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对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净浆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汪淑琪 左晓宝 +1 位作者 邹欲晓 刘嘉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利用石灰石、煅烧黏土和水泥制备LC^(3)净浆试件,开展硬化LC^(3)净浆颗粒在不同浓度NaCl、CaCl_(2)和MgCl_(2)溶液中的浸泡实验,研究浸泡溶液中氯离子浓度、LC^(3)净浆颗粒的物相组成和微结构在浸泡实验前后的变化规律,分析氯盐中Na^(+)... 利用石灰石、煅烧黏土和水泥制备LC^(3)净浆试件,开展硬化LC^(3)净浆颗粒在不同浓度NaCl、CaCl_(2)和MgCl_(2)溶液中的浸泡实验,研究浸泡溶液中氯离子浓度、LC^(3)净浆颗粒的物相组成和微结构在浸泡实验前后的变化规律,分析氯盐中Na^(+)、Ca^(2+)、Mg^(2+)等不同阳离子对LC^(3)净浆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阳离子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Mg^(2+)>Ca^(2+)>Na^(+);Mg^(2+)和Ca^(2+)促进了Friedel盐的生成,可提高LC^(3)净浆的化学结合氯离子能力;Ca^(2+)能够影响C-(A)-S-H凝胶的含量和结构,增加其物理吸附氯离子能力,而Mg^(2+)浓度较高时可生成M-S-H凝胶,导致LC^(3)净浆的物理吸附氯离子能力下降,但Na^(+)对LC^(3)净浆的物理吸附氯离子能力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3) 阳离子 氯离子 化学结合能力 物理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氯盐环境下粉煤灰-水泥砂浆物相演变及定量分析
2
作者 陈君 左晓宝 +1 位作者 邹欲晓 黎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57-163,共7页
为了分析硫酸盐-氯盐环境下的水泥基材料的物相演变规律,本工作粉煤灰-水泥砂浆为研究对象,开展腐蚀溶液中的长期浸泡实验,并通过QXRD、SEM、MIP微观测试,分析砂浆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交互作用、物相演变规律以及微结构变化。结果表... 为了分析硫酸盐-氯盐环境下的水泥基材料的物相演变规律,本工作粉煤灰-水泥砂浆为研究对象,开展腐蚀溶液中的长期浸泡实验,并通过QXRD、SEM、MIP微观测试,分析砂浆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交互作用、物相演变规律以及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硫酸盐-氯盐侵蚀前、中期,离子间竞争作用导致侵蚀产物含量降低,延缓了试件中氯盐和硫酸盐的侵蚀进程;侵蚀后期,试件中侵蚀产物累积造成孔结构劣化,导致更多离子进入其内部,加速氯盐和硫酸盐侵蚀进程,此时,氯盐的存在不能再延缓硫酸盐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 硫酸盐 耦合侵蚀 水泥基材料 物相演变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可靠性分析
3
作者 邹欲晓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21期119-120,共2页
在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中,为了获取对不同状态检测下的状态评估,建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状态检修模式,并运用状态空间法来对各可能状态的概率以及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得出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模式下最优检修周期。通过与定期检修模式相比,... 在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中,为了获取对不同状态检测下的状态评估,建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状态检修模式,并运用状态空间法来对各可能状态的概率以及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得出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模式下最优检修周期。通过与定期检修模式相比,状态检修模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提升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可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状态检修 马尔科夫模型 可靠性 电力系统 最优检修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生石灰对铬污染土固化效果及微观孔隙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原奇 申向东 +3 位作者 薛慧君 李根峰 熊路 邹欲晓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1148,共8页
为评价水泥和生石灰对铬污染土壤的固化效果及固化土在工程中再利用的可行性,采用固化稳定法进行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将重铬酸钾(K_2CrO_7)人工添加至粉砂土以模拟污染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浸出毒性、核磁共振孔隙和微观三维... 为评价水泥和生石灰对铬污染土壤的固化效果及固化土在工程中再利用的可行性,采用固化稳定法进行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将重铬酸钾(K_2CrO_7)人工添加至粉砂土以模拟污染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浸出毒性、核磁共振孔隙和微观三维形貌试验,研究水泥和生石灰对铬污染土的固化效果及其微观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固化土强度随龄期增加而显著增加,且达到废弃物的填埋标准,同时随六价铬离子浓度增大强度先增加后稳定或减少;六价铬离子浓度小于900 mg·kg^(-1)时,生石灰掺量对于固化土强度存在阈值为4%,低于4%时随着生石灰掺量增加强度呈上升趋势,浸出毒性降低且达到浸出标准,同时0.1~1μm孔隙占比最高,结构致密;高于4%时随着生石灰掺量增加强度呈下降趋势,浸出毒性波动变化,1~10μm的大孔径增多,结构致密性差,平整度降低。研究表明,掺入合适比例的水泥和生石灰对铬污染土有较好的固化效果,可防控受污染土壤中六价铬浸出和渗透到地下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污染 无侧限抗压强度 核磁共振 超景深 毒性浸出 固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六价铬离子在低温环境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聪慧 申向东 邹欲晓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38-2145,共8页
为了探究复合土体中六价铬离子在寒区低温环境中的迁移规律,设置了4个不同土体配合比,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水泥(C),脱硫石膏(S),对标准养护28 d后的复合土体进行上表面、下表面和环境3个方向的降温处理,而后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 为了探究复合土体中六价铬离子在寒区低温环境中的迁移规律,设置了4个不同土体配合比,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水泥(C),脱硫石膏(S),对标准养护28 d后的复合土体进行上表面、下表面和环境3个方向的降温处理,而后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低温核磁共振仪(LT-NMR)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三温降温后的土体温度曲线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土体温度通过热传递由表及里传递负温;不同配合比下的土体均呈现两侧边缘处离子浓度高于中心处,随温度降低铬离子浓度增加;T 2弛豫时间的特征峰面积和第一峰值明显减小,所对应的第一峰孔隙区间0.001~0.117μm在-5.4℃至-14.4℃时基本不变,第二峰与第三峰面积减小,结冰量增加;温度对铬离子迁移具有重要影响且结冰量与铬离子浓度相关系数高达0.91;大孔隙的结冰速率远高于中孔及小孔隙,冰透镜体的增加导致了Cr^6+的迁移并在低温区聚集。研究表明,低温环境对复合土体中重金属离子迁移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铬离子 低温环境 ICP-MS 低温核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水化过程的概率模型及其微结构演变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易家俊 左晓宝 +1 位作者 黎亮 邹欲晓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45-151,共7页
为了实现水泥水化过程及微结构演变规律的数值模拟,根据水泥组成矿物相的水化反应机理,利用随机概率方法,建立了水泥水化反应及微结构演变过程的概率模型,该模型通过水泥净浆初始组成结构中各矿物相颗粒像素的随机移动与碰撞反应,模拟... 为了实现水泥水化过程及微结构演变规律的数值模拟,根据水泥组成矿物相的水化反应机理,利用随机概率方法,建立了水泥水化反应及微结构演变过程的概率模型,该模型通过水泥净浆初始组成结构中各矿物相颗粒像素的随机移动与碰撞反应,模拟水泥水化及微结构的演变过程。以水灰比分别为0.23、0.35、0.53的水泥净浆为例,利用该模型数值模拟了水泥净浆的水化过程及微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可显著影响水泥水化过程,在同一水化龄期,水灰比越大,水泥水化越充分,其微结构的孔隙率以及孔隙连通度越高;当水泥浆体微结构的毛细孔隙完全断开时,其临界总孔隙率约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水化 模型 微结构演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