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质特征下的构造建模——以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邵燕林 何幼斌 许晓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50-52,166,共3页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成为了现代油藏描述成果有力的表达工具。在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层的构造建模工作中,在地震反射层面的趋势约束下,基于地质分层数据建立了工区地质体的地质层面模型;利用地质研究的断点数据对地震解释的断面进行归...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成为了现代油藏描述成果有力的表达工具。在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层的构造建模工作中,在地震反射层面的趋势约束下,基于地质分层数据建立了工区地质体的地质层面模型;利用地质研究的断点数据对地震解释的断面进行归位处理,建立了工区地质体的断面模型;针对断面之间、地质层面间以及断面和地质层面的空间关系进行处理,生成地质体三维骨架网格,最终建立了工区地质体的构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构造建模 建模精度 地质层面 断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露头的地质信息提取与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学锋 马乙云 +3 位作者 曾齐红 邵燕林 张友焱 叶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改进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客观、全面地认识露头所揭示的地质信息,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露头地层成图研究中,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层图像可视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数字露头。基于数字露头开展上... 为了改进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客观、全面地认识露头所揭示的地质信息,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露头地层成图研究中,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层图像可视化,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杨家沟剖面数字露头。基于数字露头开展上三叠统延长组长3油层组层序地层、沉积旋回和砂体展布等地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并利用典型层序界面识别标志,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在数字露头上进行层序边界识别和层序界面追踪,划分出1个四级层序界面,其界面之下地层岩性表现为反旋回,界面之上地层岩性表现为正旋回,层序界面对应的位置砂体最厚。通过建立研究区沉积旋回的识别标志,在数字露头上进行沉积旋回界面的追踪与对比,识别出了3个不对称式短期旋回,这3个短期旋回又可组成1个四级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一套整体向上变细的四级准层序组,其砂体厚度向上具有减小的趋势。通过建立砂体解释标志,分别在四级基准面旋回底部和剖面顶部识别出了典型的河道砂体,进而对露头解剖的单砂体内部砂层进行了精细刻画与对比。总体认为,剖面岩性以细砂岩和粗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暗色泥岩和页岩;砂体侧向迁移,在垂向上呈多期叠置关系,横向上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数字露头 层序界面 沉积旋回 砂体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油砂体开发潜力及挖潜措施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爱玲 刘德华 邵燕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3-95,140,共3页
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油藏储量难以计算,常规劈分方法无法适用。为解决该类问题,研制一种新型产量劈分方法,对油水井产量进行劈分。将以层系为整体的常规方法向断块/小层/油砂体进行逐一分析转变。将研究单元细化到... 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油藏储量难以计算,常规劈分方法无法适用。为解决该类问题,研制一种新型产量劈分方法,对油水井产量进行劈分。将以层系为整体的常规方法向断块/小层/油砂体进行逐一分析转变。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通过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解剖油砂体的动用状况,结合井网控制情况、注水受效情况和边水影响,进行潜力油砂体分类。进而针对不同潜力油砂体的驱动类型及剩余油分布类型,提出不同治理对策,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产量劈分 油砂体 开发潜力 挖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花油田葡47区块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优化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郑爱玲 刘德华 邵燕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1,156,共3页
葡萄花油田葡47区块低渗透油藏储层具有物性差、渗流阻力大等特点,开采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使得见水后采液指数、采油指数急剧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对该油藏的水平井开采技术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利用该油藏水平井的适应条件,优选... 葡萄花油田葡47区块低渗透油藏储层具有物性差、渗流阻力大等特点,开采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使得见水后采液指数、采油指数急剧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对该油藏的水平井开采技术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利用该油藏水平井的适应条件,优选出适合水平井开采的区域,再根据葡47区块油藏地质模型,对水平井水平段延伸方向、水平井井段长度、井网形式和井距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出合理的水平井参数。应用效果证明,利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可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降低成本。同时,该技术研究对同类油藏的开采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 井网形式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葡萄花油田 葡47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物性建模在高升油田高2区莲花油层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寅森 郭少斌 邵燕林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27-30,73,共5页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了储层物性研究,并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框架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各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的数字化,建立了沉积微相平面模...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了储层物性研究,并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框架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各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的数字化,建立了沉积微相平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微相模型控制储层物性参数建模,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物性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并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体,为油藏的开发调整、剩余油挖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 储层物性建模 沉积微相模型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岩性高光谱识别及模型精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余秋实 邵燕林 +1 位作者 曾齐红 魏薇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高光谱数据是一种多维遥感数据,能在可用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准确采集碳酸根的振动频率数据,从而对识别碳酸盐岩岩性产生特殊效果。