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异羟肟酸用于Purex流程中Np/U的分离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卫芳 章泽甫 +3 位作者 林漳基 常志远 朱建民 朱兆武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研究了新型无盐试剂乙异羟肟酸在Purex流程Np/U分离中的应用。乙异羟肟酸是亲水性有机配位体 ,3 0℃下在水和 3 0 %TBP/煤油中的饱和浓度分别为 5 5 2 8g/L和 4 5g/L ;实验证明 :乙异羟肟酸能很好地络合Np(Ⅳ )并形成亲水性络合物 ,从... 研究了新型无盐试剂乙异羟肟酸在Purex流程Np/U分离中的应用。乙异羟肟酸是亲水性有机配位体 ,3 0℃下在水和 3 0 %TBP/煤油中的饱和浓度分别为 5 5 2 8g/L和 4 5g/L ;实验证明 :乙异羟肟酸能很好地络合Np(Ⅳ )并形成亲水性络合物 ,从而能把Np(Ⅳ )从 3 0 %TBP中反萃入水相。另外乙异羟肟酸还能将Np(Ⅵ )还原至难以萃取的Np(Ⅴ )。而乙异羟肟酸的存在对U(Ⅵ )在 3 0 %TBP的萃取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 ,乙异羟肟酸可以用来从含U ,Np的 3 0 %TBP中选择性地反萃Np;基于这些实验结果 ,对乙异羟肟酸在Purex流程中可能的应用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EX流程 乙异羟肟酸 分离 乏燃料后处理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羟肟酸对Pu(Ⅳ)的配位、还原及反萃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卫芳 江浩 +4 位作者 朱建民 朱兆武 潘永军 迪莹 何建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8,共4页
在λ 19分光光度计上观测了加入甲羟肟酸(FHA)前后Pu(Ⅳ) 硝酸溶液的吸收光谱随时间的变化,并进行了甲、乙羟肟酸(FHA,AHA)对含铀的30%TBP/OK中Pu(Ⅳ)的反萃实验。结果表明:在硝酸溶液中短链羟肟酸能与Pu(Ⅳ)形成比较稳定的配合物,随着... 在λ 19分光光度计上观测了加入甲羟肟酸(FHA)前后Pu(Ⅳ) 硝酸溶液的吸收光谱随时间的变化,并进行了甲、乙羟肟酸(FHA,AHA)对含铀的30%TBP/OK中Pu(Ⅳ)的反萃实验。结果表明:在硝酸溶液中短链羟肟酸能与Pu(Ⅳ)形成比较稳定的配合物,随着溶液放置时间的延长,溶液中的Pu(Ⅳ)逐渐被还原到Pu(Ⅲ),但该还原过程比较缓慢;在一定条件下,短链羟肟酸能有效地将有机相中的Pu(Ⅳ)反萃到水相,配位剂浓度的增加和反萃酸度的降低有利于短链羟肟酸对Pu(Ⅳ)的反萃。在同样条件下,AHA对Pu(Ⅳ)的反萃效果比FHA好,但这种差别随着配位剂浓度的增加和反萃酸度的降低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羟肟酸 Pu(Ⅳ) 配位 还原 反萃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异羟肟酸改善Purex流程铀产品中U-Pu的分离 被引量:23
3
作者 郑卫芳 刘黎明 常志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研究采用新的无盐络合剂乙异羟肟酸 (AHA)来改善Purex流程铀线U Pu分离。萃取及洗涤体系中Pu(Ⅳ )及U(Ⅵ )的分配实验结果表明 :AHA能够很好地络合Pu(Ⅳ ) ,它既能抑制水相中Pu(Ⅳ )被 30 %TBP/OK萃取 ,又能有效地把萃取到 30 %TBP/OK中... 研究采用新的无盐络合剂乙异羟肟酸 (AHA)来改善Purex流程铀线U Pu分离。萃取及洗涤体系中Pu(Ⅳ )及U(Ⅵ )的分配实验结果表明 :AHA能够很好地络合Pu(Ⅳ ) ,它既能抑制水相中Pu(Ⅳ )被 30 %TBP/OK萃取 ,又能有效地把萃取到 30 %TBP/OK中的Pu(Ⅳ )洗涤到水相。同时 ,AHA的存在不影响 30 %TBP/OK对U(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异羟肟酸 乏燃料后处理 铀-钚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异羟肟酸的合成及其与Pu(Ⅳ),Np(Ⅳ)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17
4
作者 郑卫芳 常志远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在乙醇 水体系中 ,用乙酸乙酯和盐酸羟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乙异羟肟酸 (AHA)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IR)、质谱 (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TA萃取法测定了 1mol/LHNO3体系中AHA与Pu(Ⅳ ) ,Np(Ⅳ )配合物的一级累积稳定常... 