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阶振幅谱面积差的Q值估计方法
1
作者 张瑾 王彦国 +3 位作者 王洋 李红星 郝亚炬 张翠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9,共11页
常规Q值估计方法易受频段、子波叠加及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在振幅谱指数项1~4阶泰勒级数展开基础上推导出不同阶次振幅谱面积差的Q值估计方法(ASAD法),并将对数谱面积差法(LSAD法)及1~4阶ASAD法应用于实际叠前CMP道集中。结果表明:... 常规Q值估计方法易受频段、子波叠加及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在振幅谱指数项1~4阶泰勒级数展开基础上推导出不同阶次振幅谱面积差的Q值估计方法(ASAD法),并将对数谱面积差法(LSAD法)及1~4阶ASAD法应用于实际叠前CMP道集中。结果表明:相对于LSAD法而言,不同阶次ASAD算法受频段选择及子波宽度的影响更小,抗噪性更强;新方法还可以处理复杂叠后数据,并能够获得良好的Q值估计结果;2~4阶ASAD法的Q值估计结果一致性较强,且ASAD法Q估计值的反Q滤波结果同向轴连续性更强、纵向成像分辨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子波 Q值估计 泰勒级数展开 振幅谱 稳定性 抗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TV正则化的叠前动校正域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2
作者 张鹏 郝亚炬 +3 位作者 朱云峰 张红静 殷铎文 田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常规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去噪模型只考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一阶导数信息,处理存在弯曲同相轴的叠前地震资料时会严重破坏振幅信息,而且振幅的横向渐变特征会被压制,从而引起“阶梯效应”。常利用地震数据的局部倾角信息提高T... 常规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去噪模型只考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一阶导数信息,处理存在弯曲同相轴的叠前地震资料时会严重破坏振幅信息,而且振幅的横向渐变特征会被压制,从而引起“阶梯效应”。常利用地震数据的局部倾角信息提高TV模型的保幅能力,但局部倾角信息的计算会受到噪声的严重影响。为此,提出在动校正(NMO)域中利用高阶TV正则化去噪模型对叠前地震资料进行随机噪声压制。该方法首先将叠前地震数据转换到NMO域,NMO对噪声的鲁棒性强,同时避免了局部倾角的计算;在NMO域中弯曲同相轴被拉平,然后对其进行高阶TV去噪;最后通过反NMO还原叠前地震数据。以二阶导数为例构造了高阶TV正则化反演去噪目标函数,并在分裂Bregman优化框架下推导了快速优化求解方法。合成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压制随机噪声,而且可以消除同相轴弯曲和“阶梯效应”造成的振幅失真,提高了TV去噪方法的保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TV 正则化 动校正(NMO)域 随机噪声 保幅去噪 分裂Bregman 优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ite模型的砂岩储层渗透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程 文晓涛 +3 位作者 郝亚炬 刘佳乐 曾驿 胡军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3-729,6,共7页
针对不同固结程度的砂岩,从Boit经典理论出发,基于White斑块饱和模型,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渗透率对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的影响,分析了地震波垂直入射时渗透率对储层界面反射系数和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砂岩储层,渗透率对地震波衰... 针对不同固结程度的砂岩,从Boit经典理论出发,基于White斑块饱和模型,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渗透率对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的影响,分析了地震波垂直入射时渗透率对储层界面反射系数和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砂岩储层,渗透率对地震波衰减和速度频散有明显影响,尤其是中等压实砂岩储层和未固结砂岩储层,对渗透率变化非常敏感;渗透率对砂岩储层尤其中等压实砂岩储层界面反射系数和相位有明显影响,甚至会产生相位极性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渗透率 速度频散 地震波衰减 波动方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S域Q值估计方法及其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亚炬 黄捍东 +3 位作者 文晓涛 朱宝衡 李惠杰 张丽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9-1066,共8页
时—频分析方法的实质是加窗傅里叶变换,即地震数据与窗函数相乘后再进行傅里叶变换。因此,在时—频谱上包含了窗函数的频率响应,对子波傅里叶谱造成了污染,使经典谱比法中对数谱比与频率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为此,推导了新的广义S域... 时—频分析方法的实质是加窗傅里叶变换,即地震数据与窗函数相乘后再进行傅里叶变换。因此,在时—频谱上包含了窗函数的频率响应,对子波傅里叶谱造成了污染,使经典谱比法中对数谱比与频率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为此,推导了新的广义S域谱比法Q值估计公式,该公式中对数谱比与一个新定义的参数γ为线性关系,该参数中包含了控制窗口形态的参数λ和p,计算过程中利用对数谱比值与参数γ进行线性拟合,拟合直线斜率值的倒数即为Q值。合成数据试算及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1)广义S域时—频瞬时振幅谱与传统傅里叶谱存在一定差异,由于高斯窗函数在高频端振幅强,造成瞬时振幅谱在高频端发生畸变;(2)利用广义S域时—频瞬时振幅谱计算的对数谱比与频率之间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与经典Futterman衰减机制不符,而对数谱比与定义的参数γ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3)利用本文方法对南海某盆地生物礁储层的含油气异常进行了检测,Q值低异常指示了含油储层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值估计 谱比法 广义S变换 含油气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稀疏正则化反演的高分辨率自适应Gabor时频分析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郝亚炬 张华 +3 位作者 张生 张红静 张鹏 朱宝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2-421,共10页
