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广域海洋覆盖的密集低轨卫星星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鹏飞 邸博雅 +3 位作者 唐斌 王成才 宋令阳 陆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第4期402-409,共8页
针对广域海洋和陆地复杂、异构的通信环境,为了同时满足海洋和陆地区域用户的数据传输容量和网络覆盖需求,对密集低轨卫星网络进行了研究。利用随机几何和概率论、排队论的方法,对不同数据流量下密集低轨卫星网络提供的平均回程容量进... 针对广域海洋和陆地复杂、异构的通信环境,为了同时满足海洋和陆地区域用户的数据传输容量和网络覆盖需求,对密集低轨卫星网络进行了研究。利用随机几何和概率论、排队论的方法,对不同数据流量下密集低轨卫星网络提供的平均回程容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陆密集低轨卫星星座部署方案,在考虑海洋和陆地差异化的传输覆盖需求和卫星移动性的基础上,最小化了星座部署所需要的卫星数量。对网络覆盖需求、数据流量、地面站分布密度、地面站最小仰角、卫星轨道数量带来的星座设计上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给出了最优的地面站仰角和卫星轨道部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低轨卫星网络 卫星星座设计 数据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授权频段中D2D通信的随机几何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凡毅 张泓亮 +2 位作者 邸博雅 吴建军 宋令阳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随着频谱资源日趋紧张,对未授权频段的使用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对未授权频段中的D2D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假设D2D用户采用underlay的方式和蜂窝(cellular)用户在未授权频段中共存,考虑到对WiFi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频谱共享方案,利... 随着频谱资源日趋紧张,对未授权频段的使用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对未授权频段中的D2D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假设D2D用户采用underlay的方式和蜂窝(cellular)用户在未授权频段中共存,考虑到对WiFi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频谱共享方案,利用随机几何学将用户的分布建模为泊松点过程,并推导出了cellular和D2D用户吞吐量的表达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D通信 未授权频段 随机几何学 泊松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无线电:全息超表面赋能的超大规模MIMO新范式 被引量:5
3
作者 邓若琪 张雨童 +3 位作者 张浩波 邸博雅 张泓亮 宋令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84-2995,共12页
得益于空间复用能力,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成为未来第六代通信提供高速数据服务和全球海量网络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大规模MIMO技术主要依托装配有高分辨率移相器的大规模相控阵来实现.... 得益于空间复用能力,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成为未来第六代通信提供高速数据服务和全球海量网络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大规模MIMO技术主要依托装配有高分辨率移相器的大规模相控阵来实现.然而,移相电路的高功耗与高硬件成本阻碍了超大规模相控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而阻碍了超大规模MIMO的实际部署与发展.本文考虑了一种超大规模MIMO的新范式——全息无线电.在全息无线电中,大量微小而廉价的天线单元紧密集成,在低硬件成本的情况下达到高方向性增益,从而能够对电磁波进行灵活的调控并有效提升无线通信性能.本文提出利用一种名为可重构全息超表面(Reconfigurable Holographic Surface,RHS)的新型超材料天线来实现全息无线电.具体而言,RHS由大量低成本低功耗可调谐超材料单元组成,其馈源与超表面集成为一体并产生电磁波,电磁波沿着超表面传播并逐一激励RHS辐射单元,每个RHS辐射单元会根据全息干涉原理在超表面上构建全息图案控制电磁波的辐射幅值从而实现全息波束成形.根据RHS的工作原理,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全息多址接入(Holographic-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HDMA)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将所有发射信号映射叠加至超表面构建的单一全息图样上从而为多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本文对HDMA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最大化RHS辅助下的多用户广播通信系统能量效率.为了进一步验证HDMA技术的有效性,本文实现了二维RHS阵列的原型机并搭建了RHS辅助下的全息无线电通信平台.基于HDMA技术,该通信平台能够以低功耗支持多用户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实验结果表明RHS具有以简单的布线方式和低功耗实现定向增益的巨大潜力,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利用RHS实现全息无线电的可行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基于RHS的全息无线电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关键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通信 全息无线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可重构全息超表面 全息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全息超表面辅助卫星通信关键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胡馨元 邓若琪 +2 位作者 邸博雅 张泓亮 宋令阳 《电信科学》 2022年第10期46-56,共11页
