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实测数据分析和仿真分析的振动环境预计方法
1
作者 申加康 李敏伟 +2 位作者 傅耘 张建军 邵敏强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2期12-19,共8页
目的 快速实现航空装备全历程全空间的振动环境预计。方法 对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和仿真分析联合的振动环境预计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并通过地面试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某无人机为例,结合振动实测数据分析和仿真分析结果,对... 目的 快速实现航空装备全历程全空间的振动环境预计。方法 对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和仿真分析联合的振动环境预计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并通过地面试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某无人机为例,结合振动实测数据分析和仿真分析结果,对二者联合的振动预计方法进行应用。结果 此方法实现了全历程全空间的振动环境预计。结论 联合实测数据分析和仿真分析的振动环境预计方法能够实现飞机全历程全空间的振动环境预计,并大大减少计算时间,为航空装备振动环境数字化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数据分析 仿真分析 传递函数 振动场 环境预计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 ID控制方法的模糊变增益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邵敏强 陈卫东 徐庆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结合模糊控制方法智能化的特点,设计出一种不依赖模型参数且可以自动调节控制器增益的控制算法。该方法以比例、积分和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and derivative,PID)控制为基础,根据系统输出及输出变化率自动调节控制器增益,使控制... 结合模糊控制方法智能化的特点,设计出一种不依赖模型参数且可以自动调节控制器增益的控制算法。该方法以比例、积分和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and derivative,PID)控制为基础,根据系统输出及输出变化率自动调节控制器增益,使控制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针对振动测试信号中含有噪声干扰和直流分量的情况,构造依赖模型部分参数的二阶窗函数,在保证不改变受控模态信号特征的同时有效衰减非受控模态信号干扰及直流分量。建立悬臂梁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受控系统的振动幅值减小到开环时的5%以下,其效果明显优于普通PID控制。并且,通过引入二阶窗函数,系统在具有非受控模态信号干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有效控制,使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 模糊控制 二阶窗函数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游走和输入估计方法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敏强 陈卫东 陈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60,共6页
为研究未知外扰作用下动力学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结合Kalman滤波和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随机游走和输入估计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为尽量获取未知外扰信息,首先采用随机游走模型构建未知外扰信号的离... 为研究未知外扰作用下动力学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结合Kalman滤波和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随机游走和输入估计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为尽量获取未知外扰信息,首先采用随机游走模型构建未知外扰信号的离散递推形式,并将其作为辅助状态引进受控系统的状态方程。然后,借助具有信号识别和跟踪能力的Kalman滤波原理,对含有辅助状态的系统进行状态估计,从而得到未知外扰的估计值。根据系统已知测量输出、未知状态及外扰的估计值构造系统目标函数,采用LQG方法求解系统最优控制输入。最后针对sdof和2dof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受控系统在非随机和随机外扰激励下都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且控制精度优于传统LQG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最优控制 输入估计 随机游走 随机外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模型辨识的H_∞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邵敏强 陈卫东 佘重禧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6,共5页
针对外扰作用下的尾撑式风洞测力模型进行H_∞鲁棒控制试验研究。采用ERA算法(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进行模型辨识,可直接获得受控系统动力学方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结合H_∞混合灵敏度优化方法设计控制器,实... 针对外扰作用下的尾撑式风洞测力模型进行H_∞鲁棒控制试验研究。采用ERA算法(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进行模型辨识,可直接获得受控系统动力学方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结合H_∞混合灵敏度优化方法设计控制器,实现受控模型垂向前两阶模态的振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结合ERA辨识模型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模型振动,能够将前两阶振动幅值抑制到无控制时的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鲁棒控制 风洞测力模型 振动主动控制 ERA模型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耗能特性及振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邵敏强 宋杰 +1 位作者 姚鹏 滕汉东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6期86-94,共9页
机电控制系统受振动影响易发生故障,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本文通过颗粒阻尼器对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振动抑制研究,采用离散元仿真方法研究阻尼器的耗能变化规律与振动幅值、振动频率和颗粒数量的影响关系,并通过BP神经网络对颗粒阻尼器耗能数... 机电控制系统受振动影响易发生故障,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本文通过颗粒阻尼器对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振动抑制研究,采用离散元仿真方法研究阻尼器的耗能变化规律与振动幅值、振动频率和颗粒数量的影响关系,并通过BP神经网络对颗粒阻尼器耗能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机电控制器的随机振动试验,验证离散元仿真结论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论表明,离散元仿真在振动频率20~40Hz、激励幅值2~16mm范围内,其他条件一定时,阻尼器耗能随频率和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颗粒填充率先增大后减小,在57%~70%填充率范围内具有最佳耗能效果;在机载系统随机振动试验中,颗粒阻尼器填充率处于30%~90%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好的振动抑制效果。仿真和试验结果对颗粒阻尼器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进一步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设备 颗粒阻尼器 离散单元法 BP神经网络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估计方法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6
