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4
1
作者 邹玉坚 郑晓林 +4 位作者 肖利华 杨沛钦 陈曌 黄军荣 张善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所有病人均行胸部正侧位片和CT平扫检查,13例病人还行CT增强扫描。结果:15例病人中有8...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所有病人均行胸部正侧位片和CT平扫检查,13例病人还行CT增强扫描。结果:15例病人中有8例位于右肺门,3例位于左肺门,右上肺和左上肺各2例。平片显示纵隔增宽,气管受压移位,4例可见胸腔积液。CT显示肿块位于纵隔胸膜下,与纵隔呈宽基底相贴,边缘不规则,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仔细分析影像学表现,大部分纵隔型肺癌都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型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晏 刘碧华 +4 位作者 郑晓林 邹玉坚 叶瑞婷 邓磊 张世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69-474,共6页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MRI增强资料,所有患者行T1-DCE-MRI扫描,测量如下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MRI增强资料,所有患者行T1-DCE-MRI扫描,测量如下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参照乳腺MRI BI-RADS标准,分析病灶强化形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并绘制ROC曲线。结果非肿块型乳腺癌组与正常乳腺腺体组的K^(trans)、K_(ep)、Ve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肿块型乳腺癌依据强化形态分区段(伴线状强化)、区域与多区域性、局灶性及弥漫性强化四组,正常腺体组与四组间K^(trans)、K_(ep)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常腺体组与区段(伴线状强化)、区域与多区域组间Ve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常腺体组与局灶及弥漫强化组间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肿块样强化四组组间K^(trans)、K_(ep)、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trans)、K_(ep)、Ve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0.920、0.821,以最大约登指数为最佳诊断切点值,则三者判断非肿块型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2.2%、98.0%、98.0%;特异性分别为99.1%、62.0%、63.8%。结论定量动态增强参数K^(trans)、K_(ep)值对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癌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非肿块强化 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CT小剂量测试与智能跟踪触发肺动脉成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玉兰 黄军荣 +5 位作者 郑晓林 邹玉坚 赖清媚 张坤林 邱珊 李建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57-761,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256层螺旋CT小剂量测试与智能跟踪触发两种CTPA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进行肺动脉CTPA检查且体质量指数BMI≤25.0kg/m^2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5例,A组采用智能跟踪触发法,B组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法,两组... 目的对比观察256层螺旋CT小剂量测试与智能跟踪触发两种CTPA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进行肺动脉CTPA检查且体质量指数BMI≤25.0kg/m^2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5例,A组采用智能跟踪触发法,B组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法,两组其余扫描参数一致: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对比剂浓度350mgI/ml,对比剂剂量1.0ml/kg。以统一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肺动脉CT值、信噪比(SNR)。两组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结果的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各区域肺动脉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56层CT小剂量团注测试与智能跟踪触发两种成像方法的CTPA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智能跟踪触发扫描操作上相对更简便,更适宜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智能跟踪触发 小剂量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的免疫状态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浩锋 郑晓林 +3 位作者 黄翔 钟庆杨 邹玉坚 殷思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免疫状态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的胸部CT薄层图像,根据其特征性CT表现的范围及密度进行CT综合定量评分,获取评分值,并...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免疫状态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的胸部CT薄层图像,根据其特征性CT表现的范围及密度进行CT综合定量评分,获取评分值,并与最近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取CT综合定量评分值预测CD_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0个/μl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特征性病变的CT综合定量评分值与最近CD_4^+T淋巴细胞计数呈线性负相关(r=-0.47,P<0.01)。以CD_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0个/μl为阈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出相应CT综合定量评分预测值为>48.25分,其曲线下面积为0.80(P<0.01),敏感度为83.10%,特异度为73.90%,阳性预测值为89.09%,阴性预测值为50.67%。