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甲基-β-N-(吡啶N-氧化物-2-甲叉)二硫代肼基甲酸酯乙腈合铜(Ⅱ)高氯酸盐二聚体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1
作者 郁开北 周忠远 +2 位作者 苟少华 游效曾 徐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869-871,共3页
含S、N为配位原子的Sehiff碱型化合物,由于它们的平面型结构和分子内氢键传递性质而有可能用作分子器件基础研究,其Pt(Ⅱ)、Pd(Ⅱ)、Ni(Ⅱ)、Cu(Ⅱ)和Zn(Ⅱ)等配合物则常具有抗癌等活性,本文测定丁含S、N和O原子为配位原子的[CuL(CH_3CN... 含S、N为配位原子的Sehiff碱型化合物,由于它们的平面型结构和分子内氢键传递性质而有可能用作分子器件基础研究,其Pt(Ⅱ)、Pd(Ⅱ)、Ni(Ⅱ)、Cu(Ⅱ)和Zn(Ⅱ)等配合物则常具有抗癌等活性,本文测定丁含S、N和O原子为配位原子的[CuL(CH_3CN)]_2(C1O_4)_2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对其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配位原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HZ)_3](ClO_4)_2的制备、晶体结构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建国 张同来 +1 位作者 魏昭荣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95-897,共3页
The title compound was prepared by mixing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carbohydrazide and manganese perchlorate.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X 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of the title compound, [Mn(CHZ) 3](ClO 4) 2, belongs t... The title compound was prepared by mixing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carbohydrazide and manganese perchlorate.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X 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of the title compound, [Mn(CHZ) 3](ClO 4) 2, belongs to space group P2 1/n with the crystal parameters a=1.019 7(2) nm, b=0.859 3(1) nm, c=2.141 2(3) nm, β=100.86(1)°; V=1.842 6(5) nm3, Z=4.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carbohydrazides are coordinated as bidentate by the oxygen atom of the carbonyl group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the end group, forming a distorted octahedron. The explosive properties of the title complex were teste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engineering detonator wa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锰 碳酰肼 制备 晶体结构 爆炸性能 起爆药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1,2,4-三唑-5-酮(NTO)根锰(Ⅱ)盐[Mn(H_2O)_6](NTO)_2·2H_2O 的制备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同来 胡荣祖 +2 位作者 李福平 陈里 郁开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7-42,共6页
用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锂盐水溶液和硫酸锰水溶液反应制得[Mn(H_2O)_6](NTO)_2·2H_2O,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与红外表征。[Mn(H-2O)_6](NTO)_2·2H_2O的结构用单晶分析法测定,其空间群为 C2/C,晶胞参数 a=23.423(3),b=6... 用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锂盐水溶液和硫酸锰水溶液反应制得[Mn(H_2O)_6](NTO)_2·2H_2O,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与红外表征。[Mn(H-2O)_6](NTO)_2·2H_2O的结构用单晶分析法测定,其空间群为 C2/C,晶胞参数 a=23.423(3),b=6.5262(9),c=19.412(3),a=90.00(0)°,β=142.713(7)°,γ=90.00(0)°,V=1797.6(4)~3,Z=4,D_c=1.70 g·cm^(-3),μ=7.87cm^(-1),F(000)=94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O锰盐 制备 晶体结构 红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TO的制备和分子结构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利 张同来 +1 位作者 冯长根 郁开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8-442,共5页
