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CR模型的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林一诚 周怡宁 郑景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6,共11页
【目的】识别和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能为优化区域生态系统要素,改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本文利用InVEST模型,测算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碳固持、生境质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4项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该区域的生态... 【目的】识别和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能为优化区域生态系统要素,改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本文利用InVEST模型,测算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碳固持、生境质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4项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该区域的潜在生态廊道。【结果】全域共识别14个生态源地,构建34条生态廊道,其中19条廊道重要性较高。围场县小滦河流域南、中、北部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源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南部低山区森林面积较大,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高,生态廊道网络较为密集。中部农牧区的人为干扰较严重,对南、北部间生态过程造成阻碍。北部邻近塞罕坝林场区域4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高,存在一些面积较大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重要性较高。小滦河流域整体生态连通性不高,除河流本身外,沟通南、北部的唯一生态廊道位于流域东部边缘,对区域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围场县小滦河流域南部、中部和北部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较大差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能为制定相应区域适宜的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InVEST模型 MC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2
作者 郑景明 罗菊春 曾德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3-109,共7页
该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新兴科学的起源、定义、特征、内涵做了简要介绍 ,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五个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①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讨论了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不同层次上的生态系统健康... 该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新兴科学的起源、定义、特征、内涵做了简要介绍 ,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五个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①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讨论了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不同层次上的生态系统健康的内容及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困难所在 ;②关于森林生物多样性 ,探讨了森林结构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老龄林结构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以及如何通过经营调整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 ;③关于森林经营的景观规划 ,描述了进行景观规划的途径、理论和模型 ,并对三种概念模型进行了介绍 ;④关于森林经营的替代技术体系 ,介绍了模拟自然干扰设计替代技术体系的原理 ,分析了替代经营技术体系产生的原因和有关最新技术研究进展 ;⑤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讨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评价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该文指出 ,生态系统管理科学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表现出多学科、多尺度、适应性机制等超越传统学科的时代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管理 研究进展 生态系统健康 生物多样性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自然保护区内外公路路缘外来植物组成对比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景明 徐满 +2 位作者 孙燕 万慧霖 梁同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6,共6页
外来植物入侵对自然保护区构成潜在的威胁。抽样调查了庐山自然保护区内和自然保护区外的公路路缘植被,对比外来植物的丰富度和区系起源。结果表明:庐山自然保护区内外公路路缘有21种外来植物,以世界分布属为主,保护区内温带成分比例较... 外来植物入侵对自然保护区构成潜在的威胁。抽样调查了庐山自然保护区内和自然保护区外的公路路缘植被,对比外来植物的丰富度和区系起源。结果表明:庐山自然保护区内外公路路缘有21种外来植物,以世界分布属为主,保护区内温带成分比例较保护区外高;自然保护区内外的本地种和外来种植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而共有外来植物中,仅一年蓬、豚草、大狼把草在保护区内外的出现频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道路可能仅对一些外来植物有传播作用。山地的特殊环境使保护区内有利于更多样的外来种生存,连通保护区内外的公路有利于一些保护区外的入侵植物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外来植物 入侵 路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郑景明 赵秀海 张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该文采用点--四分法结合分层盖度估计方法测定了百花山几种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构建了结构多样性的指标,并分析比较了不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林分尺度的结构多样性可以采用垂直结构复杂性指标和水平结构异质... 该文采用点--四分法结合分层盖度估计方法测定了百花山几种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构建了结构多样性的指标,并分析比较了不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林分尺度的结构多样性可以采用垂直结构复杂性指标和水平结构异质性指标来表示.结构多样性指标和常用群落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说明,结构多样性指数与树高多样性和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能很好地解释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不同群落的结构多样性计算结果表明,处于演替后期的辽东栎天然林比演替初期的白桦林有较高的结构多样性;不同树种的人工林结构发育速度不同,抚育往往能增大人工林水平结构异质性而减少垂直结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多样性 百花山 森林 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地天然栎林垂直结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景明 周志勇 +3 位作者 田子珩 王九中 宋孟青 李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7-70,共4页
