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大豆核心亲本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郁晓敏 袁凤杰 +1 位作者 傅旭军 朱丹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2,共4页
为明确浙江省大豆资源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分布情况,筛选特异资源在育种中应用,本研究应用63份浙江大豆核心亲本资源,分析了不同品种、生态类型以及食用类型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集中分布在80~12... 为明确浙江省大豆资源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分布情况,筛选特异资源在育种中应用,本研究应用63份浙江大豆核心亲本资源,分析了不同品种、生态类型以及食用类型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集中分布在80~120mg/g之间;不同品种间可溶性总糖及各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可溶性糖主要成分蔗糖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夏秋大豆类型品种的葡萄糖、蔗糖、水苏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春大豆。与普通型大豆品种相比,鲜食型的蔗糖含量相对较高,而水苏糖含量则相对较低。浙江省核心亲本可溶性糖含量变异丰富,不同生态类型和气候条件显著影响可溶性糖含量,通过对这些资源的遗传改良可以选育出可溶性糖含量各异的优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可溶性糖 生态类型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分离纯化与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郁晓敏 吴娴静 +1 位作者 董德坤 朱丹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利用辐照诱发米曲霉孢子突变,筛选得到酶活力强且特异性高的米曲霉诱变菌株。利用米曲霉诱变菌株对豆腐皮加工后的剩余豆浆(下浆水)进行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发酵液,发酵液经超滤和凝胶过滤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剂能力测定法(... 利用辐照诱发米曲霉孢子突变,筛选得到酶活力强且特异性高的米曲霉诱变菌株。利用米曲霉诱变菌株对豆腐皮加工后的剩余豆浆(下浆水)进行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发酵液,发酵液经超滤和凝胶过滤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剂能力测定法(FRAP法)和二苯基苦基苯肼法(DPPH法)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豆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10 000范围内的大豆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抗氧化性和稳定性最好的大豆肽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200~1 4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米曲霉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低氮耐性突变体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7
3
作者 郁晓敏 方萍 向成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1-443,共3页
关键词 拟南芥 低氮耐性突变体 筛选方法 种子发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大豆颗粒全粉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郁晓敏 袁凤杰 +4 位作者 汪寿根 傅旭军 杨清华 金杭霞 吴列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鲜食大豆营养丰富、口味尤佳,但由于含水量高、易腐易损,导致其储运成本较高,综合利用价值较低。本研究借鉴甘薯颗粒全粉的回填制备方法,开发出鲜食大豆颗粒全粉的加工工艺,并对获得的颗粒全粉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80目以上的颗粒全... 鲜食大豆营养丰富、口味尤佳,但由于含水量高、易腐易损,导致其储运成本较高,综合利用价值较低。本研究借鉴甘薯颗粒全粉的回填制备方法,开发出鲜食大豆颗粒全粉的加工工艺,并对获得的颗粒全粉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80目以上的颗粒全粉粉质细腻、复水性好,基本保持了鲜食大豆的口感和风味,已能满足深加工的需要;回填比例在1∶1.5~2之间的分散效果较佳,挤压粒径在20~40目之间的生产效率较好。相比于新鲜籽粒,颗粒全粉(>80目)的主要营养物质在回填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小,其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的差异不显著,而叶绿素也能保留其原有质量分数的60%。鲜食大豆新鲜籽粒作为原料先加工成全粉,再通过深加工制成各式各样的下游产品,能够提升鲜食大豆的经济价值,促进鲜食大豆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颗粒全粉 回填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江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被引量:6
5
作者 郁晓敏 徐刚勇 +7 位作者 柯甫志 陈雪峰 林宝刚 江建锋 陈常理 甘宏信 胡齐赞 金昌盛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2138-2141,共4页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要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调查第三小组与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于2017—2019年联合开展普查与系统调查工作。联合调查组通过对衢江区11个乡(镇)的22个村进行普查与...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要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调查第三小组与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于2017—2019年联合开展普查与系统调查工作。联合调查组通过对衢江区11个乡(镇)的22个村进行普查与系统调查,收集到各类作物种质资源合计113份。调查发现,多数地方品种只有零星种植,特色地方品种消失明显,种质资源亟须保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衢江区需要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品种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普查与收集 衢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郁晓敏 金杭霞 袁凤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26-28,31,共4页
