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土主义视野下的福州梁厝历史街区营造研究
1
作者 林丁丁 徐子涵 +2 位作者 徐兰 林菲 郑玮锋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216-218,共3页
历史街区是传承城市文脉的物质实体。文章针对梁厝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与城市文化的冲突问题,提出以新乡土主义理念为导向的历史街区营造策略,为研究历史街区环境质量与空间关系提供新视角。利用SD语义分析法建立对梁厝历史街区新乡土... 历史街区是传承城市文脉的物质实体。文章针对梁厝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与城市文化的冲突问题,提出以新乡土主义理念为导向的历史街区营造策略,为研究历史街区环境质量与空间关系提供新视角。利用SD语义分析法建立对梁厝历史街区新乡土空间的评价体系,将感性体验进行量化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历史街区景观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厝 历史街区 新乡土主义 SD语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型学的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空间特征研究
2
作者 何梦婷 张潇洲 +1 位作者 何可沁 郑玮锋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存有众多具有福州特色的私家园林。从现存私家园林史料出发,运用建筑类型学方法,分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空间元素构成特征。基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识别私家园林空间的要素、组织、形态...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存有众多具有福州特色的私家园林。从现存私家园林史料出发,运用建筑类型学方法,分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空间元素构成特征。基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识别私家园林空间的要素、组织、形态和氛围等方面开展空间特征类型研究,将其划分A类、B类和C类三种私家园林空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家园林 类型学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三坊七巷园林建筑空间的“序”与“意” 被引量:4
3
作者 郑玮锋 朱永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园林建筑空间意境是伴随空间序列展开油然而生的,因中国古典园林与生俱来的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追求,使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因为地域、自然、人文因素的多样性,地方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组织在细节层面又具... 园林建筑空间意境是伴随空间序列展开油然而生的,因中国古典园林与生俱来的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追求,使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因为地域、自然、人文因素的多样性,地方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组织在细节层面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也同时产生了和而不同的地方园林建筑空间意境效果。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调查及分析图的绘制,剖析福州三坊七巷第宅园林建筑空间序列和空间意境,以期揭示福州地方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和而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坊七巷 园林建筑 空间 序列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仿木结构景观建筑之营造技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玮锋 万柳 +1 位作者 刘宇轩 俞书涵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4期156-158,共3页
仿木结构建筑,是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现代传承形式,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我国建筑中开始广泛使用,仿木结构景观建筑,又是众多仿木结构建筑中最为量大面广的一种。因为木材与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力学、加工性能等物理... 仿木结构建筑,是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现代传承形式,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我国建筑中开始广泛使用,仿木结构景观建筑,又是众多仿木结构建筑中最为量大面广的一种。因为木材与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力学、加工性能等物理特征上存在相似性的同时又有差异性,这种相似性使钢筋混凝土材料仿木构建筑顺理成章,并可以传承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艺;而差异性的存在,又使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在主体结构和细部构造上与传统木结构建筑有所不同,经过时间的积淀,形成相对独立的风格元素。从营造技艺的角度,在厘清福州传统地方建筑大木构架的典型类型基础上,厘清福州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景观建筑风格元素的源流,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木结构 景观建筑 营造技艺 风格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郑玮锋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
城市规划专业在农林类院校属"非主流"专业,而农林类院校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初衷往往源于社会需求和已有办学资源。文章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学生就业特点,以及地域性人才需求特点,提出特色化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专业在农林类院校属"非主流"专业,而农林类院校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初衷往往源于社会需求和已有办学资源。文章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学生就业特点,以及地域性人才需求特点,提出特色化的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城市规划专业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课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玮锋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课具有图形资料多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以板书为主的教学手段教学信息量不够,教学效率低,且不够生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感观系统去领悟建筑,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基于Pow-erPoint软件及其他图片、视频播放软件下的...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课具有图形资料多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以板书为主的教学手段教学信息量不够,教学效率低,且不够生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感观系统去领悟建筑,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基于Pow-erPoint软件及其他图片、视频播放软件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供真实、多角度的建筑案例资料信息,让学生真正用五官去感受建筑,可弥补以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之不足。结合建筑设计案例分析课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经验,展开教学法研究,以期能够指导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案例分析课 多媒体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三坊七巷第宅园林建筑空间结构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玮锋 朱永春 《中外建筑》 2015年第3期85-89,共5页
