜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0期95-103,共9页
【目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加剧,影响波及各行各业,需对气候变化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静态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随着极... 【目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加剧,影响波及各行各业,需对气候变化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静态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随着极端气温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显著下降。机制检验发现,气候变化通过降低企业营运能力、增加企业融资约束从而削弱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重污染行业和国有企业的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温天气并未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低温天气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结论】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对生产活动造成较大阻碍,加强政策保护与自身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风险 ROA EBIT Heckman两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权 霍燕燕 +3 位作者 孙丽娟 杨晓慧 翟云会 郝甜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8-992,共5页
基于铑(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3.6~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Rh(Ⅲ)与5-Br-PADMA显色形成紫红色铑络合物;继续以1.2 mol/L ... 基于铑(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3.6~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Rh(Ⅲ)与5-Br-PADMA显色形成紫红色铑络合物;继续以1.2 mol/L HClO4酸化后,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绿蓝色质子化型体,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2 nm处,与所用He-Ne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632.8 nm)能较好匹配。铑的质量浓度在5~140μg/L范围内与热透镜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1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铑炭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 激光热透镜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黑色素细胞生成过程中信号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春玲 郝甜甜 +3 位作者 李强飞 陈婷 毛华明 邓卫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7-194,共8页
动物体内的黑色素细胞合成了黑色素从而决定其肤色和毛色。全身各处的黑色素细胞有2种来源:①由神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②由神经嵴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分化为成黑色素细胞进而发育成熟为黑色素细胞从而行使其功能... 动物体内的黑色素细胞合成了黑色素从而决定其肤色和毛色。全身各处的黑色素细胞有2种来源:①由神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②由神经嵴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分化为成黑色素细胞进而发育成熟为黑色素细胞从而行使其功能。通过对小鼠和人类的发育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嵴细胞衍生的黑色素细胞的发育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多重信号因子的调控。其中影响黑色素细胞发育过程的转录因子有SOX10、MITF和PAX3,信号通路有KIT及其配体KITL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EDN3及其受体EDNRB信号通路。MITF被认为是黑色素细胞发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调控因子,而3条通路也被认为与神经嵴细胞来源的黑色素细胞的发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且能调节MITF功能及其活性。作者总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早期神经嵴细胞的发育调控可能是乌骨鸡和乌骨绵羊乌质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 神经嵴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朊蛋白基因多态性对疯牛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婷 刘万洪 +3 位作者 杨春玲 李强飞 郝甜甜 席冬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156,共7页
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是近年来已证明的人和部分哺乳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encephalopathy,TSE)的主要根源,该蛋白编码基因的多态性显著影响了人和动物对TSE的易感性或抗病性。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俗称&qu... 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是近年来已证明的人和部分哺乳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encephalopathy,TSE)的主要根源,该蛋白编码基因的多态性显著影响了人和动物对TSE的易感性或抗病性。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作者分析了疯牛病的起源、监测和预防措施;简要介绍了牛PRNP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系统分析了牛科动物PRNP基因非编码区多态性与抗病性作用;总结了牛科动物PRNP基因启动子区域内23bp插入/缺失和第1内含子区域内12bp插入/缺失对疯牛病易感性的影响,为牛的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脑部海绵状病(BSE) 朊蛋白基因(PRNP) 多态性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监管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郝甜甜 兰智 郝欢欢 《食品界》 2024年第9期57-59,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我国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了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并大力推广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繁出现,所以需要对食品安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我国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了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并大力推广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繁出现,所以需要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确保食品安全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保障,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针对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监管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重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监管 食品安全 行业规范 应用与发展 法律法规 保驾护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氰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o(Ⅱ)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权 郝甜甜 +1 位作者 霍燕燕 杨晓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以新试剂5-(5-氰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CN-PADAT)为显色剂,研究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o(Ⅱ)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5-CN-PADAT可与Co(Ⅱ)形成稳定的2∶1配合物,其在波长509 nm处有一最... 以新试剂5-(5-氰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CN-PADAT)为显色剂,研究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o(Ⅱ)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5-CN-PADAT可与Co(Ⅱ)形成稳定的2∶1配合物,其在波长509 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当用强酸酸化,提高酸度至2.4 mol/L H_2SO_4后,由于质子化作用,该配合物转化为另一种双质子化型体,灵敏度和选择性均显著提高,并在540 nm和579 nm呈现两个吸收峰,最大吸收峰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79)=1.36×10~5 L/(mol·cm),是目前吡啶偶氮胺类试剂测定Co(Ⅱ)最灵敏的显色体系之一。遵守比尔定律的Co(Ⅱ)的浓度范围是0~0.8μg/mL。