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隐喻世界里诗意地栖居——论当代藏族汉语诗歌的审美属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邹旭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7,共5页
第一代藏族汉语诗人和第二代藏族汉语诗人的作品中的共同审美属性是“隐喻”,也是藏族新诗在美学层面对藏族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隐喻,在两代诗人诗歌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两种形态,即“传统的客观的隐喻”和“现代的主观的隐喻”。隐... 第一代藏族汉语诗人和第二代藏族汉语诗人的作品中的共同审美属性是“隐喻”,也是藏族新诗在美学层面对藏族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隐喻,在两代诗人诗歌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两种形态,即“传统的客观的隐喻”和“现代的主观的隐喻”。隐喻审美属性形成的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一般意义上即心理层面,隐喻是审美生成的心理机制;其次,从特殊意义上即种族根源上看,隐喻是藏族人固有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二者是对隐喻的审美方式(艺术构思和表达)的潜在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汉语诗歌 藏族汉语诗人 隐喻 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官场小说的单向度书写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旭林 谭桂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89-194,共6页
中国当代官场小说较为充分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单向度现实,是一种单向度的书写。这种书写集中体现在对单向度人的刻画,实质是对于市场经济社会的一种单向度想象,是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合法化危机的隐喻。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单向度 异化 想象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现代谍战叙事的发生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旭林 谭桂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89,共5页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代谍战叙事的发生。我国现代谍战叙事萌芽于晚清,产生于民国30年代鸳鸯蝴蝶派的"国难小说",成熟于民国40年代。民国30至40年代深重的民族危机及战争是它的重要历史条件,民族主义意识和浅俗审美趣味是它的重...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代谍战叙事的发生。我国现代谍战叙事萌芽于晚清,产生于民国30年代鸳鸯蝴蝶派的"国难小说",成熟于民国40年代。民国30至40年代深重的民族危机及战争是它的重要历史条件,民族主义意识和浅俗审美趣味是它的重要文化条件,民族性和通俗性构成了它的时代审美特征。通俗性体现在爱情题材融入谍战题材、汲取通俗小说等的艺术经验两个方面。谍战小说《风萧萧》无疑是民国成就最高的谍战叙事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谍战叙事 民族性 通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国30年文学”的一体化特征
4
作者 邹旭林 谭桂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203-207,共5页
从话语资源、支配性力量和评价法则三个方面论述了建国30年文学的政治文化语境,认为高度一体化是其本质特征。"文革"时期的文化与文学,是建国17年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的继续发展。
关键词 建国30年文学 政治文化语境 话语资源 评价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朝圣的途中追寻——建国30年中国作家的政治心理透视
5
作者 邹旭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120,共4页
本篇主要分析了建国30年中国作家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及原因。新中国第一批作家,呈现出比较一致的政治心理结构和特征,本文名之为"朝圣",并着重分析了形成朝圣心态的两大原因,一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文化取舍问题即中国传统知识分... 本篇主要分析了建国30年中国作家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及原因。新中国第一批作家,呈现出比较一致的政治心理结构和特征,本文名之为"朝圣",并着重分析了形成朝圣心态的两大原因,一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文化取舍问题即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道"和"势"的取舍问题;二是现实政治原因即有关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及悖反现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心理 朝圣 文化取舍 精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卓别林式的喜剧诗人——论西部诗怪李老乡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文昌 邹旭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4,共6页
从喜剧的角度切入,探讨了西部诗人李老乡在中国新诗戏剧化中的地位和其作品的喜剧风格、表现方式、精神内涵、非常规化的语言特点及其影响,从而展现出当代西部诗歌多元性存在的一面。
关键词 李老乡 喜剧诗人 诗歌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