超密集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网络能弥补传统地面网络频谱资源稀缺、覆盖范围有限的不足,有潜力提供全球大规模接入的高速率服务。由于卫星的高速移动性,卫星通信对天线性能,如波束控制能力和天线增益等,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对... 超密集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网络能弥补传统地面网络频谱资源稀缺、覆盖范围有限的不足,有潜力提供全球大规模接入的高速率服务。由于卫星的高速移动性,卫星通信对天线性能,如波束控制能力和天线增益等,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对一种新型的超材料天线——可重构全息超表面(reconfigurable holographic surface,RHS)辅助卫星通信展开了研究。RHS采用全息原理对超材料单元进行电控,从而实现波束成形。基于RHS的硬件结构和全息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RHS辅助多卫星通信方案,该方案同时考虑卫星跟踪和数据传输。同时,设计了全息波束成形优化算法以最大化和速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并表明了相较于传统相控阵天线,RHS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卫星通信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全息超表面 全息波束成形 低轨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算力网络中的异构资源协同博弈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雨童 彭煜明 +1 位作者 邸博雅 宋令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7,共13页
为解决多卫星天地算力网络中的星间资源博弈,围绕计算、频谱域资源管理问题,设计了一种天地异构资源协同博弈机制。每颗卫星搭载一项计算任务,各任务间彼此独立,依赖用户设备从环境中获取原始数据,通过竞争网络中的计算/频谱资源实现数... 为解决多卫星天地算力网络中的星间资源博弈,围绕计算、频谱域资源管理问题,设计了一种天地异构资源协同博弈机制。每颗卫星搭载一项计算任务,各任务间彼此独立,依赖用户设备从环境中获取原始数据,通过竞争网络中的计算/频谱资源实现数据卸载与计算。为提供高速数据服务,提出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分布式算法,以协调星间异构资源竞争,实现系统时延最小化。仿真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可获得更低的系统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算力网络 异构资源协同博弈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通感一体化:高能效的波束赋形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浩波 张泓亮 +1 位作者 邸博雅 宋令阳 《移动通信》 2023年第3期40-46,共7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是解决频谱拥塞问题的重要手段。现有的通感一体化系统依赖高功耗的相控阵,限制了其在功率受限场景中的应用。作为一种低功耗天线,可重构全息超表面可以用于替代相控阵,从而形成全息通感一体化这一新范式。在该范式中,利... 通信感知一体化是解决频谱拥塞问题的重要手段。现有的通感一体化系统依赖高功耗的相控阵,限制了其在功率受限场景中的应用。作为一种低功耗天线,可重构全息超表面可以用于替代相控阵,从而形成全息通感一体化这一新范式。在该范式中,利用可重构全息超表面作为发射天线,可以同时实现高空间自由度与低功耗,进而提升通感一体化系统的整体性能。研究了全息通感一体化系统的能效,通过联合设计基站和全息超表面的波束赋形提升系统能效。然而,由于基站的数字波束赋形和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模拟波束赋形相互耦合,使得波束赋形的联合设计具有挑战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首先构建了最大化能量效率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全息波束赋形优化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基于相控阵的通感一体化系统相比,全息通感一体化系统可以在相同发射功率和天线尺寸的条件下实现更高的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能量效率 波束赋形 可重构全息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全息超表面辅助多波束动态调度
7
作者 胡馨元 邓若琪 +1 位作者 邸博雅 宋令阳 《移动通信》 2023年第7期2-9,57,共9页
低轨卫星网络具有广域覆盖的优势,可以克服地面网络因覆盖能力不足从而无法为全球用户提供高速率数据服务的局限性。为满足全球各区域的地理分布不均匀和低轨卫星的高移动性导致的时空非均匀的数据传输需求,采用波束调度技术利用有限的... 低轨卫星网络具有广域覆盖的优势,可以克服地面网络因覆盖能力不足从而无法为全球用户提供高速率数据服务的局限性。为满足全球各区域的地理分布不均匀和低轨卫星的高移动性导致的时空非均匀的数据传输需求,采用波束调度技术利用有限的波束资源,以时分的方式轮流为卫星覆盖的各区间提供服务。现有方案基于相控阵或碟形天线进行波束调度,但因其昂贵的价格或庞大的体积难以进一步扩大口径来提升网络传输速率。RHS是一种新型的超材料天线,得益于超材料的可调谐性,具有轻薄、低成本的优点,可实现超大规模阵列,满足更高速率的传输。因此,考虑RHS辅助卫星网络,研究全息波束成形和波束调度技术以灵活地为各小区提供服务。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波束资源并提高服务公平性,建模了最小数据需求满足率最大化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数字波束成形和全息波束成形联合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波束调度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波束调度方法相比,波束成形优化算法使小区最小满足率提升10%至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 波束调度 全息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