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颗粒锆石不同束斑LA-ICP-MS原位微区U-Pb年龄对比测定及其应用研究
1
作者 孟重天 郝宇杰 +7 位作者 李予晋 王世昌 任枫荻 张宇婷 商青青 张峻硕 李泽宇 罗炜丞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3-489,共17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通过进一步改进测试流程、优化仪器参数及增加氮气等辅助气体增敏设备,最大程度提升小束斑LA-ICP-MS中的灵敏度并降低元素分馏效应。对此,本文对Qinghu、P...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通过进一步改进测试流程、优化仪器参数及增加氮气等辅助气体增敏设备,最大程度提升小束斑LA-ICP-MS中的灵敏度并降低元素分馏效应。对此,本文对Qinghu、Ple2ovice、Tanz 3个标准锆石在束斑直径分别为32μm、24μm和16μm条件下进行了定年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32μm小束斑条件下,标准锆石Qinghu的^(206)Pb/^(238)U的年龄范围为162~157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5±0.8 Ma(2σ,n=26,MSWD=0.36);标准锆石Ple2ovice的^(206)Pb/^(238)U的年龄范围为340~334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7.1±1.5 Ma(2σ,n=27,MSWD=0.085);标准锆石Tanz的^(206)Pb/^(238)U的年龄范围为574~562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66.6±2.9 Ma(2σ,n=29,MSWD=0.070)。在24μm小束斑条件下,标准锆石Qinghu的^(206)Pb/^(238)U的年龄范围为162~157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3±0.7 Ma(2σ,n=30,MSWD=0.22);标准锆石Ple2ovice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341~334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7.2±1.5 Ma(2σ,n=29,MSWD=0.13);标准锆石Tanz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568~561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66.5±2.9 Ma(2σ,n=30,MSWD=0.054)。在16μm小束斑条件下,标准锆石Qinghu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63~154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5±1.4 Ma(2σ,n=25,MSWD=0.45);标准锆石Ple2ovice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340~334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7.3±2.0 Ma(2σ,n=30,MSWD=0.063);标准锆石Tanz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575~563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67.0±4.3 Ma(2σ,n=30,MSWD=0.028)。以上结果表明,Qinghu、Ple2ovice、Tanz 3个标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与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完全吻合。因此,文中尝试建立的小束斑(24μm及16μm)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新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方法的建立有利于扩大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应用范围,对颗粒较小、结构复杂的锆石颗粒进行定年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小束斑 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系统研究
2
作者 郝宇杰 张红娟 +1 位作者 高妍 靳宝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电力电缆的局放监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并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频分复用技术和啁啾脉冲调制的方法,用于提升传统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信噪比和频率响应... 电力电缆的局放监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并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频分复用技术和啁啾脉冲调制的方法,用于提升传统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信噪比和频率响应范围。在一个探测周期中,将原本的单个单频窄脉冲改为多个不同频段的啁啾长脉冲,利用匹配滤波器进行脉冲压缩的同时实现不同频率后向瑞利散射信号的分离,在不降低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提高探测脉冲的能量和重复频率。搭建了10 kV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Φ-OTDR系统,利用脉冲压缩技术保持了10 m的空间分辨率,后向瑞利散射信号信噪比提升12.2 dB,超声信号检测信噪比提升了4.1 dB,频分复用技术将采样频率提升至100 kHz,验证了局放事件的多点定位能力,并还原了3.9 km处频率为28.2 kHz的局部放电超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Φ-OTDR 脉冲压缩 频分复用 啁啾脉冲 局部放电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延边东部四道沟钨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聪 吴涛涛 +3 位作者 任云生 赵春强 郝宇杰 商青青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5-1190,共16页
