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鲟鱼生殖腺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邵淑双 范馨茹 +4 位作者 姜鹏飞 富志磊 潘锦锋 周大勇 董秀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51-354,共4页
研究了俄罗斯鲟鱼加工副产物生殖腺的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为鲟鱼生殖腺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鲟鱼精巢的粗脂肪、粗蛋白及灰分含量(以湿基计)分别为75.20%、9.06%、0.10%,而鲟鱼卵巢的相应营养成分... 研究了俄罗斯鲟鱼加工副产物生殖腺的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为鲟鱼生殖腺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鲟鱼精巢的粗脂肪、粗蛋白及灰分含量(以湿基计)分别为75.20%、9.06%、0.10%,而鲟鱼卵巢的相应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42.00%、5.96%、0.20%。精巢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36.80%,而卵巢蛋白的相应数值为35.00%。精巢脂质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量达到总脂肪酸的7.41%,而卵巢脂质的相应数值则为7.25%。综上,鲟鱼生殖腺富含脂质,可作为该副产物今后开发利用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鲟鱼 生殖腺 二十碳五烯酸(EPA)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背腹部肌肉基本组成、质构及加工特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垚 傅新鑫 +4 位作者 潘锦锋 吴琼 程沙沙 邵淑双 董秀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4-69,共6页
本实验将大菱鲆肌肉划分为上、下背部和上、下腹部,应用理化检测、质构测试及组织切片等方法探究各部位肌肉组织特征和加工过程中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各部位肌肉组织水分、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上背部水分含量较高,下腹部较低;下背... 本实验将大菱鲆肌肉划分为上、下背部和上、下腹部,应用理化检测、质构测试及组织切片等方法探究各部位肌肉组织特征和加工过程中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各部位肌肉组织水分、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上背部水分含量较高,下腹部较低;下背部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部位(P<0.05);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上背部剪切力高于其他部位(P<0.05);下腹部硬度高于其他部位;各部位弹性无显著差异(P>0.05);咀嚼性与硬度指标成正相关。采用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van gieson,V-G)结果表明上背部与下背部、上腹部与下腹部之间组织结构差异不明显,背部肌肉组织较腹部紧密,肌束间隙小。各部位升温速率和达到中心温度稳定所需时间不同;随蒸制时间延长,背、腹部失重率和失水率增加,且腹部大于背部;背、腹部剪切力先下降后平稳,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本实验可为大菱鲆各部位肌肉组织特性的研究及加工过程中鱼肉品质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组分 光镜 质地剖面分析 剪切力 失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柠檬黄和日落黄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栋 韩德权 +3 位作者 杨卫卫 李雪茹 邵淑双 孙庆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31,共4页
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柠檬黄和日落黄之间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310 K时的动态猝灭速率常数(KQ)分别为2.51×105 L/mol和1.42×105 L/mol;用Lineweaver-Burk双... 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柠檬黄和日落黄之间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310 K时的动态猝灭速率常数(KQ)分别为2.51×105 L/mol和1.42×105 L/mol;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函数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310 K时静态猝灭常数(KLB)依次为5.79×105 L/mol和5.56×105 L/mol;用lg((F0-F)/F)=lgK0+nlgρ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556 95、0.640 56。并且两种色素在质量浓度为0~3μg/mL范围内其含量与荧光猝灭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柠檬黄 日落黄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