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黄海及日本海西南部绿鳍马面鲀种群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元甲 方瑞生 +2 位作者 姚文祖 周荣康 陆伟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02-207,共6页
前言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Günther)(以下简称马面鲀)为暖温性近底层鱼类,隶属于鲀形目革纯科马面鲀属,广泛分布于渤、黄、东海、朝鲜及日本沿海,而以东海的数量为多。1974年开始成为我国海洋渔业的捕捞对象。
关键词 绿鳍马面tun 种群 资源 马面T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区头足类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99-203,220,共6页
中国的头足类盛产于东海沿海,其产量约占全国头足类产量的70~80%,是本海区重要的渔业,并被誉为海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因此头足类渔业向来被海区渔民所重视。现根据有关文献和调查、生产资料,对海区头足类的利用现状作一阐述,并对资源... 中国的头足类盛产于东海沿海,其产量约占全国头足类产量的70~80%,是本海区重要的渔业,并被誉为海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因此头足类渔业向来被海区渔民所重视。现根据有关文献和调查、生产资料,对海区头足类的利用现状作一阐述,并对资源合理利用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东海区头足类种类组成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资源 海洋渔业 东海 头足类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东海鱿鱼资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53,共3页
一、东海区头足类渔业在全国头足类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海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大陆沿岸曲折多港湾,陆地径流量大,海区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沿海岛屿众多,是鱼、虾、蟹和头足类等海洋动物繁衍和幼体索饵... 一、东海区头足类渔业在全国头足类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海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大陆沿岸曲折多港湾,陆地径流量大,海区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沿海岛屿众多,是鱼、虾、蟹和头足类等海洋动物繁衍和幼体索饵生长的良好场所。东海沿海有江、浙、沪沿岸水向东、向南扩散,外海有黑潮主干由南向北贯行,海区北部有黄海冷水南契,南部有台湾暖流北伸,海区中部水域成为多种流系互相作用的区域,不同流系的交汇区随季节的变化,或南、北或东、西交错移动,形成良好的渔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资源 开发利用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北部及日本海西南部底鱼资源评估
4
作者 郑元甲 甘金宝 姚文祖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4-58,共5页
我国对五岛对马渔场底鱼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1979年冬季,主要捕捞对象是绿鳍马面鲀。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海域马面鲀等底鱼资源的分布洄游和资源状况,198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向东海所下达了“东海北部及毗邻海区绿鳍马面鲀等底鱼资源调查... 我国对五岛对马渔场底鱼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1979年冬季,主要捕捞对象是绿鳍马面鲀。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海域马面鲀等底鱼资源的分布洄游和资源状况,198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向东海所下达了“东海北部及毗邻海区绿鳍马面鲀等底鱼资源调查与探捕”课题。在这之前,东海所和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合作,于1983年12月、1984年12月和1985年1月进行了三个航次的第一阶段调查。本文用这三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调查海域内马面鲀等底鱼(包括部分头足类和上层鱼类)的现存资源量和年可捕量进行估算,供合理利用该渔场资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日本海西南部 底鱼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鱼类种群划分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小黄鱼上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熊瑛 郑元甲 +4 位作者 汤建华 仲霞铭 杨健 崔正贺 吴磊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综述了标记重捕法、渔获量分析法、寄生虫标记法、形态表型量度特征法、分子生物学法、钙质结构元素指纹法等6种方法在海洋鱼类种群划分上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各自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并以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小黄鱼(Larimichthys p... 综述了标记重捕法、渔获量分析法、寄生虫标记法、形态表型量度特征法、分子生物学法、钙质结构元素指纹法等6种方法在海洋鱼类种群划分上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各自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并以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例,归纳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应用上述方法开展小黄鱼种群研究的脉络,剖析了我国近海小黄鱼种群(特别是黄海南部种群)划分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研究效果,指出基于钙质组织中元素指纹的方法在鱼类种群判别研究中将具有更大优势。最后,展望了海洋鱼类种群研究方向,以及在今后小黄鱼种群划分研究中上述方法的应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划分 研究方法 海洋鱼类 小黄鱼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黄洪亮 郑元甲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2003年第3期126-129,135,共5页