【研究目的 】四道沟钨矿床位于延边东部Au–Cu–W矿集区,是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本文通过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以提升东北地区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的成矿理论认识,并为该类型白钨矿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 【研究目的 】四道沟钨矿床位于延边东部Au–Cu–W矿集区,是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本文通过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以提升东北地区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的成矿理论认识,并为该类型白钨矿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 】本文开展了主成矿阶段含白钨矿–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并配合C–H–O同位素和白钨矿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同时分布有富气相、富液相、含石盐子矿物三相以及含CO_(2)三相等类型原生水溶液包裹体,这些不同类型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大体一致,应属于沸腾流体包裹体。富气端元流体包裹体的最低均一温度为283℃,基本代表了成矿温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中气相成分以H_(2)O和CO_(2)为主,还有少量N_(2)和CH_(4)。四道沟白钨矿呈现出“驼峰式”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以及弱的负δEu异常。【结论 】四道沟钨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氧化性的、高中温的NaCl–H_(2)O–CO_(2)±CH_(4)±N_(2)的流体。C–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还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而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五道沟群变质沉积岩系的有机物氧化作用。四道沟钨矿床为中温岩浆热液型钨矿床,流体沸腾作用是白钨矿大规模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C–H–O同位素 白钨矿稀土元素 矿产勘查工程 四道沟钨矿 延边东部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翠宏山钨钼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4
作者 郝宇杰 任云生 +4 位作者 赵华雷 邹欣桐 陈聪 侯召硕 屈文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0-1850,共11页
翠宏山钨钼多金属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内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钨、钼、锌均达大型规模。为确定该矿床的形成时代,对取自岩体内接触带钨钼矿体的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表明:辉钼矿中Re质量分数为(0.... 翠宏山钨钼多金属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内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钨、钼、锌均达大型规模。为确定该矿床的形成时代,对取自岩体内接触带钨钼矿体的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表明:辉钼矿中Re质量分数为(0.376 9~0.973 7)×10-6,Os质量分数为(1.272~3.234)×10-9;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99.0±3.1)^(203.9±3.8)Ma,加权平均年龄为(201.6±1.4)Ma(MSWD=0.80),等时线年龄为(198.9±3.7)Ma(MSWD=0.83)。结合区域成矿作用分析认为:翠宏山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与成矿带内的霍吉河和鹿鸣等斑岩型(细网脉型)钼矿床同属燕山早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根据本次辉钼矿Re-Os定年结果,结合前人在矿区内所测多个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认为:与翠宏山多金属矿床具成因联系的岩体应为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辉钼矿中Re质量分数、成矿岩体的物质源区综合研究表明,翠宏山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定年 辉钼矿 金属矿床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 矽卡岩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河口林场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的形成年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10
5
作者 郝宇杰 任云生 +5 位作者 史雨凡 商青青 孙振明 高煜 王崇一 杨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7-855,共19页
黑龙江省宝清县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完达山地体内,为东北地区东部首个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锡、银、铅、锌的平均品位分别为0.27%、122.89g/t、0.84%、1.43%,其中锡、银资源量达到中型,铅锌可达小型矿床规... 黑龙江省宝清县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完达山地体内,为东北地区东部首个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锡、银、铅、锌的平均品位分别为0.27%、122.89g/t、0.84%、1.43%,其中锡、银资源量达到中型,铅锌可达小型矿床规模。锡多金属矿体与花岗斑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成因关系,多呈细脉状、网脉状产在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与上三叠统大佳河组硅质岩的侵入接触带两侧。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表明,矿区内的含矿花岗斑岩为锡多金属矿化的成矿岩体。该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8.0±1.1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花岗斑岩中SiO2、K2O含量高,Fe2O3T、MgO、CaO以及过渡族元素含量低,属高钾-中钾钙碱性系列的Ⅰ型花岗岩。锆石εHf(t)为+3.4^+7.4,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701~956Ma。