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继超 姜德清 +4 位作者 王宗山 温江涛 孙咏梅 柯群刚 郝占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肝良性占位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抽取每位研究对象4 mL空腹静脉血... 目的探讨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肝良性占位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抽取每位研究对象4 mL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浓度,采用自行包被的ELISA检测板和OD值半定量法检测血浆PIg R/SC。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1周重复检测AFP和PIgR/SC水平。结果肝癌、肝良性占位、肝硬化和志愿者4组患者PIgR/SC和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分析,肝癌患者PIg R/SC高于肝良性占位患者、肝硬化患者和志愿者(P<0.05)。PIgR/SC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敏感度为76%高于AFP的66%,特异性为68.9%,低于AFP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PIgR/SC、AFP可提高肝癌患者的诊断率。PIgR/SC与AFP串联检测诊断肝癌的特异度为95.6%,2项指标并联检测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92.0%,明显高于单用PIgR/SC或AFP(P<0.05);结论联合检测PIgR/SC、AFP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阻断肝门肝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继超 夏华平 +3 位作者 姜德清 柯群刚 樊继泷 郝占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165-167,22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采用不阻断肝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肝门阻断组(阻断组)21例和不阻断肝门组(不阻断组)20例,阻断组术中采用全肝... 目的探讨肝癌采用不阻断肝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肝门阻断组(阻断组)21例和不阻断肝门组(不阻断组)20例,阻断组术中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不阻断组术中不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不阻断组明显少于阻断组(P〈0.05)。两组术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d及7d阻断组TBIL、ALT均显著高于不阻断组,ALB显著低于不阻断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而不阻断组为5%,明显低于阻断组(P〈0.05)。结论采用不阻断肝门肝切除治疗肝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减少了对肝功能的影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阻断 肝切除 肝癌 肝功能及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对肝癌诊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继超 姜德清 +4 位作者 王宗山 温江涛 孙咏梅 柯群刚 郝占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PIgR/SC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抽取患者4mL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FP浓度,采用自行包被的ELISA检测板和O... 目的:探讨血浆PIgR/SC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抽取患者4mL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FP浓度,采用自行包被的ELISA检测板和OD值半定量法检测血浆PIgR/SC.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1个月重复检测AFP和PIgR/SC水平.结果:肝癌、肝硬化和志愿者三组患者PIgR/SC和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分析,肝癌患者PIgR/SC高于肝硬化患者和志愿者(p<0.01),肝硬化患者与志愿者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患者AFP高于肝硬化患者和志愿者,肝硬化患者高于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IgR/SC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敏感度为90.5%高于AFP的54.8%,特异性为84.6%,低于AFP的91%,约登指数为0.751,高于AFP的0.458,AUC面积为0 920,高于AFP的0.761.对两种检测指标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1,p<0.05).结论:PIgR/SC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价值高于AF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柯群刚 姜德清 +4 位作者 黄继超 余仔军 郝占伟 朱双九 樊继泷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疗效。方法选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中国知识网所发表的有关对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疗效的文章,实施Meta分析,以期寻找有意义的临床发现。结果经过分析,在治疗胆囊结石中,腹腔镜胆囊切...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疗效。方法选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中国知识网所发表的有关对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疗效的文章,实施Meta分析,以期寻找有意义的临床发现。结果经过分析,在治疗胆囊结石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合并的RR值为0.21,其中90%的CI为(0.19,0.30).;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合并加权均数差是-5.07,其中90%的CI为(-6.09,-4.1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项治疗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切口小,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也小,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机能,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发生率 META分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