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早期离体肺泡巨噬细胞CD14蛋白表达对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友良 郇京宁 +2 位作者 陈玉林 贲道锋 王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8-560,571,共4页
目的 探讨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CD14膜蛋白 (mCD14 )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收集大鼠AM ,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D14蛋白表达变化 ,ELISA检测培... 目的 探讨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CD14膜蛋白 (mCD14 )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收集大鼠AM ,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D14蛋白表达变化 ,ELISA检测培养液中TNF α和IL 6浓度。结果 烧伤血清和LPS刺激后 ,AM的CD14蛋白表达从 1h起就开始增加 ,2h达峰值 ,尔后逐渐减弱 ,持续 12h ,细胞因子分泌相应增加 ;抗CD14抗体阻断CD14作用后 ,CD1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细胞因子分泌亦相应减少。结论 严重烧伤后可能随着LPS增加 ,通过激活内毒素信号传导通路 ,使AM分泌细胞因子增加 ,这种作用可以被抗CD14抗体所阻断 ,提示严重烧伤后可以通过调节CD14的作用而减少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离体肺泡巨噬细胞 CD14蛋白 细胞因子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对猪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友良 陈玉林 +3 位作者 郇京宁 王广庆 王璐 刘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74-477,F003,共5页
目的 :探讨外用纤维蛋白胶 (FS)对猪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采用猪深二度烫伤模型 ,创面外用FS。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 ,检测羟脯氨酸 (OHP)、细胞周期、创面组织含水量、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以 1%磺... 目的 :探讨外用纤维蛋白胶 (FS)对猪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采用猪深二度烫伤模型 ,创面外用FS。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 ,检测羟脯氨酸 (OHP)、细胞周期、创面组织含水量、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以 1%磺胺嘧啶银霜 (Ag SD)作对照 ,观察FS对猪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结果 :FS组OHP含量显著高于Ag SD组 ;FS组创面S期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g SD组 (P <0 .0 5 ) ;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FS组 (10 .2± 1.31)天 ,Ag SD组 (12 .4± 1.14 )天 ,差异显著 (P <0 .0 5 ) ;提示FS组创面组织肿胀较Ag SD组轻。病理形态改变提示FS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良好。 结论 :FS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局部OHP含量增高 ,S期细胞百分比升高 ,水肿减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烧伤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友良 郇京宁 +2 位作者 陈玉林 夏照帆 贲道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 :探讨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CD14的mRNA基因和膜蛋白 (mCD14 )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分离并收集大鼠AM ,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后提取总RNA ,用RT PCR方法检测不同... 目的 :探讨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CD14的mRNA基因和膜蛋白 (mCD14 )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分离并收集大鼠AM ,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后提取总RNA ,用RT PCR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点CD14mRNA表达 ;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TNF α和IL 6浓度 ;免疫组化法检测AM膜CD14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经烧伤血清和LPS刺激后 ,AM的CD14基因以及蛋白表达从 1h起就开始增加 ,2h达峰值 ,然后逐渐减弱。上述改变在伤后 12h内持续 ,细胞因子分泌相应增加 ;抗CD14抗体阻断CD14作用后 ,CD1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细胞因子分泌亦相应减少。 结论 :严重烧伤后可能随着LPS增加 ,通过激活内毒素信号传导通路 ,使AM分泌细胞因子增加。这种作用可以被抗CD14抗体所阻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肺泡巨噬细胞 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for challenging wounds on cervico-thoracic region
4
作者 邢新 薛春雨 +2 位作者 李蠡 郇京宁 郭恩覃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6年第5期333-339,共7页
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for challenging wound on cervico-thoracic region. Methods: Different myocutaneous flap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pe... 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for challenging wound on cervico-thoracic region. Methods: Different myocutaneous flap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peculiarity and etiological factor of wound. There were 28 cases of island pectoralis major island myocutanuous flaps, 34 cases of latissimus dorsi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s, 19 cases of trapizius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s and 17 cases of rectus abdominis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s in this report. Results: All 98 patients with challenging wound on cervico-thoracic region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this method without complications, and obtained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effectiveness. Conclusion:Challenging wounds in cervico-nuchal region can be repaired with pertoralis major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latissimus dorsi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and trapizius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while challenging wounds in thoracic region can be repaired with latissimus dorsi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and rectus abdominis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Satisfactory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challenging WOUND SKIN FLAP cervico-thoracic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