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蕊 叶苏娴 +1 位作者 王建 邹专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1,共9页
针对传统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且不透气的问题,制备了一种采用碳纳米管修饰的非织造布为电极层,离子液体处理的非织造布为介电层的透气性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自动单一纤维接触角测量仪和全自... 针对传统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且不透气的问题,制备了一种采用碳纳米管修饰的非织造布为电极层,离子液体处理的非织造布为介电层的透气性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自动单一纤维接触角测量仪和全自动透气性测试仪等表征与分析电极层和介电层。结果表明: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低压范围(0~1.19 kPa)内的灵敏度高达2.89 kPa-1,具有0~224 kPa较宽的感测范围,较短的响应时间(50 ms),在超过1000次施压循环后仍然保持较稳定的相对电容变化;此外,还具有较好的透气率(225 mm/s)和超疏水性,其水接触角为159.5°。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对人体关节运动具有优异的识别能力,在运动监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 非织造布 碳纳米管 运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丝束碳纤维展纤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繁强 沈伟 +4 位作者 杨小兵 姚江薇 赵德方 张万虎 邹专勇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展纤能够使碳纤维丝束厚度变薄、幅宽变宽,明显改善后道应用中预制件的力学性能。阐述了大丝束碳纤维的概念、特点及展纤目的,介绍了大丝束碳纤维展开性表征方法,分析了展纤对大丝束纤维形态、纤维渗透性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归纳总结... 展纤能够使碳纤维丝束厚度变薄、幅宽变宽,明显改善后道应用中预制件的力学性能。阐述了大丝束碳纤维的概念、特点及展纤目的,介绍了大丝束碳纤维展开性表征方法,分析了展纤对大丝束纤维形态、纤维渗透性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归纳总结了多辊热碾展纤技术、机械式多辊筒展纤技术、声波辅助展纤技术、静电辅助展纤技术、微突起阵列辅助展纤技术和气流扰动展纤技术等6种展纤技术的研究现状。各种展纤技术各有利弊,气流扰动展纤技术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展纤技术,未来应重视多种展纤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提升对大丝束碳纤维的展纤效果,降低展纤过程对碳纤维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丝束碳纤维 展纤技术 展纤表征 展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手感客观评价方法及其在卫生护理用非织造材料领域的应用
3
作者 王惠婷 白雪莹 +5 位作者 朱媛媛 刘诗仪 田媛 张显涛 张寅江 邹专勇 《产业用纺织品》 2025年第3期11-16,共6页
织物手感是消费者判断纺织面料品质的重要依据,其对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系统梳理织物手感客观评价方法的研究历程,阐述织物手感主客观评价方法,介绍当前织物手感客观评价方法在卫生护理用非织造材料领域的应用,指出... 织物手感是消费者判断纺织面料品质的重要依据,其对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系统梳理织物手感客观评价方法的研究历程,阐述织物手感主客观评价方法,介绍当前织物手感客观评价方法在卫生护理用非织造材料领域的应用,指出未来织物手感评价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织物手感评价方法在非织造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手感 客观评价方法 卫生护理用非织造材料 柔软度 硬挺度 纸尿裤 湿巾 面膜基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杯纺纱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4
作者 丁文胜 叶晋浦 +3 位作者 邹专勇 孙少波 叶贺 程隆棣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50-52,共3页
转杯纺属于自由端纺纱,具有纺纱速度高、工艺流程短、原料适用性能广等优点,是较为成熟的新型纺纱技术代表之一。文章分析了转杯纺纱机的市场情况及发展现状,阐述了转杯纺纱技术的创新应用,并提出了转杯纺纱机发展需求及思路。具体体现... 转杯纺属于自由端纺纱,具有纺纱速度高、工艺流程短、原料适用性能广等优点,是较为成熟的新型纺纱技术代表之一。文章分析了转杯纺纱机的市场情况及发展现状,阐述了转杯纺纱技术的创新应用,并提出了转杯纺纱机发展需求及思路。具体体现为:我国转杯纺装机量具有全球优势地位,国产半自动转杯纺纱机进步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全自动转杯纺纱机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未来随着转杯纺纱机在差异化结构、差别化原料、高支数转杯纱开发方面优势的凸显,以及用户友好智能化转杯纺纱机的成功研发,转杯纺纱技术的优势将不断凸显,推动棉纺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杯纺纱机 转杯纺技术 市场情况 发展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rGO复合三维非织造材料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蕊 王建 +2 位作者 张婷 陈晓静 邹专勇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织物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低、响应范围窄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以自制的三维热熔纤维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碳纳米管(CNT)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协同修饰纤维表面,构建出具备高灵敏度和耐久性的三维热熔非织造材... 