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时期生态沟对农业污水中氮磷沿程削减效应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方荣杰
邹传林
+3 位作者
徐保利
代俊峰
张帅普
白凯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9-205,共7页
为探究广西地区不同观测期生态沟对农业面源氮磷的削减效果,明确关键削减时段,根据2019年5月-2021年4月研究区实测资料,分析研究区干季、雨季、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不同观测期氮磷浓度变化、氮素组成及削减效果。结果表明:整个监测期...
为探究广西地区不同观测期生态沟对农业面源氮磷的削减效果,明确关键削减时段,根据2019年5月-2021年4月研究区实测资料,分析研究区干季、雨季、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不同观测期氮磷浓度变化、氮素组成及削减效果。结果表明:整个监测期,研究区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在5.62~19.84、2.38~4.00、15.30~28.18、0.50~1.26 mg/L之间;生态沟沿程监测点氨氮、硝态氮浓度占总氮浓度平均比例分别在0.04~0.90、0.02~0.66之间,且秋季、冬季、干季氨氮平均占比在0.41~0.90之间,显著大于其他季节;生态沟沿程各点对进水口的削减效率明显,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平均单位去除率分别在0.31%~1.10%、0.07%~1.69%、0.31%~1.07%、0.30%~0.91%之间。秋冬季生态沟对氨氮、总氮、总磷削减效果显著,而在夏秋季对硝态氮削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生态沟
氮磷排放
削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平原区水肥调控下水稻节水减排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肖新
邹志科
+6 位作者
陈燕飞
罗文兵
李亚龙
杨子荣
邹传林
邓海龙
付桃秀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共7页
【目的】揭示南方平原区水肥调控下的水稻节水减排效应。【方法】基于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淹灌(W0)和间歇灌溉(W1)2种灌溉模式,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135 kg/hm2)及常规施氮(N2,180 kg/hm2)3种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水肥调控方案下的水稻...
【目的】揭示南方平原区水肥调控下的水稻节水减排效应。【方法】基于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淹灌(W0)和间歇灌溉(W1)2种灌溉模式,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135 kg/hm2)及常规施氮(N2,180 kg/hm2)3种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水肥调控方案下的水稻节水、增产、控污和减排效应。【结果】灌溉模式影响水稻灌水量、渗漏量和排水量,W1模式相比W0模式下的水稻灌水量减少18.12%~28.37%,渗漏量减少13.68%~22.85%,平均节水28.77%。在N1、N2施氮水平下,W1处理相比W0处理的水稻平均增产分别达到16.57%与29.94%。与W0模式相比,W1模式下的TN排放负荷量平均减少25.67%。同一灌溉模式下,TN排放负荷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对氨挥发总量有显著影响,而灌溉模式和水肥交互作用对氨挥发总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最优的水肥交互模式为W1N1处理,相对于当地传统模式可使水稻增产9.82%,节水27.54%,控污25.67%,减排1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减排
水肥交互
氨挥发
稻田
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连通类型对会仙湿地水质影响分析及评价
3
作者
韦春伊
徐保利
+4 位作者
马惠娟
代俊峰
方荣杰
徐觉明
邹传林
《人民珠江》
2023年第2期37-43,69,共8页
为了解不同连通类型对湿地水环境的影响,以桂林市会仙的河滨湿地、河道相连水塘湿地、孤立水塘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评价湿地水体及富营养化状态。结果表明:①会仙湿地氨氮、硝...
