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区域非均衡度比较研究——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邸加萍
李玉江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以山东、河南两个人口大省为例,从转移地域类型、转移产业类型、转移人口类型、转移时间类型、转移动机和转移收入6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对山东、河南两省农...
本文以山东、河南两个人口大省为例,从转移地域类型、转移产业类型、转移人口类型、转移时间类型、转移动机和转移收入6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对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转移模式
区域非均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非均衡度比较研究
2
作者
邸加萍
李玉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5期189-193,共5页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是各国工业化成长阶段面临的共同问题。山东、河南作为全国34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前两位的人口大省,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且两省面积相仿,在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这...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是各国工业化成长阶段面临的共同问题。山东、河南作为全国34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前两位的人口大省,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且两省面积相仿,在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课题上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从转移地域类型、转移产业类型、转移人口类型、转移时间类型和转移收入5个方面比较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对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非均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判定、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邸加萍
李玉江
《山东经济》
2007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从GDP差异、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投资四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的现状,并根据波特教授的“钻石因素模型”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差异,进一步阐释了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并根据“口腹”...
从GDP差异、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投资四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的现状,并根据波特教授的“钻石因素模型”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差异,进一步阐释了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并根据“口腹”理论,提出了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钻石因素模型”
“口腹”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区域非均衡度比较研究——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邸加萍
李玉江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立项课题
项目编号:YRCSD-06-A04
文摘
本文以山东、河南两个人口大省为例,从转移地域类型、转移产业类型、转移人口类型、转移时间类型、转移动机和转移收入6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对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转移模式
区域非均衡度
Key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
Transfer mode
Regional nonequilibrium
分类号
F241.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非均衡度比较研究
2
作者
邸加萍
李玉江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5期189-193,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编号:YRCSD-06-A04)研究成果
文摘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是各国工业化成长阶段面临的共同问题。山东、河南作为全国34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前两位的人口大省,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且两省面积相仿,在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课题上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从转移地域类型、转移产业类型、转移人口类型、转移时间类型和转移收入5个方面比较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对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非均衡度
Keywords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mode
nonequilibrium degree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判定、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邸加萍
李玉江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山东经济》
2007年第1期145-150,共6页
文摘
从GDP差异、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投资四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的现状,并根据波特教授的“钻石因素模型”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差异,进一步阐释了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并根据“口腹”理论,提出了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钻石因素模型”
“口腹”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
山东省
分类号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区域非均衡度比较研究——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
邸加萍
李玉江
《西北人口》
CSSCI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非均衡度比较研究
邸加萍
李玉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判定、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
邸加萍
李玉江
《山东经济》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