福州三坊七巷第宅园林的兴造过程自唐末至民国,区域内分布着70余处与民居融为一体的第宅园林,受到福州古城自然山水及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积淀形成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第宅园林建筑空间模式。从园林建筑空间结构组合的角度,结合现场调研... 福州三坊七巷第宅园林的兴造过程自唐末至民国,区域内分布着70余处与民居融为一体的第宅园林,受到福州古城自然山水及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积淀形成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第宅园林建筑空间模式。从园林建筑空间结构组合的角度,结合现场调研及文献调查,对福州三坊七巷第宅园林建筑空间位置关系、围合空间的要素、空间类型、空间构成方式进行剖析,揭示福州三坊七巷第宅园林建筑空间结构特点,为福州三坊七巷第宅园林建筑空间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坊七巷 第宅园林 建筑空间 结构 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三坊七巷地方私家园林的假山及理水意匠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玮锋 《古建园林技术》 2015年第2期13-18,共6页
福州三坊七巷地方私家园林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影响背景下,融入了福州古城自然山水、人文等因素,经过长期积淀,形成极具福州地域特点的私家园林兴造特色。于小空间中做出"大"山水,是三坊七巷地方私家园林营造理念的根基,福... 福州三坊七巷地方私家园林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影响背景下,融入了福州古城自然山水、人文等因素,经过长期积淀,形成极具福州地域特点的私家园林兴造特色。于小空间中做出"大"山水,是三坊七巷地方私家园林营造理念的根基,福州山、海、江、湖四位一体的特色自然环境架构,以及耕读传家、喜讼好巫的人文环境氛围,给三坊七巷私家园林注入了浓厚的福州地方韵味,园林本于自然,山与水是园林中重要的两个要素,以这两个要素为切入点,从自然和人文两个层面,剖析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厘清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的地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坊七巷 地方 私家园林 假山 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空间环境的“自然光”视觉设计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玮锋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53-157,共5页
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在建筑形态与空间环境设计中,光线的概念应该是由眼睛直接提供的,它与科学家对光线的物理解释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对光线现象的反应是有选择的注意,人对光的特性的直觉体验结... 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在建筑形态与空间环境设计中,光线的概念应该是由眼睛直接提供的,它与科学家对光线的物理解释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对光线现象的反应是有选择的注意,人对光的特性的直觉体验结果是:轻、透、亮.同时,"光"与"影"是相伴相随的,而且光与影的具象视觉效果暗示着抽象的时间的流逝.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光视觉反应对人的行为有导向和暗示作用.基于这种观点,结合典型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建筑空间环境的"光"视觉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空间环境 视觉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形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玮锋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4期59-63,共5页
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在传承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明显地融入了福州本土的民俗、信仰等文化要素,也因应了福州本土的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福州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形制。除了福州本土文化,因福州地理位置的特殊... 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在传承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明显地融入了福州本土的民俗、信仰等文化要素,也因应了福州本土的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福州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形制。除了福州本土文化,因福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下,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也留下了西式园林建筑元素的痕迹,构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地域性特点的另一面。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与文献调查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揭示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语汇的结构脉络及构成要素,为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坊七巷 私家园林 建筑形制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屋共构空间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玮锋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8-62,共5页
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 ,将建筑与树视为相关的有机构成系统 ,提出“树屋共构空间”的概念 .并以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及环境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对树屋共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 。
关键词 树屋共构空间 行为 构成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仿木结构景观建筑之营造技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玮锋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3期62-66,共5页
仿木结构建筑,是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现代传承形式,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我国建筑中开始广泛使用,仿木结构景观建筑,又是众多仿木结构建筑中最为量大面广的一种。因为木材与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力学、加工性能等物理... 仿木结构建筑,是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现代传承形式,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我国建筑中开始广泛使用,仿木结构景观建筑,又是众多仿木结构建筑中最为量大面广的一种。因为木材与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力学、加工性能等物理特征上存在相似性的同时又有差异性,这种相似性使钢筋混凝土材料仿木构建筑顺理成章,并可以传承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艺,而差异性的存在,又使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在主体结构和细部构造上与传统木结构建筑有所不同,经过时间的积淀,形成相对独立的风格元素。从营造技艺的角度,在厘清福州传统地方建筑大木构架的典型类型基础上,厘清福州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景观建筑风格元素的源流,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木结构 景观建筑 营造技艺 风格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类比分析
