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义国 陈明 +2 位作者 胡继坤 郑威伟 丁骁鹏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51-655,共5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钢板(DHS)、PFNA、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1例,女65例;年龄60~88岁,平均69岁。分别采用DHS(A组,80例)、PF... 目的:比较动力髋钢板(DHS)、PFNA、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1例,女65例;年龄60~88岁,平均69岁。分别采用DHS(A组,80例)、PFNA(B组,36例)、InterTan(C组,20例)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及股骨颈短缩畸形愈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2.5~14个月,平均4.1个月。B、C组与A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及股骨颈短缩畸形愈合发生、骨折固定失败例数、Harris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的髋内翻及骨折畸形愈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均优于DHS,而InterTan在粉碎、复杂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更优于PF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股骨 骨折固定术 并发症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威伟 戚春鸽 岳清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S期81-81,91,共2页
关键词 产科 护理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家亮 汤同军 +1 位作者 杜晓春 郑威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1期1255-1256,共2页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作者自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6例,收到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疗效分析 临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 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4
作者 陈明 胡继坤 郑威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321-322,共2页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骨折类型,骨折线的走行是冠状位,而非像常见的胫骨平台骨折一样,骨折线为矢状位,应用常规的前外侧入路和前内侧入路无法进行骨折的显露。针对这种类型的骨折,国外学者设计了胫骨平台的后内.侧和后...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骨折类型,骨折线的走行是冠状位,而非像常见的胫骨平台骨折一样,骨折线为矢状位,应用常规的前外侧入路和前内侧入路无法进行骨折的显露。针对这种类型的骨折,国外学者设计了胫骨平台的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本院骨科采用后外、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1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内侧入路 治疗效果 髁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前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骨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5
作者 袁卫星 汤同军 郑威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随着交通事故增多,锁骨粉碎性骨折越来越多。本科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现将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一组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钢板治疗 全身骨折 锁骨骨折 交通事故 疗效满意 青壮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长尾票夹在清洗手术器械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霞 符继荣 郑威伟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8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器械 清洗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