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种药物对青苔的抑杀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魏朝辉 艾桃山 +5 位作者 郑程鹏 喻运珍 丁桂珍 高祥林 余少梅 李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4,共6页
为了筛选抑杀河蟹养殖池塘中青苔的有效药物,通过受试青苔外观生长情况及显微观察对36种药物抑杀青苔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定性研究,并对筛选出的8种对青苔有较好作用效果且有一定性价比的药物,采用青苔生物量法及青苔叶绿素a含量检测法进... 为了筛选抑杀河蟹养殖池塘中青苔的有效药物,通过受试青苔外观生长情况及显微观察对36种药物抑杀青苔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定性研究,并对筛选出的8种对青苔有较好作用效果且有一定性价比的药物,采用青苔生物量法及青苔叶绿素a含量检测法进行了定量研究,比较每种药物对青苔的EC50值,结果表明:对青苔抑杀作用最强的是50%氟乐灵,其次是40%扑草净、98%SYXA、98%五水硫酸铜、99%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99%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苯扎溴铵)、14%异噻唑啉酮、博落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苔 抑杀作用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提取散中姜黄素在草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2
作者 余少梅 高银爱 +8 位作者 魏朝辉 周裕和 罗杨志 董军 张立强 邓平 胡亦清 郑程鹏 喻运珍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5,共7页
为了研究姜黄提取散中姜黄素在草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规律,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按每千克鱼体重单剂量口灌100 mg姜黄提取散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草鱼各组织中姜黄素含量,用药代动力学分析软... 为了研究姜黄提取散中姜黄素在草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规律,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按每千克鱼体重单剂量口灌100 mg姜黄提取散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草鱼各组织中姜黄素含量,用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WinNonlin5.2.1)处理药-时数据。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在0.05~5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血浆中检测限为0.02μg/L,其它组织中为0.02μg/k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7.16%~106.10%,日间、日内误差均小于10%。姜黄素在血浆中达峰时间(T_(max))为8 h,峰浓度(C_(max))为0.406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5.947 h·μg/L,消除半衰期(t_(1/2))为21.596 h,姜黄素在组织中分布呈现出组织特异性。结果表明,姜黄素在草鱼血液中达峰时间长,峰浓度低,消除快,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黄颡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10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平香 魏朝辉 +10 位作者 郑程鹏 张浔 张棋 蒋佳辉 罗杨志 喻运珍 艾桃山 张立强 朱文欢 黄天乐 邓平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从湖北省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组织中分离到1株细菌性病原,经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确定10种中草药(诃子、五倍子、穿心莲、乌梅、连翘、五味子、秦皮、鱼腥草、... 从湖北省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组织中分离到1株细菌性病原,经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确定10种中草药(诃子、五倍子、穿心莲、乌梅、连翘、五味子、秦皮、鱼腥草、牡丹皮、青蒿)对黄颡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分别制备这10种中草药的水提物,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提物进行了抑菌试验,并以盐酸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作阳性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诃子、五倍子、穿心莲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诃子抑菌效果最好;乌梅、连翘、五味子、秦皮、鱼腥草、牡丹皮、青蒿的抑菌效果较差,其中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维氏气单胞菌 16S rRNA 中草药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贵英 李清 +3 位作者 王青云 李明光 郑程鹏 王小玲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贵英 李清 +2 位作者 童红斌 李明光 郑程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7-108,共2页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又名青波、乌鳞、青板、岩鲫,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隶属于鲤科,鲃亚科,四须鲃属.常见规格30 cm,最大个体可达50 cm以上.其食性为杂食性,人工喂养时,两年可达商品规格.此鱼肉质...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又名青波、乌鳞、青板、岩鲫,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隶属于鲤科,鲃亚科,四须鲃属.常见规格30 cm,最大个体可达50 cm以上.其食性为杂食性,人工喂养时,两年可达商品规格.此鱼肉质细嫩、富含油脂、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养殖新品种.……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