通过 3-硝基- 1, 2, 4-三唑- 5-酮( NTO)与氨基胍重碳酸盐反应制备 NTO氨基胍盐,并用 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P21/n.晶体学参数为: a=0.67870(10)nm, b=2.7915(4)nm, c=1.27... 通过 3-硝基- 1, 2, 4-三唑- 5-酮( NTO)与氨基胍重碳酸盐反应制备 NTO氨基胍盐,并用 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P21/n.晶体学参数为: a=0.67870(10)nm, b=2.7915(4)nm, c=1.2739(2)nm;β =96.930(10)°, V=2.3959(6)nm3, Z=12, Dc=1.698 g· cm- 3,μ ( Mo Kα )=1.47 cm- 1, F(000)=1272.晶体结构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 R=0.0352, wR =0.0718.该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产气剂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1 2 4三唑-5-酮 AGNTO NTO氨基胍盐 制备 氨基胍重碳酸盐 分子结构 产气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状咪唑环番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7
5
作者 袁艺 蒋宗林 +3 位作者 高戈 鄢家明 谢如刚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由 1 ,3 ,5-三甲基 -2 ,4 ,6-三 (咪唑甲基 )苯与 1 ,3 ,5-三 (溴甲基 )苯直接季铵化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洞状咪唑环番 3 ( C3 0 H3 3 N63 + · Br-3 · 3 H2 O) ,对目标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 由 1 ,3 ,5-三甲基 -2 ,4 ,6-三 (咪唑甲基 )苯与 1 ,3 ,5-三 (溴甲基 )苯直接季铵化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洞状咪唑环番 3 ( C3 0 H3 3 N63 + · Br-3 · 3 H2 O) ,对目标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 1,晶胞参数 :a=0 .863 4 ( 2 ) nm,b=0 .81 70 ( 4) nm,c=1 .0 884 ( 2 ) nm,β=1 1 2 .0 3 ( 1 )°,V=1 .582 8( 6) nm3 ,Z=2 ,R=0 .0 3 3 6,F( 0 0 0 ) =780 .溴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铵化反应 晶体结构 分子识别 超分子化学 洞状咪唑翁环番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氰根桥联的一维链状大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被引量:8
6
作者 鲁统部 向华 +4 位作者 李晓燕 苏成勇 毛宗万 计亮年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7-189,共3页
One-dimensional cyanide-bridged bimetallic coordination polymer [CuL(H 2O) 2] n [(CuL)·(μ-CN) 2Fe(CN) 4] 2n ·(H 2O) 2n was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crystallizes i... One-dimensional cyanide-bridged bimetallic coordination polymer [CuL(H 2O) 2] n [(CuL)·(μ-CN) 2Fe(CN) 4] 2n ·(H 2O) 2n was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of the space group C2/c with a=2.983 1(5) nm, b=1.527 4(3) nm, c= 1.725 3(4) nm, β=107.68(2)°, V=7.490(3) nm3, Z=8, D c=1.382 g/cm3, F(000)=3 260, R=0.059 3, wR 2=0.132 3, S=0.885. The one-dimensional zigzag chain extents through Cu—CN—Fe—CN—Cu linkages. The adjacent two polymer chains are linked by the O—H……NC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CuL(H 2O) 2] 2+ and [Fe(CN) 6] 3- ions to form hydrophilic channels in which water molecules are inclu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配位聚合物 铁氰根 一维链状结构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硝酸二(辛基己内酰胺)合铀酰(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正白 王汉章 +3 位作者 朱利民 顾建胜 陆振荣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1051-1054,共4页
