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感知的ad hoc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郑石 吴伟强 +1 位作者 张钦宇 张乃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6,共8页
针对移动ad hoc网络终端能量资源受限对全网路由的影响,提出一种具有终端节点能量感知的路由协议(EARP,energy-aware routing protocol)。该协议能够根据单个节点能量的使用情况以及全路径的能量消耗情况选择不同的传输路径,在路径断裂... 针对移动ad hoc网络终端能量资源受限对全网路由的影响,提出一种具有终端节点能量感知的路由协议(EARP,energy-aware routing protocol)。该协议能够根据单个节点能量的使用情况以及全路径的能量消耗情况选择不同的传输路径,在路径断裂时,增加本地维护策略,有效减少了由此引起的发包重传情况,提高了路由效率。通过节点能级的设定,防止链路传输过程中由于能量耗尽而导致的路由断裂情况。经过NS2仿真实验与其他相关路由协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该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均衡负载,保护低能量节点,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 能量路由 路由发现策略 本地维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分还是融合?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下的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2
作者 严鸣 郑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4-770,共17页
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成为当前企业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产生了无边界的工作特征,工作和家庭领域高度重叠,改变了以往工作和家庭可区分的研究和实践前提。为此,学者开始提倡顺应无边界的发展趋势,促进工作和家庭融合。然而,基于这一管理思... 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成为当前企业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产生了无边界的工作特征,工作和家庭领域高度重叠,改变了以往工作和家庭可区分的研究和实践前提。为此,学者开始提倡顺应无边界的发展趋势,促进工作和家庭融合。然而,基于这一管理思路的企业实践却导致了一系列负面效果。这让我们不禁重新思考:在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发展趋势下,我们更适合采用以往的工作-家庭区分思路,还是当前的工作-家庭融合思路,抑或是其他新的管理思路?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社会认同理论弥补资源保存理论在解释力上的不足,探讨团队虚拟性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家庭整合行为,采用怎样的管理思路进行有效的干预以达到工作和家庭和谐发展的效果。本研究为数智化变革下的工作-家庭平衡研究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推动该领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指导企业从新的管理思路促进工作和家庭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家庭平衡 团队虚拟性 资源保存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工作-家庭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动态高空平台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伟强 郑石 张钦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3-159,共7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动态高空平台网络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按需查找方式确定高动态用户所属的高空平台,根据最短延时路由表在高空平台之间转发数据,并通过用户切换策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适应用户高速移动和... 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动态高空平台网络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按需查找方式确定高动态用户所属的高空平台,根据最短延时路由表在高空平台之间转发数据,并通过用户切换策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适应用户高速移动和频繁切换的高动态环境,具有可靠性高、延时小、路由开销小、抗毁性强等特点,为高动态高空平台网络的数据转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路由协议 切换策略 高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围护结构形式在万胜围站的灵活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石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3期95-96,共2页
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调整工程万胜围站的围护结构设计进行总结,分别对所采用的几种围护结构形式进行分析论述,以在满足工程工期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总造价。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围护结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通信系统的MAC协议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岳然 张钦宇 +1 位作者 张乃通 郑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目前,超宽带(UWB)技术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针对于UWB系统的MAC协议的设计逐渐成为热点。与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相比,UWB系统占有更宽的频带,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发射功率谱密度非常低,因此,需要设计符合该系统特点,... 目前,超宽带(UWB)技术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针对于UWB系统的MAC协议的设计逐渐成为热点。与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相比,UWB系统占有更宽的频带,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发射功率谱密度非常低,因此,需要设计符合该系统特点,满足该系统节能、高吞吐量以及低时延等要求的MAC协议。文章通过对现有用于UWB通信系统的MAC协议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提出对UWB-MAC协议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MAC 综述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大学城专线段防水设计
6
作者 郑石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5期280-281,共2页
结合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大学城的专线段防水设计,介绍了防水原则,阐述了盾构法、矿山法及明挖法的隧道结构防水,并分析了防水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防水设计 盾构法 明挖法 围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TD-LTE网络物理层峰值吞吐率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瞿水华 李铁峰 +2 位作者 章莹 林坚立 郑石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2年第10期37-41,共5页
本文主要着重探讨了TD-LTE网络小区和和终端物理层理论上的峰值吞吐率,分析了上下行不同时隙配比下是否与TD-SCDMA共存系统等不同情况的区别,最后给出相应的理论物理层峰值吞吐率,可供TD-LTE网络规划参考。
关键词 TD—LTE 吞吐率 时隙配比 特殊子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LTE网络吞吐率最优原则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瞿水华 郑石 +1 位作者 章莹 顾箭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3年第5期73-77,共5页
