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成像退化模型辨识及超分辨率成像方法
1
作者 曹军峰 丁庆海 +2 位作者 邹德鹏 秦恒加 罗海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8,共11页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制造工艺和成本制约,分辨率仍然较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提高图像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在仿真图像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应用于实际图像时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实际成像退化更加复杂,包括红外光...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制造工艺和成本制约,分辨率仍然较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提高图像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在仿真图像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应用于实际图像时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实际成像退化更加复杂,包括红外光学系统像差和装配误差引起的空间非一致模糊,以及受工作温度影响导致的模糊核变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成像退化模型辨识方法和基于退化模型约束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通过在不同工作温度下采集标定靶标图像,标定不同工作温度、不同空间位置的模糊核;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成像退化模型,并利用定标数据进行模型参数求解,为超分辨率重建提供更多先验信息;设计迭代超分辨率重建网络,交替进行退化参数估计和超分辨率重建,经过多次迭代逐步提高重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求解的成像退化模型可准确描述模糊核变化规律,基于退化模型约束和退化参数在线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可显著提高红外超分辨率成像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退化模型辨识 空间非一致模糊 模糊核估计 迭代优化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在目标意图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孙亮 于雷 邹德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为了准确对目标意图进行预测,以便我方及时合理地作出战术决策,采用D-S证据理论对目标意图进行预测。首先提取出影响目标意图预测的各个态势因素,然后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目标意图预测的数学模型,利用D-S合成法则将... 为了准确对目标意图进行预测,以便我方及时合理地作出战术决策,采用D-S证据理论对目标意图进行预测。首先提取出影响目标意图预测的各个态势因素,然后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目标意图预测的数学模型,利用D-S合成法则将所有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并计算出各个可能命题的概率赋值并给出相应决策。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目标意图预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目标意图预测 态势元素 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黏土矿物岩心电频散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邹德鹏 柯式镇 +2 位作者 李君建 贺秋利 马雪瑞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61-266,共6页
为研究黏土矿物对岩石电阻率频散的影响关系,制作4种共16块人工柱塞状岩心,分别为纯砂岩,含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3种黏土矿物砂岩。对其真空加压饱和2.5×10~3 mg/L的CaCl_2溶液,利用煤油驱替改变含水饱和度并进行电阻率频谱测量... 为研究黏土矿物对岩石电阻率频散的影响关系,制作4种共16块人工柱塞状岩心,分别为纯砂岩,含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3种黏土矿物砂岩。对其真空加压饱和2.5×10~3 mg/L的CaCl_2溶液,利用煤油驱替改变含水饱和度并进行电阻率频谱测量。分析岩心的电频散与含水饱和度、孔隙度、温度、黏土矿物种类及含量的关系,利用薄膜极化假说解释了含黏土矿物岩心异于常规的电频散现象,为电阻率频谱测井解决非常规复杂油气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频散 黏土矿物 薄膜极化假说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心介电特性及饱和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君建 柯式镇 +3 位作者 尹成芳 康正明 邹德鹏 马雪瑞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对人造砂岩岩心相对介电常数进行测量,在20~1 000 MHz频率段研究了相对介电常数与饱和度、孔隙度、矿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岩心相对介电常数与饱和度、孔隙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矿化度对低频时的相对介电常数影响较大。在实验数据... 对人造砂岩岩心相对介电常数进行测量,在20~1 000 MHz频率段研究了相对介电常数与饱和度、孔隙度、矿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岩心相对介电常数与饱和度、孔隙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矿化度对低频时的相对介电常数影响较大。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介电饱和度模型,基于Maxwell-Garnett理论,给出了适用于砂岩的多频介电混合解释模型,实验数据与模型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介电常数 岩心模型 岩心介电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生产营养液的配方优化
5
作者 周坤 全艳玲 +7 位作者 钱程 李萍 邹德鹏 焦昱磊 杜艳 李娜 杨晓波 张晋 《农技服务》 2019年第2期42-43,45,共3页
为蛹虫草的大规模培养提供试验依据,利用大米为主原料作培养基,通过L9(34)正交试验选出培养蛹虫草的最优营养液优化配方。结果表明:蔗糖10克,蛋白胨1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蚕蛹粉10克,肉膏8克,奶粉25克,黄豆粉3.5克,水1升,酸碱度... 为蛹虫草的大规模培养提供试验依据,利用大米为主原料作培养基,通过L9(34)正交试验选出培养蛹虫草的最优营养液优化配方。结果表明:蔗糖10克,蛋白胨1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蚕蛹粉10克,肉膏8克,奶粉25克,黄豆粉3.5克,水1升,酸碱度为7~8,每菌袋大米50克,大米与营养液按1∶1装料,接种量为10%。接种菌源为PDA液体菌种。接种后在25摄氏度生化培养箱中培养10~15天,取出后在温度25摄氏度左右,湿度80%的环境下,转色1~2天,再继续培养4周左右即可长出子实体,采收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培养基 正交试验 子实体 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