在乙醇 水体系中 ,用乙酸乙酯和盐酸羟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乙异羟肟酸 (AHA)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IR)、质谱 (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TA萃取法测定了 1mol/LHNO3体系中AHA与Pu(Ⅳ ) ,Np(Ⅳ )配合物的一级累积稳定常数 ,分别为 5 3× 10 12 和 6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异羟肟酸 合成 稳定常数 Pu(Ⅳ) 镎(Ⅳ)铀 配合物 萃取法 核燃料后处理 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酸、硝酸体系中乙异羟肟酸与HNO_2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卫芳 晏太红 +1 位作者 卞晓艳 张宇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分别在HClO4和HNO3体系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乙异羟肟酸(AHA)与HNO2的反应动力学,得到其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式为:—dc(HNO2)/dt=k.c(HNO2)1.c(AHA)0.75.c(HClO4)0.5和—dc(HNO2)/dt=k.c(HNO2)1.c(AHA)0.25.c(HNO3)1。在HClO4体系中,当... 分别在HClO4和HNO3体系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乙异羟肟酸(AHA)与HNO2的反应动力学,得到其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式为:—dc(HNO2)/dt=k.c(HNO2)1.c(AHA)0.75.c(HClO4)0.5和—dc(HNO2)/dt=k.c(HNO2)1.c(AHA)0.25.c(HNO3)1。在HClO4体系中,当θ=5℃,I=0.5 mol/kg时,反应速率常数k=(2.37±0.21)L1.25/(mol1.25.s);在HNO3体系中,当θ=10℃,I=0.5 mol/kg时,反应速率常数k=(0.482±0.048)L1.25/(mol1.25.s)。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ClO4和HNO3体系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均明显加快,反应活化能分别为99.0 kJ/mol和46.9 kJ/mol;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均有所增加,但增幅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 乙异羟肟酸 高氯酸 硝酸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甲异羟肟酸的合成及其与Np(Ⅳ)、Pu(Ⅳ)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卫芳 张宇 +5 位作者 鲜亮 孙晓飞 晏太红 卞晓艳 迪莹 朱建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以甲酸乙酯和N-甲基盐酸羟胺为主要原料,在乙醇-水体系中合成N-甲基甲异羟肟酸(NMFHA),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TTA萃取法测定结果表明,在1.0 mol/L HNO3体系中,Np(Ⅳ)、Pu(Ⅳ)与NMFH... 以甲酸乙酯和N-甲基盐酸羟胺为主要原料,在乙醇-水体系中合成N-甲基甲异羟肟酸(NMFHA),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TTA萃取法测定结果表明,在1.0 mol/L HNO3体系中,Np(Ⅳ)、Pu(Ⅳ)与NMFHA形成稳定的1∶2的配合物,其累积稳定常数分别为:1β(Np(Ⅳ))=8.83×109,2β(Np(Ⅳ))=1.01×1019;1β(Pu(Ⅳ))=7.78×1010,2β(Pu(Ⅳ))=5.80×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甲异羟肟酸 合成 Np(Ⅳ) Pu(Ⅳ) 配合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31
7
作者 叶国安 郑卫芳 +2 位作者 何辉 马敬 王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5-83,共9页
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后处理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我国核燃料循环技术发展路线分析了我国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和要点。