吞吐率是4G网络构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指标,影响吞吐率的因素众多,除网络质量关键因素外,吞吐率的差异取决于网络的调度算法,调度算法由UE和eNode B联合实现。UE完成信号监测后上报CQI和RI,eNode B根据调度算法输出TM、MCS、RB等信息,本文... 吞吐率是4G网络构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指标,影响吞吐率的因素众多,除网络质量关键因素外,吞吐率的差异取决于网络的调度算法,调度算法由UE和eNode B联合实现。UE完成信号监测后上报CQI和RI,eNode B根据调度算法输出TM、MCS、RB等信息,本文依据海量测试,分析得出了TD-LTE网络吞吐率遵循3大最优原则,为后续TD-LTE网络规划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 吞吐率最优原则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区三重刺网渔业结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珊 李显森 +3 位作者 李怡群 李九奇 陈仁杰 郑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8,共13页
为确定三重刺网适用范围,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于2015年在黄渤海区以三重刺网渔业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刺网渔船渔业动态和三重刺网渔具种类和作业参数,并追踪调查了代表性渔具的渔获结构、产量和产值,对三重刺网作业渔船... 为确定三重刺网适用范围,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于2015年在黄渤海区以三重刺网渔业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刺网渔船渔业动态和三重刺网渔具种类和作业参数,并追踪调查了代表性渔具的渔获结构、产量和产值,对三重刺网作业渔船的捕捞能力与经济效益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三重刺网渔具对甲壳类和鲆鲽类的选择性较强,捕捞效果好,兼捕幼鱼比例相对较低,是目前近海捕捞渔具中选择性比拖网和张网相对较好的作业渔具。但鉴于目前生产中使用的三重刺网内网衣网线较细,缠绕力强,兼捕现象较为严重,在经济鱼类幼鱼较多的渔场作业,会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的损害。同时从渔民收入角度出发,三重刺网过渡期以后的归属管理应开展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 三重刺网 渔获组成 捕捞能力 经济效益 管理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强降水过程TWP16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石 王冠 +2 位作者 关健华 康博识 黄兴友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12期116-127,共12页
利用TWP16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9年8月10—15日“利奇马”台风在辽宁盘锦登陆引发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资料从时间和空间上能准确清晰地对这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变化过程进行连续监测。对流层中下层径向速... 利用TWP16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9年8月10—15日“利奇马”台风在辽宁盘锦登陆引发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资料从时间和空间上能准确清晰地对这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变化过程进行连续监测。对流层中下层径向速度大于9 m/s(极值为11.2 m/s)、SNR大于55 dB(极值为70 dB)、C_(n)^(2)大于1.0×10^(-10)、速度谱宽大于2.5 m/s是强降水发生发展阶段,整个大气层垂直风场运动与降水过程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中下层垂直下沉速度数值越大,降水越强,SNR能够很好地揭示强降水发生、发展、结束时雷达接收到目标散射信号的强弱,C_(n)^(2)最大值1.0×10^(-10)出现的最大探测高度和持续时间与降水有密切的关系。降雨不同高度层内,速度谱宽与其降雨量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即降雨强度越强,速度谱宽数值越大,反之利用速度谱宽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到降水强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风廓线雷达水平风廓线、径向速度、SNR、速度谱宽与降雨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风廓线雷达应用在降雨天气监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强降水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烨电影中的游民意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英明 郑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5-27,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创作开始分野,标榜宏大叙事、历史想象的第五代创作群体开始式微,进而与初出茅庐的第六代创作群体分庭抗礼:地上的第五代依然在影像中询唤历史、叩问命运;地下的第六代则同一时间开始在影像中酝酿个性、探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创作开始分野,标榜宏大叙事、历史想象的第五代创作群体开始式微,进而与初出茅庐的第六代创作群体分庭抗礼:地上的第五代依然在影像中询唤历史、叩问命运;地下的第六代则同一时间开始在影像中酝酿个性、探寻可能.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是,第六代创作群体一改前辈们“在超历史的图谋中,要为个人的体验寻找一种历史的经验表述,而结果却由于历史的‘无物之阵’与文化及语言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历史想象 意识 游民 电影 娄烨 创作群体 第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12月福建省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冠 王启威 +5 位作者 林楠 王鹏 郑石 马虹旭 李承昊 黄铃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236-238,共3页
介绍了2010年12月福建省西部、北部寒潮天气过程,并重点对15—17日全省性寒潮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是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促使其脊前的横槽转竖,西北气流引导新地岛冷空气大举南下引起寒潮暴发;高层有高空槽东移引导... 介绍了2010年12月福建省西部、北部寒潮天气过程,并重点对15—17日全省性寒潮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是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促使其脊前的横槽转竖,西北气流引导新地岛冷空气大举南下引起寒潮暴发;高层有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或500 h Pa福建省位于南支槽前的西南风,700 h Pa或850 h Pa低层冷高中心位置偏北,且维持偏东风或偏东急流,且850 h Pa温降至0℃以下,有利于大雪出现;EC预报资料各项指标有利于此次寒潮过程的准确预报,但中南部沿海地区最低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预报难度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天气过程 环流形势 预报 福建省 2010年12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及短时临近预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石 王启威 +4 位作者 王冠 李艳芳 关健华 于文博 李东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2期226-228,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4年7月4日发生在湖州德清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尺度天气背景下,辅以精细化的数值预报产品,降水云团的移动发展可通过外推预报技术进行预报,预报员可提前1~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4年7月4日发生在湖州德清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尺度天气背景下,辅以精细化的数值预报产品,降水云团的移动发展可通过外推预报技术进行预报,预报员可提前1~2h对此次短时暴雨过程作出预警,提高这类局地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暴雨 短时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富水砂层地区联络通道地层冻结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石 《广东建材》 2013年第2期76-79,共4页
