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类基于香豆素母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
1
作者 赵秀娟 杨恒俐 +4 位作者 吴金叶 郑晓琦 张耀苹 林玉萍 虎春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以4-羟基香豆素为原料出发,合成得到3个系列共22个香豆素衍生物,其中8个衍生物未见文献报道,并采用小鼠巨噬细胞模型对其体外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衍生物均可显著抑制促炎因子NO的生成,其中化合物2e、2f、2g... 以4-羟基香豆素为原料出发,合成得到3个系列共22个香豆素衍生物,其中8个衍生物未见文献报道,并采用小鼠巨噬细胞模型对其体外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衍生物均可显著抑制促炎因子NO的生成,其中化合物2e、2f、2g、2h、2i、2j、4e和4f的抗炎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地塞米松。进一步实验发现,化合物2h和4f可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内促炎因子IL-6、TNF-α和IL-1β的生成,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衍生物 合成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饥饿对人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增殖、细胞死亡和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雪 郑晓琦 +3 位作者 刘为忠 刘德胜 张静 潘效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血清饥饿处理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探究血清饥饿对细胞增殖、细胞死亡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0%FBS组、1%FBS组、5%FBS组和10%FBS组(对照组),血清饥饿时长为24 h和48 h。通过MTT法检测... 目的本实验通过血清饥饿处理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探究血清饥饿对细胞增殖、细胞死亡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0%FBS组、1%FBS组、5%FBS组和10%FBS组(对照组),血清饥饿时长为24 h和48 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死亡,流式细胞术测定吖啶橙(AO)的荧光强度,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Atg5、Atg7和LC3Ⅱ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程度血清饥饿处理24 h和48 h均可以显著抑制THP-1细胞增殖(P<0.05),细胞增殖呈现一定的血清浓度依赖性和饥饿时间依赖性。血清饥饿处理24 h和48 h可以显著增加细胞死亡率(P<0.05),并增加细胞内酸性自噬体囊泡的形成。免疫印迹显示,血清饥饿显著性增强自噬相关蛋白Atg5,Atg7和LC3Ⅱ的表达(P<0.05)。结论血清饥饿可降低THP-1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死亡率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1细胞 血清饥饿 细胞增殖 细胞死亡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g/MIL-101(Fe)催化NaBH_(4)水解制氢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婧文 崔凤娟 +2 位作者 刘悦 郑晓琦 曹艳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2-680,共9页
将PdAg纳米颗粒负载到MIL-101(Fe)上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催化剂。采用XRD、TEM、HRTEM、XPS、SEM和EDS等方法对催化剂PdAg/MIL-101(Fe)的结构进行了表征。PdAg/MIL-101(Fe)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温和的条件下... 将PdAg纳米颗粒负载到MIL-101(Fe)上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催化剂。采用XRD、TEM、HRTEM、XPS、SEM和EDS等方法对催化剂PdAg/MIL-101(Fe)的结构进行了表征。PdAg/MIL-101(Fe)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温和的条件下水解制氢最大速率为2.60 L·min^(–1)·g_(cat).^(–1)。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氢氧化钠和硼氢化钠浓度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制氢速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反应温度,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制氢速率明显增加,制氢的表观活化能为54.89 kJ·mol^(–1)。该催化剂重用性能好,5次循环后仍能保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硼氢化钠 纳米PdAg MIL-101(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车用逆变器SiC MOSFET结温估计的Simulink建模方法
4
作者 彭琛 郑晓琦 闫国辉 《汽车电器》 2023年第12期28-31,35,共5页
目前,电动汽车高压平台已成为趋势,电机控制器功率器件由IGBT向SiC MOSFET转换,而针对SiC MOSFET结温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曾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公式,但是复杂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文章基于以上现状,选择合适... 目前,电动汽车高压平台已成为趋势,电机控制器功率器件由IGBT向SiC MOSFET转换,而针对SiC MOSFET结温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曾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公式,但是复杂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文章基于以上现状,选择合适的SiC MOSFET热阻网络模型,将三阶RC网络通过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转化为时域的离散方程,进而建立Simulink模型,通过仿真及台架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能够满足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结温估计 热阻网络 电机控制 SIMULINK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