关键词 核燃料循环 后处理 无盐试剂 荚醚 干法后处理 APOR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脲还原Pu(Ⅳ)和在U/Pu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兆武 何建玉 +3 位作者 章泽甫 宋天宝 张宇 郑卫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研究了在 3 0 %TBP/煤油和HNO3 水溶液混合相中羟基脲 (HU)还原Pu(Ⅳ )的动力学。研究表明 :HU可还原Pu(Ⅳ )到Pu(Ⅲ ) ,混合相中的还原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dc(Pu(Ⅳ ) ) /dt=kc(HU)·c- 3 2(HNO3 )c2 mix(Pu(Ⅳ ) )c- 1mix(Pu(Ⅲ ... 研究了在 3 0 %TBP/煤油和HNO3 水溶液混合相中羟基脲 (HU)还原Pu(Ⅳ )的动力学。研究表明 :HU可还原Pu(Ⅳ )到Pu(Ⅲ ) ,混合相中的还原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dc(Pu(Ⅳ ) ) /dt=kc(HU)·c- 3 2(HNO3 )c2 mix(Pu(Ⅳ ) )c- 1mix(Pu(Ⅲ ) ) ,其中 ,k为速率常数 ,15℃时 ,k =( 896± 5 9)mol2 3 ·L- 2 3 ·min- 1。以HU作Pu(Ⅳ )的还原剂 ,用离心试管模拟了Purex流程 1B槽中的U/Pu分离 ,进行了 16级逆流串级实验。串级实验中 ,U中去Pu的分离系数达 5 4× 10 4 ,Pu中去U的分离系数为 1 8× 10 5,每kgU产品中的Pu含量约为 11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铀钚分离 分离系数 还原剂 PUREX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熔盐中八氧化三铀电解还原基础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宇 袁中伟 +5 位作者 尹华意 汤迪勇 郑卫芳 张生栋 晏太红 汪的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1-596,共6页
将氧化物乏燃料直接电解还原为粗金属的过程是目前以电解还原-电解精炼为特征的主流干法后处理流程的重要步骤。二氧化铀(UO_2)是乏燃料的最主要成分,将致密的UO_2芯块转化为八氧化三铀(U_3O_8)粉末后,再进行电化学还原能有效提高还原... 将氧化物乏燃料直接电解还原为粗金属的过程是目前以电解还原-电解精炼为特征的主流干法后处理流程的重要步骤。二氧化铀(UO_2)是乏燃料的最主要成分,将致密的UO_2芯块转化为八氧化三铀(U_3O_8)粉末后,再进行电化学还原能有效提高还原速率。因此,以U_3O_8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在氯化锂(LiCl)熔盐中的电解还原机理研究,对后处理干法流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650℃的LiCl熔盐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U_3O_8的电解还原行为;对电解后的样品,运用XRD、SEM等手段分析其组成和形貌,并推测相应的还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氧化三铀 氯化锂 氧化锂 电解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异羟肟酸与Zr(Ⅳ),UO_2^(2+)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卞晓艳 杨素亮 +1 位作者 郑卫芳 叶国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9,共5页
对乙异羟肟酸(AHA)与Zr(Ⅳ),UO22+的配位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AHA与Zr(Ⅳ),UO2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在HCl O4体系中,AHA与Zr(Ⅳ),UO22+分别发生三、二级配位,其稳定常数分别为:β1(Zr(Ⅳ))=(6.7±0.1)×1013,β2(... 对乙异羟肟酸(AHA)与Zr(Ⅳ),UO22+的配位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AHA与Zr(Ⅳ),UO2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在HCl O4体系中,AHA与Zr(Ⅳ),UO22+分别发生三、二级配位,其稳定常数分别为:β1(Zr(Ⅳ))=(6.7±0.1)×1013,β2(Zr(Ⅳ))=(1.8±0.1)×1025,β3(Zr(Ⅳ))=(3.8±0.3)×1035;β(UO2+)=(8.6±0.4)×107,β(UO2+)=(3.8±0.1)×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异羟肟酸 Zr(Ⅳ) UO22+ 配位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羟基脲与HNO_2的反应动力学及对Pu(Ⅲ)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晏太红 郑卫芳 +4 位作者 叶国安 张宇 鲜亮 卞晓艳 迪莹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71,共7页