花岗斑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414~18.460、207^Pb/204^Pb=15.591~15.596、208^Pb/204^Pb=38.470~38.761,具有造山带及与俯冲过程相关的性质;^Sr初始值(87^Sr/86^Sr)i比值为0.708136~0.708331,εNd(t)值为-2.0^-3.0。根据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特征,判断河口林场含矿(成矿)花岗斑岩的初始岩浆源于基性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同时受到俯冲带浅部沉积物质的混染,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资料分析认为,河口林场花岗斑岩及相关的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化的构造背景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林场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 花岗斑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Sr-Nd-Pb-Hf同位素 黑龙江完达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羊鼻山铁钨矿床中的钨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郝宇杰 任云生 +3 位作者 赵华雷 刘军 杨言辰 陈亚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66-567,共2页
羊鼻山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西南部,是一个伴生白钨矿资源的大型铁矿床,其中钨矿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该矿床的理论研究、地质找矿和勘查开发一直以铁为主,钨矿在相关资料中仅以铁矿的伴生资源略有涉及,钨... 羊鼻山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西南部,是一个伴生白钨矿资源的大型铁矿床,其中钨矿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该矿床的理论研究、地质找矿和勘查开发一直以铁为主,钨矿在相关资料中仅以铁矿的伴生资源略有涉及,钨矿石的矿物组合、钨矿物的赋存状态以及钨矿床成因等至今尚无系统研究结果。为此,本次研究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鼻山 矿化特征 铁矿床 钨矿资源 野外地质调查 矿物组合 大盘道组 中型规模 矽卡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CP-MS原位分析白钨矿稀土元素 被引量:2
7
作者 郝宇杰 商青青 +2 位作者 任云生 刘小禾 陈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9-1041,共13页
白钨矿是各类矿床中较为常见的副矿物,通过分析白钨矿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及其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可为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提供重要的判别依据。本文对东北地区羊鼻山矽卡岩型矿床和杨金沟热液脉型矿床两个典型钨矿床的白钨矿样品中的... 白钨矿是各类矿床中较为常见的副矿物,通过分析白钨矿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及其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可为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提供重要的判别依据。本文对东北地区羊鼻山矽卡岩型矿床和杨金沟热液脉型矿床两个典型钨矿床的白钨矿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分析。其中:羊鼻山矽卡岩型矿床白钨矿LA-ICP-MS分析方法所获得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模式与前人用传统的溶液-ICP-MS分析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完全吻合,表明采用剥蚀束斑44μm和剥蚀频率7Hz的193nm ArF激光器,NIST 610作外部标样,Ca作内标元素,对基体效应影响最小,所获数据可靠,方法可行;而杨金沟热液脉型矿床白钨矿溶液-ICP-MS分析方法与LA-ICP-MS分析法所获得结果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原因在于羊鼻山白钨矿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粒度较小且形成时间短,因此不同矿物颗粒间、同一矿物不同部位间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一致;而杨金沟白钨矿的成因类型属于热液脉型、粒度较大、沉淀结晶时间长,因此同一矿物不同部位的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因成矿流体早晚阶段不同而不同。基于以上对比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取样和测试过程方面,还是数据准确度方面,相比传统溶液-ICP-MS分析法,LA-ICP-MS原位分析法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样品形式简单、粒度和质量分数要求低、测试周期短、费用低且结果精确度高;同时其可对不同成矿阶段或白钨矿不同部位成分进行精细测定,从而得出不同成矿阶段或白钨矿不同部位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以及在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下获得更详细准确的数据信息。此外,对白钨矿(尤其是无明显环带者)进行LA-ICPMS原位分析时,既可采用电子探针微量分析(EPMA)准确测定Ca的质量分数,也可直接采用标准化学式计算Ca的质量分数,分析所得数据同样可以获得合理的地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稀土元素 LA-ICP-MS 羊鼻山矽卡岩型矿床 杨金沟热液脉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岗山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8
作者 郝宇杰 任云生 +2 位作者 杨群 段明新 付立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99-200,共2页
