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佤族的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率
1
作者 杨小龙 韩旭柔 +4 位作者 关璎洋 张兴华 宇克莉 郑连斌 高雯芳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佤族的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率。方法:根据《人体测量手册》的规定,调查了云南佤族1009例成人(男性499例,女性510例)的身高与体质量,并根据Yu公式计算其体表面积数据,根据Mifflin公式计算其基础代谢率,用Excel 2003和SPSS 1... 目的:了解中国佤族的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率。方法:根据《人体测量手册》的规定,调查了云南佤族1009例成人(男性499例,女性510例)的身高与体质量,并根据Yu公式计算其体表面积数据,根据Mifflin公式计算其基础代谢率,用Excel 2003和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佤族成年男性的基础代谢率为(1389.5±137.3)kcal/d,体表面积为(1.6088±0.1261)m^(2),佤族成年女性的代谢率为(1089.1±132.9)kcal/d,体表面积为(1.4783±0.1319)m^(2)。佤族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基础代谢率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表面积之间呈正相关。佤族成人指标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年龄段佤族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和体表面积均大于女性。结论:佤族成年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和体表面积与夏尔巴人、克木人较为相近,女性与八甲人较为相近,可为修订我国能量推荐摄入量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体表面积 基础代谢率 人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郑连斌 陆舜华 +4 位作者 包金萍 王杨 张晓瑞 薛虹 荣文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0-258,共9页
目的:研究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方法:对广东省梅州市客家人头面部形态进行了调查。其中,城市332人(城男151人,城女181人),乡村339人(乡男162人,乡女177人)。本次调查共采用38项头面部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 目的:研究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方法:对广东省梅州市客家人头面部形态进行了调查。其中,城市332人(城男151人,城女181人),乡村339人(乡男162人,乡女177人)。本次调查共采用38项头面部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初步分析了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结果:①随年龄增长广东客家人上眼睑皱褶率增加,蒙古褶率下降,眼裂趋于水平,鼻根变低,颧部更突出,眼色变浅,上红唇变薄,鼻翼宽的宽型率增加,中等型率下降。②广东客家人口裂宽、形态面高、鼻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与年龄呈正相关,额最小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头围与年龄呈负相关。③广东客家人形态面、头面高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长高、额顶宽、颧额宽、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面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年龄因素 汉族 客家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孜别克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 被引量:28
3
作者 郑连斌 栗淑媛 +1 位作者 陆舜华 崔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 :探讨乌孜别克族体脂发育水平。方法 :测量乌孜别克成人 6项皮脂厚度值 ,并探讨了皮褶厚度随年龄而变化的特征。结果 :( 1 )躯干皮下脂肪厚于面颊与四肢 ;( 2 )男性躯干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长 ,四肢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而缓... 目的 :探讨乌孜别克族体脂发育水平。方法 :测量乌孜别克成人 6项皮脂厚度值 ,并探讨了皮褶厚度随年龄而变化的特征。结果 :( 1 )躯干皮下脂肪厚于面颊与四肢 ;( 2 )男性躯干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长 ,四肢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长 ,女性皮褶厚度增长到最大值后 ,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 3 )随年龄增长 ,男女皮下脂肪发育的差异越来越反映在躯干部位。结论 :在我国民族中 ,乌孜别克族女性皮下脂肪比较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孜别克 皮褶厚度 年龄 皮下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汉族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郑连斌 黎霞 +6 位作者 张兴华 胡莹 廖颖 闫春燕 武亚文 龚忱 王志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9-705,共7页
目的:研究随年龄增长,成人头面部指标、指数值的变化规律。方法:按照国际学术界规定的方法,在四川简阳市的城市和乡村调查了汉族699例(男为342例,女为357例)成人的38项头面部体质指标,计算了13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四川汉族头... 目的:研究随年龄增长,成人头面部指标、指数值的变化规律。方法:按照国际学术界规定的方法,在四川简阳市的城市和乡村调查了汉族699例(男为342例,女为357例)成人的38项头面部体质指标,计算了13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四川汉族头面部测量指标值、指数值、观察指标分型比例分别与年龄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头宽、面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头水平围、耳上头高这8项指标与年龄呈负相关;口裂宽、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值这5项指标与年龄呈正相关。随年龄增长,男性有内眦褶率下降,眼裂变窄,眼外角高率下降,眼色变浅,鼻根高度略有下降,上唇皮肤部高度的低型率下降,中型率、高型率上升,上红唇薄型率增加,中等型率、厚型率下降,鼻翼宽的狭窄率、中等率呈下降趋势,而宽阔率呈上升趋势。女性颧部突出度中型率下降而突型率增加,鼻孔径横位率增加而斜位率下降,发色黑色率下降而棕黑色率增加;四川汉族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头宽高指数、唇指数均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额顶宽指数、容貌面指数、形态面指数、头面高指数、颧额宽指数则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四川汉族人头面部一些测量指标值、指数值以及观察指标分型比例随年龄增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面部 指标 年龄 汉族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成人的体型 被引量:62
