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BDNF基因克隆和重组逆转录病毒pLXSN-BDNF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正波 原慧萍 +3 位作者 周欣荣 李鸿翼 曲巍 杨滨滨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814-817,共4页
目的克隆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基因并构建含BDNF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LXSN-BDNF,用于视神经损伤修复的基因治疗。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从大鼠海马组织的总RNA中扩增BDNF基因片段,序列两... 目的克隆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基因并构建含BDNF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LXSN-BDNF,用于视神经损伤修复的基因治疗。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从大鼠海马组织的总RNA中扩增BDNF基因片段,序列两端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EcoR I和Xho I,并将其定向克隆入pMD18-T Si mple载体,测序正确后亚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结果经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所克隆的BDNF基因序列正确,克隆的BDNF基因已经正确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结论成功克隆了BDNF基因并且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LXSN-BDNF,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视神经损伤疾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纯化胎鼠脑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雪美 原慧萍 +3 位作者 周欣荣 曲巍 李鸿翼 邵正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利用有限稀释法和连续传代法纯化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并对2种方法纯化后的细胞纯度及增生能力进行比较。方法机械分离孕龄14.5d的胎鼠脑室管膜下区细胞,利用有限稀释法和连续传代法纯化NSCs,通过免疫细... 目的利用有限稀释法和连续传代法纯化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并对2种方法纯化后的细胞纯度及增生能力进行比较。方法机械分离孕龄14.5d的胎鼠脑室管膜下区细胞,利用有限稀释法和连续传代法纯化NSCs,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纯度(Nestin阳性率)及分化细胞的类型。将2种方法纯化后的第3代NSCs以相同的密度接种后连续培养6周,每周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有限稀释法和连续传代法纯化NSCs的Nestin阳性率均高于原代NSCs(31.00%±0.02%),有限稀释法的Nestin阳性率(91.00%±0.03%)高于连续传代法(58.80%±0.02%,P<0.05)。有限稀释法纯化NSCs的生长曲线一直处于增生趋势,而连续传代法的细胞前3周是上升趋势,以后趋于平缓(P<0.05)。结论有限稀释法能有效纯化体外培养的NSCs,并保持细胞良好增生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为基因治疗视神经损伤疾病提供大量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管膜下区 神经干细胞 有限稀释法 连续传代法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学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秋玲 陈德颖 +1 位作者 吕涛 邵正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3期152-154,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为制定相应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样调查大学生200名,有效问卷187份。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187名大学生中,知道有乙型肝炎这种病,并且是传染病及愿意... 目的了解大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为制定相应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样调查大学生200名,有效问卷187份。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187名大学生中,知道有乙型肝炎这种病,并且是传染病及愿意、曾接种和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的正确回答率较高,达96.26%;乙型肝炎可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偏低,对输血和血液制品是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山东省内生源的大学生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大学生、男生正确回答率明显高于女生,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对乙型肝炎是传染病,并愿意和全程三针接种乙肝疫苗认识程度比较高,而乙型肝炎对人体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缺乏。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大学生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知识 大学生 认知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损伤:外泌体转录组学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妍 邵正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衰老、缺氧、高糖刺激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视网膜损伤过程中,外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微小RNA、环状RNA等多种转录产物,广泛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光感受器细... 衰老、缺氧、高糖刺激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视网膜损伤过程中,外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微小RNA、环状RNA等多种转录产物,广泛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等过程。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外泌体对视网膜损伤及修复的调控机制,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相关分子生物标志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已成为视网膜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对外泌体转录组学在视网膜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外泌体 视网膜损伤 视网膜细胞 视网膜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覃莞芸 邵正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青光眼是多因素介导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眼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内常驻的免疫细胞,它可分为经典激活M1型和替代激活M2型,随着眼压改变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修复... 青光眼是多因素介导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眼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内常驻的免疫细胞,它可分为经典激活M1型和替代激活M2型,随着眼压改变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修复过程的进展,小胶质细胞的极性呈现动态变化,可产生多种具有神经毒性或神经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维持小胶质细胞极性稳态、减少过度免疫应答成为延缓青光眼视神经退行性病变进展的重要策略。本文就小胶质细胞的生理学特征、极化,小胶质细胞极化与青光眼的关系以及目前以小胶质细胞极化为靶点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胶质细胞 极化 视神经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