针对织物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低、响应范围窄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以自制的三维热熔纤维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碳纳米管(CNT)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协同修饰纤维表面,构建出具备高灵敏度和耐久性的三维热熔非织造材料基压力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结构形貌、传感性能和健康监测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在0~9.28 kPa监测压强范围内,灵敏度为2.33×10^(-2) kPa^(-1))、快速响应/回复时间(70 ms/90 ms)、宽感测范围(0~227 kPa)和优异的循环耐久性(约16000次循环)。该传感器可以用于人体健康监测、运动监测和语音监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非织造材料 压力传感器 碳纳米管 还原氧化石墨烯 传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基柔性纺织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 张蕊 +2 位作者 郑莹莹 董正梅 邹专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226,共8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具有二维层状结构、高导电性、亲水性和高比表面积等独特的优势,为挖掘其在柔性纺织压力传感器上的应用价值,对近几年基于MXene材料所制备的柔性纺织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具有二维层状结构、高导电性、亲水性和高比表面积等独特的优势,为挖掘其在柔性纺织压力传感器上的应用价值,对近几年基于MXene材料所制备的柔性纺织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MXene材料的性能和主要制备方法即氢氟酸刻蚀法、原位形成氢氟酸刻蚀法、熔融盐刻蚀法、浓碱法、溶液相絮凝法、电化学法和水热法;分析了MXene材料在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以及摩擦电式压力传感器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且对其性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与探讨,包括健康和运动监测、人机交互以及基于集成阵列的空间压力映射领域等;同时根据MXene材料优异的性能,展望了其在柔性纺织压力传感器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纺织压力传感器 人机交互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棉纺先进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文胜 叶晋浦 +2 位作者 邹专勇 董烁 叶贺 《纺织机械》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我国棉纺行业正处于产业快速发展期,棉纺先进装备是推进棉纺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本文介绍了环锭纺纱和新型纺纱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棉纺先进装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装备技术的发展思路。研究表明:当前棉纺先进装备新技术... 我国棉纺行业正处于产业快速发展期,棉纺先进装备是推进棉纺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本文介绍了环锭纺纱和新型纺纱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棉纺先进装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装备技术的发展思路。研究表明:当前棉纺先进装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并不断应用于棉纺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但国内棉纺先进装备存在关键短板技术依赖进口等问题,在未来发展当中应加强棉纺先进装备关键短板的技术攻关,实现国产化生产,保持棉纺先进装备竞争力,促进棉纺行业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纺先进装备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硅协同阻燃/抗菌涤棉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潘能宇 季萍 +4 位作者 袁弘扬 雷张敏 顾相军 邹专勇 刘越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5,共5页
为实现涤棉织物的阻燃/抗菌协同整理,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反应物,分别合成了八氨丙基八硅倍半氧烷和2-氯乙基DOPO,通过轧烘焙方法将其整理到涤棉织物上,并对其进行氯化处理。... 为实现涤棉织物的阻燃/抗菌协同整理,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反应物,分别合成了八氨丙基八硅倍半氧烷和2-氯乙基DOPO,通过轧烘焙方法将其整理到涤棉织物上,并对其进行氯化处理。结果表明:阻燃/抗菌整理涤棉织物的阻燃等级达到B1级;整理后未氯化的织物在30 min接触时间内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对数减少值分别达到2.56 log和2.06 log,而经氯化处理后其能够在1 min的接触时间内杀灭接种的细菌,表现出迅速且优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涤棉织物 阻燃 抗菌 磷氮硅协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刻蚀/聚硅氧烷修饰纯棉水刺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9
作者 顾佳华 戴鑫鑫 +5 位作者 邹专勇 刘诗仪 张显涛 韩旭 陆斌 张寅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7,共9页