研究了HClO4和HNO3体系中双羟基脲(DHU)与HNO2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HClO4和HNO3体系下DHU与HNO2的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式均为-dc(HNO2)/dt=k.c(HNO2)1.c(DHU)0.c(H+)-0.15,反应对DHU均呈零级。在HClO4体系下,θ=15℃,I=0.5 mol/kg时,... 研究了HClO4和HNO3体系中双羟基脲(DHU)与HNO2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HClO4和HNO3体系下DHU与HNO2的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式均为-dc(HNO2)/dt=k.c(HNO2)1.c(DHU)0.c(H+)-0.15,反应对DHU均呈零级。在HClO4体系下,θ=15℃,I=0.5 mol/kg时,反应速率常数k1=(2.37±0.04)mol0.15/(L0.15.min);在HNO3体系下,θ=10℃,I=0.5 mol/kg时,反应速率常数k2=(1.29±0.06)mol0.15/(L0.15.min)(n=8)。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均明显加快,HClO4和HNO3体系对应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68.2 kJ/mol和76.8 kJ/mol。在HClO4和HNO3体系中,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均下降。过量的DHU在HNO3溶液中可以很好的稳定Pu(Ⅲ)48 h而不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羟基脲 HNO2 反应动力学 Pu(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膜电解制备四价铀Ⅰ.装置建立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中伟 双红莹 +3 位作者 晏太红 郑卫芳 张宇 卞晓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9,共5页
以钛涂钌铱网为阳极、钛网为阴极,建立了动态膜电解制备四价铀装置,测试了该装置的性能,比较了使用国产膜和进口膜时的电解性能,同时还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在电流密度高达120mA/cm2的情况下稳定运行;... 以钛涂钌铱网为阳极、钛网为阴极,建立了动态膜电解制备四价铀装置,测试了该装置的性能,比较了使用国产膜和进口膜时的电解性能,同时还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在电流密度高达120mA/cm2的情况下稳定运行;隔膜采用贝斯特Nepem-417膜或旭化成Aciplex-F4112膜,对电解结果无显著差异;对于500mL铀质量浓度为199g/L的料液,仅采用72cm2的钛涂钌铱网为阳极、钛网作为阴极,电解180min,四价铀产率可达到93.1%;电解前后阴极料液中肼浓度从0.52mol/L下降为0.30mol/L,酸浓度从2.20mol/L下降为0.70mol/L,槽压在3~3.6V内变动,阴极电解液温度低于45℃(室温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V) 膜电解 钛涂钌铱 电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ex流程中二甲基羟胺与甲基肼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传博 刘金平 +2 位作者 晏太红 张宇 郑卫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8-273,共6页
研究了在测定1BP中的N,N-二甲基羟胺(DMHAN)和甲基肼(MMH)的浓度之前用TODGA将其中的Pu(Ⅲ)萃取出来;并基于所发现的在室温下pH为2.0~5.5时,Fe3+只与DMHAN反应而不与稀的MMH发生反应;以及在室温下pH为0~5.5时,稀的I2溶液只与MMH发生... 研究了在测定1BP中的N,N-二甲基羟胺(DMHAN)和甲基肼(MMH)的浓度之前用TODGA将其中的Pu(Ⅲ)萃取出来;并基于所发现的在室温下pH为2.0~5.5时,Fe3+只与DMHAN反应而不与稀的MMH发生反应;以及在室温下pH为0~5.5时,稀的I2溶液只与MMH发生反应而不与稀的DMHAN反应;分别建立了用Fe3+/邻菲罗琳-分光光度法测定1BP萃余液中DMHAN的浓度,相对偏差小于1.0%,检测下限为3.00×10-6 mol/L;用I2溶液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的MMH的浓度,相对偏差小于1.0%,检测下限为3.00×10-5 mol/L。并考察了反应时间、甲醇、甲醛和酸度等对结果的影响。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测定1BP中DMHAN和MMH的浓度,也适用于1BX、2BX和2BP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羟胺 甲基肼 分光光度法 PUREX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甲基肼改善铀纯化循环中钌的净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宇 郑卫芳 +5 位作者 卞晓艳 晏太红 鲜亮 左臣 张柏青 迪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6-1090,共5页
