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饵站防治赤腹松鼠危害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盼峰 苟兴政 +3 位作者 邵高华 陈学武 郝文凯 郭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6-920,共5页
为防治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进行了利用喉管状聚氯乙烯(PVC)软管制作的毒饵站防治赤腹松鼠危害效果的研究。研究设4个防治样地(每公顷分别安装4个和8个毒饵站,毒饵站中投放有效成分为0.005%的溴敌隆大米毒饵)和1个对照样地,对照样地... 为防治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进行了利用喉管状聚氯乙烯(PVC)软管制作的毒饵站防治赤腹松鼠危害效果的研究。研究设4个防治样地(每公顷分别安装4个和8个毒饵站,毒饵站中投放有效成分为0.005%的溴敌隆大米毒饵)和1个对照样地,对照样地每公顷安装8个毒饵站(投无毒大米饵料)。毒饵投放于2014年3月初进行,投放毒饵后,4—7月、9月和12月调查防治样地和对照样地中的新增危害数、投放在毒饵站中的无毒饵料取食情况和赤腹松鼠个体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毒饵投放后的4月份,4个防治样地内新危害分别下降90.00%、85.71%、93.75%、77.78%,与对照样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防治样地内无毒饵料取食率分别下降83.33%、91.30%、97.18%、94.83%,与对照样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防治样地内,无论是无毒饵料的取食率,还是新增危害数,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此外,毒饵投放后的4月份,防治样地内可见赤腹松鼠个体数下降83.33%。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非靶动物和二次中毒现象发生。据实验结果,结合溴敌隆大米毒饵的毒饵站防治赤腹松鼠效果好。在洪雅人工林场,推荐每公顷安装4个毒饵站;防治时间以每年3月初为宜,1年防治1次即可有效减少赤腹松鼠种群数量和降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腹松鼠 剥皮危害 防治 人工林 PVC毒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毒饵站防治赤腹松鼠危害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郝文凯 何开伟 +3 位作者 邵高华 陈学武 李盼峰 郭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3-557,共5页
赤腹松鼠剥食树皮的行为常给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因赤腹松鼠在树上活动,防治难度较大,为此进行了在树上放置毒饵站防治其危害的可行性研究。2012年9月-2013年7月,为选择合适的毒饵站类型,对毒饵站的材料、口径和放置高度进行了实... 赤腹松鼠剥食树皮的行为常给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因赤腹松鼠在树上活动,防治难度较大,为此进行了在树上放置毒饵站防治其危害的可行性研究。2012年9月-2013年7月,为选择合适的毒饵站类型,对毒饵站的材料、口径和放置高度进行了实验;并调查了赤腹松鼠对毒饵站中饵料取食的季节性变化,评估玉米和大米在不同季节作为饵料防治危害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毒饵站的材料(塑料喉管和竹筒)以及在树上的放置高度(0.8 m和1.8 m)对赤腹松鼠的取食无影响,但赤腹松鼠对口径较大(90 mm)的毒饵站的访问显著高于对口径较小(80 mm)的毒饵站的访问。赤腹松鼠对饵料的访问结果显示:赤腹松鼠对玉米的取食率在秋季达到最高32.40%,最低时为夏季8.44%;对大米的取食率在春季达到了最高29.38%,最低时为冬季8.33%。根据实验结果,认为在各个季节利用毒饵站法防治赤腹松鼠的危害都是可行的,可根据具体的防治时间选择玉米或大米作为饵料。此外,赤腹松鼠对大颗粒的玉米饵料的访问显著高于对小颗粒的玉米饵料的访问。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红外线摄像机采集到的4120张图片和830段视频显示超过99%的饵料均是赤腹松鼠取食的,极少有非靶动物访问毒饵站。赤腹松鼠对饵料的访问行为表现出了晨昏双高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腹松鼠 毒饵站 危害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捕杀赤腹松鼠以防治其对人工林危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汤开成 何开伟 +1 位作者 邵高华 方斌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赤腹松鼠是洪雅林场第一大林业有害生物,林场在人工柳杉林区设立固定监测样线对赤腹松鼠实施专项监测。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以前林场受到赤腹松鼠危害的人工柳杉林面积达0.76万hm2。2006年至今,林场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防治赤腹松鼠对人... 赤腹松鼠是洪雅林场第一大林业有害生物,林场在人工柳杉林区设立固定监测样线对赤腹松鼠实施专项监测。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以前林场受到赤腹松鼠危害的人工柳杉林面积达0.76万hm2。2006年至今,林场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防治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赤腹松鼠危害面积下降为0.32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捕杀 赤腹松鼠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