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地台西南缘铅锌成矿作用与找矿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长青 郑瑜林 +7 位作者 李扬 吴越 孔志岗 刘欢 娄德波 韩润生 李波 吴鹏 《矿产勘查》 2023年第9期1545-1569,共25页
川滇黔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铅锌工业基地之一,区内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一批不同规模的铅锌矿床,但随着逐年开采,后续接替资源储备不断减少,急需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地。前人对该区铅锌矿床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 川滇黔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铅锌工业基地之一,区内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一批不同规模的铅锌矿床,但随着逐年开采,后续接替资源储备不断减少,急需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地。前人对该区铅锌矿床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如后生、碳酸盐岩容矿和构造控矿等一系列的共识。除了以上共识外,当前在成矿流体的通道、容矿空间的形成,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时代及成矿背景,找矿模型的建立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总结典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要素、成矿时代及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出区内铅锌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及下伏地层,控矿要素主要有地层、岩性、构造,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建立了扬子地台西南缘区域成矿模式,形成了以找矿要素为核心的综合找矿模型,为该区铅锌矿床找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模型 三叠纪 古特提斯 铅锌矿床 扬子地台西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富碱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李其在 张盼盼 +8 位作者 周癸武 张加旺 杨世珍 王绍波 邹启平 马庆春 蒋波 郑瑜林 张长青 《矿产勘查》 2023年第6期849-860,共12页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中段,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金矿床。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密切相关,以往研究集中于万硐山岩体,对外围笔架山、桅杆坡与红泥塘岩体研究甚少。本文以北衙矿区外围的...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中段,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金矿床。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密切相关,以往研究集中于万硐山岩体,对外围笔架山、桅杆坡与红泥塘岩体研究甚少。本文以北衙矿区外围的笔架山、桅杆坡与红泥塘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全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讨论了岩石成因以及岩浆源区特征,并与万硐山富矿岩体进行了对比。主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本次研究的所有岩体属于高硅、富碱的钾玄岩系列,且岩浆分异程度较高,同时P_(2)O_(5)与SiO_(2)呈现负相关关系,指示所有岩体均为Ⅰ型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无明显Ce异常和轻微的Eu负异常,显示有少量斜长石分离结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岩体具有高Sr、低Y、高Sr/Y比值且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全岩Rb/Sr比值、Nb/Ta比值、La/Nb比值,均显示了地壳和地幔的双重特征。同时,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图中,笔架山、桅杆坡和红泥塘以及前人测得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均显示出与滇西加厚下地壳埃达克质岩石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北衙矿床的岩浆均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混有少量地幔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 笔架山 桅杆坡 红泥塘 岩石成因 岩浆源区特征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及其岩浆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盼盼 郑瑜林 郭靖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8年第2期9-13,共5页
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强度和广度上都胜于其他时期的花岗岩作用,它不仅与华南多期多阶段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引起区域内钨等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前人对华南地区早燕... 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强度和广度上都胜于其他时期的花岗岩作用,它不仅与华南多期多阶段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引起区域内钨等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前人对华南地区早燕山期花岗岩及其地质演化特征研究由来已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总结华南早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早燕山期各侵入阶段花岗岩的耦合关系及其岩浆演化特点与成因类型,以得出华南早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该区花岗岩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新进展 早燕山期花岗岩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