针对伤口愈合中新生肉芽组织易粘连敷料引起创面二次感染的问题,通过等离子体刻蚀协同喷涂聚硅氧烷疏水改性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制备了一种具有防粘连潜力的非织造基医用敷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等离子体放电时间、等离子体放电功... 针对伤口愈合中新生肉芽组织易粘连敷料引起创面二次感染的问题,通过等离子体刻蚀协同喷涂聚硅氧烷疏水改性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制备了一种具有防粘连潜力的非织造基医用敷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等离子体放电时间、等离子体放电功率及喷涂线速度工艺参数,同时对优化处理前后材料的疏水、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防粘连、生物相容等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放电时间为9 min、放电功率为25 W、喷涂线速度为5 mm/s时,纯棉水刺材料疏水效果最佳,接触角为141.1°;优化处理能有效提升材料的防粘连性能,其纵向剥离能为(350.0±29.9)J/m^(2),横向剥离能为(363.1±46.9)J/m^(2),满足医用敷料防粘连要求;同时优化处理材料溶血率小于5%,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提升且无细胞毒性,满足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刻蚀 聚硅氧烷 纯棉水刺材料 疏水改性 防粘连 医用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修饰三维纤维网非织造布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10
作者 张蕊 应迪 +4 位作者 陈冰冰 田欣 郑莹莹 王建 邹专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54,共9页
为改善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在使用时灵敏度低、耐久性差、柔韧舒适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针刺-热加固技术制备的三维聚乙烯/聚丙烯热熔纤维与涤纶非织造布为基材的高灵敏、较耐磨的压阻传感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数显推拉... 为改善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在使用时灵敏度低、耐久性差、柔韧舒适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针刺-热加固技术制备的三维聚乙烯/聚丙烯热熔纤维与涤纶非织造布为基材的高灵敏、较耐磨的压阻传感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数显推拉力计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表征了碳纳米管修饰三维纤维网非织造布前后的微观形貌、力电学性能和传感性能。结果表明:柔性纺织传感器在低压力范围(0~0.17 kPa)内的灵敏度高达0.91 kPa^(-1);能在73 ms内实现对压力的快速响应;具有0~166 kPa较宽的感测范围,在超过2000次施压循环后仍然保持较稳定的相对电阻变化,表现出较优异的耐久性。此外,该传感器可应用于信息加密,监测人体微弱活动(眨眼、吞咽)和大形变运动(关节活动等)。在健康监测、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和手写字识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聚丙烯热熔纤维 三维纤维网非织造布 碳纳米管 压阻式传感器 传感性能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喷气涡流纺低熔点涤纶长丝包芯纱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缪璐璐 孟小奕 +3 位作者 董正梅 彭倩 何林伟 邹专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9,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力学性能,发挥低熔点长丝的热熔型黏合特性,制备低熔点涤纶长丝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基于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探究非接触式热处理过程中牵伸倍数、热处理速度和热处理温度3个因素对包芯纱断裂强度... 为进一步提升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力学性能,发挥低熔点长丝的热熔型黏合特性,制备低熔点涤纶长丝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基于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探究非接触式热处理过程中牵伸倍数、热处理速度和热处理温度3个因素对包芯纱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功的影响规律,并进行热处理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和牵伸倍数减小、热处理速度增大,有利于包芯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的增大。通过响应优化,得到低熔点涤纶长丝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最佳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温度为130℃;速度为9000 mm/min;牵伸倍数为1.00。经过最优热处理工艺加工后包芯纱断裂强力提高7.64%,断裂伸长率提高9.34%,断裂功提高1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包芯纱 低熔点长丝 热处理工艺 纱线力学性能 纺纱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工艺参数对聚乳酸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寅江 王惠婷 +5 位作者 徐朱宏 高颖俊 邹专勇 朱斐超 汪伦合 杨旭红 《纺织工程学报》 2024年第6期33-40,共8页
为提升聚乳酸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实验方法,研究模头左右侧吹风温、网下抽吸风速及接收距离等工艺参数对材料横纵向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材料横纵向断裂强力随着接收距离的增... 为提升聚乳酸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实验方法,研究模头左右侧吹风温、网下抽吸风速及接收距离等工艺参数对材料横纵向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材料横纵向断裂强力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网下抽吸速度较低时,材料横纵向断裂强力随左右侧吹风温增加而增加,材料横向断裂强力随接收距离的增加而下降。材料断裂伸长率随接收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网下抽吸风速降低时,材料横纵向断裂伸长率随左右侧吹风温的升高而增大,材料纵向断裂伸长率随接收距离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接收距离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响应面优化获得的最佳PLA制备工艺为左右侧吹风温259.36℃,网下抽吸风速345.77 r·min^(-1),接收距离170.5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工艺参数 聚乳酸 响应面分析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SEBS-g-MAH增强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研究