通过单级条件实验研究单甲基肼或肼浓度、预处理酸度、温度等因素对钌的预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确定的条件进行了模拟铀纯化循环2D槽的串级实验,获得了料液经单甲基肼或肼预处理后钌的净化系数(DFRu)。结果表明,单甲基肼作为预处理试剂... 通过单级条件实验研究单甲基肼或肼浓度、预处理酸度、温度等因素对钌的预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确定的条件进行了模拟铀纯化循环2D槽的串级实验,获得了料液经单甲基肼或肼预处理后钌的净化系数(DFRu)。结果表明,单甲基肼作为预处理试剂提高钌净化的效果明显,与料液中未加预处理试剂相比,其净化系数提高近10倍,且在相同预处理条件下,其预处理效果优于肼。通过台架温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单甲基肼对钌的预处理效果,钌的净化系数达到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甲基肼 预处理 净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脲与HNO_2的反应动力学及对Pu(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兆武 何建玉 +3 位作者 章泽甫 宋天宝 林敏 郑卫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在HNO3溶液中,研究了羟基脲(HU)与HNO2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对HU呈零级,速率方程可表示为:-dc(HNO2)/dt=k0c(HNO2)c1 1(HNO3)c0(HU),在t=10℃,c(HNO2)=5mmol/L时,k0=(0 18±0 01)L1 1·mol-1 1·s-1,反应活化能E... 在HNO3溶液中,研究了羟基脲(HU)与HNO2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对HU呈零级,速率方程可表示为:-dc(HNO2)/dt=k0c(HNO2)c1 1(HNO3)c0(HU),在t=10℃,c(HNO2)=5mmol/L时,k0=(0 18±0 01)L1 1·mol-1 1·s-1,反应活化能Ea≈63kJ/mol。在不同离子强度的NaNO3溶液中的研究表明,离子强度变化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分光光度法和萃取法研究表明,过量的HU在HNO3溶液中可以很好地稳定Pu(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亚硝酸 反应动力学 钚(Ⅲ) 稳定性 反应活化能 反应速率 PUREX流程 分离 还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甲基肼与亚硝酰钌硝酸根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宇 郑卫芳 +5 位作者 卞晓艳 晏太红 鲜亮 左臣 张柏青 迪莹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研究了单甲基肼(MMH)浓度、酸度、温度及预处理时间等对钌预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法研究了RuNO硝酸根配合物与MMH的反应动力学,75℃下该反应的表观速率方程为:r=Kc6.38(RuNO(Ⅲ)).c2.60(MMH)c-0.88(HNO3)。反应速度随着MMH浓度... 研究了单甲基肼(MMH)浓度、酸度、温度及预处理时间等对钌预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法研究了RuNO硝酸根配合物与MMH的反应动力学,75℃下该反应的表观速率方程为:r=Kc6.38(RuNO(Ⅲ)).c2.60(MMH)c-0.88(HNO3)。反应速度随着MMH浓度增加而加快,随着HNO3浓度增加下降。75℃下,料液经MMH预处理2 h,Ru的分配比显著降低,预处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甲基肼 预处理 速率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10mm离心萃取器水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传博 郑卫芳 +3 位作者 晏太红 张宇 左臣 张柏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0-532,共3页