结论胸部CT定量评分有助于初步预测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的免疫状态,对早期诊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炎 肺囊虫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CD4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范宪淼 郑晓林 +2 位作者 邹玉坚 袁灼彬 沈海平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5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肝细胞癌(HCC)组织分化程度、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择HCC患者36例,根据组织分化程度将患者分为Edmondson-Steiner分级Ⅰ级6例,Ⅱ级19例,Ⅲ、Ⅳ级11例。术中取HCC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法与...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肝细胞癌(HCC)组织分化程度、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择HCC患者36例,根据组织分化程度将患者分为Edmondson-Steiner分级Ⅰ级6例,Ⅱ级19例,Ⅲ、Ⅳ级11例。术中取HCC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法与免疫组化法测量HCC组织MVD。患者均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根据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软件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容积运转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肝灌注指数(HPI)。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与HCC组织分化程度、MVD的关系。结果MVD比较:Edmondson-Steiner分级Ⅰ级>Ⅱ级>Ⅲ~Ⅳ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HCC患者K^trans、Ve、Kep、Vp、H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6例HCC患者MVD与Ktrans、Kep呈正相关(P均<0.05);Ⅰ、Ⅱ级HCC患者MVD与K^trans、Kep呈正相关(P均<0.05),Ⅰ级HCC患者MVD与Ve呈负相关(P<0.05),Ⅲ~Ⅳ级HCC患者MVD与Vp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药代动力学参数与HCC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较差,但可反映HCC组织MVD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药代动力学参数 肿瘤分化程度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CT迭代重建在“三低”主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玉兰 黄军荣 +5 位作者 张坤林 邹玉坚 郑晓林 赖清媚 叶艳斌 李建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598-1602,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 idose4迭代重建结合“三低”(低辐射剂量、低剂量及低浓度对比剂)主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70例BMI为18.5~25.0kg/m^2、且需接受全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三低”组,各35例。常规组扫描参数...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 idose4迭代重建结合“三低”(低辐射剂量、低剂量及低浓度对比剂)主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70例BMI为18.5~25.0kg/m^2、且需接受全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三低”组,各35例。常规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对比剂浓度370mgI/ml,对比剂剂量1.5ml/kg;“三低”组扫描参数:管电压80kV,管电流250mAs,对比剂浓度300mgI/ml,对比剂剂量1.0ml/kg。两组均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其余扫描参数一致。两组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主动脉图像各水平段的CT值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主动脉图像各水平段的SNR、CNR均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ED、DLP及对比剂剂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56层螺旋CT idose4迭代重建结合“三低”主动脉成像方法确切可行,图像质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能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局限性磨玻璃影与支气管关系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3
7
作者 袁焕初 郑晓林 +4 位作者 邹玉坚 高云 肖利华 王刚 张世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探讨肺局限性磨玻璃影(fGGO)与支气管的关系及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256层i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3.0 cm的fGGO患者86例,共89个fGGO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良性组29个,浸润前病变组11个,浸润性腺癌组49...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探讨肺局限性磨玻璃影(fGGO)与支气管的关系及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256层i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3.0 cm的fGGO患者86例,共89个fGGO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良性组29个,浸润前病变组11个,浸润性腺癌组49个,在横断位、薄层重组、曲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像上观察fGGO中磨玻璃部分的比例及其与支气管的关系。根据薄层CT图像上病灶内磨玻璃成分所占比例,将肺内磨玻璃密度影(fGGO)分为3类,A类为纯fGGO;B类为磨玻璃部分占51%~99%的混合fGGO;C类为磨玻璃部分≤50%的混合fGGO。