5
作者 朱钦 王树勋 +5 位作者 阎桂彬 郑连斌 张福勤 高旭 刘春荣 马佩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了解鄂伦春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191名(男85,女106)鄂伦春族成人进行体型评定。结果:鄂伦春族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3-4.8-2.3),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5.2-4.0-1.7)。男女... 目的:了解鄂伦春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191名(男85,女106)鄂伦春族成人进行体型评定。结果:鄂伦春族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3-4.8-2.3),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5.2-4.0-1.7)。男女性的体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4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鄂伦春族男女性均呈内中因子值上升和外因子值下降的趋势。结论:鄂伦春族的平均体型与达翰尔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活体测量 体型特征 HEATH-CART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脂肪酸类物质对温室连作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晶 阮维斌 +5 位作者 陈永智 许华 刘思蕴 吴建波 郑连斌 高玉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2-1028,共7页
通过盆栽和田间苗床试验研究了天然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和油酸对连作土壤环境下黄瓜、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就棕榈酸和油酸的抑菌性作了测定。盆栽试验包括对照(不添加任何脂肪酸)、低量处理(2g棕榈酸·kg-1土+2mL油酸·kg-1土... 通过盆栽和田间苗床试验研究了天然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和油酸对连作土壤环境下黄瓜、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就棕榈酸和油酸的抑菌性作了测定。盆栽试验包括对照(不添加任何脂肪酸)、低量处理(2g棕榈酸·kg-1土+2mL油酸·kg-1土)和高量处理(4g棕榈酸·kg-1土+4mL油酸·kg-1土)。苗床试验包括对照(不添加任何脂肪酸)和处理(60g棕榈酸·m-2土+60mL油酸·m-2土)。结果表明,添加油酸、棕榈酸可促进植株的生长,有利于壮苗的形成。盆栽试验中,油酸和棕榈酸高量处理对幼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植株茎粗、生物量、侧根数、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较对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番茄幼苗的矿质养分含量表现为处理条件下,植株地上部的钾含量显著升高和整株钠含量的显著降低。田间苗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脂肪酸类物质能够促进幼苗生长。抑菌性测定结果表明,棕榈酸有显著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作用。本试验表明在与其他措施相结合的基础上,天然脂肪酸物质将在苗床育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番茄 油酸 棕榈酸 抗真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京族成人的体型特点 被引量:21
7
作者 梁明康 郑连斌 +2 位作者 朱芳武 廖彦博 蒋葵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了解京族成人的体型特点。方法: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303名(男159,女144)京族成人体型进行分析。结果:京族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5-4·6-2·1)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4·9-4·2-2·1)... 目的:了解京族成人的体型特点。方法: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303名(男159,女144)京族成人体型进行分析。结果:京族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5-4·6-2·1)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4·9-4·2-2·1)。男女性45岁以前内、中因子值随年龄增长呈两次递增和递减,45岁以后下降,而外因子值男性呈二次递减和递增,女性基本呈下降的趋势。两者体型的性别差异显著。与其他群体相比,京族男性平均体型与墨西哥人最相似,女性则与加拿大人接近。结论:京族成年男女的体格均较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 HEATH-CARTER法 成年人 京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和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安连菊 贾令鹏 +6 位作者 阮维斌 王欣 陈龙飞 宋东民 许远蓓 崔希洋 郑连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8-903,共6页
防治韭菜的主要地下害虫韭蛆(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主要原因。室内实验表明,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处理60h后,韭蛆杀死率显著高于使用农药的对照组。2010年4月18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丰城... 防治韭菜的主要地下害虫韭蛆(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主要原因。室内实验表明,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处理60h后,韭蛆杀死率显著高于使用农药的对照组。2010年4月18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丰城地区韭菜地施用昆虫病原线虫以防治韭菜的主要害虫韭蛆,同时以施用化学农药辛硫磷作为对照,处理后第35d和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昆虫病原线虫多度显著高于化学对照组,其中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经昆虫病原线虫处理后的韭菜鲜重比化学农药处理的对照组增加了10.4%,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有效控制韭蛆危害。第35d取样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土壤线虫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两种处理之间土壤线虫群落各指标相近。试验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有效防治韭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韭蛆 土壤线虫群落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滁州汉族体质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兴华 郑连斌 +6 位作者 宇克莉 赵大鹏 王志博 王杨 荣文国 张晓瑞 薛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1,125,共8页