2017年起浙江省全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现已经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合计达3300余份,其中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165份;全省11个市均收集到大豆种质资源,其中嘉兴和金华收集到的数量最多,分别为27和26份。大豆地方品种以... 2017年起浙江省全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现已经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合计达3300余份,其中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165份;全省11个市均收集到大豆种质资源,其中嘉兴和金华收集到的数量最多,分别为27和26份。大豆地方品种以黄粒为主,是食品加工的优质原料,生产的豆制品产量高、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调查发现,野生大豆资源消失迅速,多数地方品种只有零星种植,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亟须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浙鲜豆201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郁晓敏 袁凤杰 +2 位作者 傅旭军 杨清华 金杭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696-1698,共3页
浙鲜豆201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鲜食春大豆新品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20052,具有丰产性较好、品质优等特点。生育期83 d,有限结荚... 浙鲜豆201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鲜食春大豆新品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20052,具有丰产性较好、品质优等特点。生育期83 d,有限结荚习性,株高39.6 cm,主茎9.3节,有效分枝2.0个,单株有效荚数17.9个,多粒荚率66.2%,单株鲜荚重47.1 g,每500 g标准荚数158个,标准两粒荚荚长6.0 cm,荚宽1.4 cm,百粒鲜重81.7 g,籽粒扁圆形,种皮淡绿色、无光,种脐无色,子叶黄色,口感为香甜柔糯型。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感炭疽病。2019—2020年鲜食大豆春播组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830.6 kg,2021年生产试验667 m^(2)产量840.8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鲜豆2013 鲜食大豆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坪红柿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郁晓敏 徐刚勇 +7 位作者 柯甫志 陈雪峰 林宝刚 江建锋 陈常理 甘宏信 胡齐赞 金昌盛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820-822,共3页
根据《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实施方案》的要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调查第三小组与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于2018—2019年联合开... 根据《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实施方案》的要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调查第三小组与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于2018—2019年联合开展普查与系统调查工作。联合调查组对衢江区峡川镇东坪村的红柿种质资源进行多次调查,采集到不同类型红柿品种。调查结果显示,东坪红柿品种繁多,柿果香甜可口,营养价值较高,富含维生素、核黄素、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既可新鲜食用,也可晾晒制成干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东坪村充分利用当地红柿等特色品种资源,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红柿 东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豆花叶病毒(SMV)流行株系抗性种质的筛选及农艺性状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清华 董德坤 +2 位作者 郁晓敏 智海剑 朱丹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7-531,共5页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9和SC15是浙江省的流行株系。为了调查大豆对这两个流行株系的抗性并筛选抗源,该试验利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55份栽培大豆和39份野生大豆种质进行了抗性鉴定,并进一步调查了筛选出抗源材料的农艺性状。栽培大豆种质中,...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9和SC15是浙江省的流行株系。为了调查大豆对这两个流行株系的抗性并筛选抗源,该试验利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55份栽培大豆和39份野生大豆种质进行了抗性鉴定,并进一步调查了筛选出抗源材料的农艺性状。栽培大豆种质中,对株系SC9和SC15表现为抗病的分别有12份和15份,分别占参试栽培大豆种质总数的21.8%和27.3%;对两株系表现双抗的有10份,占参试栽培大豆种质总数的18.2%。其中来自浙江、辽宁、江苏等地的栽培种质抗性较好。野生大豆种质中,仅有1份种质对SC15表现中抗,其余种质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感病。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抗源开心绿宝石的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抗寒1号的荚长、荚宽、百粒鲜重和蛋白含量等性状也明显优于其他品种;23037-1的蛋白含量相对较高;浙农8号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筛选出的具有良好抗性的种质资源可作为抗源材料用于今后的抗病新品种选育及与抗性相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鉴定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油橄榄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申龙 王伟龙 +3 位作者 郁晓敏 金杭霞 傅玉楼 邱岳恒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1-707,共7页
比较了5种不同基质对油橄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新根数、苗高、基径、根长、新梢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和质量指数等10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园土和椰糠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复合基质,油橄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幼苗梢、根... 比较了5种不同基质对油橄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新根数、苗高、基径、根长、新梢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和质量指数等10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园土和椰糠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复合基质,油橄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幼苗梢、根、叶生长俱佳,质量指数优于其他处理,是1年生油橄榄容器育苗的理想基质;而纯椰糠基质酸性强,不利幼苗生长,不宜作为油橄榄容器育苗基质单独使用。在园土和椰糠体积比3∶1的复合基质中,1年生大棚油橄榄容器苗苗高可达76.2 cm,基径6.25 mm、新梢5.27个,基本符合壮苗标准。并且,苗高的生长存在"两快两慢"过程,春、秋两季快,夏、冬两季慢;基径增粗在整个生长期相对平缓,表现出前、后期较快,中期相对较慢的特点,在入秋后,当苗高达到一定高度时,新梢开始加快抽发速度。此外,该文章还探讨了油橄榄容器苗相关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容器苗 基质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佰权 朱丹华 +3 位作者 傅旭军 朱申龙 袁凤杰 郁晓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980-982,共3页