本文利用1996~2001年间对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测试资料,分西部(160°E以西)、中部(160°E~170°E)和东部(170°E以东)三个海区对柔鱼生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海区胴长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中部海区的群体组... 本文利用1996~2001年间对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测试资料,分西部(160°E以西)、中部(160°E~170°E)和东部(170°E以东)三个海区对柔鱼生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海区胴长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中部海区的群体组成与其相邻的西部和东部海区相接近。2.性腺成熟度组成,雌性以Ⅱ期为主,雄性以Ⅱ期和Ⅲ期为主,雄性性腺成熟度普遍较雌性的早,并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性腺成熟度越高。3.所有年份柔鱼的摄食等级均以1级和2级为主,渔汛后期,摄食等级有所下降。4.通过对摄食等级较高的柔鱼饵料成份的分析,出现机率头足类最高,为90.3%;鱼类次之,为64.5%;甲壳类最少,为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海区 柔鱼 生物学特征 群体组成 性腺成熟度 摄食等级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生 张其永 +1 位作者 郑元甲 洪万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575,共11页
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种类繁多,大多为r选择型或由K选择型演变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较快、可持续利用的前景较为广阔,在中国海洋捕捞业产量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本文综述了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的渔业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 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种类繁多,大多为r选择型或由K选择型演变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较快、可持续利用的前景较为广阔,在中国海洋捕捞业产量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本文综述了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的渔业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鳓(Ilisha elongata)、灰鲳(Pampus cinereus)、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黄海鲱(Clupea harengus pallasi)和黄鲫(Setipinna taty)等6种主要种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概述了这些种类的种群鉴别和划分、洄游分布、越冬场、产卵场及其产卵期、年龄和生长、摄食习性、生殖力和群体结构变动,以及其资源量和可捕量的评估,同时展望了其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并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域 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 资源生物学 回顾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区黄鮟鱇资源状况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2
8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本文以 2 0 0 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研究分析了黄的洄游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和资源量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区黄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海域 ,高资源密度主要分布在水深 4 0~ 10 0m海域 ,但各调查月份... 本文以 2 0 0 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研究分析了黄的洄游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和资源量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区黄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海域 ,高资源密度主要分布在水深 4 0~ 10 0m海域 ,但各调查月份有差异 ;9月份黄个体平均体长为 2 15 .35mm ,优势体长组为 14 0~180mm ,占 5 3% ;平均体重为 397.83g ,优势体重组为 70~ 14 0g ,占 4 5 % ;现存资源量评估结果为 2 0 15t,但实际资源量估计约在 1× 10 4t以上 ,属于有潜在价值渔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区 黄鮟鱇 渔业生物学 资源量 东海 洄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洄游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林新濯 甘金宝 +1 位作者 郑元甲 管锡弟 《海洋渔业》 198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绿鳍马面纯Navodon septentrionalis(Günther)分布于东、黄海和朝鲜、日本近海。我国利用绿鳍马面鲀资源已有10年历史,最高年产量达25万吨,仅次于带鱼,居海洋渔业的第二位。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洄游分布 鱼类资源调查 标志放流技术 洄游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程家骅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2003年第2期51-57,65,共8页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的分布范围很广,在太平洋分布于10.~50.N和20.~40.S之间、在大西洋分布的纬度范围与太平洋相似、在印度洋分布于该洋西部10.N~30.S之间,以北太平洋的数量最多,栖息海域的水温为10~24℃.柔鱼栖息于表层至...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的分布范围很广,在太平洋分布于10.~50.N和20.~40.S之间、在大西洋分布的纬度范围与太平洋相似、在印度洋分布于该洋西部10.N~30.S之间,以北太平洋的数量最多,栖息海域的水温为10~24℃.柔鱼栖息于表层至1500m的水层,它具有季节性洄游和垂直洄游习性,在摄食季节,往往在夜里游至表层摄食,并具有较强的趋光习性,有利于灯光诱钓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柔鱼资源 现状 总渔获量 作业规模 单位渔获量 产量 群体结构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黄海头足类资源量的评估 被引量:6
11
作者 凌建忠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用1996年、1997年浙江温岭渔7515、754两艘单拖渔轮的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26°30′~30°00′N122°~126°30′E、20~150m水深海区的头足类的资源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调查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 本文用1996年、1997年浙江温岭渔7515、754两艘单拖渔轮的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26°30′~30°00′N122°~126°30′E、20~150m水深海区的头足类的资源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调查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为29055.84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353.36t,剑尖枪乌贼为10734.10t,乌贼类为12384.9t,章鱼为5583.45t;1997年为35004.52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1176.04t,剑尖枪乌贼为20511.30t,乌贼类为9658.50t,章鱼为3658.69t。东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为131747.81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1602.24t,剑尖枪乌贼为48671.60t,乌贼类为56157.00t,章鱼为25317.02t;1997年为189441.07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6364.61t,剑尖枪乌贼为111005.17t,乌贼类为52270.87t,章鱼为19800.4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资源量 评估 东海 黄海 资源 密度面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洪亮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6-110,共5页