将fGGO与支气管的关系分为5型:Ⅰ型:fGGO中的支气管被截断;Ⅱ型:fGGO实性成分内的支气管走行扭曲、扩张;Ⅲ型:fGGO磨玻璃区内的支气管扭曲、扩张;Ⅳ型:支气管在磨玻璃区走行正常;Ⅴ型:支气管在病灶旁边绕行,未进入病灶内部。结果(1)3组GGO与支气管存在关系的比率分别为65.5%、36.4%及95.9%,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58,P<0.001);(2)GGO与支气管类型显示为Ⅰ型时,良性组、浸润前病变组及浸润性腺癌组分别为0、0、16个;Ⅱ型在3组中分别为2、0、15个;Ⅲ型在3组中分别为2、0、6;Ⅳ型在3组中分别为9、2、5个;Ⅴ型在3组中分别为6、2、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组以Ⅳ、Ⅴ型多见,浸润前病变组多与支气管无关系,浸润型腺癌则以Ⅰ、Ⅱ型多见;(3)按CT图像上病灶内磨玻璃成分比例,A类13个,B类32个,C类44个,病灶内磨玻璃成分含量与支气管分型间存在相关性(r=0.442,P<0.000)。不同的病理类型的fGGO及GGO含量不同的病变与支气管存在不同的关系,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和多种重组方法,能清晰显示fGGO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形态特征,推断其组织学类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局限性磨玻璃影 支气管 肺腺癌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的胎儿图像质量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范宪淼 郑晓林 +2 位作者 邹玉坚 郑昌业 胡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的胎儿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用产前超声筛选诊断或怀疑胎儿异常需要进行胎儿检查的中晚期妊娠孕妇50例。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对胎儿行快速多层多角度扫描技术,并对MR...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的胎儿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用产前超声筛选诊断或怀疑胎儿异常需要进行胎儿检查的中晚期妊娠孕妇50例。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对胎儿行快速多层多角度扫描技术,并对MRI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图像质量与孕周、胎位和羊水的关系,图像质量下降的原因。结果选取的50例孕妇均能够成功完成检查,其中40例获得高对比度、高信噪比的图像,符合临床诊断要求。MRI成像质量与孕周、胎位和羊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伪影、胎儿膀胱过度充盈、卷褶伪影可使图像质量降低。结论在得出符合诊断要求MRI高质量图像的前提下,采用MRI快速扫描技术,其图像伪影少,信噪比和分辨率高,结果表明孕龄、胎儿位置和孕妇羊水量的差异与胎儿磁共振成像质量无关联性,表明高质量的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在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儿 图像质量 扫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涛 刘琼 +4 位作者 郑晓林 方学文 邹玉坚 黄莉 胡炎兴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CT、MR表现特点,提高侧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肿瘤的CT、MR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侧脑室肿瘤中,起源于侧脑室本身结构的肿瘤有脑膜瘤4例,脉络丛乳头状癌2...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CT、MR表现特点,提高侧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肿瘤的CT、MR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侧脑室肿瘤中,起源于侧脑室本身结构的肿瘤有脑膜瘤4例,脉络丛乳头状癌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间变室管膜瘤1例,室管膜下瘤1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起源于侧脑室旁大部分突入侧脑室的肿瘤有胶质母细胞瘤2例,淋巴瘤2例,胶质肉瘤1例,转移瘤1例。结论侧脑室肿瘤的CT、MRI表现结合发病年龄、起源部位,可以提高侧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肿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T_(2)WI纹理分析对前列腺中央腺体低信号结节良恶性的鉴别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瑞婷 邹玉坚 +3 位作者 郑晓林 杨沛钦 袁灼彬 李建鹏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71-74,84,共5页
目的探讨MR-T_(2)WI纹理分析鉴别前列腺中央腺体低信号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前列腺癌和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多序列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基于MR-T_(2)WI图像勾画三维兴趣区,使用纹理分析软件(Omni-... 目的探讨MR-T_(2)WI纹理分析鉴别前列腺中央腺体低信号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前列腺癌和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多序列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基于MR-T_(2)WI图像勾画三维兴趣区,使用纹理分析软件(Omni-Kinertics GE)提取ROI内一级灰度直方图及二阶纹理特征参数:能量、熵、偏度、峰值、均匀度、平均值和标准差。用统计学方法评估MR-T_(2)WI各特征纹理参数在前列腺癌、前列腺T_(2)WI低信号增生结节及前列腺T_(2)WI混杂偏低信号结节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评价定量纹理参数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T_(2)WI低信号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MR-T_(2)WI图像纹理分析定量参数中,能量、熵、偏度、均匀度和标准差5个参数在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结节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峰值和平均值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差鉴别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结节组的AUC值为0.832,当截点为0.5804时,其诊断敏感度为68.75%、特异度为89.29%,其效能最高;而熵则同时有较高的敏感度及诊断效能。结论MR-T_(2)WI纹理分析的部分定量参数有助于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T_(2)WI低信号病变的鉴别,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_(2)WI低信号病变 MRI 纹理分析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扫描重建技术在肺局限性磨砂玻璃样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焕初 郑晓林 +2 位作者 邹玉坚 王刚 谢锐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122-125,185,共5页
