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和流行菌系的AFLP分析
1
作者 郝保军 张勃 +4 位作者 王保通 李强 李高宝 王芳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1-76,共6页
【目的】明确近年来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及流行菌系的分子遗传关系。【方法】利用AFLP技术,对我国近年来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的主要流行菌系,特别是水源11类群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并与毒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 【目的】明确近年来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及流行菌系的分子遗传关系。【方法】利用AFLP技术,对我国近年来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的主要流行菌系,特别是水源11类群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并与毒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1)小麦条锈菌流行菌系之间,无论是毒性特征还是DNA指纹特征,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二者并不相关;(2)AFLP聚类分析显示,水源11类群的不同类型之间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在遗传上不属于同一个来源。【结论】新出现的致病类型很可能由较近的共同起源菌系进化而来;AFLP技术非常适合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分析,能客观揭示小种(菌系)之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毒性分析 AFLP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勃 郝保军 +5 位作者 王保通 李强 李高宝 郭海鹏 王芳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目的】建立具有应用价值的小麦条锈菌条中32生理小种的SCAR检测标记。【方法】用100条随机引物对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12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RAPD筛选,寻找特异性片断,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特异性片段转化成条中32号小种的SCA... 【目的】建立具有应用价值的小麦条锈菌条中32生理小种的SCAR检测标记。【方法】用100条随机引物对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12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RAPD筛选,寻找特异性片断,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特异性片段转化成条中32号小种的SCAR专化型标记。设计并合成SCAR特异性引物,对不同来源的条中32号进行SCAR检测。【结果】引物S1271从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中扩增出长度为320 bp的特异片段,该片段可作为条中32号的SCAR标记。从不同来源的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中扩增出了筛选到的SCAR标记。【结论】成功建立了条中32专化SCAR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条中32号 RAPD SCAR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