为了解不同连通类型对湿地水环境的影响,以桂林市会仙的河滨湿地、河道相连水塘湿地、孤立水塘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评价湿地水体及富营养化状态。结果表明:①会仙湿地氨氮、硝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在0.07~1.22、0.01~1.24、0.45~3.95、0.04~0.29、6.19~120.28 mg/L,河滨湿地氨氮和总氮平均浓度高于其余湿地,河道相连水塘湿地硝氮最高,孤立水塘湿地化学需氧量浓度最高且总磷浓度波动最大;②会仙不同连通类型湿地水质均属劣Ⅴ类,主要超标水质因子为总氮和化学需氧量,且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本研究能为会仙不同类型湿地水环境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类型
水质评价
氮磷污染
会仙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时期生态沟对农业污水中氮磷沿程削减效应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方荣杰
邹传林
徐保利
代俊峰
张帅普
白凯华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9-205,共7页
基金
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重大专项(20180101-1)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9245056)
+1 种基金
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GUTQDJJ20190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507502)。
文摘
为探究广西地区不同观测期生态沟对农业面源氮磷的削减效果,明确关键削减时段,根据2019年5月-2021年4月研究区实测资料,分析研究区干季、雨季、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不同观测期氮磷浓度变化、氮素组成及削减效果。结果表明:整个监测期,研究区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在5.62~19.84、2.38~4.00、15.30~28.18、0.50~1.26 mg/L之间;生态沟沿程监测点氨氮、硝态氮浓度占总氮浓度平均比例分别在0.04~0.90、0.02~0.66之间,且秋季、冬季、干季氨氮平均占比在0.41~0.90之间,显著大于其他季节;生态沟沿程各点对进水口的削减效率明显,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平均单位去除率分别在0.31%~1.10%、0.07%~1.69%、0.31%~1.07%、0.30%~0.91%之间。秋冬季生态沟对氨氮、总氮、总磷削减效果显著,而在夏秋季对硝态氮削减效果最好。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生态沟
氮磷排放
削减效应
Keyword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cological ditc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xport
reduc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V9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平原区水肥调控下水稻节水减排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肖新
邹志科
陈燕飞
罗文兵
李亚龙
杨子荣
邹传林
邓海龙
付桃秀
机构
长江大学
长江科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U204021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KSF2019251/NY,CKSF2021299/NY)。
文摘
【目的】揭示南方平原区水肥调控下的水稻节水减排效应。【方法】基于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淹灌(W0)和间歇灌溉(W1)2种灌溉模式,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135 kg/hm2)及常规施氮(N2,180 kg/hm2)3种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水肥调控方案下的水稻节水、增产、控污和减排效应。【结果】灌溉模式影响水稻灌水量、渗漏量和排水量,W1模式相比W0模式下的水稻灌水量减少18.12%~28.37%,渗漏量减少13.68%~22.85%,平均节水28.77%。在N1、N2施氮水平下,W1处理相比W0处理的水稻平均增产分别达到16.57%与29.94%。与W0模式相比,W1模式下的TN排放负荷量平均减少25.67%。同一灌溉模式下,TN排放负荷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水平对氨挥发总量有显著影响,而灌溉模式和水肥交互作用对氨挥发总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最优的水肥交互模式为W1N1处理,相对于当地传统模式可使水稻增产9.82%,节水27.54%,控污25.67%,减排11.90%。
关键词
节水减排
水肥交互
氨挥发
稻田
灌溉模式
Keywords
water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ractio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paddy field
irrigation mode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连通类型对会仙湿地水质影响分析及评价
3
作者
韦春伊
徐保利
马惠娟
代俊峰
方荣杰
徐觉明
邹传林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恭城瑶族自治县科技开发和情报研究所
出处
《人民珠江》
2023年第2期37-43,69,共8页
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9245056、2022GXNSFBA0356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507502)
+2 种基金
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GUTQDJJ2019026)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桂科能2101Z011)
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0190216-2)。
文摘
为了解不同连通类型对湿地水环境的影响,以桂林市会仙的河滨湿地、河道相连水塘湿地、孤立水塘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评价湿地水体及富营养化状态。结果表明:①会仙湿地氨氮、硝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在0.07~1.22、0.01~1.24、0.45~3.95、0.04~0.29、6.19~120.28 mg/L,河滨湿地氨氮和总氮平均浓度高于其余湿地,河道相连水塘湿地硝氮最高,孤立水塘湿地化学需氧量浓度最高且总磷浓度波动最大;②会仙不同连通类型湿地水质均属劣Ⅴ类,主要超标水质因子为总氮和化学需氧量,且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本研究能为会仙不同类型湿地水环境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连通类型
水质评价
氮磷污染
会仙湿地
Keywords
connection type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Huixian wetland
分类号
TV9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时期生态沟对农业污水中氮磷沿程削减效应研究
方荣杰
邹传林
徐保利
代俊峰
张帅普
白凯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平原区水肥调控下水稻节水减排效应研究
肖新
邹志科
陈燕飞
罗文兵
李亚龙
杨子荣
邹传林
邓海龙
付桃秀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连通类型对会仙湿地水质影响分析及评价
韦春伊
徐保利
马惠娟
代俊峰
方荣杰
徐觉明
邹传林
《人民珠江》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