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颗粒在牛顿流体中沉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梦娇 聂德明 林建忠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3-858,991,共7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虚拟区域方法对多颗粒在牛顿流体中沉降的过程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颗粒之间的碰撞采用弹性力模型。考察了颗粒初始间距、雷诺数对颗粒沉降形态及沉降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奇数与偶数颗粒群的沉降形态及沉降速度差... 采用格子Boltzmann-虚拟区域方法对多颗粒在牛顿流体中沉降的过程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颗粒之间的碰撞采用弹性力模型。考察了颗粒初始间距、雷诺数对颗粒沉降形态及沉降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奇数与偶数颗粒群的沉降形态及沉降速度差异较大。对于奇数颗粒群(5个),当雷诺数较低时颗粒群呈"凹"形沉降,而当雷诺数增大时中间颗粒会脱离颗粒群,剩下的颗粒群或呈"凹"形或呈"凸"形,这与初始间距有关,文献中仅获得雷诺数较低时的情况。对于偶数颗粒群(6个),当雷诺数较小时呈"凸"形沉降,而当雷诺数增大时颗粒会发生"DKT(DriftingKissing-Tumbling)"现象,且当初始间距增大时发生"DKT"的对象不再是靠近壁面的颗粒对,已有文献中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沉降 格子BOLTZMANN方法 虚拟区域方法 牛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列双椭圆柱绕流的格子Boltzmann-虚拟区域方法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聂德明 郑梦娇 +1 位作者 高原 林建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7-525,共9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虚拟区域方法对并列双椭圆柱绕流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通过与并列双圆柱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对雷诺数为200时两种间距(g=0.5a和2.0a,g为柱体表面间距,a为椭圆长轴)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 采用格子Boltzmann-虚拟区域方法对并列双椭圆柱绕流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通过与并列双圆柱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对雷诺数为200时两种间距(g=0.5a和2.0a,g为柱体表面间距,a为椭圆长轴)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椭圆长轴与短轴之比,即α值对柱体升阻力系数及涡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圆柱相比,对于g=0.5a椭圆柱的升阻力系数可能出现两种变化,一是升阻力随时间演化较规则,接近周期性;二是流场可能长时间偏向于其中一个椭圆柱,这些变化与α的值有关。对于g=2.0a,两个椭圆柱后的某一区域内会出现四列涡街,经过一段时间,四列涡街又会演化成两列向两侧扩张的涡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柱 格子BOLTZMANN方法 虚拟区域方法 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草莓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净雯 郑梦娇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71-75,85,共6页
通过对草莓花期、果期土壤水分进行分区控制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花期土壤湿度对草莓植株长势影响不大,花果期土壤湿度越大,草莓植株长势越好。土壤偏湿状态下更有利于草莓的开花结果及促进草莓果实的... 通过对草莓花期、果期土壤水分进行分区控制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花期土壤湿度对草莓植株长势影响不大,花果期土壤湿度越大,草莓植株长势越好。土壤偏湿状态下更有利于草莓的开花结果及促进草莓果实的成熟。草莓果实中总酚、可滴定酸、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减少,抗坏血酸、单果重、横径、纵径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糖酸比、果实硬度与土壤湿度变化关系不显著。综合考虑草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以及水资源消耗,花果期土壤相对湿度在80%时,对草莓的产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土壤水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季蜜龙眼花芽形成相关基因SAM的克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航 陈清西 郑梦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118-120,共3页
以四季蜜龙眼花芽为材料,进行了总RNA的提取与纯化,应用RT-PCR技术扩增其3′端序列,经测序和拼接,获得SAM3′末端,共1 253 bp;序列分析表明,与杨树SAM基因同源性达到96%,为龙眼成花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四季蜜龙眼 成花相关基因 SAM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板剂多级孔Ce-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汤雁婷 郭一帆 +3 位作者 袁世阳 郑梦娇 马新起 郭泉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9-125,共7页
采用无模板剂法制备了多级孔Ce-ZSM-5分子筛,通过XRD、SEM、FTIR、N2吸附-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分子筛晶体结构、形貌、孔结构参数及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以噻吩为模型分子考察了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并进行了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 采用无模板剂法制备了多级孔Ce-ZSM-5分子筛,通过XRD、SEM、FTIR、N2吸附-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分子筛晶体结构、形貌、孔结构参数及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以噻吩为模型分子考察了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并进行了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级孔Ce-ZSM-5分子筛的吸附量高于微孔ZSM-5和多级孔ZSM-5分子筛,吸附脱硫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333 K时最大吸附硫容为0.497 mmol/g;该吸附过程符合拟n级动力学模型,级数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 Ce-ZSM-5分子筛 无模板剂 吸附脱硫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