浙鲜豆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2001)。具有丰产性好、优质、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等优良特性。株高35~40 cm,单株有效荚数24~28个,标... 浙鲜豆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2001)。具有丰产性好、优质、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等优良特性。株高35~40 cm,单株有效荚数24~28个,标准荚长6.1 cm、宽1.47 cm,每荚粒数2.0粒,百荚鲜重280~300 g,百粒鲜重80~86 g,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SC7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4 d,一般鲜荚产量9.75 t.hm-2,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鲜豆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春大豆浙鲜1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9
12
作者 傅旭军 朱丹华 +4 位作者 袁凤杰 郁晓敏 朱申龙 杨清华 金杭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24-225,共2页
浙鲜1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具有生育期早、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24.0个,标准荚长5.4 cm、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61.8 g,百粒鲜质量72.3 g,新鲜籽... 浙鲜1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具有生育期早、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24.0个,标准荚长5.4 cm、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61.8 g,百粒鲜质量72.3 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4.3%,可溶性总糖含量2.7%。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中感SC18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79.5 d,一般667 m^2产量650 kg左右,适宜在浙江及周边省份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浙鲜12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秋大豆浙鲜85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傅旭军 朱丹华 +4 位作者 袁凤杰 郁晓敏 朱申龙 杨清华 金杭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855-856,共2页
浙鲜85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A1759为母本,亚990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秋大豆品种,具有生育期较早、丰产性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42.9个,标准荚长5.5 cm、 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79.0 g,百粒鲜质... 浙鲜85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A1759为母本,亚990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秋大豆品种,具有生育期较早、丰产性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42.9个,标准荚长5.5 cm、 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79.0 g,百粒鲜质量77.8 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3.5%,可溶性总糖含量2.9%;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SC18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74.3 d,一般产量9.750 t·hm-2,适宜在浙江及周边省份作菜用秋大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秋大豆 浙鲜85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8号的繁种技术
14
作者 李佰权 袁凤杰 +5 位作者 傅旭军 朱丹华 朱申龙 郁晓敏 杨清华 董德坤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2期227-229,共3页
菜用大豆是我国南方沿海各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近10年来随着菜用大豆生产的蓬勃发展,对品种特性及栽培和繁种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8号的品种特性和栽培繁殖试验,系统概况该品种在不同地区... 菜用大豆是我国南方沿海各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近10年来随着菜用大豆生产的蓬勃发展,对品种特性及栽培和繁种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8号的品种特性和栽培繁殖试验,系统概况该品种在不同地区繁种时的适宜播期、因地制宜的施肥措施、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整个生长期间的管理措施以及种子的适宜的收获方法等,对该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成功繁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鲜豆8号 繁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豆遗传转化主要因素及相关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晓丽 冯小锋 +2 位作者 杨清华 郁晓敏 朱丹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3-1188,共6页