高岗山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钼矿床(魏连喜,2013)。同位素测年结果(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介于(248.6±3.5)252.9±3.6Ma)表明,该矿床是小兴安岭乃至整个东北地区(长春-西拉木伦断裂以北)首... 高岗山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钼矿床(魏连喜,2013)。同位素测年结果(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介于(248.6±3.5)252.9±3.6Ma)表明,该矿床是小兴安岭乃至整个东北地区(长春-西拉木伦断裂以北)首个晚古生代钼矿床。为此,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钼矿石及赋矿围岩开展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全面总结该矿床的蚀变矿化特征,确定矿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钼矿床 高岗 围岩蚀变 蚀变作用 石英脉型钼矿 逊克县 钾化带 成矿地质 矿床成因 黄铁矿化带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八大关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矿时代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晰 段明新 +3 位作者 任云生 侯召硕 孙德有 郝宇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4-1367,共14页
八大关铜钼矿床为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发现较早但研究程度较低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为确定其成矿机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对主成矿阶段矿石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气相组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利用LA-ICP-MS锆石U... 八大关铜钼矿床为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发现较早但研究程度较低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为确定其成矿机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对主成矿阶段矿石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气相组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分别测定了成矿石英闪长斑岩体和铜钼矿石的同位素年龄。结果表明:八大关铜钼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Na Cl-H_2O-CO_2±CH_4流体体系,流体的沸腾作用是矿床形成的重要机制;成矿石英闪长斑岩体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17.6±2.6)Ma,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222.4±3.3)Ma,因此八大关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晚三叠世。综合本文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及前人在区域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资料认为,八大关矿床形成于与洋壳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所引起的构造-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测年 矿床成因 构造背景 八大关铜钼矿床 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010年压力容器与管道会议简介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津洋 郝宇杰 +2 位作者 陈学东 陈志平 施建峰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54,共4页
介绍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010年压力容器与管道会议(PVP 2010)的各主题和研究议题。通过对比2008~2010年PVP的主题、各分议题论文数量与比例,分析了近年来压力容器和管道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ASME PVPC学生论文竞赛... 介绍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010年压力容器与管道会议(PVP 2010)的各主题和研究议题。通过对比2008~2010年PVP的主题、各分议题论文数量与比例,分析了近年来压力容器和管道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ASME PVPC学生论文竞赛要求、评比规则和2010年参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无损检测 学生论文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汪清夹皮沟斑岩型钼矿床的形成时代与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辉 任云生 +2 位作者 孙振明 郝宇杰 李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9-500,共12页
夹皮沟钼矿床是吉林省汪清县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型钼矿床。矿体赋存在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含矿岩体中锆石LA-ICP-MS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93·1±1·0)Ma(MSWD=1·02),矿石中辉钼矿Re-O... 夹皮沟钼矿床是吉林省汪清县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型钼矿床。矿体赋存在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含矿岩体中锆石LA-ICP-MS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93·1±1·0)Ma(MSWD=1·02),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88·6±4·7)Ma(MSWD=0·41),表明夹皮沟钼矿床形成于早侏罗世,与区域内其他斑岩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介于190~160Ma)同属于燕山早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72·29%~72·81%〕、富碱〔w(Na2O+K2O)=7·62%~7·71%〕的特点,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呈明显的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为6·41~7·34),Eu异常中等(δEu=0·33~0·40);微量元素组成上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矿床成岩成矿物质可能源于俯冲背景下增厚的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认为夹皮沟钼矿形成于古亚洲洋构造体制与环太平洋构造体制叠加与转换的构造背景下,成岩成矿作用与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成矿构造背景 夹皮沟钼矿 吉林汪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天宝山矿集区晚古生代岩浆-热液成矿的年代学证据——以新兴铅锌(银)矿床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群 任云生 +4 位作者 孙振明 郝宇杰 张博 孙新浩 陆思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53-3166,共14页