本法应用于测定矿样中的微量Co(Ⅱ),结果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氰基-2-吡啶偶氮)-2 4-二氨基甲苯 Co(Ⅱ) 分光光度法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郝甜甜 兰智 +2 位作者 郝咪咪 刘轲 郝欢欢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4期185-187,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分析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多种应用,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污染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通过详细分析,展示了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分析化学技术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文章还强调... 本文深入探讨了分析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多种应用,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污染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通过详细分析,展示了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分析化学技术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文章还强调了分析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优势,如高灵敏性、准确性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这些优势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光谱法 质谱法 食品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承式钢桁架桥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甜甜 江阿兰 《低温建筑技术》 2012年第12期37-39,共3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 2010对南昌某下承式钢桁架桥进行离散,建立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振型及自振频率等数值,寻求桥梁整体结构的变形规律,并了解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变化规律,是今后的优化设计,...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 2010对南昌某下承式钢桁架桥进行离散,建立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振型及自振频率等数值,寻求桥梁整体结构的变形规律,并了解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变化规律,是今后的优化设计,谐响应分析,瞬态分析及谱分析等动力学分析的重要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桥 有限元模型 模态分析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氨酸与缬氨酸交互作用对刺参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陆国峰 王际英 +4 位作者 李宝山 刘经未 郝甜甜 孙永智 黄炳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198,共11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交互作用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实验(two-way ANOVA)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6%、2.34%、3.40%的包膜亮氨酸和0、1.74%、2.50%、3.48... 本实验旨在研究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交互作用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实验(two-way ANOVA)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6%、2.34%、3.40%的包膜亮氨酸和0、1.74%、2.50%、3.48%的包膜缬氨酸,配制成4个亮氨酸水平(实际含量为1.00%、1.50%、2.10%和2.60%)×4个缬氨酸水平(实际含量为0.65%、1.40%、1.70%和2.20%)的16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16.80±0.18)g的刺参60 d。结果表明,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当饲料中缬氨酸含量为1.40%时,刺参体壁粗脂肪含量随着亮氨酸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且L1.0V1.4组(亮氨酸1.00%,缬氨酸1.40%)显著低于其他组。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体壁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当饲料中亮氨酸含量为2.10%时,随着缬氨酸含量的升高,肠道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二者之间表现出先协同后拮抗的作用。淀粉酶活性在L2.6V1.4(亮氨酸2.60%,缬氨酸1.40%)组活性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的生长性能、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酶活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刺参饲料中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比值为1.90(亮氨酸含量2.60%,缬氨酸含量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亮氨酸 缬氨酸 生长 体壁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及2,2'-联吡啶的铕(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东良正 郝甜甜 +1 位作者 刘珍叶 任宜霞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Eu(NAA)3(2,2'-bipy)](NAA=萘乙酸;2,2'-bipy=2,2'-联吡啶),通过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荧光光谱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ī空...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Eu(NAA)3(2,2'-bipy)](NAA=萘乙酸;2,2'-bipy=2,2'-联吡啶),通过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荧光光谱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506(15)nm,b=1.28762(16)nm,c=1.3144(3)nm,α=96.792(3)°,β=94.331(3)°,γ=115.843(2)°,V=1.8191(5)nm3,Z=2。金属离子Eu1(Ⅲ)与三个NAA配体和一个2,2'-bipy配体配位,处于九配位的单帽四方反棱柱构型中。配合物中存在点对面式和面对面式的两种π-π堆积作用共同构筑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发光主要表现为金属离子Eu(Ⅲ)的特征发光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Eu(Ⅲ)配合物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仿刺参幼参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丽丽 李宝山 +5 位作者 王际英 孙永智 韩秀杰 王雅平 郝甜甜 王世信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为研究维生素D_3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D1)、250(D2)、500(D3)、1000(D4)、2000(D5)、3000(D6) IU/kg的维生素D_3(实测值:95、334、570、1076、2063、3081IU/kg)... 为研究维生素D_3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D1)、250(D2)、500(D3)、1000(D4)、2000(D5)、3000(D6) IU/kg的维生素D_3(实测值:95、334、570、1076、2063、3081IU/kg),制作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5.43±0.14)g仿刺参幼参56d。结果显示,1)维生素D3对仿刺参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D1组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D3、D4、D5组肠体比(IWR)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维生素D3对体壁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粗灰分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D5组达到最高值;羟脯氨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4组达到最低值;维生素D3显著提高了体壁Ca含量(P<0.05);体壁维生素D_3的沉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4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含量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Mg含量呈上升趋势,D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Fe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D5、D6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Mn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维生素D_3添加量的增加,肠道碱性磷酸酶(AKP)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一元二次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初始体重为15.43 g的仿刺参对维生素D_3的最适需求量为1587.5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维生素D3 生长 体成分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动植物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郝甜甜 王际英 +5 位作者 李宝山 宋志东 黄炳山 孙永智 王雅平 王晓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0,共10页
