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质量标准体系研究
1
作者 郑妮娜 谢强 +1 位作者 王志军 卢黎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质量对达成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非常重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质量提出了要求,但目前实践类课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缺失、内容不完备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基于工程认证对实践类课程的相关要求,... 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质量对达成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非常重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质量提出了要求,但目前实践类课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缺失、内容不完备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基于工程认证对实践类课程的相关要求,结合面向产出的教育理念,分析得到影响实验类、实习类、设计类(含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质量的共性因素有教学基本条件、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三项,并将其作为质量标准的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又列出具体观测点作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以个别指标考虑个性因素。最后分析了基于质量标准,按照不同评价目的制定质量评价表的方法。建立的质量标准体系内容全面、指标统一,便于进行横向比较,可促进实践类课程质量的监控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实践类课程 质量标准 质量评价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溥 杨志勇 +4 位作者 董银峰 郑妮娜 刘立平 贾传果 韩军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旨在将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资源并推广应用。顺应国家战略要求,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旨在将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资源并推广应用。顺应国家战略要求,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结构抗震设计的课程特点,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探讨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典型结构分析软件的引入、课程大作业的设计、试验项目的选取、考核方式以及教研试验平台的建立和利用等教学改革措施,描述了该教学模式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实施步骤,列举了在理论知识、工程应用、创新思想和专业素质方面的收获和启发,验证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产学合作 混合式教学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视角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卢黎 谢强 +1 位作者 郑妮娜 王志军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6期41-49,共9页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但课程质量评价一直存在评价标准多样化、评价客观标准不足、评价结果区分度差等问题。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深入开展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简称评课)提出了更高要求。评课工作...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但课程质量评价一直存在评价标准多样化、评价客观标准不足、评价结果区分度差等问题。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深入开展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简称评课)提出了更高要求。评课工作需要贯彻产出导向、以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专业认证的要求既对课程教学质量合理评价带来了更多挑战,又为解决质量评价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聚焦于土木类专业理论课程评价,基于OBE理念,探讨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视角、评价依据及评价方式等问题;以各种评价主体为线索,分别论述了不同评价主体在课程评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同行评教团、双听制等应对方案保障了评课工作的顺利推进,教师对待教学的认真态度不断强化,对评课工作的理解度和支持度不断提升,总体评课结论的可靠性相对较好;学院全部课程评价平均分数逐年提升,学生对课程质量的满意度较好;学院持续获得了更多的教学成果和教学奖励。通过近几年积累的评价基础数据,可以勾勒出学院整体的课程教学质量轮廓,为评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类似较大师生规模的土木类学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专业课程 教学质量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工程实践项目的风工程类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渤文 周旭 +5 位作者 杨庆山 刘猛 谢强 黄国庆 韩军 郑妮娜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根据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现状,从重视程度、硬件条件、组织管理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为中心,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优化成绩评定标准,引导学生建立系... 根据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现状,从重视程度、硬件条件、组织管理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为中心,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优化成绩评定标准,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以风荷载实验教学为例,讨论了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该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明显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项目 风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柱式构造柱约束的低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妮娜 李英民 潘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9,55,共7页
为探讨芯柱式构造柱的抗震性能,对建筑平面、立面布置相同的3种二层砌体(无约束砌体、芯柱式构造柱约束砌体和普通现浇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在7,8度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周期、振型、加速度反应、变形... 为探讨芯柱式构造柱的抗震性能,对建筑平面、立面布置相同的3种二层砌体(无约束砌体、芯柱式构造柱约束砌体和普通现浇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在7,8度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周期、振型、加速度反应、变形以及墙体塑性应变.分析表明,芯柱式构造柱和普通现浇构造柱约束砌体结构比无约束砌体结构的周期略有减小,振型基本相同;8度罕遇地震下加速度反应明显增大,层间位移反应和墙体塑性应变显著减小;芯柱式构造柱对低层砌体结构位移反应和塑性应变的降低作用与普通现浇构造柱相当,可增强低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芯柱式构造柱 抗震性能 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妮娜 李英民 刘凤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02-207,共6页
芯柱式构造柱是一种施工简便,造价较低的新型构造柱。为考察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11个墙体试件(包括3片无约束墙,2片现浇构造柱约束墙和6片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无约... 芯柱式构造柱是一种施工简便,造价较低的新型构造柱。为考察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11个墙体试件(包括3片无约束墙,2片现浇构造柱约束墙和6片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无约束墙体、现浇构造柱约束墙体的破坏特征,两种构造柱中的纵筋、箍筋及构造柱与墙体间的拉接筋的应变,并分组对比各种墙体的滞回耗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芯柱式构造柱可对开裂后的墙体起到有效约束,改善墙体的破坏形态;芯柱式构造柱纵筋、箍筋及其与墙体间的拉结筋在墙体严重破坏阶段可达到屈服;芯柱式构造柱约束墙体的滞回环形状多为梭形,耗能能力较强。芯柱式构造柱与传统现浇构造柱的功能相近,可较好地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芯柱式构造柱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破坏特征 钢筋应变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问题调研 被引量:9
7
作者 郑妮娜 杨溥 +1 位作者 刘立平 李英民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第3期75-77,共3页
结构抗震设计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选课。该课程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学生对该课程学习难度的了解、学好该课程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问题值得教学者关注。文章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调... 结构抗震设计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选课。该课程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学生对该课程学习难度的了解、学好该课程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问题值得教学者关注。文章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调查结果,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设计 课程教学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妮娜 杨溥 李英民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3期66-69,共4页
国外高等学校工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为众人所关注。文章介绍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以某一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情况为例,分析了其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国内相关情况作了对... 国外高等学校工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为众人所关注。文章介绍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以某一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情况为例,分析了其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国内相关情况作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李英民 韩军 +3 位作者 刘立平 郑妮娜 王丽萍 刘建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611,共6页