作者 邵敏强 陈卫东 陈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177,共6页
针对基于随机游走和输入估计策略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进行试验研究。该方法涉及的动力学模型既依赖于受控系统的基本物理参数,又与未知的外扰激励密切相关。采用模态识别方法离线辨识系统的物理参数,以获得系统状态方程;再利用随机游走... 针对基于随机游走和输入估计策略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进行试验研究。该方法涉及的动力学模型既依赖于受控系统的基本物理参数,又与未知的外扰激励密切相关。采用模态识别方法离线辨识系统的物理参数,以获得系统状态方程;再利用随机游走模型将未知外扰视为辅助状态量构造新的状态方程,并借助Kalman滤波原理对新状态方程中未知状态进行估计,得到未知状态和外扰估计值。根据系统已知的测量输出、未知状态及外扰的估计值构造目标函数,应用LQG方法求解控制器增益,得到考虑未知外扰的最优控制输入。以柔性悬臂梁模型作为受控对象,对其实施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模型的前四阶模态振动,尤其对低阶模态控制,其效果远优于经典LQG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最优控制 输入估计 KALMAN滤波 未知外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液压系统出油管路振动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邵敏强 张胜发 +1 位作者 杨乐 黄自力 《航空科学技术》 2022年第7期113-119,共7页
随着飞机液压系统的高压、高功率化发展,液压管路的振动问题开始凸显出来,降低液压管路的振动,对于提高飞机航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航空液压管路进行振动特性研究,获得管路振动固有频率随内部压力和流速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根... 随着飞机液压系统的高压、高功率化发展,液压管路的振动问题开始凸显出来,降低液压管路的振动,对于提高飞机航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航空液压管路进行振动特性研究,获得管路振动固有频率随内部压力和流速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根据液压管路动力学参数可变的特点,设计刚度可调的半主动吸振装置,建立适合复杂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的多软件联合仿真方法,验证吸振装置和半主动控制算法的振动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对液压管路系统的振动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在吸振器有效频率范围内管路振动衰减能够达45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液压管路 振动控制 流固耦合 逐步寻优算法 动力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风洞测力模型的降阶及H_∞减振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佘重禧 陈卫东 邵敏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1期67-71,81,共6页
在风洞测力试验中,尾部支撑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模型安装方式。以该方式安装的风洞测力模型中,总体呈现低刚度特性。在试验进入大攻角状态时,低频气流脉动压力极易引起模型低频大幅俯仰振动,导致测试精度降低,甚至以疲劳方式破坏试验设备... 在风洞测力试验中,尾部支撑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模型安装方式。以该方式安装的风洞测力模型中,总体呈现低刚度特性。在试验进入大攻角状态时,低频气流脉动压力极易引起模型低频大幅俯仰振动,导致测试精度降低,甚至以疲劳方式破坏试验设备。针对一种采用尾部支撑方式的跨声速风洞测力模型,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结合模态截断及平衡降阶两种方法,对高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降阶;基于低维的降阶模型及柔性结构的特点,采用简化的混合灵敏度优化方法,实现对测试中模型低频俯仰振动的主动抑制。仿真分析表明该主动减振方案有效且易于实现,对于大型复杂结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减振 模型降阶 H∞控制 风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液压管路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胜发 杨乐 邵敏强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2年第6期58-63,共6页
随着航空液压系统的高压、高功率化发展,液压管路的振动问题愈加不容忽视,降低液压管路的振动,对提高飞机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泵源脉冲条件下航空液压管路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流体压力和流速影响下液压管路振... 随着航空液压系统的高压、高功率化发展,液压管路的振动问题愈加不容忽视,降低液压管路的振动,对提高飞机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泵源脉冲条件下航空液压管路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流体压力和流速影响下液压管路振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实际液压管路系统进行建模和流固耦合仿真,获得相应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液压管路在不同的流体流速和流体压力条件下,其固有频率存在一定的变化;当流体脉动频率与弯管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系统会发生共振,振动幅值大幅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管路 流固耦合 有限元分析 动力学响应 伽辽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准零刚度系统分岔控制方法
10
作者 蔡福建 邵敏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6-692,共7页
以超稳定车载隔振平台为依托,建立环绕式侧向弹性支撑构成的准零刚度系统,研究该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和振动主动调节方法,以获得优异的振动隔离效果。根据系统总体刚度和位移关系确定系统结构参数,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获得系统动力学... 以超稳定车载隔振平台为依托,建立环绕式侧向弹性支撑构成的准零刚度系统,研究该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和振动主动调节方法,以获得优异的振动隔离效果。根据系统总体刚度和位移关系确定系统结构参数,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获得系统动力学响应规律和非线性幅频响应函数。进一步对系统的非线性分岔特性进行主动控制方法研究,获得准零刚度系统的分岔控制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控制参数消除系统分岔。仿真结果表明:分岔控制方法在合适的控制参数下能有效消除分岔以及达到振动抑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准零刚度系统 非线性特性 分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