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种混交对侵蚀退化地马尾松林土壤酶活性和碳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曼 姜永孟 +5 位作者 张世良 张锦秀 郑琳敏 曾志伟 吕茂奎 谢锦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272,共9页
[目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效率深刻地影响侵蚀退化地恢复过程土壤养分循环和土壤碳固存,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树种混交如何影响侵蚀红壤区马尾松林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方法]以侵蚀退化地不同恢复年限的马尾松纯林和马... [目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效率深刻地影响侵蚀退化地恢复过程土壤养分循环和土壤碳固存,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树种混交如何影响侵蚀红壤区马尾松林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方法]以侵蚀退化地不同恢复年限的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及磷脂脂肪酸标志物,计算土壤酶化学计量比及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结果](1)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混交林土壤酸性磷酸酶(AP)和β-葡萄糖苷酶(βG)活性显著降低,同时混交林C∶N_(EEA)(βG∶NAG)、向量长度(VL)和向量角度(VA)低于纯林,而C∶P_(EEA)(βG∶AP)和N∶P_(EEA)(NAG∶AP)则相反,表明长期混交有利于缓解微生物的碳限制和磷限制。(2)混交有利于提高CUE并随着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加。具体而言,与Y39-CF和Y19-MF相比,Y39-MF分别显著增加200.00%和136.84%。(3)分析土壤酶活性特征及CUE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土壤碳氮磷有效性是重要影响因子,主要影响AP活性、C∶P_(EEA)、N∶P_(EEA)、VL、VA和CUE,而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则主要影响βG活性和C∶N_(EEA)。(4)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真菌与细菌的比值主要影响混交林中的土壤酶活性特征及CUE,而纯林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放线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结论]混交显著提高森林土壤养分,影响土壤胞外酶的释放,并提高CUE,有利于土壤碳固存。因此,在未来马尾松林的治理与研究中要考虑纯林和次生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混交 恢复年限 微生物胞外酶 酶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