延边天宝山矿集区已发现矽卡岩型铅锌铜矿床(立山和选厂后山)、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床(新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铜铅锌矿床(东风南山)和斑岩型钼矿床(东风北山)等四种成因类型、十余个矿床(点)。为确定矿集区内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期... 延边天宝山矿集区已发现矽卡岩型铅锌铜矿床(立山和选厂后山)、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床(新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铜铅锌矿床(东风南山)和斑岩型钼矿床(东风北山)等四种成因类型、十余个矿床(点)。为确定矿集区内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期次,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本文首次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金属硫化物Rb-Sr法,对新兴铅锌(银)矿床开展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与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化密切相关的新兴花岗闪长岩的16个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61. 1±3. 5Ma(MSWD=0. 46),角砾岩型矿石6件金属硫化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59±3Ma(MSWD=1. 05),锶同位素初始值ISr=0. 71359,表明新兴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为中二叠世晚期。结合矿集区内其它矿床的同位素测年资料分析认为,天宝山矿集区至少发生过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两期岩浆-热液成矿事件,在中-晚二叠世形成了立山、选厂后山和新兴等多金属矿床,在早侏罗世则形成了东风北山斑岩型钼矿床。新兴矿床6件金属硫化物的Rb、Sr含量分别介于0. 1238×10-6~0. 7536×10-6和0. 3786×10-6~3. 247×10-6之间,初始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介于0. 71350~0. 71371之间,均值为0. 71361,表明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研究表明,在中-晚二叠世(255~265Ma),受古亚洲洋俯冲作用的影响,天宝山矿集区发生了深源岩浆侵入,引发地壳物质同熔,形成富含Cu、Pb、Zn、Ag等金属元素的花岗闪长质岩浆,沿着构造裂隙上升至地壳浅部,侵位形成了矿集区内的立山、新兴、东风北山等多个晚古生代成矿(含矿)中酸性岩体。在花岗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带附近,通过含矿热液交代作用,形成了立山、选厂后山等矽卡岩型铅锌铜矿床;随着岩浆期后热液在岩浆房顶部的不断聚集,挥发分的增加,当内压大于上部围岩压力时,发生隐爆作用,形成隐爆角砾岩,压力骤减引起流体不混溶,导致铅、锌、银等金属组分沉淀富集,形成新兴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Rb-Sr法测年 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 成矿物质来源 天宝山矿集区 新兴铅锌(银)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和龙地区鸡南BIF型铁矿床含矿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云生 刘小禾 +4 位作者 商青青 陈聪 杨群 郝宇杰 孙振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0-814,共15页
鸡南铁矿床位于吉林省和龙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与兴蒙造山带接壤的龙岗地块北部,是东北地区发现较早的BIF型铁矿床之一。该矿床铁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赋存于鞍山群鸡南组上段中部层位,含矿岩石以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 鸡南铁矿床位于吉林省和龙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与兴蒙造山带接壤的龙岗地块北部,是东北地区发现较早的BIF型铁矿床之一。该矿床铁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赋存于鞍山群鸡南组上段中部层位,含矿岩石以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为主,为角闪岩相的中低级区域变质岩系;主要矿石类型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和块状磁铁角闪岩型。为确定该矿床含矿建造的原岩、变质时代及构造背景,重点对含矿岩系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微富集重稀土元素;主量元素质量分数与中性-基性岩类基本相似,结合原岩恢复图解,判断其原岩类型为亚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形成于弧后盆地背景;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中,2个较老的锆石测点年龄分别为(2468±15)和(2469±9)Ma,代表区内峰期变质年龄(约2460 Ma),26个锆石测点的测年数据较为集中,加权平均年龄为(2275±25)Ma,代表区内退变质年龄。通过与国内外典型BIF型铁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区内的鸡南铁矿与官地铁矿同属Algoma型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含矿建造 构造背景 BIF型铁矿 鸡南铁矿床 和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蒙造山带东段古生代成矿作用与典型矿床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云生 郝宇杰 +4 位作者 赵华雷 陈聪 杨群 段明新 孙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25-126,共2页