目的:对安徽滁州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方法:按学术界规定的调查方法,在安徽省滁州市调查了城市汉族309例(男151例,女158例)和乡村汉族384例(男201例,女183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6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 目的:对安徽滁州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方法:按学术界规定的调查方法,在安徽省滁州市调查了城市汉族309例(男151例,女158例)和乡村汉族384例(男201例,女183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6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结果:安徽滁州汉族城市与乡村男、女上眼睑皱褶、蒙古褶率较高。城市与乡村男、女眼裂高度均以窄型率为主。城市与乡村男、女鼻根高度均以中型率为主,鼻梁侧面观均以直型率为主,颧部突出度多为微弱,鼻翼高度多为中型,鼻孔最大径多为斜的,鼻翼宽多为宽型,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发色多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多为黄色。安徽滁州汉族男、女均以圆头型、高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宽肩型、亚短腿型率最高,其中城市男、女以宽胸型和窄骨盆型率最高,乡村男、女以阔面型率最高。城市与乡村男、女均以高身材率最高。结论:滁州汉族体质特征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安徽 滁州 汉族 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头面部测量项目相关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栗淑媛 郑连斌 +1 位作者 陆舜华 李咏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头面部测量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 :利用宁夏回族群体体质调查资料 ,对人类头面部 1 6项测量项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1 )头长与头水平围、额最小宽、两眼外角宽、形态面高与容貌面高相关 ;(2 )头水平围与头面部很多... 目的 :研究人头面部测量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 :利用宁夏回族群体体质调查资料 ,对人类头面部 1 6项测量项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1 )头长与头水平围、额最小宽、两眼外角宽、形态面高与容貌面高相关 ;(2 )头水平围与头面部很多项目都相关 ;(3 )头面部及五官的宽度项目彼此间密切相关 ,而与高度项目相关不显著 ;(4 )头面部及五官的高度项目彼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5 )头长与头宽之间、鼻高与鼻宽之间并不相关。结论 :人类头面部测量项目间相关较为密切。与男性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 头面部测量项目 宁夏 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晓瑞 郑连斌 +5 位作者 宇克莉 荣文国 王志博 赵大鹏 薛虹 王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汉族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方法:使用Excel处理安徽滁州汉族348例(男212例,女136例)数据,采用“检验和,检验的方法进行性别间和群体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安徽汉族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右型均高于左型,且... 目的:研究安徽汉族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方法:使用Excel处理安徽滁州汉族348例(男212例,女136例)数据,采用“检验和,检验的方法进行性别间和群体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安徽汉族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右型均高于左型,且均无性别间差异;安徽汉族与国内12个民族右型率比较,除蒙古族外,均有不对称行为出现差异;与其他8个地区汉族人群比较,除与广东、文昌汉族外,均有3项以上不对称行为出现差异。经分析安徽汉族7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扣手与利手、利手与利足、起步类型与交叉腿、扣手与交叉腿、利足与交叉腿、起步类型与利足这6对性状特征组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安徽地区汉族7项指标右型出现率均高于左型率,且右型~右型组合的出现率远高于左型一左型组合的出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扣手 利手 交叉臂 交叉腿 利足 起步类型 优势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俄罗斯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宾 陆舜华 +1 位作者 郑连斌 索利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俄罗斯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336(男186,女150)名俄罗斯族成人进行9项身体围度测量并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俄罗斯族与我国其他人群身体围度特征的差异性。结果:俄罗斯族成人臀围、胸围和腹围相对最... 目的:探讨俄罗斯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336(男186,女150)名俄罗斯族成人进行9项身体围度测量并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俄罗斯族与我国其他人群身体围度特征的差异性。结果:俄罗斯族成人臀围、胸围和腹围相对最大,上臂围和前臂最大围相对最小。男性的头水平围、胸围和前臂最大围明显大于女性,而女性的大腿围则明显大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围度变化幅度大于男性,且多部位围度50岁以后明显下降。结论:俄罗斯族男性上、下肢近端部与远端部围度发育较匀称。俄罗斯族男女成人身体围度发育水平与乌孜别克族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围度 成年人 俄罗斯族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资阳城市汉族体型的特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龚忱 郑连斌 +5 位作者 胡莹 张兴华 黎霞 王志博 武亚文 闫春燕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5-698,共4页