本研究设计5组等氮等能(粗蛋白为53%,能量为25KJ/g)的实验饲料,以60%的鱼粉饲料组作为对照(D1),豆粕∶花生粕∶鱼溶浆粉∶鸡肉粉(2∶1∶3∶2)的复合蛋白替代40%(D2)、50%(D3)、60%(D4)和70%(D5)的鱼粉,养殖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 本研究设计5组等氮等能(粗蛋白为53%,能量为25KJ/g)的实验饲料,以60%的鱼粉饲料组作为对照(D1),豆粕∶花生粕∶鱼溶浆粉∶鸡肉粉(2∶1∶3∶2)的复合蛋白替代40%(D2)、50%(D3)、60%(D4)和70%(D5)的鱼粉,养殖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初始体重(53.0±0.2) g,养殖周期84 d,每天定时(08:00,16:30)投喂2次,投喂量为体重的1.5%~2%。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之间幼鱼存活率、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D4和D5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肥满度在D2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3、D4和D5组(P<0.05);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均在D2组达到最低值,均显著低于D5组(P<0.05);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各替代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在D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背肌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肌肉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各替代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总蛋白浓度在D2组显著高于D4和D5组(P<0.05);血糖浓度在D2和D3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D3、D4和D5组甘油三酯浓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2组(P<0.05);各替代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碱性磷酸酶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动植物蛋白可有效替代50%鱼粉而不影响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复合动植物蛋白 鱼粉 生长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蛋白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郝甜甜 王际英 +6 位作者 潘金敏 杨辉 李宝山 沈钰博 刘财礼 王成强 黄炳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6,共11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核糖蛋白替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设6个鱼粉替代水平。对照饲料(D1)中鱼粉含量为45%,通过添加核糖蛋白替代D1组饲料中鱼粉的0.5%(D2)、1%(D3)、2%(D4)、3%(D5)和4%(D6)。... 本研究旨在评价核糖蛋白替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设6个鱼粉替代水平。对照饲料(D1)中鱼粉含量为45%,通过添加核糖蛋白替代D1组饲料中鱼粉的0.5%(D2)、1%(D3)、2%(D4)、3%(D5)和4%(D6)。实验期间,每天分2次按饱食量投喂初始体重为(24.00±0.30)g大菱鲆幼鱼56 d。结果显示,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随着核糖蛋白替代水平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5和D6组(P<0.05);饲料系数则呈相反趋势,在D3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D6组(P<0.05)。各替代组幼鱼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生长激素(GH)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核糖蛋白替代1%~3%的鱼粉后,显著提高了幼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P<0.05);幼鱼肠道α-淀粉酶活性在D4和D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核糖蛋白替代鱼粉显著降低了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各替代组幼鱼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3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D6组(P<0.05);各组间幼鱼血清白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替代组均显著提高了幼鱼血清白介素β1(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D4~D6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在D5和D6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在D4组显著升高(P<0.05)。血糖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D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实验结果显示,D2组大菱鲆幼鱼48 h累积死亡率最低为56.4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核糖蛋白替代1%鱼粉时,大菱鲆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及鱼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细菌感染能力均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蛋白 大菱鲆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鱼溶浆和植物精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肠道消化酶活力及TOR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甜甜 许聪 +5 位作者 王际英 刘财礼 沈玉博 李宝山 孙永智 黄炳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1-449,共9页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酶解鱼溶浆(stickwater hydrolysate,SWH)和植物精油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抗鳗弧菌感染能力和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450尾初始体质量为37.6...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酶解鱼溶浆(stickwater hydrolysate,SWH)和植物精油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抗鳗弧菌感染能力和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450尾初始体质量为37.67 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5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设计正对照组(鱼粉含量50%,D1)、负对照组(鱼粉含量30%,D2),以及在负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1%酶解鱼溶浆(D3)、0.02%植物精油(D4)和1%酶解鱼溶浆+0.02%植物精油(D5)(饲料成分含量中的%均指质量分数),养殖幼鱼8周。结果表明: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3和D5组饵料系数则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溶菌酶活力在D5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C3酶活力在D5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幼鱼肠道胰蛋白酶活力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肝脏TOR mRNA相对表达量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而4EBP1和4EBP2 mRNA相对表达量则呈相反趋势;经鳗弧菌注射感染48 h后,D4和D5组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鱼粉含量为30%的条件下,饲料中添加1%的酶解鱼溶浆,可显著促进大菱鲆幼鱼生长、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和TOR mRNA相对表达量,添加0.02%植物精油可提高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抗鳗弧菌感染能力,但1%酶解鱼溶浆和0.02%的植物精油二者配伍对促进鱼体增重率的效果要低于单一添加1%酶解鱼溶浆,其相互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酶解鱼溶浆 植物精油 消化酶活性 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菱鲆幼鱼脂肪沉积、脂肪吸收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青 韩秀杰 +4 位作者 王际英 李宝山 李学丽 郝甜甜 张利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3,共8页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LC-PUFA比值(29.54,D1组;23.04,D2组;18.97,D3组;9.06,D4组;6.86,D5组;3.87,D...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LC-PUFA比值(29.54,D1组;23.04,D2组;18.97,D3组;9.06,D4组;6.86,D5组;3.87,D6组)的实验饲料。以大菱鲆幼鱼[(12.18?0.01)g]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n-3/n-6 LC-PUFA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WGR)随着n-3/n-6 LC-PUFA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脂肪沉积率随着饲料中n-3/n-6 LC-PUFA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且D6组达到最小值,为14.80,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的变化,胰蛋白酶的活性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在D4组时达到最大值;脂肪酶活性呈上升趋势。