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可视化管理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雪娜 陶家元 +1 位作者 王瑞雪 沈国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0-33,共4页
传统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不能具体显示出存在异常的线路,需要依靠人工分析。为此,设计基于智能可视化管理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视频采集卡捕捉异常情况,将结果展示在可视化模块中,通过该模块管理采集的图像确定异常原因和位置完... 传统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不能具体显示出存在异常的线路,需要依靠人工分析。为此,设计基于智能可视化管理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视频采集卡捕捉异常情况,将结果展示在可视化模块中,通过该模块管理采集的图像确定异常原因和位置完成系统硬件设计;设计图像处理模块保证采集的视频图像清晰,将数据保存在状态数据库中,为用户提供实时数据,实现智能监控,完成系统软件设计;结合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监控系统相比,设计的基于智能可视化管理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将存在异常情况的线路完整地显示出来,减轻了对人工分析的依赖程度,该系统更适合应用在变电站智能监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智能监控 系统设计 可视化管理 图像处理 模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LSM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2
作者 郑雪娜 贾渭娟 +1 位作者 马鹏宇 罗平 《通讯世界》 2015年第7期53-54,共2页
为了降低PMLSM的推力脉动,本文将模糊PI算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通过Matlab/Simulink组件搭建了双闭环系统的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可行。
关键词 PMLSM 模糊PI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失眠大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5
3
作者 郭鑫 岳增辉 +2 位作者 谢菊英 吴雪芬 郑雪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外周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及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三阴交... 目的观察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外周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及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三阴交组和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制作大鼠失眠模型,各针刺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 min,连续7 d。ELISA检测大鼠血清NE、DA、5-HT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DA、NE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血清DA、NE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百会+三阴交组大鼠血清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各针刺组间比较,百会+神门组总体疗效优于百会+三阴交组及百会+非经非穴组。结论针刺改善大鼠睡眠结构可能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循经选穴针刺可能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失眠 循经选穴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5-羟色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吴雪芬 岳增辉 +3 位作者 郑雪娜 郭鑫 谢志强 谢莉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按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相关激素含量及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建立失眠模型大鼠。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 目的观察按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相关激素含量及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建立失眠模型大鼠。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三阴交组、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 min,连续7 d。ELISA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下丘脑CRH及血清ACTH、CORT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各针刺组间比较,百会+神门组的疗效优于百会+三阴交组及百会+非经非穴组。结论针刺可能通过调节HPA轴相关激素水平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按经选穴针刺可能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失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按经选穴 腧穴配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针刺激强度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肠运动及饥饿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雪芬 刘丽 +5 位作者 郑雪娜 郭鑫 谢志强 谢莉娜 袁建菱 岳增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刺激强度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和饥饿素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刺激强度治疗DGP的效应差异。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小、中、大刺激量组,每组12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配合高脂高...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刺激强度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和饥饿素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刺激强度治疗DGP的效应差异。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小、中、大刺激量组,每组12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配合高脂高糖饮食建立DG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电针小、中、大刺激量进行干预,连续15 d。用血糖仪和血糖试纸每周测定血糖;治疗结束后以酚红为标记物,观察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ELISA检测血清饥饿素含量,RT-PCR检测下丘脑饥饿素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下丘脑饥饿素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血清饥饿素含量、下丘脑饥饿素mRNA表达显著降低,下丘脑饥饿素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饥饿素含量、下丘脑饥饿素mRNA表达显著升高,下丘脑饥饿素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大刺激量组优于中、小刺激量组。结论电针可通过上调饥饿素含量有效促进DGP大鼠胃肠运动,改善胃排空迟缓症状,且大刺激量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电针 刺激强度 饥饿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川芎嗪酯的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涛 曹颖林 +3 位作者 郑雪娜 庄如兰 马玉奎 王立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布洛芬川芎嗪酯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胃肠刺激性。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法、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法及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等实验方法。结果布洛芬川芎嗪酯灌胃给药对冰醋酸、甲醛所致小鼠炎症... 目的观察布洛芬川芎嗪酯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胃肠刺激性。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法、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法及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等实验方法。结果布洛芬川芎嗪酯灌胃给药对冰醋酸、甲醛所致小鼠炎症性疼痛有显著抑制作用 ,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足肿胀 ,降低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作用与布洛芬相似 ,胃刺激性小于布洛芬。结论布洛芬川芎嗪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而且不良反应小于布洛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川芎嗪酯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及瘦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雪娜 李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1期1880-1881,共2页