在有机溶剂中合成了UO_2[CH_2(CH_2)4CONC_8H_(17)]_2(NO_3)_2(化学式为C_(28)H_(54)N_4O_(10)U),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986(2)nm,b=0.9750(2)nm,c=2.3687(4)nm;α=82.70(1)°.β=81.29(2)°,γ=61.67(1)°... 在有机溶剂中合成了UO_2[CH_2(CH_2)4CONC_8H_(17)]_2(NO_3)_2(化学式为C_(28)H_(54)N_4O_(10)U),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986(2)nm,b=0.9750(2)nm,c=2.3687(4)nm;α=82.70(1)°.β=81.29(2)°,γ=61.67(1)°;V=1.8020(6)nm^3,Z=2,D_c=1.56g/cm^3,R=0.036.配合物中铀酰离子由6个氧原子配位,其中4个来自2个硝酸根,另两个来自2个辛基己内酰胺的羰基.在单胞中,2个配合物分子的4条八原子碳链相互吸引,组成了环状二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基己内酰胺 铀酰 结构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HZ)_3](TNR)·5H_2O的制备、晶体结构和热分解机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吕春华 张同来 +2 位作者 张建国 蔡瑞娇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005-1009,共5页
用 2 ,4,6 三硝基间苯二酚 (斯蒂芬酸 ,TNR)镍的水溶液和碳酰肼 (CHZ ,NH2 NHCONHNH2 )水溶液反应 ,制备出配合物 [Ni(CHZ) 3](TNR)·5H2 O ,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并用TG DTG ,DSC和IR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 用 2 ,4,6 三硝基间苯二酚 (斯蒂芬酸 ,TNR)镍的水溶液和碳酰肼 (CHZ ,NH2 NHCONHNH2 )水溶液反应 ,制备出配合物 [Ni(CHZ) 3](TNR)·5H2 O ,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并用TG DTG ,DSC和IR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 =1 0 45 40 (1 0 )nm ,b =1 1 6 71 (2 )nm ,c =1 2 2 78(2 )nm ,α=1 0 9 1 90 (1 0 )°,β=1 2 1 1 6 8(1 2 )°,γ =99 70 0 (1 0 )°,V =1 2 6 1 3(3)nm3,Z =2 ,Dc=1 744 g/cm3,μ(Mo ,Kα) =0 873mm-1,F(0 0 0 ) =6 88,R =0 0 41 9,Rw=0 1 0 5 3.在该配合物分子中 ,碳酰肼为双齿配体 ,由羰基O原子和 1位N原子与Ni2 + 离子配位 ,分子中共形成 3个五元平面螯合环 ,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结构 .该配合物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分两步脱去所含结晶水 ,第一步失去 4个结晶水 ,第二步失去 1个结晶水 ,在 5 0 0℃时的最终分解产物为Ni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酰肼 斯蒂芬酸镍 晶体结构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硝基茋的晶体结构及形貌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利 任晓婷 +3 位作者 严英俊 穆海燕 张同来 郁开北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培养得到六硝基茋(HNS)晶体,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198(2)nm,b=0.5528(5)nm,c=1.4663(13)nm,β=108.632(9)°,V=1.688nm3;Dc=1.771g/cm3;Z=4。将这些数据... 培养得到六硝基茋(HNS)晶体,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198(2)nm,b=0.5528(5)nm,c=1.4663(13)nm,β=108.632(9)°,V=1.688nm3;Dc=1.771g/cm3;Z=4。将这些数据应用到Material Studio程序中的Morphology模块,计算模拟了六硝基茋3种可能存在的晶体形态,得到特定晶面的面积、附着能、表面能及晶面相对生长速率等参数。通过分析主要晶面的结构和相对生长速率对晶形的影响,得出选择官能团中含有活泼H原子和O原子的表面活性剂可更有效地控制六硝基茋晶体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六硝基茋 晶体结构 晶面参数 晶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味酸晶体及分子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利 张同来 +2 位作者 冯长根 张建国 郁开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蒸发法制备苦味酸的单晶。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苦味酸晶体属正交晶系 ,Pca2 (1)空间群。晶体参数为 :a =0 .92 6 84(16 )nm ,b =1.913 9(4)nm ,c =0 .9716 (2 )nm ,V =1.72 3 6 (6 )nm3,Z =4,Dc=1.... 采用蒸发法制备苦味酸的单晶。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苦味酸晶体属正交晶系 ,Pca2 (1)空间群。晶体参数为 :a =0 .92 6 84(16 )nm ,b =1.913 9(4)nm ,c =0 .9716 (2 )nm ,V =1.72 3 6 (6 )nm3,Z =4,Dc=1.76 6g·cm-3 ,μ =1.6 6cm-1,F(0 0 0 ) =92 8。最终偏离因子R =0 .0 45 4,Rw=0 .0 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酸 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 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含铜(Ⅱ)四氮大环阳离子和锰(Ⅱ)一维链阴离子化合物{[Cu(trans[14]diene)SCN]_2Mn(SCN)_4(4,4'-bipy)·4H_2O}_n的合成和结构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昊宇 孙柏旺 +4 位作者 廖代正 姜宗慧 阎世平 王耕霖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33-1536,共4页