目的:研究四川资阳地区城市汉族体型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四川资阳地区城市汉族成人20~80岁共288人(男137人,女151人)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资阳地区汉族城市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7-5.0-1.8,属... 目的:研究四川资阳地区城市汉族体型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四川资阳地区城市汉族成人20~80岁共288人(男137人,女151人)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资阳地区汉族城市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7-5.0-1.8,属于内胚层一中胚层均衡体型;城市女性平均体型值为6.14.8-1.4,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城市男女都表现出30岁以后体型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男、女均呈现出内因子和中因子值上升,外因子值下降的趋势。结论:四川资阳地区城市汉族成人体型性别间均存在差异;与国内其他族群相比,四川资阳地区汉族城市男、女体型与山东汉族(SAD=0.5,SAD=1.O)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体型法 汉族 四川 资阳地区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州傣族成人的皮褶厚度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咏兰 郑连斌 +3 位作者 包金萍 宇克莉 宋雪 倪晓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研究傣族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探讨热带环境对傣族皮下脂肪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法,在云南西双版纳州随机测量了402例(男性197例、女性205例)傣族的6项皮褶厚度值.结果:傣族四肢的皮褶厚度薄于躯干的皮褶厚度;随年龄增... 目的:研究傣族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探讨热带环境对傣族皮下脂肪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法,在云南西双版纳州随机测量了402例(男性197例、女性205例)傣族的6项皮褶厚度值.结果:傣族四肢的皮褶厚度薄于躯干的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傣族男性、女性躯干部皮褶厚度值在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女性面颊皮褶、肱二头肌皮褶厚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傣族男性、女性6项皮褶厚度之间均呈正相关,表明人体各部位皮下脂肪发育的协同性.结论:傣族面部、下肢皮下脂肪明显菲薄,上肢、躯干部皮下脂肪薄于北方族群.在南方族群中,傣族上肢皮下脂肪居中,而躯干部皮下脂肪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褶厚度 年龄 傣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依族成人的围度及其年龄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宾 郑连斌 +3 位作者 陆舜华 赵洲 张淑丽 索利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布依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贵州省黔南州494例布依族成人围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情况并与我国其他15个人群围度值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的头水平围值变化很小;(2)男女四... 目的:探讨布依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贵州省黔南州494例布依族成人围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情况并与我国其他15个人群围度值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的头水平围值变化很小;(2)男女四肢围度最大值均在30~39岁组。男性躯干围度最大值在40~49岁组,女性胸围、臀围最大值在30~39岁组,腹围最大值在50岁以上组;(3)躯干围度年龄组间的绝对变化值高于四肢围度,但相对变化率都低于四肢围度;(4)女性腹围、臀围、大腿围值多大于同龄组男性,而四肢围度值小于男性;(5)我国16个人群比较,布依族围度值较小;但在5个南方人群中,布依族围度值较大;(6)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我国16个人群围度可分为南北方混合组与北方组两类;南北方混合组上肢围度小,北方组上肢围度大;结论:布依族成人身体围度最大值集中在中年,女性围度发育水平接近海南回族和黎族,上肢围度值可以成为人群围度特征分组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度 年龄 布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语族群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咏兰 陆舜华 +5 位作者 郑连斌 弓剑 李传刚 李永霞 孔祥薇 付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研究人类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调查了汉族湘语族群730例的头面部指标共38项,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湘语族群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湘... 目的:研究人类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调查了汉族湘语族群730例的头面部指标共38项,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湘语族群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湘语族群有蒙古褶率下降,眼裂变窄,眼裂倾斜度内角高率增加,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高度增加,上红唇变薄,鼻翼宽的宽型率增加;湘语族群头长、鼻宽、形态面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与年龄呈正相关,头宽、面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耳上头高与年龄呈负相关,并且上述指标值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湘语族群容貌面、形态面、头面高指数与年龄均呈正相关,头长宽、头长高、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上述指数值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湘语族群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指标 年龄 相关系数 汉族 湘语族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成人的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被引量:86
