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荒野与园林——“生态园林主义”建构的思考
被引量:
21
1
作者
陈望衡
郝娉婷
齐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0-53,共4页
由于历史原因,荒野是不受人们重视的,而在当今的生态文明时代则需要重估荒野的价值。荒野是地球上生态平衡最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之源。在当代园林化事业中要充分保护城乡中的荒野,将其纳入生态园林范畴,构建新的和谐观,...
由于历史原因,荒野是不受人们重视的,而在当今的生态文明时代则需要重估荒野的价值。荒野是地球上生态平衡最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之源。在当代园林化事业中要充分保护城乡中的荒野,将其纳入生态园林范畴,构建新的和谐观,让城乡中的荒野与园林各守边界。景观都市主义过于强调景观的人工性、文化性,容易导致文明对荒野的侵占。生态园林主义所强调的生态与文明共生、园林与荒野并存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荒野
生态园林主义
守界和谐
景观都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城市及园林植物的传承与演变
被引量:
4
2
作者
齐君
郝娉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宋代城市及园林植物运用的变化反映了两宋科技及文化发展的社会特征。通过对古代文献特别是宋代的植物学专著进行研究,从中发掘城市及园林植物的历史价值顺位的一些变化特征。发现观花植物的普遍兴盛及植物象征意义的理性深化是宋代植...
宋代城市及园林植物运用的变化反映了两宋科技及文化发展的社会特征。通过对古代文献特别是宋代的植物学专著进行研究,从中发掘城市及园林植物的历史价值顺位的一些变化特征。发现观花植物的普遍兴盛及植物象征意义的理性深化是宋代植物景观变化的2个趋势。造成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两宋科技与经济的成熟、文化与审美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价值地位
科技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顺天 富民 乐居——《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望衡
郝娉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2,共8页
《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两个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处理上,《管子》一方面提出人与自然相分,自然是客观的,人必须尊重它,依顺它,而不能违背它;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人与自然相合,人要善于用好自然规律...
《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两个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处理上,《管子》一方面提出人与自然相分,自然是客观的,人必须尊重它,依顺它,而不能违背它;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人与自然相合,人要善于用好自然规律,让自然为人类提供财富。二是人与人的和谐,它提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居处相乐"的重要思想。《管子》关于环境的认识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更多地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谈环境。《管子》同时也很重视环境与富民强国的关系,将善待环境看作是富民强国之道。《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体现出鲜明的农业文明色彩与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环境美学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野与园林——“生态园林主义”建构的思考
被引量:
21
1
作者
陈望衡
郝娉婷
齐君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0-53,共4页
文摘
由于历史原因,荒野是不受人们重视的,而在当今的生态文明时代则需要重估荒野的价值。荒野是地球上生态平衡最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之源。在当代园林化事业中要充分保护城乡中的荒野,将其纳入生态园林范畴,构建新的和谐观,让城乡中的荒野与园林各守边界。景观都市主义过于强调景观的人工性、文化性,容易导致文明对荒野的侵占。生态园林主义所强调的生态与文明共生、园林与荒野并存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荒野
生态园林主义
守界和谐
景观都市主义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lderness
ecological landscape-ism
boarder-kept harmony
landscape urbanism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城市及园林植物的传承与演变
被引量:
4
2
作者
齐君
郝娉婷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编号13&ZD072)资助
文摘
宋代城市及园林植物运用的变化反映了两宋科技及文化发展的社会特征。通过对古代文献特别是宋代的植物学专著进行研究,从中发掘城市及园林植物的历史价值顺位的一些变化特征。发现观花植物的普遍兴盛及植物象征意义的理性深化是宋代植物景观变化的2个趋势。造成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两宋科技与经济的成熟、文化与审美的成熟。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价值地位
科技
文化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values
technology
culture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顺天 富民 乐居——《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望衡
郝娉婷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13&ZD072)
项目负责人:陈望衡
文摘
《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两个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处理上,《管子》一方面提出人与自然相分,自然是客观的,人必须尊重它,依顺它,而不能违背它;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人与自然相合,人要善于用好自然规律,让自然为人类提供财富。二是人与人的和谐,它提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居处相乐"的重要思想。《管子》关于环境的认识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更多地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谈环境。《管子》同时也很重视环境与富民强国的关系,将善待环境看作是富民强国之道。《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体现出鲜明的农业文明色彩与家国情怀。
关键词
《管子》
环境美学
和谐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34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荒野与园林——“生态园林主义”建构的思考
陈望衡
郝娉婷
齐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宋代城市及园林植物的传承与演变
齐君
郝娉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顺天 富民 乐居——《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
陈望衡
郝娉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