报道了一维化合物{[Cu(trans[14]diene)SCN]2Mn(SCN)4(4,4′-bipy)·4H2O}n(trans[14]diene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 报道了一维化合物{[Cu(trans[14]diene)SCN]2Mn(SCN)4(4,4′-bipy)·4H2O}n(trans[14]diene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4,11-二烯,4,4′-bipy为4,4′-联吡啶)的合成、表征和结构分析.该晶体属三斜晶系,具有P1空间群.a=0.95920(10)nm,b=1.06800(10)nm,c=1.7316(2)nm,α=84.400(10)°,β=74.850(10)°,γ=69.650(10)°,V=1.6053(3)nm3,Z=1,Dc=1.365g/cm3,F(000)=691,最终R[I>2σ(I)]=0.0474,R(全部)=0.0625,GOF(F2)=1.222.该化合物含[Mn(SCN)4(4,4′-bipy)n]2-链和两个[Cu(trans[14]diene)SCN]+阳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联吡啶 一维化合物 四氧大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键联结锯齿链形成的新型二维网状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新益 李俊然 +2 位作者 刘沁德 高松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5-187,共3页
The aminocarboxylic acid, phenyliminodiacetic acid [C 6H 5N(CH 2COOH) 2, H 2L] ,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phenylid and chloroacetic acid. The copper complex with the acid [CuL(H 2O)] was obtained in aqu... The aminocarboxylic acid, phenyliminodiacetic acid [C 6H 5N(CH 2COOH) 2, H 2L] ,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phenylid and chloroacetic acid. The copper complex with the acid [CuL(H 2O)] was obtained in aquo solution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 with a final R 1 value of 0.024 4 and a wR 2 value of 0.066 0. The crystal is of monoclinic system with a space group P2 1/C .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re as follows: a =1.218 3(2) nm, b =0.868 31(10) nm, c= 0.979 40 nm , β =96.100(10)°, V =1.032 2(2) nm 3, Z =4, D c=1.862 g/cm 3, F (000)=588, μ =2.129 mm -1 . In crystal, each copper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hree oxygen atoms and one nitrogen atom from H 2L and an oxygen atom from water; the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around Cu 2+ is a distorted tetragonal pyramid. Cu 2+ are linked by anti anti carboxyl bridges to form endless zigzag chain, a two dimensional network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hydrogen bonds between the adjacent ch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苯胺叉二乙酸 晶体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苯并噻唑合硝酸银(Ⅰ)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振锋 章明 +4 位作者 石少明 黄凌 梁宏 徐庆 郁开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0-733,共4页
合成了以2氨基苯并噻唑为配体的一维银(Ⅰ)配位聚合物[Ag(C7H6N2S)(NO3)]∞(1),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分子式为C7H6AgN3O3S,Mr=320.08,空间群为P2(1)/c,其晶... 合成了以2氨基苯并噻唑为配体的一维银(Ⅰ)配位聚合物[Ag(C7H6N2S)(NO3)]∞(1),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分子式为C7H6AgN3O3S,Mr=320.08,空间群为P2(1)/c,其晶胞参数为a=0.6834(1)nm,b=1.5416(2)nm,c=0.9069(1)nm,β=90.05(1)°,Z=4,Dc=2.225Mg/m3,V=0.9554(2)nm3,F(000)=624,R1=0.0362,wR2=0.0702(I>2σ(I))。在化合物1中2氨基苯并噻唑通过噻唑N与Ag(Ⅰ)配位,NO-3利用2个O原子桥连相临的Ag(Ⅰ)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在5.0×10-1~6.25×10-2g/mL质量浓度范围内(DMSO为溶剂)配体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Ⅰ)配合物 氨基苯并噻唑 合成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一维麻花状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为银 费宝丽 +2 位作者 舒谋海 唐雯霞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
