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宽银电极上SERS活性的研究电位范围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受忠 高劲松 +1 位作者 李春增 田中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电极表面的粗糙化处理是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的重要前提,通过研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氧化还原循环(ORC)粗糙电极的方法,分析其SERS活性稳定电位区间与ORC还原电位之间的关系,发现高活性的SERS位皆处于亚稳状态,易随电极... 电极表面的粗糙化处理是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的重要前提,通过研究两种截然不同的氧化还原循环(ORC)粗糙电极的方法,分析其SERS活性稳定电位区间与ORC还原电位之间的关系,发现高活性的SERS位皆处于亚稳状态,易随电极电位越近零电荷电位(PZC)而发生表面原子重排,以至失去活性.引入强吸附物种,可以使特殊ORC得到的SERS活性在PZC以正电位区稳定存在,并可在PZC以负电位得到常规ORC处理的电极表面上的水的SERS信号,大大拓宽了可进行SERS研究的电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循环 银电极 SERS 活性位 电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在Ag电极上取向与结构的SERS研究──不同电极电位和NaClO_4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受忠 张韫宏 +1 位作者 陈燕霞 田中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5-251,共7页
将特殊的ORC方法、薄层溶液技术和差谱方法相结合,在较宽的电位区间(-0.7~-2.0V),获得了不含任何(类)卤素离子的NaClO4/Ag体系中水的SERS谱。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O4体系中,尽管体相水的结... 将特殊的ORC方法、薄层溶液技术和差谱方法相结合,在较宽的电位区间(-0.7~-2.0V),获得了不含任何(类)卤素离子的NaClO4/Ag体系中水的SERS谱。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O4体系中,尽管体相水的结构有很大差别,但电极表面的吸附水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即由于电场作用而使有序性较高;并且随电极电位由极负电位向零电荷电位(PZC)变化时可能都经历着由单氢端吸附转变为双氢端吸附,继而又转向氧端吸附的取向变化过程。利用SERS技术特有的检测表面物种的高灵敏度,可观察到NaClO4浓度引起的表面水的SERS谱的一些细微差异,依此较详细讨论了NaClO4浓度对表面水的结构和取向变化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谱 吸附 高氯酸钠 表面水 结构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解质体系水的拉曼谱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邹受忠 陈燕霞 +1 位作者 田中群 张韫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0-135,共6页
通过一系列电解质体系水的拉曼光谱测量,得到了阴、阳离子种类和浓度引起的水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谱带丰富的变化信息.ClO4-能有效地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随着ClO4-浓度的增加,水分子间的氢键并非逐步被打断,而是氢键被破坏的水分... 通过一系列电解质体系水的拉曼光谱测量,得到了阴、阳离子种类和浓度引起的水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谱带丰富的变化信息.ClO4-能有效地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随着ClO4-浓度的增加,水分子间的氢键并非逐步被打断,而是氢键被破坏的水分子越来越多,从而使水分子有序度增大,这种氢键破坏方式符合水的混合模型(MixtureModel).SO42-浓度的增加对水的Raman光谱影响较小,是由于SO42-与水分子间有氢键作用的结果.虽然阳离子浓度对水的Raman光谱影响很小,但不同阳离子体系水的Raman谱有较大的差别,Li十与Cs十会引起水分子的拉曼谱较大的变化,Na十与K十对水的拉曼谱影响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谱 氢键 电解质体系
全文增补中
铂和钯上丙三醇电氧化研究进展:从反应机理到催化材料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伟艺 马宪印 +1 位作者 邹受忠 蔡文斌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56,共24页
生物柴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带来大量副产品丙三醇(甘油),因此如何将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各种方法中,电催化氧化由于其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高效率而备受关注。然而,甘油的电氧化非常复杂,涉及许多反应途径和多个... 生物柴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带来大量副产品丙三醇(甘油),因此如何将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各种方法中,电催化氧化由于其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高效率而备受关注。然而,甘油的电氧化非常复杂,涉及许多反应途径和多个电子和质子转移过程,如何合理设计对目标产物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很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概述了铂和钯基催化剂上甘油电氧化研究的最新进展。我们首先总结了基于原位和在线谱学研究以及理论计算获得的影响其电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因素。然后,选择代表性文献来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应用于研制高效甘油电氧化催化剂。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三醇电氧化 甘油电氧化 电合成 电催化机理 电催化剂理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合金纳米立方块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活性比较(英文)
5
作者 汤永安 代琳 邹受忠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6,共8页
氧还原反应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重要反应.贵金属铂(Pt)与元素周期表中第一排的非贵过渡金属(M)形成铂合金催化剂(PtM)可以提高氧还原反应活性.但是,有关活性的提高有多大程度上是来自合金元素的贡献却仍然存在争议.... 氧还原反应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重要反应.贵金属铂(Pt)与元素周期表中第一排的非贵过渡金属(M)形成铂合金催化剂(PtM)可以提高氧还原反应活性.但是,有关活性的提高有多大程度上是来自合金元素的贡献却仍然存在争议.为研究合金元素对PtM催化活性的影响,本工作合成了颗粒形状与合金元素含量相似的铂锰(PtMn)、铂铁(PtFe)、铂钴(PtCo)和铂镍(PtNi)纳米立方块催化剂,并考察了不同铂合金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的氧还原反应活性.选择制备立方块形状纳米颗粒催化剂进行比较,可以将颗粒表面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降到最小.结果表明,氧还原反应活性与铂d-能带中心值曲线呈现火山形关系,其中PtCo纳米立方块催化剂的活性最高.本文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基于d-能带理论框架已知表面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合金纳米立方块 氧还原反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d-能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