以浙春3号,华春6号,0428三个大豆基因型的胚尖、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受体材料,运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GUS基因,通过对GUS基因瞬时表达率的比较,探讨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因型、外植体等),并进一步对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以浙春3号,华春6号,0428三个大豆基因型的胚尖、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受体材料,运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GUS基因,通过对GUS基因瞬时表达率的比较,探讨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因型、外植体等),并进一步对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胚尖为受体时,3个基因型的GUS基因瞬时表达率都很低,在丛生芽的再生部位没有瞬时表达。以下胚轴为受体时,萌发5 d,共培养3 d后,浙春3号、华春6号、0428在丛生芽再生部位的GUS瞬时表达率达到最高,分别为43.92%,54.45%,58.47%。而以子叶节为受体时,按照常规方法(萌发5 d),浙春3号、华春6号、0428分别在共培养5,4,4 d时,其丛生芽再生部位的GUS瞬时表达率最高,分别为23.05%,13.79%,4.78%;利用浙春3号对子叶节法的萌发时间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发现萌发时间为3 d时在丛生芽再生部位的GUS瞬时表达率、芽诱导率较萌发5 d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基因型 胚尖 子叶节 下胚轴 GUS瞬时表达率 芽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豆核心亲本蛋白质和异黄酮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丹丹 袁凤杰 郁晓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蛋白质和异黄酮是大豆的2个重要品质性状,但是这两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在浙江省内却少有研究。本研究选取了种植于浙江省的196份来自不同地区(94份来自黄淮海地区,102份来自南方地区)的大豆核心亲本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蛋白质和异黄酮组分... 蛋白质和异黄酮是大豆的2个重要品质性状,但是这两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在浙江省内却少有研究。本研究选取了种植于浙江省的196份来自不同地区(94份来自黄淮海地区,102份来自南方地区)的大豆核心亲本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蛋白质和异黄酮组分的含量,并对蛋白质与异黄酮各组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和异黄酮总含量的范围分别为352~501 g/kg和254.1~6 068.9 mg/kg;丙二酰染料木苷、丙二酰黄豆苷、黄豆苷和染料木苷这4种成分的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966.4、667.2、206.0、229.3 mg/kg。我国南方地区大豆种质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黄淮海地区,但是两个地区异黄酮总含量则无显著差异。对于蛋白质与异黄酮成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蛋白质与染料木苷和黄豆黄素苷元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在参试材料中,响水黑豆和72-424这2个品种具有高蛋白、高异黄酮性状。大豆籽粒的蛋白质与异黄酮性状能够同时进行改良,通过筛选和育种改良大豆品质,可以获得高蛋白、高异黄酮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 异黄酮 豆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浙秋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英 傅旭军 +3 位作者 袁凤杰 杨清华 郁晓敏 金杭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1415-1418,共4页
浙秋5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秋大豆新品种,2018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18003,具有丰产性好、品质较优、抗性较强等优良特点。生育期100 d,有限... 浙秋5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秋大豆新品种,2018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18003,具有丰产性好、品质较优、抗性较强等优良特点。生育期100 d,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8 cm,主茎节数为13.0个,有效分枝数2.5个,单株有效荚数64.7个,每荚粒数2.1个,百粒重28.1 g,籽粒扁圆形,种皮黄色,脐淡褐色,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3.2%,粗脂肪含量15.6%。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中抗SC18株系,2015—2016年浙江省秋大豆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165.9 kg,2017年浙江省秋大豆生产试验667 m^(2)产量174.5 kg,适宜在浙江及周边省份作秋大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秋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集约化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利泉 傅玉楼 +3 位作者 王伟龙 郁晓敏 傅庆林 朱申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623-625,共3页
总结油橄榄集约化栽培的技术规程。
关键词 油橄榄 集约化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俊生 王仁杯 +1 位作者 郁晓敏 李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865-866,868,共3页
对浙江省2007-2018年审定的262个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浙江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米质达部颁标准三级和三级以上的优质品种占50.8%,稻瘟病抗性达中抗和中抗以上的绿色品种占76.7%,呈产... 对浙江省2007-2018年审定的262个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浙江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米质达部颁标准三级和三级以上的优质品种占50.8%,稻瘟病抗性达中抗和中抗以上的绿色品种占76.7%,呈产量稳步提升、优质绿色品种加快发展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审定 产量 米质 抗性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近年小麦审定品种性状分析与推广应用
20
作者 刘鑫 施俊生 +1 位作者 王仁杯 郁晓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期50-52,共3页
小麦是浙江省重要的冬种粮食作物。浙江省2011-2018年间累计审定7个小麦品种,其区试产量相对稳定,品质和抗性仍有待提高。2013-2017年浙江省小麦品种的平均集聚度为76.1%,品种更新速度相对较慢。通过新品种的集中展示和配套栽培技术的... 小麦是浙江省重要的冬种粮食作物。浙江省2011-2018年间累计审定7个小麦品种,其区试产量相对稳定,品质和抗性仍有待提高。2013-2017年浙江省小麦品种的平均集聚度为76.1%,品种更新速度相对较慢。通过新品种的集中展示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全省势必会加快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小麦生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审定 推广面积 旱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