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与韩国刺参杂交子一代生长和抗病力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谭杰 王亮 +6 位作者 高菲 邹安格 孙慧玲 李凤辉 范超晶 左之良 燕敬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5,共7页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刺参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进行群体间杂交和群体内自繁,获得C(♀)×C(♂)、K(♀)×K(♂)、K(♀)×C(♂)和C(♀)×K(♂)4个交配组合的子一代。分析了各交配组受精率、孵化率、附着变态率、浮游...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刺参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进行群体间杂交和群体内自繁,获得C(♀)×C(♂)、K(♀)×K(♂)、K(♀)×C(♂)和C(♀)×K(♂)4个交配组合的子一代。分析了各交配组受精率、孵化率、附着变态率、浮游幼体和幼参阶段的生长和抗病能力以及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杂交组与自繁组在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杂交组附着变态率高于自繁组。C(♀)×K(♂)组在幼参期体长平均值均大于其他3个组,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体长杂种优势率在9.43%–23.75%之间;其体重从150日龄后表现出杂种优势,在4.09%–34.96%之间。而K(♀)×C(♂)组在幼参期体长和体重除在150日龄时表现为杂种优势,其他时间均表现为杂种劣势。K(♀)×C(♂)组抗灿烂弧菌病能力最强,杂种优势率为2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杂交 生长 抗病力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