A new bidentate ligand: 4,4′-bis(imidazol-1-ylmethyl)-2,2′-biphenyl(L)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ts Mn(Ⅱ) complex [(MnL3)(ClO4)2·2H2O]n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ca21 wit... A new bidentate ligand: 4,4′-bis(imidazol-1-ylmethyl)-2,2′-biphenyl(L)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ts Mn(Ⅱ) complex [(MnL3)(ClO4)2·2H2O]n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ca21 with a=3.392 1(11) nm, b=1.010 3(2) nm, c=1.791 5(4) nm, V=6.140(3) nm3, Z=4, Dc=1.334 g/cm3, F(000)=2 564, R=0.049 6, wR2=0.075 4, (Δρ)max=0.263×103 e/nm3, (Δρ)min=-0.237×103 e/nm3. In the titled complex, each ligand L adopts a "Z" conformation and binds with two Mn(Ⅱ) ions and each Mn(Ⅱ) ion binds with six L ligands to give a one-dimensional twisted supramolecular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 一维麻花状结构 芳基配体 锰配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配合物[Mn(DAT)_6](ClO_4)_2的合成、晶体结构、热行为及感度性质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书元 张建国 +4 位作者 张同来 崔燕 杨利 郁开北 舒远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35-1939,共5页
合成了新型含能配合物[Mn(DAT)6](ClO4)2(DAT=1,5-二氨基四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方晶系,P3c1空间群,a=b=1.18435(17)nm,c=1.3081(3)nm,α=β=90°,γ=120°,V=1.5891(5)nm3,Z=2.该配合物分子结构... 合成了新型含能配合物[Mn(DAT)6](ClO4)2(DAT=1,5-二氨基四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方晶系,P3c1空间群,a=b=1.18435(17)nm,c=1.3081(3)nm,α=β=90°,γ=120°,V=1.5891(5)nm3,Z=2.该配合物分子结构单元中有1个Mn2+离子、6个DAT分子和2个ClO4-离子.由6个DAT分子中的6个N原子与中心Mn2+离子配位形成六配位、非中心对称的畸变八面体结构.利用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感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外界刺激具有很高的响应性和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含能配合物 1 5-二氨基四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活性二萜Wangzaozin A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兰 郁开北 刘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55-1458,共4页
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对映-贝壳杉烷化合物WangzaozinA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小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两个构象稍有差异(键长和键角不同)的分子,其中两者的3个六元环均为椅式构象,而五元环为扭曲信封式构象.WangzaozinA... 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对映-贝壳杉烷化合物WangzaozinA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小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两个构象稍有差异(键长和键角不同)的分子,其中两者的3个六元环均为椅式构象,而五元环为扭曲信封式构象.WangzaozinA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6485(8)nm,b=2.5796(4)nm,c=1.0473(2)nm,Z=4.分子通过分子内氢键O3—H30…O2和O3′—H30′…O2′以及分子间氢键O1—H10…O3,O1′—H10′…O3′,O2—H20…O4′和O2′—H20′…O4形成网络结构,并在晶体中沿c轴排列.体外抗肿瘤实验证实,标题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由SRB法测试其抗Bel-7402及HO-8910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5.32±0.79)和(4.10±1.0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序香茶菜 Wangzaozin A 二萜 晶体结构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基脲的分子结构及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桂霞 张同来 +2 位作者 张建国 苗艳玲 郁开北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61,共4页