目的检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及瘦素(LEP)水平,探讨与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1例(观察组)及健康者50例(对照组)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情况将痛风患者... 目的检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及瘦素(LEP)水平,探讨与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1例(观察组)及健康者50例(对照组)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情况将痛风患者分为合并OP组和非OP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0PG及LEP水平,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其它临床指标,分析OPG与LEP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OP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LEP水平则显著增高(P〈0.05);合并OP组患者CRP、LEP水平显著高于非0P组患者(P〈0.05),而OPG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OP严重程度与hs-CRP(r=-0.240,P〈0.01)、LEP(r=-0.351,P〈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患者血清OPG和LEP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痛风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特征的复杂环境下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8
作者 王丽芳 汪鑫 郑雪娜 《通讯世界》 2016年第6期257-259,共3页
为有效地解决复杂背景情况下运动物体有效跟踪问题,利用SIFT特征匹配算法的尺度不变、旋度不变的特性优越性,提出了一种优选的匹配方案。运动目标采用背景减除法分割提取,通过优化的SIFT算法快速地检测特征点,计算出其相应的坐标,并有... 为有效地解决复杂背景情况下运动物体有效跟踪问题,利用SIFT特征匹配算法的尺度不变、旋度不变的特性优越性,提出了一种优选的匹配方案。运动目标采用背景减除法分割提取,通过优化的SIFT算法快速地检测特征点,计算出其相应的坐标,并有选择性的更新相应特征点的坐标,然后重复提取运动目标,刷新背景区域,融合多特征信息,更准确地匹配图像中特征点。实验表明,本算法有效改善了光线变化,运动物体发生尺度变换等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跟踪效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SIFT 光线变化 尺度变化 背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的矿井巷道精准三维定位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9
作者 沈国杰 周德胜 +1 位作者 郑雪娜 李敏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84,共5页
针对矿井巷道空间分布不规则,设备繁杂、布局随意,作业环境恶劣,非视距现象普遍等因素导致人员和设备定位精度低的问题,设计基于UWB的高精度三维定位系统。首先采用卡尔曼算法对TDOA测量值进行非视距滤波,然后利用Chan算法融合多基站数... 针对矿井巷道空间分布不规则,设备繁杂、布局随意,作业环境恶劣,非视距现象普遍等因素导致人员和设备定位精度低的问题,设计基于UWB的高精度三维定位系统。首先采用卡尔曼算法对TDOA测量值进行非视距滤波,然后利用Chan算法融合多基站数据计算目标位置。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标签位置进行测量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恶劣环境下矿井巷道中固定和移动的目标都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 三维定位 TDOA 卡尔曼滤波 Ch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舌根部穴对人生理状态下吞咽功能影响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初容 莫昊风 +3 位作者 钟慧 郑雪娜 黄根胜 王铮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健康成人舌根部穴针刺前后执行吞咽任务时脑功能区的激活差异,探讨针刺舌根部穴对吞咽功能影响的中枢机制。方法青年健康志愿者10名,分别于针刺舌根部穴前后运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进行吞咽任务(含静息状态、吞咽准备和吞咽任务... 目的通过对比健康成人舌根部穴针刺前后执行吞咽任务时脑功能区的激活差异,探讨针刺舌根部穴对吞咽功能影响的中枢机制。方法青年健康志愿者10名,分别于针刺舌根部穴前后运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进行吞咽任务(含静息状态、吞咽准备和吞咽任务)扫描,分析针刺前后数据集,获得针刺舌根部穴后执行吞咽任务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结果针刺前,脑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的颞上回和右侧的岛叶;针刺后,脑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小脑后叶、小脑叶、梭状回以及右侧舌状回,负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以及右侧中央后回;针刺前后对比,差异脑激活区分布于左侧的梭状回、颞中回及额内侧回,负激活区位于左侧顶下小叶。结论针刺舌根部穴影响吞咽功能的原因可能是通过增强吞咽相关脑区参与任务执行的积极性,提高吞咽任务执行效率,以达到调节吞咽运动肌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 舌根部穴 吞咽肌群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家乐 杨华强 +2 位作者 李红 覃骏 郑雪娜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2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110例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110例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治疗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发热,部分血流感染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感染。急性白血病未缓解组与缓解组发热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7.8)d vs.(5.2±3.7)d,P=0.015]。粒细胞缺乏组与非粒细胞缺乏组和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组和<7 d组发热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10.2)d vs.(6.1±5.0)d,P=0.001;(6.7±4.9)d vs.(4.9±2.8)d,P=0.030]。11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共送检标本390份,共培养到阳性菌株11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1.3%,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0.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8.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多重耐药菌阳性率27.7%,该110例患者血流感染治疗的总体有效率91.8%。结论血流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合并的一种严重感染并发症,革兰氏阴性杆菌仍是本病区血流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原发病未缓解、粒细胞缺乏及其持续时间≥7 d为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的主要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浅析“从胃肠论治脑病”的针刺思路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冰 郑雪娜 +2 位作者 谢嫣柔 许淑清 刘初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597-600,共4页
近年来,西医对于脑-肠轴上行传导通路的研究不断深入,证实调节胃肠对脑相关疾病有明确的疗效。而在中医整体观中,脑与胃肠通过经络、气血、津液实现"脑肠相通",为从胃肠论治脑病打下中医理论基础。本文从中医理论、脑-肠轴理... 近年来,西医对于脑-肠轴上行传导通路的研究不断深入,证实调节胃肠对脑相关疾病有明确的疗效。而在中医整体观中,脑与胃肠通过经络、气血、津液实现"脑肠相通",为从胃肠论治脑病打下中医理论基础。本文从中医理论、脑-肠轴理论出发,结合临床运用,浅析"从胃肠论治脑病"的针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胃肠道 脑-肠轴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