目的研究256层CT扫描后,重建技术对肺内局限性磨砂玻璃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256层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3.0cm的f GGO患者57例,用多方位高分辨率重建的方法观察病变内支气管的改变,将f GGO内支气管改变分为2型:Ⅰ型:支气管... 目的研究256层CT扫描后,重建技术对肺内局限性磨砂玻璃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256层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3.0cm的f GGO患者57例,用多方位高分辨率重建的方法观察病变内支气管的改变,将f GGO内支气管改变分为2型:Ⅰ型:支气管在病灶中截断、变尖消失;Ⅱ型:支气管在病变中走行、扭曲、粗细不均,或走行正常。分别用轴位、多方位(包括横断位、多平面重建等)观察57例患者的支气管的改变。再测量病灶三维比例,并观察病灶周围是否存在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其在肺癌和非肿瘤性病变之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横断位完整显示病变内支气管异常11个,其中支气管截断、消失(I型)5个,支气管穿行其中(Ⅱ型)6个。多方位显示病变内支气管异常及走行正常57个,其中支气管截断、消失16个,支气管穿行其中41个。两种显示方法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4,P<0.01)。以CT上Ⅰ型支气管表现定为诊断肺癌的依据,结果为恶性16个,与病理和随访结果对照,CT诊断为恶性结果中,正确16个,诊断正确率100%(16/16),但未检出者26例,假阴性率高。以Ⅰ型、Ⅱ型支气管表现定为诊断肺癌的依据,结果为恶性57个,与病理和随访结果对照,诊断为恶性结果中,正确42个,错误15个。诊断恶性病变正确率73.7%(42/57),但敏感性、特异性较低。肺癌组、非肿瘤性病变组的三维比率分别为(1.20±0.18),(1.5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组、非肿瘤性病变组的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比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方位重建方法,有利于显示f GGO内支气管的改变,观察是否有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准确测量其三维比例,有助于判断f GGO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重建技术 肺局限性磨玻璃密度结节 支气管 三维比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STE和true-FISP序列对胎盘植入征象的显出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昌业 邹玉坚 +3 位作者 郑晓林 张玉兰 王芳 蔡庆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5-859,共5页
目的比较半傅里叶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对胎盘植入征象的显出效能,探讨两种序列对植入征象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拟诊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病例,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确诊标... 目的比较半傅里叶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对胎盘植入征象的显出效能,探讨两种序列对植入征象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拟诊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病例,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分为胎盘植入组102例和非植入组49例,分析HASTE和true-FISP序列下植入组中胎盘植入征象的显出情况及各序列中植入征象在胎盘植入组及非胎盘植入组间的差异。结果 HASTE和true-FISP序列对子宫肌层变薄或局部中断、胎盘突入子宫肌层、胎盘局限性隆凸、胎盘内T2WI低信号带、胎盘与子宫交界面多发纡曲血管影的征象显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组与非植入组true-FISP序列中胎盘与肌层之间低信号带消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STE序列中该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STE和true-FISP序列中其他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STE和true-FISP序列均具有胎盘植入征象显出能力,各自序列中胎盘植入征象在胎盘植入及非胎盘植入组间显出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HASTE序列 true-FISP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富 罗衡 邹玉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CT及联合应用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综合治疗证实为腹部脏器外伤的93例患者107个外伤灶的超声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7个损伤的脏器中,超声诊断准确95个,占88.79%,CT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CT及联合应用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综合治疗证实为腹部脏器外伤的93例患者107个外伤灶的超声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7个损伤的脏器中,超声诊断准确95个,占88.79%,CT诊断准确98个,占91.59%;在27个复合脏器损伤中,超声诊断准确率88.89%(24/27),CT诊断准确率100.00%(27/27)。结论: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是值得信赖的,两者诊断准确率差别不大,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联合应用,用CT诊断结果来证实超声诊断的做法不合理,对腹部脏器单一损伤应首选超声检查,而对复合损伤应首选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CT 腹部 闭合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