森林垂直结构的定量分析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山地天然栎林为例,根据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设计划分林分垂直层次的方法,对栎林的垂直结构分析方法和所采用的参数进行验证,并对划分出的不同层次间林木胸径、树高和树... 森林垂直结构的定量分析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山地天然栎林为例,根据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设计划分林分垂直层次的方法,对栎林的垂直结构分析方法和所采用的参数进行验证,并对划分出的不同层次间林木胸径、树高和树冠长度3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客观地对天然栎林进行垂直层次定量划分,并对其他群落类型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结构 层次 天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样面积对北京市蒙古栎林垂直层次结构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景明 姜英淑 +3 位作者 王襄平 周志勇 付士龙 李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0-83,共4页
采用连续样带法调查北京延庆的蒙古栎天然林,根据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划分不同取样面积下的林分垂直分层,并结合对林分垂直结构复杂性的分析,探讨取样面积对森林垂直结构研究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垂直分层的结果受取样面积的影响明... 采用连续样带法调查北京延庆的蒙古栎天然林,根据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划分不同取样面积下的林分垂直分层,并结合对林分垂直结构复杂性的分析,探讨取样面积对森林垂直结构研究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垂直分层的结果受取样面积的影响明显,取样面积过小时无法反映垂直分层的实际情况。反映林分垂直结构复杂性的指标(树高、枝下高、树冠长度的标准差)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明显上升,但在面积大于400~600m2之后趋于稳定。600m2的取样面积才能有效研究北京蒙古栎林的群落垂直结构,以往根据种面积关系确定的常用最小取样面积标准(200~400m2)明显偏小,不足以满足研究群落结构复杂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结构 蒙古栎林 最小取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生物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39
7
作者 郑景明 张育红 《辽宁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43-45,共3页
本文对林分生物量的概念,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及现在应用趋势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如何应用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 生物量 林分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科学中的生态采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景明 汪峰 罗东明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在总结大量国外文献基础上 ,对森林经营的理论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模式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新技术体系———以结构为核心的森林生态采伐技术做了详细的论述 ,文章提出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的学习和借鉴 。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科学 生态采伐技术 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海岸防护林树种选择及造林工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景明 于雷 李绍忠 《防护林科技》 1999年第2期4-6,共3页
通过造林试验及对树种生理指标的测定,进行滨海盐碱地适地适树及配套工程技术探讨。结果表明:重盐土以柽柳为先锋树种,覆地膜可促进成活;苏打盐渍土以沙枣为优良改土树种,铺山皮土及压乱稻草有利于树木存活、生长;中盐土上,绒毛... 通过造林试验及对树种生理指标的测定,进行滨海盐碱地适地适树及配套工程技术探讨。结果表明:重盐土以柽柳为先锋树种,覆地膜可促进成活;苏打盐渍土以沙枣为优良改土树种,铺山皮土及压乱稻草有利于树木存活、生长;中盐土上,绒毛白蜡为耐盐的珍贵用材树种,掺沙可降低土壤盐分,能有效地提高苗期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树种 造林工程 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沿海地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景明 潘文利 李绍忠 《防护林科技》 1998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文介绍北方沿海地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情况,较系统地阐述了北方沿海地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 沿海 生态林业 工程建设 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生植被述评——泥岸海防林建设(1)
11
作者 郑景明 孟康敏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48-49,62,共3页
本文扼要论述滨海盐生植被的基本特征,阐明盐生植被演替与滨海盐渍土发育的关系,指出海防林建设中盐生植被的重要指示作用。
关键词 盐生植被 海岸防护林 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大小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郑景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8,共5页
