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 GW直线变压器驱动源的物理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10
1
作者 邹文康 周良骥 +1 位作者 陈林 邓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7-330,共4页
基于已有四开关组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模块设计了对1Ω负载输出电流100 kA、脉冲上升时间小于60 ns的八开关组LTD模块,该模块采用轮辐式结构,由8个储能电容、气体开关、峰化电容器组并联向中心负载放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峰值功率100... 基于已有四开关组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模块设计了对1Ω负载输出电流100 kA、脉冲上升时间小于60 ns的八开关组LTD模块,该模块采用轮辐式结构,由8个储能电容、气体开关、峰化电容器组并联向中心负载放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峰值功率100 GW、共10级的LTD装置的物理设计,该装置为同轴感应电压叠加型脉冲发生器。通过电路模拟和PIC模拟,对物理设计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0级八开关组100 kA LTD模块串联可使10Ω负载获得超过100 GW的功率输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60 ns,所选取的结构和参数能保证电子流的磁绝缘,高压脉冲能有效传输到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层流 电路模拟 PI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过程的传输线模拟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邹文康 关永超 +1 位作者 宋盛义 邓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71-1574,共4页
从波过程计算的角度,阐述了用传输线对脉冲形成网络进行模拟的原理和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元件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脉冲形成网络,以及包含磁绝缘传输线、开关、内爆等离子体等的脉冲功率系统进行全电路模拟。与商业程序Pspice模拟结果比较表... 从波过程计算的角度,阐述了用传输线对脉冲形成网络进行模拟的原理和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元件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脉冲形成网络,以及包含磁绝缘传输线、开关、内爆等离子体等的脉冲功率系统进行全电路模拟。与商业程序Pspice模拟结果比较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电流、电压的峰值相对偏差不到5‰,在整个时间范围内,电流、电压的最大偏差均小于峰值的5%;两种方法得到波形几乎完全重合。在能保证准确度和收敛性的同时,该方法还具有直观、运算快速、易扩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波过程 传输线 模拟方法 电路编码 脉冲形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匹配二极管有效电流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邹文康 邓建军 宋盛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2-996,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Creedon磁绝缘层流理论,预测磁绝缘传输线(MITL)中反射波前沿经过后由电子再俘获引起MITL工作点变化的方法。当二极管相对于MITL欠匹配时,如果MITL前行波工作点和二极管阻抗已知,该方法可以定量求解反射波前沿经过后MITL... 介绍了一种基于Creedon磁绝缘层流理论,预测磁绝缘传输线(MITL)中反射波前沿经过后由电子再俘获引起MITL工作点变化的方法。当二极管相对于MITL欠匹配时,如果MITL前行波工作点和二极管阻抗已知,该方法可以定量求解反射波前沿经过后MITL的阴极电流,进而得到二极管中用于产生X射线的有效电流。与PIC模拟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来评估近轴二极管、磁浸没式二极管等负载用于产生X射线的最大有效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照相 二极管 磁绝缘传输线 层流 电子再俘获 欠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脉冲功率系统真空功率传输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邹文康 王勐 +4 位作者 陈林 周良骥 郭帆 谢卫平 邓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87-2495,共9页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广泛应用于X射线闪光照相、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研究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将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压缩来获得极高的功率密度,进而获得高温、高压、强辐射和高能量密度的极端条件。大型脉冲功率装置是...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广泛应用于X射线闪光照相、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研究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将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压缩来获得极高的功率密度,进而获得高温、高压、强辐射和高能量密度的极端条件。