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双胍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厚名 崔翠翠 +9 位作者 夏伟丽 季加翠 张洪昌 苏现彪 王忠宝 马家树 褚昊冉 郑云哨 白录东 李然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5-320,共6页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其核心症状之一是认知功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效果不佳。近期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改善SZ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修复神经损伤、调...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其核心症状之一是认知功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效果不佳。近期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改善SZ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修复神经损伤、调节神经免疫和抗氧化应激。阐明这些机制可为SZ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障碍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神经元可塑性 神经免疫调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生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郑云哨 张天亮 +1 位作者 王斌 陈贞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现状,为提高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1名基层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工作10年以上组职业倦怠与10...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现状,为提高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1名基层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工作10年以上组职业倦怠与10年以下组无显著性差异,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工作10年以下组(P<0.05)。基层精神病科医生和同级别综合医院的医生比较在职业枯竭方面的得分要低而社会支持的得分要高一些,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组职业枯竭和社会支持的得分高于未婚组,但无显著差异。对本职工作兴趣浓厚组在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方面得分要显著低于兴趣一般组(P<0.05),而在客观支持方面的得分要高于兴趣一般组。职业倦怠的去人性化因子与社会支持成负相关关系,而成就感则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结论:基层高年资医师在享受更多社会支持的同时面临着更大的职业压力。基层医务工作者中精神科医师与其他科室医师之间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无统计学差异性。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浓厚的专业兴趣是有效对抗职业倦怠的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生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EBP/PCSK9通路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脂代谢紊乱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家树 郑云哨 +6 位作者 孙丰霞 樊运莉 范允明 苏现彪 王忠宝 翁柠 李然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29-1538,共10页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药物,但其使用会导致脂代谢紊乱,从而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并严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脂代谢紊乱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药物,但其使用会导致脂代谢紊乱,从而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并严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脂代谢紊乱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是调控脂代谢的关键转录因子。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作为SREBP下游调控基因之一,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最近降脂药物研究的重要靶点。近期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通过SREBP/PCSK9通路影响脂代谢。深入了解该通路在抗精神药物相关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机制将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紊乱的预防和新药的研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下)
4
作者 王维兵 王玉玲 郑云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为修正经络学说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内经》、《难经》、《经络学》等记载的经络理论与相关经络研究文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冲脉循行上行四线下行一线,各线阴阳属性有待辨析;跷脉属并联支路,... 目的:分析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为修正经络学说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内经》、《难经》、《经络学》等记载的经络理论与相关经络研究文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冲脉循行上行四线下行一线,各线阴阳属性有待辨析;跷脉属并联支路,计入经脉总长是错误的;躯干部腹面与背面经脉条数不相等,全身阴性经脉与阴性经脉、阳性经脉与阳性经脉、阴性经脉与阳性经脉皆长度不等比例不同,经穴总数缺乏法度且阴阳经穴数量既不相等又不成比例,无法形成周期性节律和阴阳相贯串联流注;《灵枢.逆顺肥瘦》对十二经脉循行的描述未反映气血运行全貌。结论:客观存在的经脉数目、经脉长度、经脉循行分布、经穴总数及其各条经脉所属经穴数量等,较目前公认状况悬殊较大,现有经络学说有待探讨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瑕疵 疑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