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郄春花 秦波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重型肝炎 发病机制 肝细胞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鲍特菌MALDI-TOF MS谱库的扩展及鉴定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郄春花 刘亚敏 +3 位作者 李颖 王玥 吴红章 孟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鉴定百日咳鲍特菌谱库进行扩展。方法采用Microflex LT软件,用经全基因组测序确认的9株百日咳鲍特菌和1株副百日咳鲍特菌构建蛋白质指纹谱库,对布鲁克数据库进行扩展。对标准... 目的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鉴定百日咳鲍特菌谱库进行扩展。方法采用Microflex LT软件,用经全基因组测序确认的9株百日咳鲍特菌和1株副百日咳鲍特菌构建蛋白质指纹谱库,对布鲁克数据库进行扩展。对标准菌株ATCC 29213、ATCC 25922、ATCC 700603、ATCC 27853进行MALDI-TOF MS鉴定,评价扩展库的准确性。选取6株百日咳鲍特菌,每个菌株取3个菌落分别用MALDI-TOF MS鉴定,评价试验的精密度。采用36株临床分离株验证扩展谱库对百日咳鲍特菌的识别能力,并进行扩展库前后鉴定结果比较。结果成功构建9株百日咳鲍特菌和1株副百日咳鲍特菌参考谱库,并扩展现有布鲁克数据库Taxonomy(5989)数据库为Taxonomy(5989+)。扩展库准确鉴定4株标准菌株ATCC 29213、ATCC 25922、ATCC 700603、ATCC 27853,对鲍特菌鉴定无干扰;6株百日咳鲍特菌的重复鉴定符合率为100%,精密度良好。用于外部验证的36株菌经扩展后数据库鉴定,种水平鉴定率达86.1%。结论百日咳鲍特菌质谱库的扩展提升了地区性分离菌株鉴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百日咳鲍特菌 鉴定 谱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郄春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0-522,共3页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开发的一种新型核酸体外扩增技术。LAMP不仅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检测,而且可以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LAMP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定量分析、反应时间短、操作...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开发的一种新型核酸体外扩增技术。LAMP不仅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检测,而且可以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LAMP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定量分析、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随着LAMP技术的不断进展,其在标本前处理、引物设计、产物的特异性可视化检测方面也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即时检验 DNA芯片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接触家属分泌物肠道病毒检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亚敏 郄春花 +2 位作者 李佳萌 李颖 杨悦杰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肠道病毒检出情况。方法随机选取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50例,分别于患儿入院(急性期)及出院时(恢复期)采集咽拭子、粪便标本共200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EV...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肠道病毒检出情况。方法随机选取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50例,分别于患儿入院(急性期)及出院时(恢复期)采集咽拭子、粪便标本共200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包括EV、EV71、柯萨奇A组16型(CoxA16)。结果 EV阳性患儿密切接触家属总EV阳性率78%,其中97.3%为隐性感染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EV阳性检出率粪便明显高于咽拭子(P<0.05),且在患儿疾病恢复期阳性率高于急性期(P<0.05),尤其是粪便标本(P<0.05)。结论手足口患儿病密切接触家属EV隐性感染率高,应加入防控重点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密切接触家属 肠道病毒 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秦波 郄春花 +2 位作者 张大志 赵有蓉 郭树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对 8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 4 3例患者只给予综合治疗 ,治疗组 4 2例患者在综合疗法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 ,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对 8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 4 3例患者只给予综合治疗 ,治疗组 4 2例患者在综合疗法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 ,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内毒素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ALSS治疗后 ,肝功能明显改善 ,PT、TNF -α、内毒素及NO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0 .0 0 1) ,血清Cl-水平也明显降低 (P <0 .0 0 1)。ALSS治愈好转率为 5 0 .0 % ( 2 1/ 4 2 ) ,而对照组治愈好转率为 2 0 .9% ( 9/ 4 3)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ALSS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8.6 % ( 12 / 4 2 )。结论 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 ,并降低TNF -α、内毒素及NO等病理成分 ,能明显提高其治愈好转率 ,其中早、中期患者疗效明显好于晚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慢性重型肝炎 ALSS TNF-α 内毒素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