为将φ10mm离心萃取器用于Purex流程钚纯化循环反萃段的实验研究中,当水相和有机相流比为1∶4,离心萃取器的重相堰直径分别为6.4、6.6和6.8mm时,考察了两相出口料液的夹带情况以及环隙和转筒内液体体积随转速的变化等水力学性能。研究表... 为将φ10mm离心萃取器用于Purex流程钚纯化循环反萃段的实验研究中,当水相和有机相流比为1∶4,离心萃取器的重相堰直径分别为6.4、6.6和6.8mm时,考察了两相出口料液的夹带情况以及环隙和转筒内液体体积随转速的变化等水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两相总流量小于9.0mL/min、转速大于4 000r/min时,离心萃取器处于稳定可操作区间。此时两相出口料液均不夹带,两相混合区内液体量约为0.7mL,转筒内液体量约为2.2mL。结合总流量可进一步计算得出两相接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萃取器 水力学性能 存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l-KCl、NaCl-KCl和KCl熔盐体系中Ce(Ⅲ)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磊 王有群 +2 位作者 谢书宝 王文涛 郑卫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9-386,I0003,共9页
对比了Ce(Ⅲ)在LiCl-KCl、NaCl-KCl和KCl熔盐体系中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高温NaCl-KCl、KCl熔盐体系中由于Ce(Ⅲ)与Na(Ⅰ)和K(Ⅰ)的还原电位相近,会发生大量基体盐元素的还原,而低温LiCl-KCl熔盐体系中Ce(Ⅲ)未发生上述现象;... 对比了Ce(Ⅲ)在LiCl-KCl、NaCl-KCl和KCl熔盐体系中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高温NaCl-KCl、KCl熔盐体系中由于Ce(Ⅲ)与Na(Ⅰ)和K(Ⅰ)的还原电位相近,会发生大量基体盐元素的还原,而低温LiCl-KCl熔盐体系中Ce(Ⅲ)未发生上述现象;LiCl-KCl熔盐体系中Ce(Ⅲ)的还原反应为一步三电子转移的可逆过程,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计算得到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分别为ln D=-4341.5/T-7.97和ln D=-4346.6/T-7.39;表观还原电位与温度的关系式为E,*(Ce(Ⅲ)/Ce)=0.00072 T-3.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Ⅲ) 熔盐 电化学行为 高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处理重铀酸铵沉淀母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中伟 汪润慈 +1 位作者 晏太红 郑卫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198,共6页
重铀酸铵沉淀母液是一种含常量硝酸铵的高盐分废液,目前主要采用硅胶吸附法进行处理,产生的二次废物量大。纳滤膜能透过硝酸铵等单价盐,而截留铀等以多价离子或大体积分子形态存在的组分。本文在铀浓度为40mg/L、硝酸铵浓度为35g/L的模... 重铀酸铵沉淀母液是一种含常量硝酸铵的高盐分废液,目前主要采用硅胶吸附法进行处理,产生的二次废物量大。纳滤膜能透过硝酸铵等单价盐,而截留铀等以多价离子或大体积分子形态存在的组分。本文在铀浓度为40mg/L、硝酸铵浓度为35g/L的模拟重铀酸铵沉淀母液中,开展了纳滤技术处理重铀酸铵沉淀母液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筛选的4种商用纳滤膜中,NF270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当跨膜压差为1.0 MPa、膜面流速为40cm/s、料液温度为25℃时,NF270纳滤膜的铀截留率为97%,与之对应的透膜通量为60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铀酸铵沉淀母液 纳滤 硝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20mm离心萃取器的水力学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传博 张宇 +3 位作者 晏太红 郑卫芳 左臣 袁中伟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9-352,共4页
为将φ20mm离心萃取器用于Purex流程2A段的研究中,针对2A段的工艺参数进行了φ20mm离心萃取器的水力学性能研究。固定其重相堰直径为10.8mm,采用30%TBP/煤油-HNO3体系,研究了流比(A∶O)、流速、转速变化对两相出口料液的夹带及环隙和转... 为将φ20mm离心萃取器用于Purex流程2A段的研究中,针对2A段的工艺参数进行了φ20mm离心萃取器的水力学性能研究。固定其重相堰直径为10.8mm,采用30%TBP/煤油-HNO3体系,研究了流比(A∶O)、流速、转速变化对两相出口料液的夹带及环隙和转筒内液体体积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流比(A∶O)为1∶1、两相总流速小于70.0mL/min及流比为5∶1、两相总流速小于28.8mL/min时,当转速大于3 000r/min时,该类型离心萃取器处于稳定可操作区间;此时两相出口料液均不夹带,两相混合区内液体量约为5.1mL,转筒内液体量约为12.3mL。结合总流速可算出两相接触时间t=5.1×60/vt,vt为总流速。结果表明,该类型离心萃取器可满足Purex流程中2A段工艺实验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萃取器 水力学性能 存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