17
作者 朱钦 郑连斌 +4 位作者 王巧玲 高庆 李纯善 李文辉 陈子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用Heath-Carter法对392名(男180,女212)20~50岁回族农民的体型进行了研究.回族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2.7-4.2-2.8);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4.4-3.6-2.4).男女性体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族男女性均呈... 用Heath-Carter法对392名(男180,女212)20~50岁回族农民的体型进行了研究.回族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2.7-4.2-2.8);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4.4-3.6-2.4).男女性体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族男女性均呈内、中胚层值上升和外胚层值下降的趋势.与国内外资料比较,回族的内、中胚层值偏低,外胚层值居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回族 体型 HEATH-CART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盟豪古族、汉族的舌运动类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明霞 郑连斌 +5 位作者 陆舜华 王双喜 白巴特尔 多玉秀 刘玉萍 李艳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特征积累资料。方法: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调查了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舌运动类型。结果:(1)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率在蒙古族依次为67.79%、8.73%、21.25%、68.68%、23.94%,汉族依次为71.50... 目的: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特征积累资料。方法: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调查了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舌运动类型。结果:(1)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率在蒙古族依次为67.79%、8.73%、21.25%、68.68%、23.94%,汉族依次为71.50%、9.42%、30.43%、77.05%、15.70%。蒙汉间卷舌、叠舌率无明显性差异。汉族翻舌、尖舌率高于蒙古族,三叶舌率低于蒙古族。(2)除蒙古族尖舌率、汉族三叶舌率外,其余舌运动类型未见性别间差异。(3)卷舌——翻舌、卷舌——尖舌、卷舌——三叶舌之间存在着相关,翻舌——叠舌间存在着相关。结论:与我国其他人群相比,阿拉善盟蒙古族、汉族卷舌率较低,叠舌率较高。蒙古族翻舌率、尖舌率较低,汉族三叶舌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盟 蒙古族 汉族 舌运动类型 体质人类学 卷舌 叠舌 翻舌 尖舌 三叶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城市汉族体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包金萍 郑连斌 +4 位作者 张兴华 宇克莉 王志博 宋罐兰 武亚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山东城市汉族体型.方法: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山东省寿光市城市汉族20~80岁成人306人(男150人,女156人)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 山东汉族城市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5-5 5-1.6,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城市女性平... 目的:研究山东城市汉族体型.方法: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山东省寿光市城市汉族20~80岁成人306人(男150人,女156人)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 山东汉族城市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5-5 5-1.6,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城市女性平均体型值为5.7-4 8-1.6,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性以30岁为体型分界点,表现为30岁前、后的体型差异;城市男性在30岁以后的4个组,体型变化不大;女性以40岁为体型分界点,表现为40岁前、后的体型差异;山东城市汉族成人体型性别间存在差异.结论: 与国内其他族群相比,山东城市汉族男、女体型与内蒙古汉族、乌孜别克族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体型法 汉族 城市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客家人皮褶厚度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杨 郑连斌 +4 位作者 陆舜华 包金萍 薛虹 荣文国 张晓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梅州地区客家人皮褶厚度特征。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对该地区成年客家人进行皮褶厚度的测量,分析了其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并将其与我国部分省份群体的皮褶厚度进行比较。结果:广东成年客家人皮褶发育躯干优于... 目的:探讨广东省梅州地区客家人皮褶厚度特征。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对该地区成年客家人进行皮褶厚度的测量,分析了其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并将其与我国部分省份群体的皮褶厚度进行比较。结果:广东成年客家人皮褶发育躯干优于四肢,背部优于腹部,面部居中;6项皮褶厚度值均与年龄呈正相关;6项皮褶厚度在性别间存在差异;男、女同年龄组比较,女性皮褶厚度高于男性皮褶厚度;在广东男性客家人中,面颊皮褶厚度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该地区女性客家人中,腓肠肌皮褶厚度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对比显示,城市族群皮褶发育优于乡村族群;广东客家人男性皮褶厚度与安徽汉族最为接近,女性皮褶厚度值与内蒙古的俄罗斯族最为接近。结论:广东梅州客家人皮褶厚度属于我国北亚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褶厚度 活体测量 客家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