13
作者 张蕊 雷小蝶 +4 位作者 李铁虎 张婷 陈晓静 王建 邹专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225,共7页
针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形态及力学性能存在缺陷的问题,通过添加天然植物纤维填料(稻壳)和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对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进行了双因素优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填料会降低软质聚氨酯泡... 针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形态及力学性能存在缺陷的问题,通过添加天然植物纤维填料(稻壳)和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对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进行了双因素优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填料会降低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添加稻壳/SEBS-g-MAH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平均表观密度降低了10.3%;稻壳/SEBS-g-MAH添加量为0.5%/2%(均为质量分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提高,证明了天然植物纤维稻壳与SEBS-g-MAH对聚氨酯发泡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聚氨酯泡沫 稻壳 SEBS-G-MAH 天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三维流场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邹专勇 汪燕 +3 位作者 俞建勇 竺韵德 邬建明 程隆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8,共5页
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及并行计算技术对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流场进行模拟与表征,分析集聚区域内气流的流动状况,解析吸气斜槽入口曲面上气流的静压分布及速度分布规律,并讨论速度分布对须条的作用效果。研... 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及并行计算技术对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流场进行模拟与表征,分析集聚区域内气流的流动状况,解析吸气斜槽入口曲面上气流的静压分布及速度分布规律,并讨论速度分布对须条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是利用负压效应来产生集聚气流;斜槽入口曲面上的负压使网格圈向异形管内凹;X、Y、Z轴向的速度分量对须条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集聚区产生附加捻度的区域主要靠近吸气斜槽的S1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网格圈 吸气斜槽 气流 模拟 成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喷嘴内部三维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邹专勇 俞建勇 +1 位作者 薛文良 程隆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采用3D CFD建立喷气涡流纺喷嘴结构模型,应用Fluent 6.2流体计算软件对模型内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表征了喷嘴内部三维流场的流动状态,解析了喷嘴内气流流场的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分析了流场与成纱机制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压缩气流经... 采用3D CFD建立喷气涡流纺喷嘴结构模型,应用Fluent 6.2流体计算软件对模型内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表征了喷嘴内部三维流场的流动状态,解析了喷嘴内气流流场的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分析了流场与成纱机制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压缩气流经喷孔后在喷嘴内形成三维旋转气流,切向、轴向气流速度分布符合旋转气流理论;切向气流对边缘自由端纤维加捻,轴向气流对纤维束的牵伸作用可忽略,径向气流对纤维束起膨胀作用,在切向气流作用下获得更多的包缠纤维;喷嘴内部静压呈U形分布;边缘自由端纤维在不同位置加捻程度的差异导致纱线捻度不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喷嘴 流场 模拟 成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修饰3D纤维网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
16