本文根据1997年6~11月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中部海区渔获胴体组成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且主要由雌性柔鱼组成;不同月份钓获的雌、雄性柔鱼群体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两海区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所渔获的柔鱼胴体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平均纯... 本文根据1997年6~11月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中部海区渔获胴体组成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且主要由雌性柔鱼组成;不同月份钓获的雌、雄性柔鱼群体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两海区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所渔获的柔鱼胴体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平均纯体重,雌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2.51~84.79%,而雄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3.88~85.60%;柔鱼的性腺发育程度随着生产月份的推迟,发育程度也越高,而在相同的月份雄性柔鱼发育程度较雌性柔鱼为高;柔鱼的摄食等级不论是雌鱼还是雄鱼,基本以1、2级为主,较高摄食等级的比例似有逐月下降的趋势;柔鱼的胃含物以鱼的鳞片等鱼的残余物出现率较高,头足类次之,尤其是摄食等级高的胃含物中头足类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柔鱼 生物学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涡旋预测绿鳍马面鲀渔获量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瑞生 郑元甲 《海洋渔业》 1986年第6期246-249,共4页
东海南部海区位于陆架外缘的西侧,水深约在80-200米之间,地形复杂,黑潮绕流台湾岛后,在岛的北部和东北部海区经常出现气旋和反气旋型涡旋,并伴有上升流和下降流。此外,该海区还受大陆沿岸水的影响,使这里形成复杂的海洋结构,它... 东海南部海区位于陆架外缘的西侧,水深约在80-200米之间,地形复杂,黑潮绕流台湾岛后,在岛的北部和东北部海区经常出现气旋和反气旋型涡旋,并伴有上升流和下降流。此外,该海区还受大陆沿岸水的影响,使这里形成复杂的海洋结构,它是春季绿鳍马面鲀(以下简称马面鲀)产卵和发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海区的渔场环境尤其是祸旋对渔业的关系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区 渔获量 渔场 春季 产卵 发育 南部 涡旋 陆架 上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骏河湾绿鳍马面鲀鱼体成份组成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2,46,共4页
日本东海岸骏河湾的绿鳍马面鲀产量虽然较高,但在静冈县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该湾的绿鳍马面鲀主要由定置网捕获,并曾一度由于网头太大而出现渔捞事故的情况,从而表现出具有渔获量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及鱼价从每公斤10多日元到10... 日本东海岸骏河湾的绿鳍马面鲀产量虽然较高,但在静冈县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该湾的绿鳍马面鲀主要由定置网捕获,并曾一度由于网头太大而出现渔捞事故的情况,从而表现出具有渔获量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及鱼价从每公斤10多日元到100多日元的巨大变化的特点。骏河湾定置网的渔期是1~6月,此期间渔获量可占到年产量的一大半,往年7月以后的作业船数少,渔获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骏河湾 绿鳍马面Tun 鱼体成份组成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北部底层鱼类群聚及环境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85-189,共5页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一)调查目的为了解东海北部底层鱼类群聚组成及其季节变化与鱼类食性、海洋环境、饵料生物之间的关系,定于1988年秋、冬季进行两个航次调查,以搜集上述内容的有关基础资料。(二)调查方法1.拖网试捕调查用阳光丸6片...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一)调查目的为了解东海北部底层鱼类群聚组成及其季节变化与鱼类食性、海洋环境、饵料生物之间的关系,定于1988年秋、冬季进行两个航次调查,以搜集上述内容的有关基础资料。(二)调查方法1.拖网试捕调查用阳光丸6片式单拖网具,于1988年度第9(1988年10月12~22日)、11(1989年1月12~23日)航次在预定的各调查站位(图1)拖网1次,拖网时间(放完曳纲至开始起网)一般为1个小时。在囊网(目大66毫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底层鱼类 群聚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探讨
16
作者 文乐敏 吴锋耀 +9 位作者 覃亚勤 董文逸 周祖琼 唐欷柯 郑元甲 农影星 韦彩云 刘冬梅 庞汉添 谢周华 《现代医院》 2020年第7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某传染病医院新型肺炎的防控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前段时间的防控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总结提出了防控新冠肺炎的4点主要做法:①平常以“战时状态”备战突发新发传染病疫情;②疫情发生... 目的探讨某传染病医院新型肺炎的防控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前段时间的防控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总结提出了防控新冠肺炎的4点主要做法:①平常以“战时状态”备战突发新发传染病疫情;②疫情发生,保持高度敏感性,突出“三早”(早谋划、早部署和早行动);③抓实“三个关键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严防死守把好“三关”(入口关、过程关和出口关);④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宣传力度。结论总结出的新冠肺炎防控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对疫情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医院 新冠肺炎 防控 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