大型脉冲功率装置是获得高功率脉冲的载体,真空功率传输系统是此类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储能系统的能量传递给负载的关键,也是决定大型脉冲功率系统技术可行性的重要方面。分析了大型脉冲功率系统真空功率传输的物理基础,综述了相关物理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结合Z箍缩聚变驱动器特定的需求,具体分析了技术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最后针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密度 磁绝缘 真空功率传输 Z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绝缘电压叠加器功率流的电路计算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邹文康 何勇 +4 位作者 陈林 周良骥 王勐 谢卫平 邓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1216,共6页
以已建成的10级直线变压器驱动源系统为依托,以传输线计算方法为基础,通过引入空间电荷限制流和磁绝缘流阻抗模型,对感应电压叠加(IVA)真空功率流的电路计算方法进行了探索,开发了包含磁绝缘过程的全电路计算程序,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该... 以已建成的10级直线变压器驱动源系统为依托,以传输线计算方法为基础,通过引入空间电荷限制流和磁绝缘流阻抗模型,对感应电压叠加(IVA)真空功率流的电路计算方法进行了探索,开发了包含磁绝缘过程的全电路计算程序,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该IVA系统真空功率流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对磁绝缘状态下流阻抗的描述是该方法准确计算的关键;解决好算法的数值稳定性,避免数值振荡的发生,是将这一方法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感应电压叠加 磁绝缘传输线 电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Z箍缩驱动聚变能源需求的超高功率重复频率驱动器技术 被引量:50
6
作者 邓建军 王勐 +13 位作者 谢卫平 周良骥 邹文康 郭帆 章乐 李逢 丰树平 陈林 夏明鹤 计策 袁建强 宋盛义 黄显宾 彭先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共13页
针对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系统对驱动器的总体要求,对可能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评述,结合当前在单脉冲超高功率Z箍缩驱动器和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方面的研究基础,提出了混合模式直线变压驱动器概念设计思想,分析了主要的技术难点... 针对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系统对驱动器的总体要求,对可能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评述,结合当前在单脉冲超高功率Z箍缩驱动器和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方面的研究基础,提出了混合模式直线变压驱动器概念设计思想,分析了主要的技术难点,明确了相应的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同时对Z箍缩驱动器的总体发展计划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 混合模式直线变压驱动器 脉冲功率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良骥 邓建军 +5 位作者 陈林 邹文康 王勐 谢卫平 丰树平 杨礼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47-1953,共7页
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脉冲功率技术。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快脉冲LTD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快脉冲LTD在Z箍缩和闪光照相两个应用领域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装置的概念设计及研究进展;... 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脉冲功率技术。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快脉冲LTD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快脉冲LTD在Z箍缩和闪光照相两个应用领域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装置的概念设计及研究进展;对快脉冲LTD技术所涉及的开关、触发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快脉冲LTD技术研究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及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Z箍缩 闪光照相 多级多通道开关 多路同步触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kA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模块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林 周良骥 +7 位作者 谢卫平 丰树平 任靖 吴守东 李晔 邹文康 戴英敏 秦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7-1410,共4页