培养得到了盐酸氨基脲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盐酸氨基脲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盐酸氨基脲是离子型化合物,其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0.4672(1)nm,b=0.7547(1)nm,c=1.3... 培养得到了盐酸氨基脲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盐酸氨基脲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盐酸氨基脲是离子型化合物,其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0.4672(1)nm,b=0.7547(1)nm,c=1.3209(2)nm;V=0.4657(9)nm3,Z=4;Dc=1.591g/cm3;F(000)=232。用DSC和TG-DTG分析技术研究了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盐酸氨基脲受热时存在一个吸热熔化过程和3个连续的放热分解、失重过程,加热至400℃时完全分解成气体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基脲 分子结构 热分解 离子型化合物 正交晶系 DS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酸铵的分子结构和爆炸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建国 张同来 +1 位作者 杨利 郁开北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34,22,共3页
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高氯酸铵的分子结构。高氯酸铵晶体属正交晶系 ,Pna2 (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如下 :a=0 .92 2 0 (1) nm,b= 0 .74 5 8(1) nm,c=0 .5 814 (1) nm,V=0 .3998(2 ) nm3 ,Z=4 ,Dc=1.95 2 g/cm3 ,μ=0 .831nm-1,F(0 0 0 ) =2... 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高氯酸铵的分子结构。高氯酸铵晶体属正交晶系 ,Pna2 (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如下 :a=0 .92 2 0 (1) nm,b= 0 .74 5 8(1) nm,c=0 .5 814 (1) nm,V=0 .3998(2 ) nm3 ,Z=4 ,Dc=1.95 2 g/cm3 ,μ=0 .831nm-1,F(0 0 0 ) =2 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铵 分子结构 爆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H_2O)_6](TNR^-)_2·2H_2O的制备与分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建国 张同来 +1 位作者 杨利 郁开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79-182,共4页
通过斯蒂酚酸与氧化镁反应 ,制备出标题化合物 ,测定了二水合斯蒂酚酸六水合镁 (II)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墿空间群?逖Р问?:a =0 .7889( 1)nm ,b =0 .882 1( 2 )nm ,c =1.0 433( 2 )nm ;α =77.47( 1)° ,... 通过斯蒂酚酸与氧化镁反应 ,制备出标题化合物 ,测定了二水合斯蒂酚酸六水合镁 (II)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墿空间群?逖Р问?:a =0 .7889( 1)nm ,b =0 .882 1( 2 )nm ,c =1.0 433( 2 )nm ;α =77.47( 1)° ,β =70 .96 ( 2 )° ,γ =6 6 .74( 1)° ;V =0 .6 2 73( 2 )nm3 ,Z =1,DC=1.738g·cm-3 ,μ =0 .193mm-1,F( 0 0 0 ) =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酚酸镁 制备 分子结构 氧化镁 起爆药 晶体结构 二水合斯蒂酚酸六水合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_2(TNR)_2(CHZ)_2(H_2O)_2]·4H_2O的结构及热分解机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春华 张同来 +2 位作者 乔小晶 蔡瑞娇 郁开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用碳酰肼 (CHZ ,NH2 NHCONHNH2 )、硝酸铅和三硝基间苯二酚 (TNR ,斯蒂酚酸 )的水溶液制备 [Pb2 (TNR) 2 (CHZ) 2 (H2 O) 2 ]·4H2 O .采用单晶分析的方法测定它的分子结构 ,并用TG DTG、DSC和 IR相结合的技术研究它的热分解机理 ... 用碳酰肼 (CHZ ,NH2 NHCONHNH2 )、硝酸铅和三硝基间苯二酚 (TNR ,斯蒂酚酸 )的水溶液制备 [Pb2 (TNR) 2 (CHZ) 2 (H2 O) 2 ]·4H2 O .采用单晶分析的方法测定它的分子结构 ,并用TG DTG、DSC和 IR相结合的技术研究它的热分解机理 .所得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晶体学参数为 :a=0 .6470 0 ( 10 )nm ,b =1.60 74 ( 3)nm ,c=1.4 883( 3)nm ,β =97.4 2 ( 2 )° ,V =1.534 9( 5)n ,Z =2 ,DC=2 .572 g·cm- 3,μ(Mo ,Kα) =11.0 80cm- 1,F( 0 0 0 ) =112 8.最终偏离因子R =0 .0 4 2 2 ,Rw=0 .0 735.该配合物分子呈中心对称 ,两个羰基O原子形成两个氧桥 ,TNR2 - ,CHZ和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酰肼 铅配合物 分子结构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