本研究针对传统碳酸盐岩识别方法效率低、准确度不高且受主观影响因素大等不足,使用实测得到的高光谱数据,... 高光谱数据是一种多维遥感数据,能在可用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准确采集碳酸根的振动频率数据,从而对识别碳酸盐岩岩性产生特殊效果。本研究针对传统碳酸盐岩识别方法效率低、准确度不高且受主观影响因素大等不足,使用实测得到的高光谱数据,综合对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主成分回归模型(PCA)、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和逐步回归模型(SR)的精度,提取最优特征,构建高光谱岩性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模型在光谱采样间隔为2 nm时,具有较高精度(79.78%);随着光谱采样间隔的增加,模型精度均基本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光谱采样间隔较大时,模型精度均低于70%;光谱数据采样间隔对模型精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高光谱 建模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露头地层剖面裂缝自动提取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思琪 王庆 +6 位作者 曾齐红 张友焱 刘远刚 邵燕林 魏薇 邓帆 张昌民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5-257,共13页
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在逐步转向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和页岩油气资源,而碳酸盐岩储层以缝洞型为主,对野外露头地层剖面的裂缝提取能够为缝洞型储层研究提供直观、形象的结果。最常见的传统露头裂缝研究是耗时耗力的人工解译,为... 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在逐步转向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和页岩油气资源,而碳酸盐岩储层以缝洞型为主,对野外露头地层剖面的裂缝提取能够为缝洞型储层研究提供直观、形象的结果。最常见的传统露头裂缝研究是耗时耗力的人工解译,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露头地层剖面裂缝智能化提取技术:在Mask R-CNN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在线增广策略和注意力机制实现裂缝的自动化提取。为了证明Mask R-CNN改进算法对错误标签的容错能力,设计了含有不同程度错误标签的训练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错误标签占比达到30%时模型精度下降较大;接着通过消融实验定量分析不同的改进算法对精度的提高程度;然后以人工提取结果为参照,与大津法(OTSU)、区域生长算法、UNet算法、DeepLabv3+算法等进行精度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Mask R-CNN裂缝识别方法提取的裂缝线性特征更准确完整,且正确率在97%以上,高于其它对比算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改进的Mask R-CNN裂缝识别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峨边先锋地区野外露头地层剖面的裂缝提取,并对裂缝长度、密度、倾向和间距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分析裂缝分布特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为加快石油勘探综合研究和目标精细评价,储层预测和露头地层剖面参数表征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头地层剖面 裂缝自动提取 裂缝参数表征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在地质监测和岩性识别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余秋实 邵燕林 +1 位作者 曾齐红 魏薇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物体表面海量三维坐标数据,包括刻画目标几何信息的空间三维点和刻画目标材质信息的激光反射强度。将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用于地质监测时,可以完成对地形测量、灾害监测和变形监测的实际应用,并能提供滑坡预...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物体表面海量三维坐标数据,包括刻画目标几何信息的空间三维点和刻画目标材质信息的激光反射强度。将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用于地质监测时,可以完成对地形测量、灾害监测和变形监测的实际应用,并能提供滑坡预警与研究区的总体趋势变化;应用于岩性识别时,可以直接识别特定波段下的不同岩性特征,并通过处理和校正强度数据、增强与分割点云数据来进一步提高岩性识别的准确度与适用范围,也为后续的资源勘探与地质建模提供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未来,激光数据与其他类型数据的良性耦合必将使得激光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激光扫描测量 三维点云 岩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露头激光扫描反射强度外部干扰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梦月 邵燕林 +3 位作者 曾齐红 魏薇 邓帆 胡忠贵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地质露头激光反射强度不仅受控于扫描仪特性,露头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还受大气环境、扫描几何条件等外部因素干扰,导致露头上“同物异值,异物同值”。针对地质露头激光扫描时反射强度的外部干扰因素开展研究,从扫描距离、入射角、水浸... 地质露头激光反射强度不仅受控于扫描仪特性,露头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还受大气环境、扫描几何条件等外部因素干扰,导致露头上“同物异值,异物同值”。针对地质露头激光扫描时反射强度的外部干扰因素开展研究,从扫描距离、入射角、水浸和环境温度四方面设计实验方案,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得出:距离对反射强度存在显著影响,且不同型号扫描仪近距离效应和受影响程度不同;入射角的影响随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水能吸收近红外激光,致使水浸后的强度值降低;强度值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基于研究认识,针对地质露头野外扫描作业的特征,提出了地质露头野外采集技术规范,以降低扫描时的外部干扰,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 激光反射强度 地质露头 干扰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立数字露头模型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一鸣 邵燕林 曾齐红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4,共6页
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得扫描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反射率等多种信息的点云数据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现实事物的形态。将其应用到建立数字露头模型中,提高了模型精度和建模效率。从介绍激光扫描技术原理出发,对建立数字露头模型主流的两种数... 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得扫描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反射率等多种信息的点云数据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现实事物的形态。将其应用到建立数字露头模型中,提高了模型精度和建模效率。从介绍激光扫描技术原理出发,对建立数字露头模型主流的两种数据采集仪器———地面固定式激光扫描仪和无人机进行对比,得出地面固定式激光扫描仪在稳定性、精度、操作等方面较无人机占优的结论。并展示了基于点云数据建立数字露头模型的过程,列举了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立数字露头模型中的实际应用。在点云数据处理过程中,目前研究发现存在点云匹配精度不够、自动匹配效果差、丢失部分数据特征、自动删除点云较多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技术 数字露头模型 点云数据 激光扫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