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郜桂菊 赵红心 +4 位作者 陈凤欣 肖江 杨涤 张黎颖 刘龙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8期1622-1624,共3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感染 体征和症状 临床实验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6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郜桂菊 李兴旺 +5 位作者 赵红心 杨涤 梁洪远 肖江 王慧珠 石晓虹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7期587-589,F0003,共4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真菌病 体征和症状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仿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郜桂菊 赵红心 +3 位作者 张福杰 宋映雪 李鑫 卢联合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HIV药物 免疫学 病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AIDS患者MCP-1和MS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姚航平 靳昌忠 +7 位作者 张福杰 冯磊 魏红山 吴灵娇 郜桂菊 Armin Bader Norbert Brockmeyer 吴南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AIDS患者血清中MCP-1、MS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经HAART3个月的国内AIDS患者及84例经HAART3至6年的德国患者血清MCP-1、MSP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测定HIV-RNA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AIDS患者血清中MCP-1、MS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经HAART3个月的国内AIDS患者及84例经HAART3至6年的德国患者血清MCP-1、MSP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测定HIV-RNA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计数。结果:HIV-1感染者血清MCP-1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MSP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经短期HAART(3月)后,MCP-1水平下降(P<0.01),MSP无明显改变;长期HAART(3至6年)后MCP-1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MSP显著下降(P<0.01),MCP-1和MSP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r=-0.99,P=0.029)。结论:MCP-1、MSP与AIDS病程进展有密切关系,HAART对AIDS患者MCP-1、MSP水平有显著的改变,进而改善患者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疗法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方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巨噬细胞刺激蛋白 巨噬细胞趋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的诊断及治疗
5
作者 李鑫 赵红心 +2 位作者 卢联合 郜桂菊 张福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CMV)多发性神经根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北京地坛医院确诊为AIDS并发CMV多发性神经根病3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3例AIDS合并CMV多发性神经根病的患者抗CMV治疗同时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目的探讨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CMV)多发性神经根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北京地坛医院确诊为AIDS并发CMV多发性神经根病3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3例AIDS合并CMV多发性神经根病的患者抗CMV治疗同时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CMV多发性神经根病的症状消失。结论CMV多发性神经根病可发生于AIDS发展的不同时期,同时抗CMV、抗HIV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巨细胞病毒 神经根病 多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梅毒的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耿兴花 郜桂菊 +4 位作者 梁洪远 王芳 肖江 杨涤 赵娜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梅毒患者的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从北京地坛医院中筛选455例艾滋病患者,分为HIV单纯感染者和HIV/梅毒合并感染者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损害相关指标。结果:结果2019年02月—2020年01月就诊的455例艾滋病患者中...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梅毒患者的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从北京地坛医院中筛选455例艾滋病患者,分为HIV单纯感染者和HIV/梅毒合并感染者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损害相关指标。结果:结果2019年02月—2020年01月就诊的455例艾滋病患者中,其中单纯HIV感染组309例,HIV/梅毒合并感染组146例,多为男性患者,两组在性别、血尿、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HIV与HIV/梅毒合并感染组患者的年龄、Hb、尿酸、Scr、TC、尿蛋白、血尿的肾功能进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者发生肾脏损害的患病率较高,以男性为主,高龄、贫血、高尿酸、血肌酐、血脂高、蛋白尿、血尿等程度加速了肾损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艾滋病病毒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