该文应用高斯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二阶对数分布模型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大小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模型的模拟效果,并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以中小型林隙为主,大林隙极少出现.林冠空隙总面积... 该文应用高斯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二阶对数分布模型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大小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模型的模拟效果,并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以中小型林隙为主,大林隙极少出现.林冠空隙总面积占调查样地总面积的12.5%,扩展林隙总面积占调查样地总面积的28.8%;冠空隙面积在20~100m2之间的林隙占林隙总数的80.7%,扩展林隙面积在80~240m2之间的林隙占林隙总数的81.8%.冠空隙和扩展林隙的大小结构都呈峰值左偏的偏山状分布.冠空隙大小结构服从高斯分布,扩展林隙大小结构可以用高斯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二阶对数分布进行理论描述;根据复相关系数、决定系数、校正决定系数、回归标准误、预测残差平方以及模型拟合度(α=0.05)对模型拟合优度进行评价的结果一致,模型拟合优度顺序为:对数正态分布>二阶对数分布>高斯分布.该文所采用的单峰分布模型能够从数学及生态学上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大小结构进行较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阔叶红松林 分布模型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lide disaster in the loess area of China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金星 朱春云 +2 位作者 郑景明 王晓慧 刘洲鸿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7-161,165,共5页
China is the country with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loess area in the world, and its loess area accounts of 6.63% of total nation land area. The landslide disaster occurs frequently for complex natural condition and bec... China is the country with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loess area in the world, and its loess area accounts of 6.63% of total nation land area. The landslide disaster occurs frequently for complex natural condition and becomes major factors hinder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oess regions. Through different indexes, the authors divided the landslides into 9 principal types and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 landslide in time and space, the affect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landslid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im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landslides are closely correlative to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conditions, earthquake and rainfall, and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topography, geomorphology, new tectonic movements, earthquake activity, surface water, ground water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authors emphasized that the natural condition of loess areas was favorable to landslides, human activities impelled its occurrence and that controlling the loess landslide was an urgent tas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oess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landslide Landslide mechanism Natural disas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常见树种根茎叶功能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文霞 邹斌 +1 位作者 郑景明 罗久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41,共7页
以有关植物各构件功能性状之间关系的3个主要假说(功能相似假说、结构相似假说和整体协调假说)为依据,研究植物3个构件根、茎、叶对应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植物功能性状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大岗山栲树天然阔叶林中常见... 以有关植物各构件功能性状之间关系的3个主要假说(功能相似假说、结构相似假说和整体协调假说)为依据,研究植物3个构件根、茎、叶对应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植物功能性状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大岗山栲树天然阔叶林中常见的16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选择了植物比叶面积、比根长、各构件组织密度以及各构件碳、氮、磷含量等共15个功能性状指标。并将其分为结构性状和化学性状2大类,利用多重t检验和皮尔森相关检验对根、茎、叶3个构件对应功能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性状方面,比叶面积和比根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各构件组织密度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叶>茎>根,茎和根的组织密度相关性比叶和茎、叶和根更强。在化学性状方面,各构件碳含量大小并无显著差异,且相关性极显著;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小枝>细根,且叶和细根的氮含量相关性显著;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小枝>叶>细根,且3个构件之间磷含量都为正相关。从各构件结构性状的关系来看,研究结果支持结构相似假说;从各构件氮含量的关系来看,研究结果支持功能相似假说;从各构件碳含量和磷含量的关系来看,研究结果支持整体协调假说。整体来看,植物各个构件的功能性状之间耦合协调,反映了植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状 化学性状 根茎叶功能 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防护林对海堤重盐土改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于雷 潘文利 +4 位作者 郑景明 孟康敏 李绍忠 于清禄 王燕 《辽宁林业科技》 1998年第3期34-37,共4页
对海堤重盐土柽柳防护林定位观测研究表明,柽柳林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效应,不仅能降盐碱,而且能改善土壤养分,主要根系层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显著增加。
关键词 重盐土 柽柳 防护林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防护林树种固氮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雷 郑景明 +2 位作者 潘文利 苏霁虹 庞家清 《辽宁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17-19,50,共4页