作者 叶苏娴 张蕊 +3 位作者 张婷 陈晓静 王建 邹专勇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改善纤维基传感器灵敏度低和响应范围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3D纤维网为基材,采用超声辅助浸渍碳纳米管修饰纤维表面,构建出了3D纤维网络结构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介绍了3D纤维网传感器的制备过程,并对所制备的传感器形貌结构、力学传... 为改善纤维基传感器灵敏度低和响应范围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3D纤维网为基材,采用超声辅助浸渍碳纳米管修饰纤维表面,构建出了3D纤维网络结构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介绍了3D纤维网传感器的制备过程,并对所制备的传感器形貌结构、力学传感性能及应用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修饰3D纤维网的传感器灵敏度为3.53×10^(-3)kPa^(-1),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较高的灵敏度;检测范围达到200 kPa;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分别为153 ms和226 ms;经过2000次循环施加压力测试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该传感器能够用于监测人体的运动,如手指弯曲、手腕弯曲、手指点击和脚跟压力等,在可穿戴电子织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3D纤维网 超声辅助浸渍 柔性压力传感器 传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莱赛尔/涤纶包芯纱的开发
17
作者 刘建林 缪璐璐 +2 位作者 贝仲杰 邹专勇 刘晓燕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为丰富喷气涡流纺纱线产品种类,文章以莱赛尔为外包纤维、涤纶DTY网络丝为芯纱,探讨了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生产及纺纱工艺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成功开发出18.5 tex喷气涡流纺莱赛尔/涤纶包芯纱。研究表明,针对莱赛尔短纤维的特性,梳棉工序... 为丰富喷气涡流纺纱线产品种类,文章以莱赛尔为外包纤维、涤纶DTY网络丝为芯纱,探讨了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生产及纺纱工艺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成功开发出18.5 tex喷气涡流纺莱赛尔/涤纶包芯纱。研究表明,针对莱赛尔短纤维的特性,梳棉工序应增强梳理并提高转移效率,并条工序应提升纤维伸直平行度;喷气涡流纺工序应科学选择喂入比,正确调整芯丝喂入张力等工艺参数,合理控制喷嘴压力,加强温湿度管理。相关生产实践为开发高附加值喷气涡流纺纱线产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包芯纱 莱赛尔 涤纶DTY网络丝 纺纱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纱线细节产生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邹专勇 俞建勇 +1 位作者 薛文良 程隆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26,共6页
通过数值计算对喷气涡流纺喷嘴内部流场衰减规律进行探讨。讨论加捻腔中纤维的受力情况及涡流作用下的运动状况;建立倒伏在空心锭上的纤维自由端绕空心锭旋转的临界角速度与进入纱尾的纤维头端长度、纤维半径等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以临界... 通过数值计算对喷气涡流纺喷嘴内部流场衰减规律进行探讨。讨论加捻腔中纤维的受力情况及涡流作用下的运动状况;建立倒伏在空心锭上的纤维自由端绕空心锭旋转的临界角速度与进入纱尾的纤维头端长度、纤维半径等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以临界角速度作为衡量纤维头端是否被抽拔的依据,解释喷气涡流纺落纤、成纱细节产生的原因。临界角速度随进入纱尾纤维头端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纤维半径越大,临界角速度越小,在同一喷嘴气压下,半径大的纤维纺纱时落纤、成纱细节较多;增加喷嘴气压对成纱强力有利,超过某临界值落纤、成纱细节增加,对成纱质量不利;增加喷嘴内部负压,适当减小前罗拉与空心锭的距离可减少落纤、细节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流场 模拟 力学模型 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工艺参数对气流场影响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邹专勇 俞建勇 +2 位作者 薛文良 刘丽芳 程隆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喷嘴结构参数及喷孔出口速度对喷嘴内部流场流动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孔倾角增加,喷嘴轴线负压先增大后减小,倾角为30°时负压最大;切向速度随喷孔倾角的增加而减小,轴向速度随喷孔倾角的增加而增大;...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喷嘴结构参数及喷孔出口速度对喷嘴内部流场流动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孔倾角增加,喷嘴轴线负压先增大后减小,倾角为30°时负压最大;切向速度随喷孔倾角的增加而减小,轴向速度随喷孔倾角的增加而增大;喷孔出口速度越大,切向、轴向、径向速度越大,在喷嘴轴线上负压也越大;空心锭外径对喷嘴内气流速度值影响较小,但空心锭外径较小时可使喷嘴轴线上负压增大;随空心锭与喷嘴入口间距的增加,速度场呈减小趋势,喷嘴内部静压减小,喷嘴进口负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工艺参数 气流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皮圈集聚纺纱系统三维流场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邹专勇 竺韵德 +2 位作者 俞建勇 许强 程隆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为研究钻孔皮圈集聚纺纱系统气流对须条的集聚效果,采用3D CFD技术建立了钻孔皮圈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域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应用软件Fluent 6.3对集聚区域内流场进行并行计算,表征了集聚区域流场的流动情况,解析集聚区域内流场的静压... 为研究钻孔皮圈集聚纺纱系统气流对须条的集聚效果,采用3D CFD技术建立了钻孔皮圈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域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应用软件Fluent 6.3对集聚区域内流场进行并行计算,表征了集聚区域流场的流动情况,解析集聚区域内流场的静压分布及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流速度沿不同的轴向分量对须条的集聚作用不同;集聚区静压与流速沿Z轴向的分布规律相似;该系统集聚机制以气流集聚为主,椭圆孔与圆孔处的静压与速度分布规律存在差异,椭圆孔比圆孔具有更佳的集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皮圈集聚纺 流场 模拟 集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