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煤矿区水环境现状及矿井水处理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3
1
作者 孙亚军 陈歌 +6 位作者 徐智敏 袁慧卿 张玉卓 周丽洁 王鑫 张成行 郑洁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4-316,共13页
煤炭长期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地位,因煤矿建设、开采、洗选、加工、废旧煤窑和矿井关闭等引发矿区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国家大力支持“煤炭革命”,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成为新时代的主题,环保部门越发重视煤矿区的水环境问题... 煤炭长期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地位,因煤矿建设、开采、洗选、加工、废旧煤窑和矿井关闭等引发矿区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国家大力支持“煤炭革命”,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成为新时代的主题,环保部门越发重视煤矿区的水环境问题。分析研究了我国煤矿矿区现阶段的水环境现状,针对不同矿区、不同矿井水类型,从矿井水污染模式和类型、含水岩组结构破坏、水资源流失、矿区土壤重金属富集和废弃矿井水位回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出发,总结我国煤矿区水环境研究现状、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以矿井水处理为重点,分析归纳了洁净矿井水(物理法)、含悬浮物矿井水(混凝和超磁分离法)、高矿化度矿井水(蒸馏、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酸性矿井水(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特殊组分矿井水(絮凝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和矿井水回灌(深层回灌)的水质特点、处理工艺和优缺点,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根据煤矿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提出矿井水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特殊组分的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和局限,针对特殊组分的矿井水提出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体系和理论框架,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矿区水资源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最后,针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阻断、减量和保护”三原则,并对未来我国煤矿区环境现状和矿井水处理利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水环境 矿井水污染 矿井水处理 矿井水回灌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值法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鑫 郑洁铭 +2 位作者 张成行 祝汉京 徐智敏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基于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严峻的底板突水问题,考虑多因素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发生,提出采取熵值法来评价煤层底板的突水危险性。以新桥煤矿2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熵值法的基本理论,确定了含水层水压、单位涌水量、隔水层有效厚度、断... 基于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严峻的底板突水问题,考虑多因素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发生,提出采取熵值法来评价煤层底板的突水危险性。以新桥煤矿2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熵值法的基本理论,确定了含水层水压、单位涌水量、隔水层有效厚度、断层个数、构造交点和端点个数、断层规模指数6个指标,构建了2107工作面煤层底板突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赋权,最终对整个工作面进行突水评价。结论表明,新桥煤矿2107工作面3号区域评价值最大,突水危险性较大;熵值法与突水系数法进行比较,所得结果一致,熵值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且熵值法的评价精细,在等值线图上有较强的直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熵值法 突水系数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突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fer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成行 郑洁铭 +1 位作者 张玉卓 徐智敏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4,共5页
随着车集矿矿产资源向深部开采,矿区煤层底板水害问题愈发凸显。基于Surfer应用软件,结合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研究区底板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突水威胁性进行评价。构建了3个分析层次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根据自然分... 随着车集矿矿产资源向深部开采,矿区煤层底板水害问题愈发凸显。基于Surfer应用软件,结合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研究区底板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突水威胁性进行评价。构建了3个分析层次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根据自然分级法将突水评价区划分为脆弱区-相对安全区等5个分区。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对吻合,较为可靠。为车集矿制订专门的底板防治水方案提供了基础依据,同时也更新升级了底板水害评价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层次分析法 脆弱性指数法 SURFER 脆弱性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特征的顺和煤矿太灰水动力条件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成行 郑洁铭 +1 位作者 徐智敏 骆俊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29,共4页
