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奥拉西坦联用B族维生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邵枝定
张洁
顾长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用不同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差异。方法:6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单用奥拉西坦组、奥拉西坦联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组。对患者用药前后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种治...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用不同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差异。方法:6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单用奥拉西坦组、奥拉西坦联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组。对患者用药前后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提高患者MMSE评分和ADL评分;奥拉西坦联用维生素B12、B6及叶酸组效果优于单用奥拉西坦组。结论:奥拉西坦联用族维生素B12、B6及叶酸能更好改善血管性痴呆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奥拉西坦
B族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汤俊峰
邵枝定
唐晓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有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间段收入治疗的无新发脑...
目的研究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有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间段收入治疗的无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肘检测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内皮素(ET)等指标。分析以上指标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分析其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Ⅷ因子水平、PLT、CD62P、NIHSS、C-反应蛋白(CRP)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均与PT、APTT呈负相关关系(P<0.05);影响NIHSS的因素有分组(对象属性)、高血压、Ⅷ因子水平、PLT、CD62P、CRP。鉴别价值:AUC:ET>Ⅷ因子水平>CRP>NIHSS>PLT(Z=4.000,P=0.406);敏感度:PLT>ET>22 CRP>Ⅷ因子水平>NIHSS(χ^(2)=0.367,P=0.545);特异性:Ⅷ因子水平>NIHSS>CRP>ET>PLT(χ^(2)=0.045,P=0.832)。结论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均可用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诊断鉴别,且两两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凝血因子
内皮素
脑梗死
相关性
鉴别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拉西坦联用B族维生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邵枝定
张洁
顾长斌
机构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用不同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差异。方法:6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单用奥拉西坦组、奥拉西坦联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组。对患者用药前后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提高患者MMSE评分和ADL评分;奥拉西坦联用维生素B12、B6及叶酸组效果优于单用奥拉西坦组。结论:奥拉西坦联用族维生素B12、B6及叶酸能更好改善血管性痴呆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奥拉西坦
B族维生素
Keywords
vascular dementia
homocysteine
oxiracetam
B-vitamins
分类号
R749.1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汤俊峰
邵枝定
唐晓磊
机构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基础实验室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S202104j07020044)。
文摘
目的研究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有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间段收入治疗的无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肘检测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内皮素(ET)等指标。分析以上指标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分析其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Ⅷ因子水平、PLT、CD62P、NIHSS、C-反应蛋白(CRP)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均与PT、APTT呈负相关关系(P<0.05);影响NIHSS的因素有分组(对象属性)、高血压、Ⅷ因子水平、PLT、CD62P、CRP。鉴别价值:AUC:ET>Ⅷ因子水平>CRP>NIHSS>PLT(Z=4.000,P=0.406);敏感度:PLT>ET>22 CRP>Ⅷ因子水平>NIHSS(χ^(2)=0.367,P=0.545);特异性:Ⅷ因子水平>NIHSS>CRP>ET>PLT(χ^(2)=0.045,P=0.832)。结论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均可用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诊断鉴别,且两两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血小板
凝血因子
内皮素
脑梗死
相关性
鉴别价值
Keywords
platelet
coagulation factor
endothelin
cerebral infarction
relevance
differential value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奥拉西坦联用B族维生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邵枝定
张洁
顾长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汤俊峰
邵枝定
唐晓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