本文以广州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南延线某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冷冻工法施工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附属工程在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通过采用冻结法解决施工难题,并对广州富水砂层地区联络通道冻结工法加固施工措施的应用及成... 本文以广州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南延线某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冷冻工法施工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附属工程在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通过采用冻结法解决施工难题,并对广州富水砂层地区联络通道冻结工法加固施工措施的应用及成效进行了分析,提出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控制措施,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通道 富水砂层 冻结工法 钢护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5月22—23日福建省暴雨过程分析
15
作者 王冠 王启威 +4 位作者 郑石 马虹旭 李承昊 关健华 黄铃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39-243,共5页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T639数值预报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0年5月22—23日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高空槽、低涡切变和地面冷锋是其主要影响系统,其造...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T639数值预报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0年5月22—23日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高空槽、低涡切变和地面冷锋是其主要影响系统,其造成大范围抬升运动,为对流系统的触发和维持提供环境背景条件;其中低空和超低空存在急流,它们对暴雨和大暴雨的产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移至及叠加在海峡上空,是引发福建省南部降水增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空急流 福建省 2010年5月22—23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53年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16
作者 关健华 王冠 +1 位作者 王启威 郑石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256-258,263,共4页
以全国726个站点53年降水数据为样本,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近50年强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DAYS90为指标定义强降水,高荷载大致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华中和华南... 以全国726个站点53年降水数据为样本,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近50年强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DAYS90为指标定义强降水,高荷载大致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华中和华南地区、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西北和华北地区、华中和华东地区的53年强降水事件呈现不明显减少趋势,其他地区53年强降水事件呈现不明显增多趋势。由小波分析可知,以这2种指标定义的强降水,西北和华北地区的能量波动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华中和华东地区对应的能量波动中心对应的时间大致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10年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变化特征 REOF 线性趋势分析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福建省春播期气候特征
17
作者 郑石 黄玲光 +1 位作者 王启威 王冠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47-248,共2页
介绍2010年福建省春播期大气环流特征及天气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主要灾害性天气过程等,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气环流特征 天气气候特征 福建省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冬季气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方晓 蔡冰 郑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系统地回顾了以往对于我国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和极端高、低温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冬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年平均和冬季平均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演变趋势、我国全年和冬季极端高温和... 系统地回顾了以往对于我国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和极端高、低温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冬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年平均和冬季平均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演变趋势、我国全年和冬季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对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冬季平均气温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卫生院》在京出版发行
19
作者 郑石 《太阳能》 2006年第4期73-73,共1页
由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组织编写,刘运国、王禄生策划,郑瑞澄、南映景主编的《中国被动式太阳能采暧卫生院》一书日前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6月21日,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在京举行该书出版发行的新闻发布会,进一步宣传和... 由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组织编写,刘运国、王禄生策划,郑瑞澄、南映景主编的《中国被动式太阳能采暧卫生院》一书日前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6月21日,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在京举行该书出版发行的新闻发布会,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在我国农村地区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就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能 出版发行 卫生院 太阳能采暖 中国 国外贷款 农村地区 新闻发布会 可再生能源 机械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6月13—27日福建省强降雨过程分析
20
作者 苗传海 郑石 +2 位作者 张博宇 黄玲光 任汉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96-199,共4页
本文分析了2010年6月13—27日福建省强降雨过程的天气背景、天气系统等情况,结果表明,福建省158个乡镇过程降雨量超过500 mm,最大降雨量为857 mm。强降雨期间,副热带高压明显北抬,北侧588 dagpm线在华南南部一带,极涡发展东移并维持在... 本文分析了2010年6月13—27日福建省强降雨过程的天气背景、天气系统等情况,结果表明,福建省158个乡镇过程降雨量超过500 mm,最大降雨量为857 mm。强降雨期间,副热带高压明显北抬,北侧588 dagpm线在华南南部一带,极涡发展东移并维持在泰梅尔半岛,极地冷空气不断向南输送,华东沿海维持低槽,冷暖空气交汇在江南到华南北部一带;江南、华南上空有2支西南气流交汇,并在低空维持,为持续性强降雨提供充足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过程强降雨产生在低空切变、西南暖湿气流水平风速辐合区和露点锋附近;200 hPa南亚高压一直在孟缅一带摆动,福建省正好处在南亚高压东北侧强辐散区域,低空辐合、高空辐散使得上升运动加强和维持,有利于连续性强降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强降雨 西南急流 高空槽 低空切变 福建省 2010年6月13—27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