介绍了100 kA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原型模块及其采用的200 kV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的设计和初步实验结果。该模块由20台100 kV/20 nF电容器按10个支路并联组成,其中每个支路包括2台电容器、1只多级多通道开关以及相应的传输线。模块直径... 介绍了100 kA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原型模块及其采用的200 kV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的设计和初步实验结果。该模块由20台100 kV/20 nF电容器按10个支路并联组成,其中每个支路包括2台电容器、1只多级多通道开关以及相应的传输线。模块直径约1.5 m,厚度仅为20 cm。采用B-dot探针诊断负载电流。当充电电压为±90 kV时,在1.1Ω负载上可得到102.2 kA的峰值电流,上升时间为53.6 ns,脉冲宽度为133 ns。实验结果表明,该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模块具有较好的快脉冲输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多级多通道开关 抖动 磁芯 B-dot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S装置分层真空轴向绝缘堆设计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勐 关永超 +6 位作者 宋盛义 夏明鹤 计策 刘其能 邹文康 杨尊 谢卫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781,共5页
对PTS装置分层真空轴向绝缘堆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全电路模拟方法得到了绝缘堆各层的电压波形。利用静电场数值模拟方法,对每层堆中的绝缘环、电极环、均压环、场调整环以及两端接口部分的形状都进行了设计和优化。2维和3... 对PTS装置分层真空轴向绝缘堆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全电路模拟方法得到了绝缘堆各层的电压波形。利用静电场数值模拟方法,对每层堆中的绝缘环、电极环、均压环、场调整环以及两端接口部分的形状都进行了设计和优化。2维和3维静电场模拟结果表明,绝缘堆的设计能够满足静电场设计要求。采用2维PIC程序初步计算了绝缘堆金属均压环真空侧电子发射对电压分配不均压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真空侧的电子发射会较大地影响绝缘堆电压分配的均匀度,进而对绝缘堆的全堆闪络概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轴向绝缘堆 全电路模拟 静电场数值模拟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GW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功率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林 谢卫平 +5 位作者 邹文康 周良骥 王勐 戴英敏 任靖 李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1-654,共4页
基于已经研制完成的100kV/100kA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原型模块,设计研制了输出电压/电流分别为1MV/100kA(功率为100GW)的快脉冲LTD装置。装置由10级100kV/100kA快脉冲LTD模块串联而成,总储能为20kJ,装置直径约1.5m,长度约2.2m... 基于已经研制完成的100kV/100kA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原型模块,设计研制了输出电压/电流分别为1MV/100kA(功率为100GW)的快脉冲LTD装置。装置由10级100kV/100kA快脉冲LTD模块串联而成,总储能为20kJ,装置直径约1.5m,长度约2.2m。最终在±85kV充电电压下,二极管负载上获得的电流约为116kA,电压约为1.1MV,电压上升时间53ns,电压脉宽146ns,二极管阻抗约为9.4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 电路模拟 磁绝缘传输线 二极管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箍缩直线变压器驱动源原型模块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林 王勐 +10 位作者 谢卫平 戴英敏 邹文康 周良骥 刘瑜 郭帆 卫兵 赵越 王杰 张元军 李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3-287,共5页
介绍了用于Z箍缩驱动器的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原型模块设计和初步实验结果.该模块采用32个子块并联,每个子块由两台100kV/100nF 脉冲电容器和一只200kV 多间隙气体开关串联组成.32只开关由4路高压脉冲分别触发.模块直径为2.... 介绍了用于Z箍缩驱动器的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原型模块设计和初步实验结果.该模块采用32个子块并联,每个子块由两台100kV/100nF 脉冲电容器和一只200kV 多间隙气体开关串联组成.32只开关由4路高压脉冲分别触发.模块直径为2.9 m,厚度约27cm.电路模拟结果表明,在±90kV 充电电压下,输出电流幅值为1.0 MA,电流上升时间(10%~90%)约118.6ns.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约90mΩ 近似匹配电阻负载上获得的电流为995kA,上升时间(10%~90%)为120.8ns,脉冲宽度约335.2ns.实验结果与电路模拟结果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多间隙气体开关 Z箍缩 上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模式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模块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勐 周良骥 +3 位作者 邹文康 谢卫平 杨尊 陈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9-1243,共5页