13
作者 郑玮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09年第6期59-61,共3页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虽然在时间和地域上相距甚远,但在建筑意匠、营造理念与技术措施上却有着共通之处。本文以类比的方法分析和梳理了二者在形式与功能取向、结构与技术、装配式的建筑理念以及建筑的整体性等方面的相同与相似点...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虽然在时间和地域上相距甚远,但在建筑意匠、营造理念与技术措施上却有着共通之处。本文以类比的方法分析和梳理了二者在形式与功能取向、结构与技术、装配式的建筑理念以及建筑的整体性等方面的相同与相似点,提出了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解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继而总结了可供中国当代建筑借鉴的基于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建筑创作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 西方现代建筑 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性区段建筑空间环境的有机再生技术研究
14
作者 郑玮锋 《中外建筑》 2016年第4期49-51,共3页
地域性区段的建筑空间环境是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有机整体,由于种种机缘,这个整体可能在一定阶段会受到破坏和损伤,需要修复。本文认为修复和再生的合理技术方式必然是有机的,有机再生技术是修复地域性区段建筑空间环境的有效方法。... 地域性区段的建筑空间环境是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有机整体,由于种种机缘,这个整体可能在一定阶段会受到破坏和损伤,需要修复。本文认为修复和再生的合理技术方式必然是有机的,有机再生技术是修复地域性区段建筑空间环境的有效方法。以此为前提,提出了地域性区段建筑空间环境有机再生技术路径,并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建筑类型学等,做了理论及案例解析,提出二元耦合设计方法及要素解构重组方法等可操作性较强的设计方法。以期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去解决地域性区段的建筑空间环境的修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区段 建筑 空间环境 有机再生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建筑空间层级系统研究
15
作者 郑玮锋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5-59,共5页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对建筑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信息的交换、处理、控制等手段为基础功能的建筑空间的发展 ,是一种全球化趋势 .基于建筑设计方法学的理论框架 ,剖析信息化建筑空间的层级系统组成 ,进而从空间集成化...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对建筑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信息的交换、处理、控制等手段为基础功能的建筑空间的发展 ,是一种全球化趋势 .基于建筑设计方法学的理论框架 ,剖析信息化建筑空间的层级系统组成 ,进而从空间集成化特性及空间流线组织两方面研究信息化建筑空间的层级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层级系统 建筑空间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筑设计研究
16
作者 郑玮锋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5期11-12,共2页
针对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地域特点及该项目的特殊功能要求,分析了示范中心建筑设计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筑设计对策,以满足该项目各相关技术工种的相互配套协调的需要。
关键词 示范中心 建筑设计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建筑的功能质量
17
作者 郑玮锋 《福建建设科技》 2000年第1期30-30,37,共2页
住宅建设量大面广,投入大量资源。如何满足住宅需求是住宅设计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多方位,多角 度分析了住宅建筑的功能质量问题。
关键词 住宅 功能质量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彩地理学的福州市城市色彩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申志慧 郑玮锋 陈兰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2期216-217,共2页
城市色彩以第一视觉特性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是一个城市形象化、识别性的标志。基于对色彩特性和色彩规划的一般性思路的总结,通过对海峡西岸重要城市福州城市色彩现状分析,提出福州城市色彩的规划重点应在于继承和延... 城市色彩以第一视觉特性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是一个城市形象化、识别性的标志。基于对色彩特性和色彩规划的一般性思路的总结,通过对海峡西岸重要城市福州城市色彩现状分析,提出福州城市色彩的规划重点应在于继承和延续城市文脉,协调建筑与自然山水等环境色彩,期望对福州的城市色彩研究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地理学 城市色彩 规划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理念多尺度渗透的“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19
作者 刘兴诏 叶菁 +1 位作者 周沿海 郑玮锋 《中外建筑》 2018年第8期83-85,共3页
随着近年来国家不同层面对于生态学的重视,城乡规划专业"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一直以来该课程的教学只是简单生硬的将生态学和规划内容堆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城乡规划专业主要的规划设计课程涉及到的尺... 随着近年来国家不同层面对于生态学的重视,城乡规划专业"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一直以来该课程的教学只是简单生硬的将生态学和规划内容堆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城乡规划专业主要的规划设计课程涉及到的尺度是有巨大差异的,如公园规划设计、住区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它们所涉及的生态学理念也是存在较大的差别。基于此对城乡生态规划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强调了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分尺度的将不同的生态学知识分解到每个层级。优化后的课程内容丰富了城乡规划专业"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清晰了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提高了学生对应用生态学理论进行规划设计的能力,促进了与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 生态理念 多尺度 教学内容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20
作者 谢承平 郑玮锋 《中外建筑》 2016年第11期59-60,共2页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基本承袭了建筑学专业的设计训练。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基本承袭了建筑学专业的设计训练。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三个方面,探索适合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建筑设计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