'兴蒙造山带'是指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蒙古-鄂霍茨克带)、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拼接带)和西锡霍特-阿林地体增生带所限定的构造区域,前人通常称为兴蒙地槽或兴蒙褶皱带。古生代,该区古属亚洲洋构造域,主要表现为... '兴蒙造山带'是指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蒙古-鄂霍茨克带)、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拼接带)和西锡霍特-阿林地体增生带所限定的构造区域,前人通常称为兴蒙地槽或兴蒙褶皱带。古生代,该区古属亚洲洋构造域,主要表现为多块体拼贴,自西向东包括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四个构造单元。额尔古纳地块在早古生代早期已经转为稳定(葛文春等,2005);兴安地块在早古生代中期沿塔源-喜桂图断裂增生到额尔古纳地块之上(佘宏全等,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矿床 佳木斯地块 松嫩地块 额尔古纳地块 早古生代 下古生代 地质作用 成矿作用 兴蒙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延边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脉型矿化的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鹤楠 任云生 +2 位作者 陆思宇 郝宇杰 杨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0-836,共17页
吉林延边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产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层状铜多金属矿体和受岩体及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体。为了确定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本文对与脉状铅锌矿体相关的英安岩开展了LA-ICP... 吉林延边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产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层状铜多金属矿体和受岩体及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体。为了确定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本文对与脉状铅锌矿体相关的英安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对脉状铅锌矿体中金属硫化物开展了Rb-S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英安岩中28个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04.1±2.0Ma(MSWD=0.24),脉状铅锌矿石中4件金属硫化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06.8±9.0Ma(MSWD=2.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红太平矿床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末期。英安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明显的轻稀土元素(LREEs)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59~8.28],存在弱的Eu异常(δEu=0.65~0.68);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Ba和K)和不相容元素(U、Th),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和Ti)为特征,表明原始岩浆应为壳-幔混源;脉状铅锌矿体中4件金属硫化物初始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为0.705954~0.707101(均值0.706390),表明脉型铅锌矿化与壳-幔混源的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根据Rb-(Yb+Ta)及La/Yb-Th/Yb图解判别结果,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红太平矿区英安岩及相关的脉型铅锌矿化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T3-J1)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硫化物Rb-Sr定年 脉状铅锌矿化 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 吉林延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黑东部中生代钨矿成矿作用时代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聪 任云生 +1 位作者 赵华雷 郝宇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73-174,共2页
吉黑东部地区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是一个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叠加转换的复杂构造区,古生代以来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且强烈,为内生金属矿床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地质条件。近年来,该区... 吉黑东部地区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是一个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叠加转换的复杂构造区,古生代以来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且强烈,为内生金属矿床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地质条件。近年来,该区相继发现了翠宏山、羊鼻山、杨金沟、白石砬子和三家子等多个大中型钨矿床及苇子沟、四道沟等钨矿点。现有资料表明,吉黑东部地区的钨矿床集中形成于早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本文着重介绍区内中生代钨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 吉黑东部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五道沟群 构造背景 中生代 中生界 地质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鸭山市羊鼻山铁钨矿床的两期矿化与叠加成矿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科 孙琦 +2 位作者 刘军 郝宇杰 任云生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05-,共1页