在对Marx发生器和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电路拓扑结构及等效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两种电路拓扑结构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Marx基本回路的混合模式LTD模块构想。在混合模式LTD模块中,每个基本回路是一个多级的Marx发生器回路... 在对Marx发生器和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电路拓扑结构及等效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两种电路拓扑结构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Marx基本回路的混合模式LTD模块构想。在混合模式LTD模块中,每个基本回路是一个多级的Marx发生器回路,回路中只有前一级或几级开关需要外部触发,而后级开关工作在自击穿模式。计算分析表明:混合模式LTD模块设计可以有效降低LTD系统对多路同步触发的要求;独立回路式结构可提高整个混合模式LTD模块的可维护性;回路间耦合触发的方式可提高整个混合模式LTD的工作可靠性。最后,还探讨了回路内阻、磁芯损耗及Marx发生器回路中后级自击穿开关抖动对混合模式LTD模块参数设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拓扑结构 混合模式LTD模块 Marx发生器回路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绝缘传输线电流损失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盛义 顾元朝 +1 位作者 关永超 邹文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2-486,共5页
磁绝缘传输线电流损失的计算方法是丝阵Z箍缩电路模拟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传输线模拟方法TLCODE为基础,将磁绝缘传输线分成若干段有损传输线单元,每个单元由一段无损传输线及一个对地损失电阻组成,根据磁绝缘准则判断单元的磁绝缘状况,... 磁绝缘传输线电流损失的计算方法是丝阵Z箍缩电路模拟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传输线模拟方法TLCODE为基础,将磁绝缘传输线分成若干段有损传输线单元,每个单元由一段无损传输线及一个对地损失电阻组成,根据磁绝缘准则判断单元的磁绝缘状况,磁绝缘形成之前损失电流由空间电荷限制流与传导电流的定量关系来计算,磁绝缘形成之后则根据阻抗匹配关系及流动阻抗模型来计算;同时将丝阵负载内爆动力学方程与TLCODE表达式、流动阻抗方程进行耦合,可求解磁绝缘传输线、丝阵负载在电压脉冲作用下全时空域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绝缘传输线 丝阵 电路模拟 TLCODE方法 空间电荷限制流 流动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型双轨增强电磁轨道炮电路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关永超 邹文康 +5 位作者 何勇 李业勋 仇旭 高贵山 程诚 宋盛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0-224,共5页
建立了包括脉冲电源模块和电磁轨道炮的全电路模型,实现了从电源放电至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的全电路模拟。根据电源放电与洛伦兹力加速的耦合方程组,在电路模型内将电源的基本单元封装成子电路模块、弹丸受力运动模型转化为电路解耦模块... 建立了包括脉冲电源模块和电磁轨道炮的全电路模型,实现了从电源放电至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的全电路模拟。根据电源放电与洛伦兹力加速的耦合方程组,在电路模型内将电源的基本单元封装成子电路模块、弹丸受力运动模型转化为电路解耦模块,建立了针对24个基本单元组成的电源网络驱动串联型双轨增强电磁轨道炮的电路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电流模拟结果偏差2.6%,电枢出膛速度模拟结果偏差9.8%,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方程和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电路模拟 串联增强型轨道炮 电感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闪络抑制技术的真空沿面闪络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瑜 王勐 +4 位作者 杨尊 周良骥 邹文康 章乐 徐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9-562,共4页
为解决脉冲功率系统中击穿电压最低的部分,即真空固体绝缘界面,采用磁场闪络抑制技术提高闪络电压,为研究磁场和沿面闪络电压的关系,针对不同介电常数的样品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容器对通电螺线管充电产生的脉冲... 为解决脉冲功率系统中击穿电压最低的部分,即真空固体绝缘界面,采用磁场闪络抑制技术提高闪络电压,为研究磁场和沿面闪络电压的关系,针对不同介电常数的样品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容器对通电螺线管充电产生的脉冲强磁场稳定可靠,并且当施加在绝缘子表面磁场强度为1.1T时,PMMA材料的闪络电压可以提高至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沿面闪络 磁场闪络抑制 介电常数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磁场下真空沿面闪络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瑜 邓建军 +2 位作者 王勐 邹文康 周良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01-2504,共4页