对滨海盐碱地防护林树种刺槐、沙枣、紫穗槐、沙棘根瘤固氮研究表明,不同林龄、季节、土壤盐碱化程度及孔隙度,树种的固氮活性和根瘤量均不同。刺槐、沙枣、沙棘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紫穗槐则随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减少。刺槐、沙枣、紫穗... 对滨海盐碱地防护林树种刺槐、沙枣、紫穗槐、沙棘根瘤固氮研究表明,不同林龄、季节、土壤盐碱化程度及孔隙度,树种的固氮活性和根瘤量均不同。刺槐、沙枣、沙棘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紫穗槐则随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减少。刺槐、沙枣、紫穗槐的最大固氮量分别出现在9、7、7月份,其固氮量分别为1139、588、080kg/hm2a;沙枣根瘤量随土壤全盐量和pH降低及孔隙度增大而增多,而其固氮酶活性则随之显著降低,当年均土壤全盐量为023%,pH927时,固氮量最大,为482kg/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树种 固氮 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胁迫下树木生理特性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康敏 于雷 +2 位作者 郑景明 潘文利 李绍忠 《辽宁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41-42,共2页
通过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群众杨、绒毛白蜡的生长受抑制。随着Na+含量的增加,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在减少,而脯氨酸、丙二醛(MDA)累积在增加;绒毛白蜡比群众杨抗逆性强,从而为筛选抗盐碱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林业 生理反应 NACL胁迫 抗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苏打盐渍土的改良与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康敏 崔玉国 +3 位作者 潘文利 于雷 郑景明 李绍忠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5,64,共6页
根据土壤分布在河流入海平原处及土壤含盐量02%~03%、pH85~100、碱化度50%~60%、总碱度08~10、总碱度占阴离子之和的40%左右等指标,确定滨海苏打盐渍土。改良该土壤的有效措施是修台田后整... 根据土壤分布在河流入海平原处及土壤含盐量02%~03%、pH85~100、碱化度50%~60%、总碱度08~10、总碱度占阴离子之和的40%左右等指标,确定滨海苏打盐渍土。改良该土壤的有效措施是修台田后整地、压稻乱、覆山皮土、压沙及种植沙枣和绿肥植物。改良后的苏打盐渍土选择造林树种的顺序:沙枣、小胡杨、群众杨、绒毛白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渍土 土壤改良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树木质部水分输导组织构造特征的轴向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昕 李姗 +3 位作者 邓丽萍 李仁 殷亚方 郑景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本文拟探究楸树木质部边材解剖结构的轴向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阔叶树种的水分传导机制提供参考,并为楸树人工林的栽培、中国特有温带珍贵优质用材树种的保护及木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株楸树为研究对象,自基部向上采... 【目的】本文拟探究楸树木质部边材解剖结构的轴向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阔叶树种的水分传导机制提供参考,并为楸树人工林的栽培、中国特有温带珍贵优质用材树种的保护及木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株楸树为研究对象,自基部向上采集树干0、1.3、3.8、6.3、8.8、11.3 m共6个高度处的边材样品,分别测量边材面积、制备横向及弦向显微切片,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测量导管腔直径、导管密度等木质部解剖结构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研究木质部解剖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木质部解剖特征的轴向变化规律。【结果】(1)早材导管腔直径、早晚材导管密度随高度变化不显著,但早材导管腔直径随取样高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导管密度则有相反趋势。最大早晚材导管腔直径、晚材导管腔直径、纹孔膜直径随树高增加而显著减小。(2)随树高增加,边材面积与导管水力直径均显著减小。(3)边材面积、纹孔膜直径均与导管水力直径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楸树木质部水分疏导组织构造特征的轴向变化主要表现在边材面积、导管特征和纹孔膜特征3个方面。楸树生长轮明显,早晚材导管腔直径差异较大,早材比晚材变异幅度更大。最大导管腔直径的轴向变化显著,导管密度的轴向变化不显著,边材面积和纹孔膜直径的轴向变化显著。综合来看,楸树基部导管相对大而疏,边材面积大,上部导管相对小而多,边材面积小。这是楸树木质部结构适应长距离输水功能的一种优化设计,以降低树木栓塞化风险,提高水分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腔直径 导管密度 纹孔膜直径 边材面积 轴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施用量对林地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自航 赵霞 +2 位作者 董晓芸 郑景明 蒋丽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研究了城市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在人工林地施用2 a后重金属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以期为城市污泥产品在林业上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榆树Ulmus pumila林地设计随机区组试验,根据堆肥中污泥含量设... 【目的】研究了城市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在人工林地施用2 a后重金属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以期为城市污泥产品在林业上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榆树Ulmus pumila林地设计随机区组试验,根据堆肥中污泥含量设置4种混合堆肥施加量水平(0、15、30、60 t·hm^−2),施用2 a后采集土样测定其中铬、铅、铜、锌、镉和镍等7种重金属指标(总量及形态)、土壤微生物碳氮质量分数、土壤呼吸强度及4种土壤酶活性等7种土壤微生物指标,分析不同施肥量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污泥堆肥施用2 a后,6种重金属总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但各施加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不同形态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小,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总体污染风险较低;土壤酶和微生物碳氮随施加量增加无明显变化趋势,但施肥样地的土壤酶指数和土壤呼吸强度都比对照样地高,表明施污泥堆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结论】污泥堆肥的施加量低于30 t·hm−2时,榆树林生态系统可承受其增加的重金属风险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堆肥 林地 土壤重金属 土壤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