为了分析顺和煤矿底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的赋存状态以及水动力条件,基于地下水化学组分会随着地下水的运动而运移的基本原理,运用Piper三线图解法、Gibbs图解法、离子比值法等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顺和煤矿西翼地区煤层底板太灰含水层水化... 为了分析顺和煤矿底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的赋存状态以及水动力条件,基于地下水化学组分会随着地下水的运动而运移的基本原理,运用Piper三线图解法、Gibbs图解法、离子比值法等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顺和煤矿西翼地区煤层底板太灰含水层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区域煤层底板太灰水的水动力条件。结果表明: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利用地下水化学特征来判断煤层底板太灰含水层的水动力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化学特征 太灰含水层 水动力条件 放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水—断面流”法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核桃峪煤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全超 郑洁铭 +2 位作者 傅耀军 殷裁云 郝娇阳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0-317,共8页
我国煤炭生产重点逐步西移,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地区既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又面临严重的矿井水害威胁。在煤矿采掘过程中,能够精准、动态预测矿井涌水量,是预防矿井涌(突)水事故的关键。目前,煤矿最常用的一些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如水均衡... 我国煤炭生产重点逐步西移,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地区既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又面临严重的矿井水害威胁。在煤矿采掘过程中,能够精准、动态预测矿井涌水量,是预防矿井涌(突)水事故的关键。目前,煤矿最常用的一些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如水均衡法、解析法、相关分析法、水文地质比拟法等,因其局限性导致预测误差较大。在前期研究发现,矿井涌水通常由冒裂二元结构体自身释水与其四周外侧边界对称断面释水叠加而成,释水(冒裂含水层自然疏干)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随顶板冒裂周期性发生,是间歇性的;边界过水断面汇(渗)水通常是持续的。核桃峪煤矿8号煤开采导水裂隙带直接向上发育能够导通洛河组下段含水层而导致承压水涌入矿井,成为矿井涌水主要威胁。为了精准、动态预测其矿井涌水量,基于前期研究推导的矿井涌水量预测“释水-断面流”公式,充分考虑矿井采掘以及顶板覆岩移动特征,根据顶板岩层冒裂规律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核桃峪煤矿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涌水量相比,其相对误差为11%~23%,较传统解析法的计算精度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同阶段矿井涌水量的动态预测提供方法基础,为矿井防治水工作开展和合理配备防排水设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涌水量 动态预测 冒裂二元结构体 释水-断面流法 洛河组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砂岩电动化学注浆试验研究
6
作者 杨小全 李媛 +3 位作者 郑洁铭 周全超 谯贵川 李秀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28-33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诸多百万吨以上矿井,主采煤层为侏罗系延安组。由于煤层厚度大,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导通了煤层上覆巨厚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造成矿井涌水量巨大,严重威胁矿井生产。为了对厚层顶板水进行有效控制,该地区开...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诸多百万吨以上矿井,主采煤层为侏罗系延安组。由于煤层厚度大,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导通了煤层上覆巨厚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造成矿井涌水量巨大,严重威胁矿井生产。为了对厚层顶板水进行有效控制,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顶板注浆堵水工程试验,但由于常规水泥注浆仅对较大裂隙填充效果明显,因此开发了电化学注浆试验加强对砂岩中微细孔隙裂隙的封堵效果。选取宁正矿区洛河组砂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河沙及水泥根据洛河组岩石类型比例制作了砂岩模型材料,采用CaCl_(2)和Na_(2)SiO_(3)浆液在砂岩模型材料中进行了2组电动化学注浆试验,浆液在阴极注入,各次注浆采用的电压均为40 V,浆液注入速度保持恒速,约10 mL/min,试验运行时间均超过了2 h。该试验验证了电动化学注浆在裂隙孔隙砂岩中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相比胶体态的Na_(2)SiO_(3)浆液,溶液态的CaCl_(2)浆液更适宜应用在孔隙砂岩电动化学注浆过程中;CaCl_(2)溶液中的Ca^(2+)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发生化学反应,在砂岩微细孔隙中形成了胶体;单位体积CaCl_(2)溶液注浆需要的能耗为0.09(kW·h)/L;金属电极在注浆过程中损耗严重,且会对含水层造成Fe污染,未来需针对如何选择环境友好且损耗较小的电极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顶板巨厚基岩水害 洛河组 孔隙砂岩 电动化学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涡轮的无线充电系统设计
7
作者 徐嘉琳 张美燕 +3 位作者 郑洁铭 林凯 陈依杭 仲政韬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9-63,69,共6页
设计了一种利用自然界潺潺流水作为动力源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研究和设计水动力涡轮发电系统获取江河流水等动能,实现水能到电能的转换.通过设计微型能量收集电路、Qi无线充电电路,实现对手机等小型用电器的无线充电.通过实际测试验证,... 设计了一种利用自然界潺潺流水作为动力源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研究和设计水动力涡轮发电系统获取江河流水等动能,实现水能到电能的转换.通过设计微型能量收集电路、Qi无线充电电路,实现对手机等小型用电器的无线充电.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表明水动力涡轮无线充电系统可满足功能要求,而且实现简单、成本较低,能满足野外环境等特定场合的能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涡轮动力 无线充电 微能量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