随着饲料中n-3/n-6 LC-PUFA的变化,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值为D4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3组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n-3/n-6 LC-PUFA的降低,谷草转氨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蛋白、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随着饲料n-3/n-6LC-PUFA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D5组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饲料中n-3/n-6LC-PUFA的比例降低会导致大菱鲆幼鱼的脂肪沉积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n-3/n-6 LC-PUFA 脂肪沉积 消化酶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成强 李宝山 +5 位作者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郝甜甜 马长兴 周莹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B0)、0.5%(B1)和1.0%(B2)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添加0 (Y0)、0.5%(Y1)和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作9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3.41±0.47) 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56d。结果显示,1)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幼鱼存活率(SR)和增重率(WGR)均无显著影响(P>0.05),幼鱼WGR在Y1B1和Y2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2)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影响显著(P<0.05),血清ALT和AKP活力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低水平,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3)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著(P<0.05)。肠道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而MDA含量同SOD活力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0.05)。4)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鳗弧菌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在Y1B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培养物 生长 抗氧化能力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成强 李宝山 +5 位作者 王际英 黄炳山 郝甜甜 孙永智 马长兴 周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0-499,共10页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水质的影响,选用从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分离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饲料添加剂,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B0)、0.5%(B1)、1.0%(B2)枯草芽孢杆...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水质的影响,选用从健康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分离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饲料添加剂,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B0)、0.5%(B1)、1.0%(B2)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分别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上添加0(Y0)、0.5%(Y1)、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成9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以Y0B0组为对照组,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3.41±0.47)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幼鱼特定生长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Y1B1和Y1B2组幼鱼特定生长率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且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同特定生长率相似的变化趋势;幼鱼全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幼鱼体组成各项指标也均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12 d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从第6天开始,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化学需氧量均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且Y1B1和Y1B2试验组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化学需氧量)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P<0.05)。综上所述,当饲料中的酵母培养物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为0.5%+0.5%(Y1B1组)和0.5%+1.0%(Y1B2组)时,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效率,同时,养殖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培养物 生长性能 体组成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微藻替代鱼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肠道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成强 曹体宏 +5 位作者 李宝山 王际英 郝甜甜 宋志东 王晓艳 孙永智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本实验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39.69±0.25)g]为研究对象,探究由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和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组成的混合微藻替代鱼油对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 本实验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39.69±0.25)g]为研究对象,探究由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和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组成的混合微藻替代鱼油对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确定混合微藻替代鱼油的适宜比例。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混合微藻,分别替代0、25%、50%和100%的鱼油,制成4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D1、D2、D3和D4),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12周。结果显示,随替代比例的提高,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WGR)和饲料效率(FE)呈下降趋势,D1、D2和D3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FE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D4组(P<0.05);肝体比(HSI)在D1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存活率(SR)和肥满度(CF)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混合微藻替代鱼油比例的升高,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D4组显著低于D1组(P<0.05);大菱鲆幼鱼鱼体中C20:4n-6和n-6 PUFA含量显著升高,在D4组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PA、DHA和n-3 PUFA含量随之显著下降,对照组(D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肌肉中C20:4n-6和DHA含量在不同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PA和n-3 PUFA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肠道脂肪酶活力在D3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胰蛋白酶活力也是在D3组最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D1组相比,D3组肠道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活力和补体C3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肠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替代比例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D3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D1组(P<0.05),而肠道中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实验组间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混合微藻替代50%的鱼油并不会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肠道的消化性能、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裂壶藻 拟微绿球藻 生长性能 肠道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