大型羊鼻山铁钨矿床位于双鸭山市西南部。自二十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该矿床一直被认为是佳木斯地块上的一个代表性沉积变质型铁矿。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两期成矿特征,分别为古元古代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化和早古生代的接触交... 大型羊鼻山铁钨矿床位于双鸭山市西南部。自二十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该矿床一直被认为是佳木斯地块上的一个代表性沉积变质型铁矿。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两期成矿特征,分别为古元古代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化和早古生代的接触交代型铁钨矿化;接触交代型铁钨矿化,一方面形成独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鼻山 接触交代 佳木斯地块 成矿特征 古元古代 早古生代 大盘道组 沉积变质型 磁铁石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缠绕增强塑料复合管蠕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翔 郑津洋 +7 位作者 施建峰 秦永泉 王飞 郝宇杰 邵泰清 邵汉增 李广忠 何晓莲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4,共7页
钢丝缠绕增强塑料复合管(PSP)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基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粘弹性特性,PSP呈现出时间相关的力学行为。提出一个PSP线粘弹性结构力学模型,研究其各层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规律;对PSP样管进行蠕变试... 钢丝缠绕增强塑料复合管(PSP)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基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粘弹性特性,PSP呈现出时间相关的力学行为。提出一个PSP线粘弹性结构力学模型,研究其各层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规律;对PSP样管进行蠕变试验研究表明:在恒定内压下,周向应变随时间变化缓慢,轴向应变随时间逐步增加,6000 min内应变增加较快,然后逐渐变缓,14000 min后轴向应变约增加了0.16%,理论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证实了所建立的三层粘弹性模型可用来预测同类管材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管 蠕变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羊鼻山铁钨矿床中钨矿成因及物质来源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宇鹏 任云生 +3 位作者 郝宇杰 赖科 赵华雷 刘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羊鼻山铁钨矿床处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的佳木斯地块中部。兴东群大盘道组变质岩系为矿区主要赋矿地层,铁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大盘道组第一岩段,白钨矿矿体呈透镜状和脉状产于铁矿矿体底板围岩中,受片麻状花岗岩与...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羊鼻山铁钨矿床处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的佳木斯地块中部。兴东群大盘道组变质岩系为矿区主要赋矿地层,铁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大盘道组第一岩段,白钨矿矿体呈透镜状和脉状产于铁矿矿体底板围岩中,受片麻状花岗岩与大盘道组大理岩的接触带控制;主要含矿岩石为石榴石矽卡岩和透辉石矽卡岩,钨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黄铁矿和白钨矿,并含少量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锡石、毒砂和辉钼矿。含钨石英脉中δ^(18)O_水值为3.6‰~7.5‰,δD值为-120.9‰^-66.2‰,表明其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矽卡岩中与白钨矿共生的金属硫化物δ^(34)S值为16.1‰~18.1‰,^(206)Pb/^(204)Pb值为17.879~18.863,^(207)Pb/^(204)Pb值为15.537~15.603,^(208)Pb/^(204)Pb值为38.202~38.544,表明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和铅主要来源于地层与地壳重熔型岩浆。结合钨矿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羊鼻山铁钨矿床中钨矿的成因类型应属矽卡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b同位素 流体来源 钨矿成因 羊鼻山铁钨矿床 佳木斯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缠绕增强塑料复合管用热熔胶耐水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饶静 郝宇杰 +2 位作者 师俊 施建峰 马津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5,共4页
采用吸水解吸试验、拉伸试验和剥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钢丝缠绕增强塑料复合管用热熔胶(EP252)的耐水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温度(50、55、60℃)下,EP252热熔胶解吸曲线线性阶段的斜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与25℃下未经任何处理的干EP25... 采用吸水解吸试验、拉伸试验和剥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钢丝缠绕增强塑料复合管用热熔胶(EP252)的耐水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温度(50、55、60℃)下,EP252热熔胶解吸曲线线性阶段的斜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与25℃下未经任何处理的干EP252热熔胶试样相比,60℃水浴浸泡14d处理后试样的屈服应力基本保持不变,而弹性模量则下降16.7%;对20、40、60℃水浴浸泡14d后的钢丝热熔胶黏结体系进行剥离试验,试样剥离后大部分钢丝表面仍残留一层薄薄的热熔胶,以热熔胶内聚破坏为主,说明钢丝热熔胶黏结体系具有较好的黏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塑复合管 热熔胶 耐水性能 力学性能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