以单粒子模型和带电粒子运动方程为基础,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编写了真空沿面闪络过程计算程序,研究了外加磁场对真空沿面闪络过程的影响,主要是对二次电子发射及电子束的雪崩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加磁场的存在,改变了绝缘体表面电子的... 以单粒子模型和带电粒子运动方程为基础,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编写了真空沿面闪络过程计算程序,研究了外加磁场对真空沿面闪络过程的影响,主要是对二次电子发射及电子束的雪崩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加磁场的存在,改变了绝缘体表面电子的运动,进而影响到绝缘体表面电荷的分布,从而在宏观上对绝缘体的耐受电压产生影响;外磁场抑制真空沿面闪络的效果与磁场的空间分布有关,磁场加在阴极附近时产生的效果优于加在阳极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沿面闪络 临界磁场 面电荷密度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磁场闪络抑制效应的真空绝缘堆闪络概率计算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逢 王勐 +3 位作者 王传伟 何勇 陈林 邹文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42-2546,共5页
基于统计学闪络经验公式,计算绝缘堆闪络概率,结果显示:绝缘堆电压峰值越低、电压有效作用时间越短、材料常数越小,则闪络概率越低;在一定绝缘堆电压范围内,绝缘堆半径越小,闪络概率越低。考虑磁场闪络抑制效应,计算了绝缘堆闪络概率。... 基于统计学闪络经验公式,计算绝缘堆闪络概率,结果显示:绝缘堆电压峰值越低、电压有效作用时间越短、材料常数越小,则闪络概率越低;在一定绝缘堆电压范围内,绝缘堆半径越小,闪络概率越低。考虑磁场闪络抑制效应,计算了绝缘堆闪络概率。通过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之比得到磁场开始闪络抑制作用的临界比值。根据绝缘体与电极的夹角以及阴极三相点电场强度与平均电场强度的关系,得到不同的临界比值,比较闪络概率计算结果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在磁场闪络抑制效应作用下,绝缘堆闪络概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绝缘堆 闪络概率 磁场闪络抑制效应 统计学闪络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核聚变装置“贝加尔”概念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红春 陈林 +3 位作者 蒋吉昊 邹文康 王勐 黄显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共7页
"贝加尔"(Baikal)装置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脉冲功率驱动热核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研究装置,从最初建造"贝加尔"装置概念的提出,其技术路线和主要参数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综合介绍了"贝加尔"... "贝加尔"(Baikal)装置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脉冲功率驱动热核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研究装置,从最初建造"贝加尔"装置概念的提出,其技术路线和主要参数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综合介绍了"贝加尔"装置概念设计提出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过程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描述了"贝加尔"装置的主体性能和技术路线,着重分析了装置主要部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装置 热核聚变 脉冲功率 技术路线 Z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支撑磁绝缘传输线的设计与初步实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章乐 邹文康 +6 位作者 刘瑜 谢卫平 王勐 陈林 卫兵 戴英敏 任靖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47-2551,共5页
为了研究电感支撑内筒对磁绝缘传输线(MITL)功率流传输的影响,设计了一套电感支撑的MITL及其诊断系统,对MITL各个位置电参数进行了测量,获得了MITL阴阳极电流波形和MITL电压波形。其中一发支撑前阴极电流为90.08kA,支撑后阴极电流为93.8... 为了研究电感支撑内筒对磁绝缘传输线(MITL)功率流传输的影响,设计了一套电感支撑的MITL及其诊断系统,对MITL各个位置电参数进行了测量,获得了MITL阴阳极电流波形和MITL电压波形。其中一发支撑前阴极电流为90.08kA,支撑后阴极电流为93.88kA,阴极电流传输效率为95.96%,多次实验传输效率平均值为92.8%,证实了电感支撑MITL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绝缘传输线 电流 电感支撑 空间电子流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试验平台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盛义 关永超 +1 位作者 顾元朝 邹文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3-838,共6页
初级试验平台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描述了电压脉冲从水传输线、绝缘堆、内外磁绝缘传输线到丝阵负载的传播及作用过程。在模拟中将脉冲传输经过的所有电路结构,等效成具有不同电长度及阻抗的273个传输线单元,其中包括195个磁绝缘传输... 初级试验平台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描述了电压脉冲从水传输线、绝缘堆、内外磁绝缘传输线到丝阵负载的传播及作用过程。在模拟中将脉冲传输经过的所有电路结构,等效成具有不同电长度及阻抗的273个传输线单元,其中包括195个磁绝缘传输线单元;通过计算得到了各个传输线单元的传导电流、界面电压,磁绝缘传输线单元的损失电流、流动阻抗、接地电阻,以及丝阵负载内爆过程中的半径变化、电流及电压等,并对主要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及精度有待于相关实验结果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试验平台 磁绝缘传输线 传输线单元 损失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