通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震害应急评估和调查,对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砌体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经验教训,总体评价了砌体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对其在高烈度区是否适用得到了一些认识,并在砌体结构抗震技术方面... 通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震害应急评估和调查,对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砌体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经验教训,总体评价了砌体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对其在高烈度区是否适用得到了一些认识,并在砌体结构抗震技术方面得到一些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震害 砌体结构 震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典型山地建筑结构房屋震害调查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丽萍 李英民 +3 位作者 郑妮娜 刘立平 韩军 刘建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2-826,共5页
为了揭示山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薄弱环节,指出其在抗震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5.12汶川地震震害调查,针对吊脚式和错层式两种典型山地建筑结构房屋的震害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启示.其主要震... 为了揭示山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薄弱环节,指出其在抗震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5.12汶川地震震害调查,针对吊脚式和错层式两种典型山地建筑结构房屋的震害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启示.其主要震害特征表现为:(1)架空层形成柔弱底层而严重破坏;(2)采用长短不同柱将坡地架空,短柱易发生剪切破坏;(3)采用桩柱混合体系将坡地架空,桩基础易发生破坏;(4)错层处楼梯柱、楼梯板破坏严重;(5)陡坎边缘地带建筑物震害较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建筑结构 汶川地震 震害调查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异形钢连廊连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毅 赵崇锦 +2 位作者 常志旺 谷任奇 郑妮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7,共12页
为研究高烈度区大跨异形钢连廊连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开展1/30缩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通过33个工况,分析连体结构的破坏特征、动力特性、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响应。结果表明:8度多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连体结构未发生破坏,自振频率... 为研究高烈度区大跨异形钢连廊连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开展1/30缩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通过33个工况,分析连体结构的破坏特征、动力特性、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响应。结果表明:8度多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连体结构未发生破坏,自振频率无明显改变,基本为弹性状态;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连体结构的损伤逐渐累积,自振频率逐渐下降,主楼和附楼I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减小,钢连廊与附楼I连接处发生微小裂缝,钢连廊跨中的竖向加速度放大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同时钢连廊对竖向振动放大效应明显,且带有明显的扭转反应;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主楼和附楼I的剪力墙、框架柱出现裂缝,钢连廊与附楼I连接处的破坏加剧,其竖向自振频率下降了3.37%。连体结构的薄弱处位于钢连廊与附楼I的连接处,该处发生局部锚固破坏。连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未超过抗震规范的限值,满足"小震不坏"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异形钢连廊 连体结构 振动台试验 动力特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实验与理论教学的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溥 贾传果 +2 位作者 刘立平 郑妮娜 夏洪流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1期140-147,共8页
针对土木工程课程专业理论与工程实验密切结合的特点,分析目前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实验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探讨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典型实验项目的选取、考核方式以及教研实验平台的建立... 针对土木工程课程专业理论与工程实验密切结合的特点,分析目前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实验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探讨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典型实验项目的选取、考核方式以及教研实验平台的建立和利用等教学改革措施,并分别以土木工程专业课、工程结构试验课程为教学案例,细致描述了该教学方法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实施步骤,从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课后讨论反馈等方面列举学生在创新思想和专业素质方面的收获和启发,从而验证工程实验与理论教学融合取得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工程实验 理论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英民 郑妮娜 周长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1期51-56,共6页
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中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主要因素,以规则平面框架为例对新旧规范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其间的重要变化和基本规律。
关键词 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楼层水平剪力最小值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下砌体结构倒塌过程预测及其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潜 李英民 +2 位作者 汤芸 郑妮娜 周小龙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为了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一些因条件限制而不能完成的工作进行试验模拟、灾害预测、结构性能评估等,利用显示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某2层带构造柱的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倒塌的过程,同时,通过模态和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的... 为了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一些因条件限制而不能完成的工作进行试验模拟、灾害预测、结构性能评估等,利用显示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某2层带构造柱的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倒塌的过程,同时,通过模态和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的周期、振型、加速度、应力应变及位移等进行了分析,并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合适的材料模型和失效准则,ANSYS/LS-DYNA能很好地模拟倒塌过程,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和试验吻合,验证了上述倒塌过程模拟的合理性,体现了数值振动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倒塌仿真 ANSYS LS-DYNA 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材修编与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溥 李英民 +3 位作者 夏洪流 刘立平 郑妮娜 董银峰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2期45-47,共3页
在总结多年抗震设计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和本科教学中大类系列课程项目建设,文章从课程特点及存在问题、教材章节调整和内容修编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新教材的修编与创新。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抗震设计 教材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水平接地构件的掉层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洋洋 李英民 +2 位作者 姜宝龙 姬淑艳 郑妮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7,43,共11页
在山地掉层结构的实际设计中是否应建议设置水平接地构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基于岩质地基的前提,设计和制作设置水平接地楼盖与未设置水平接地楼盖的6层1/8掉层RC框架结构模型各一个并进行振动台试验。对两模型的试验宏观现象及频... 在山地掉层结构的实际设计中是否应建议设置水平接地构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基于岩质地基的前提,设计和制作设置水平接地楼盖与未设置水平接地楼盖的6层1/8掉层RC框架结构模型各一个并进行振动台试验。对两模型的试验宏观现象及频率、振型曲线、阻尼比、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扭转响应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接地构件的设置加强结构顺、横坡向的刚度,显著改变结构的振型曲线;水平接地构件所在楼层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受到限制,且相邻下层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地震强度增加而增大;两模型顺、横坡向变形规律不同且水平接地构件的设置大大减弱结构的扭转效应;设置水平接地构件的模型整体破坏相对轻些,且未发生显著的损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结构 掉层框架结构 水平接地构件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