地震信号频率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频特性)对油气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且Gabor变换作为最简便的时频分析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常规Gabor变换所得时频谱的时间分辨率低,相邻反射子波频谱信息混叠严重,不利于开展高... 地震信号频率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频特性)对油气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且Gabor变换作为最简便的时频分析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常规Gabor变换所得时频谱的时间分辨率低,相邻反射子波频谱信息混叠严重,不利于开展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解释。为了提高Gabor时频谱的时间分辨率,首先基于Gabor反变换的定义将Gabor时频谱的计算归结为求解反演问题;然后以相同时刻频谱分入同一组的策略加入组稀疏正则化约束项;最终利用投影快速软阈值迭代算法实现上述目标函数求解并获得Gabor时频谱。同时,还给出一种利用地震信号瞬时质心频率自适应地构造Gabor时频分析所需高斯窗函数的方法。理论信号实验及实际数据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在时间方向上对Gabor时频谱的能量团进行显著压缩,低频端和高频端的时间分辨率获得同步提高,进而在低频和高频剖面上同时清晰揭示薄储层顶、底界面,便于精细对比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OR变换 组稀疏正则化 高分辨率 自适应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二阶导数TV正则化三维反射系数反演 被引量:2
6
作者 郝亚炬 张鹏 +3 位作者 文晓涛 张红静 朱宝衡 戴已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0-689,共10页
三维反射系数数据体一般采用逐道(或逐线)稀疏反演的方式获得,但由于道与道(或线与线)之间缺乏联系使三维反射系数横向连续性不佳而产生抖动假象。为了全方位压制抖动假象,在反演目标函数中加入合成数据三维空间中的横向二阶导数全变分(... 三维反射系数数据体一般采用逐道(或逐线)稀疏反演的方式获得,但由于道与道(或线与线)之间缺乏联系使三维反射系数横向连续性不佳而产生抖动假象。为了全方位压制抖动假象,在反演目标函数中加入合成数据三维空间中的横向二阶导数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约束项提高反演结果的空间连续性,进而将常规的逐道L1范数正则化反演目标函数扩展为三维反演形式。但时间—空间域三维反演目标函数中存在三维卷积运算而难以直接进行优化求解,因此在分裂Bregman优化框架下将该三维反演目标函数转化到频率—波数域实现了快速求解。合成数据实验及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不仅可以高效地获得三维反射系数数据体,而且能显著改善易被抖动假象掩盖的小构造和薄层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 三维反演 抖动假象 TV正则化 横向二阶导数 分裂Bregman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Bregman方法和阈值迭代法的联合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庞洋 张华 +3 位作者 郝亚炬 彭清 梁爽 韩紫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5-1045,I0002,共12页
地震数据缺失道重建是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但现今大部分重建算法收敛速度慢,计算成本高,难以满足海量数据处理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将加速线性Bregman方法(ALBM)与阈值迭代法(ISTA)进行联合的快速重建方法,并采用多尺度、多方向曲波变... 地震数据缺失道重建是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但现今大部分重建算法收敛速度慢,计算成本高,难以满足海量数据处理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将加速线性Bregman方法(ALBM)与阈值迭代法(ISTA)进行联合的快速重建方法,并采用多尺度、多方向曲波变换作为稀疏基。ALBM能从未阈值化的曲波系数得到更多的有效信号,因此在迭代初期收敛速度快;后期因未阈值化的曲波系数带入更多噪声,会降低重建精度。ISTA则一直需要将曲波系数进行阈值化,迭代初期滤除了大部分有效系数,故收敛速度慢;但后期能恢复微弱有效信号,故重建精度较高。为了充分发挥两种算法的优势,文中给出了1~0范围的线性和指数两种加权参数公式,有效地将ALBM与ISTA两种算法进行线性组合,保证在迭代初期ALBM起主要作用,迭代后期ISTA作用大,从而使该联合算法既迭代速度快,且迭代精度高。联合过程中,采用软阈值公式,引入了指数阈值参数公式。理论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ALBM、ISTA及传统联合方法,所提加速联合方法的计算速度较快,重建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压缩感知 加速线性Bregman算法 阈值迭代 联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强特征提取的三维地震数据完备方法
8
作者 崔雪鹏 黄捍东 +3 位作者 罗亚能 成锁 郝亚炬 崔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76,共14页
随着复杂储层地震资料特征筛选的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如何有效地对参与地震属性优选和储层反演的地震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成为目前智能地震预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的方法多着重于模型分类算法的改进,在标签的制作和采集方面不仅... 随着复杂储层地震资料特征筛选的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如何有效地对参与地震属性优选和储层反演的地震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成为目前智能地震预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的方法多着重于模型分类算法的改进,在标签的制作和采集方面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人工标注,还存在标签不平衡情况下类内可靠性、类间平衡性不强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稀疏强特征提取的三维地震数据完备方法。首先,基于多数决原则的样本分割(Sample Segmentation Based on Majority Rule,SSMR)寻迹多尺度、多标签三维地震样本,进行采集、自动标注;然后,改进标签洗牌平衡方法(Improved Label Shuffling Balance Method,ILSB),通过“2+1”的样本增广平衡策略进行数据完备处理,改善样本采样不平衡性导致的模型训练偏向性;最后,利用基于最小L_(1)范数稀疏表示对奇异值分解结果进行强特征提取(Minimum L_(1)-norm Based 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Feature Extraction,L_(1)-SRFE)和可视化表示。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实钻井与验证井预测结果吻合度高,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标签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决样本分割 寻迹采集技术 多尺度、多标签 样本平衡策略 L_(1)范数稀疏强特征提取 五维可视化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